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与直接动脉取栓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张茴燕 谷松 +3 位作者 王璐 曹铭华 江顺福 吴明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与直接动脉取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与直接动脉取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行直接动脉取栓治疗,B组行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开通率、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B组血管开通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7 d,B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组mR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提高血管开通率,且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 直接动脉取栓 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娜 杨海华 +1 位作者 吴海威 范琳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100-2105,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其溶栓后24 h及溶...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其溶栓后24 h及溶栓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109)和无效组(n=221);同时根据溶栓后90 d的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n=76)和预后良好组(n=254)。收集和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无效及短期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330例患者资料,其中早期有效221例(66.97%);无效109例(33.03%)。330例患者48 h内神经功能持续性恶化26例(7.88%),2例血小板减少(0.61%);无颅内出血、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过敏等并发症。330例患者中溶栓后90 d的mRS评分为0~1分为254例(76.97%);mRS评分>1分为76例(23.03%)。无效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长于有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较长、HDL-C低表达是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HDL-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NIHSS评分较高、HDL-C低表达是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可影响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治疗前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短期预后的因素,HDL-C是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短期获得良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技术在中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晓波 叶志军 +1 位作者 周格知 袁坚列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5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技术在中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中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血管内介入+缺血后处理治疗)和对照组(血管内介入治...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技术在中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中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血管内介入+缺血后处理治疗)和对照组(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梗死体积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天mRS评分、死亡率、血管再通率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发病1天后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术前,且观察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术后1天、术后7天和术后14天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90天良好预后率和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技术在中动脉急性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中可以改善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具有更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中动脉 急性闭塞脑梗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对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赵鹏 王坤 +2 位作者 刘东伟 樊永帅 臧家蒙 《大医生》 2021年第9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治疗前、治疗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4 h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64.00%,高于对照组的36.00%;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治疗后90 d mRS评分及治疗后24 h血清sICAM-1、hs-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 静脉溶栓 TREVO支架取栓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少曼 林育微 +2 位作者 罗世炜 韩巧琳 林凯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LVO)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VO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LVO)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VO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神经功能、血脂水平、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情绪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情绪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LVO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机械取栓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 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金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128-130,共3页
目的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通过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6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阿... 目的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通过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6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阿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非典型颅内出血、颅外出血)以及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1周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4.19±0.74)、(3.20±0.5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9.63±3.04)、(8.13±2.4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再次发生闭塞脑梗死后,通过替罗非班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闭塞脑梗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世炜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采取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研究对象根据阿托伐他汀给药剂量不同分成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规范机械取栓,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1个月,常规剂量组给药剂量20 ...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采取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研究对象根据阿托伐他汀给药剂量不同分成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规范机械取栓,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1个月,常规剂量组给药剂量20 mg/次,1次/d,大剂量组给药剂量4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大剂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剂量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大剂量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械取栓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死具有满意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阿托伐他汀 大剂量 急性大血管闭塞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职舟 江琳霞 胡芳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6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另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血小板功能、炎症因子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能够提升疗效,减少炎症反应,稳定血小板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中动脉闭塞脑梗死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伦顺 马福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联合用药组(41例,采用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脑梗死 药物治疗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下载PDF
彩色多期CT血管成像对脑大、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徐勤 徐烨 +6 位作者 祝唯 敬文斌 杨琛 黄其军 苗涵 敬诚功 田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期CT血管成像(ColorViz mCTA)对大、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6例,均完成多期CTA及MRI-DWI检查。多期CTA血管信息由FastStroke软件汇总。对比ColorViz mCTA对于大、小梗死灶的... 目的探讨彩色多期CT血管成像(ColorViz mCTA)对大、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6例,均完成多期CTA及MRI-DWI检查。多期CTA血管信息由FastStroke软件汇总。对比ColorViz mCTA对于大、小梗死灶的检出差异性,分析ColorViz mCTA与区别大、小病灶之间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评价ColorViz mCTA对区分大、小急性脑梗塞灶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检出323个病灶,其中大、中动脉闭塞性梗死灶共190个,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灶133个。病灶越大,ColorViz mCTA检出率越高(P<0.001),并且ColorViz mCTA与病灶大小有显著相关性(r=0.749,P<0.001);ColorViz mCTA区分大、小病灶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P<0.001),当病灶面积等于2.53 cm2时,ColorViz mCTA具有最大诊断效能,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86.1%。结论利用ColorViz mCTA可对脑大、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针对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初发小血管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11
作者 凡奇 马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小血管闭塞(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根据WML情况将患者分为无WML组30例、轻度WML组52例和中重度WML组68例... 目的探讨初发小血管闭塞(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白质变性(WM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根据WML情况将患者分为无WML组30例、轻度WML组52例和中重度WML组68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尿酸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F=6.350、12.600、6.630、5.4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年龄是初发SAO型脑梗死合并WML的危险因素(OR=7.039、1.090,P<0.01)。ROC曲线显示高血压和年龄预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AUC分别为0.691、0.69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0/90 mmHg、56.50岁,约登指数分别为0.383、0.389,敏感度分别为73.52%、71.70%,特异度分别为68.42%、67.20%。结论高血压和年龄是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年龄对预测初发SAO型脑梗死患者合并WML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小血管闭塞 白质变性 高血压 年龄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王晓丽 秦晋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 目的:比较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50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桥接组(n=25)和单纯机械取栓组(n=25)。比较血管再通情况、取栓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血管再通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3,P>0.05)。两组患者取栓次数和术后再灌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4;χ^(2)=0.095,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入院时改良Rankin(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0.415,P>0.05)。单纯机械取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桥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选择桥接治疗和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相当。单纯机械取栓能够降低术中出血转化发生率,取得理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桥接 单纯机械取栓 疗效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IVT桥接EV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陈静 陈泽鹏 +3 位作者 江沛 张强 周敬华 周华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ALVOS)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桥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ALV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取栓次数及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 β,S100β)]、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S100β、D-D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各种类型出血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T桥接EVT治疗过程中加用替罗非班可改善ALVOS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凝血功能水平,短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早期非大血管闭塞脑梗死药物治疗方案中分别应用替罗非班动、静脉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周翔 庞红立 +1 位作者 严澎 李文波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比较动静脉联合应用与单纯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在治疗早期非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3年12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治疗的非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63例。根据是否行脑血管造影分为研究组... 目的:比较动静脉联合应用与单纯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在治疗早期非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3年12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治疗的非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63例。根据是否行脑血管造影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予以动静脉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单纯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安全性、NIHSS评分及治疗后90天mRS评分。结果:两组其他部位出血率及神经功能恶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48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天死亡率均为零。研究组干预后24 h及7天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90天后,研究组mRS评分≤2分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非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静脉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相对于单纯应用替罗非班更加有效,改善NIHSS及MRS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动静脉联合 单纯静脉应用 早期非大血管闭塞
原文传递
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
15
作者 冯晓丽 李威 +2 位作者 陈接桂 陈丽君 黄裕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24,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n=68,mRS评分3~5分)。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疾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血压、大面积梗死、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肺部感染、心房颤动均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评分预测模型总分为0~7分,预测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95%CI:0.820~0.960),以5分为最佳临界值,此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4、0.802。结论高血压、大面积梗死、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肺部感染、心房颤动均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客观、全面地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简单方便,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 前循环串联病变 预后 预测模型 高血压 肺部感染 房颤
下载PDF
支架取栓术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栋 任瑞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分别进行单纯支架取栓术治疗、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 目的分析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分别进行单纯支架取栓术治疗、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成功率分别为93.02%、90.70%,高于对照组(73.81%、61.90%)(P<0.05);试验组治疗后1 d、7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4.73±3.51)分、(11.16±2.10)分、(7.32±1.53)分,低于对照组[(17.82±3.85)分、(15.24±2.15)分、(11.91±2.07)分](P<0.05);治疗后7 d、30 d试验组巴氏(Barthel)量表评分为(68.63±7.34)分、(88.62±8.61)分,高于对照组[(51.87±5.82)分、(64.72±6.59)分](P<0.05)。结论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疗效较高,血管再通成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塞 支架取栓术 抽吸取栓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17
作者 陈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_(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_(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_(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_(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分为单纯机械取栓组(25例,单一机械取栓治疗)和联合静脉溶栓组(25例,在单纯机械取栓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前循环颅内大动脉的脑血流灌注、脑血管储备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联合静脉溶栓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静脉溶栓组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高于单纯机械取栓组,90 d全因死亡发生率低于单纯机械取栓组;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V_(max)、V_(min)、Q_(mean)、脑血管储备力(CV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静脉溶栓组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两组患者Rv、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水平均降低,且联合静脉溶栓组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低(均P<0.05)。结论对于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而言,单纯机械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较单一使用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增加患者机体的脑血流灌注量,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虽然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较高,但患者死亡率更低,远期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 单纯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血流灌注
下载PDF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18
作者 丁建 宋蕊楠 +2 位作者 王海亮 刘洁 崔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采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其中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不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mTICI评分为2b级和3级者共2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55.0%(22/40);观察组患者的mTICI评分2b级和3级者共35例,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87.5%(35/40);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313,P<0.01)。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13例,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2.5%(13/40);观察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21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52.5%(21/40);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9,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8例(45.0%)、脑疝5例(12.5%)、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10.0%),死亡12例(30.0%);观察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0例(25.0%)、脑疝4例(10.0%)、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5.0%),死亡8例(12.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疝、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0.721,P>0.05);观察组患者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16、3.954,P<0.05)。结论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能更好地提高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首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支架取栓术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术
下载PDF
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应用
19
作者 潘锋 凌敏 +3 位作者 梁炳松 彭立立 李培珍 廖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89-9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包括专业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全程介入术前后护理和二级预防措施的脑心健康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入院,出院,出院1、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药物依从度量表(MMAS-8)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措施落实率、术后措施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和总体措施落实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出院时以及出院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MMAS-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单位并发疾病发生率及出院单位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 血管再通 心健康管理师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20
作者 张振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8-0121,共4页
讨论分析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抽吸治疗,实验... 讨论分析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抽吸治疗,实验组加用支架取栓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结果 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血管再通率增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显著提高其闭塞血管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神经功能评分 急性大血管闭塞 闭塞血管再通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