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套式配流系统闭死角对工作脉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延君 张洪信 +2 位作者 赵清海 王新亮 程前昌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为了降低转套式配流系统在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冲击现象和噪声,本文根据配流系统配流特征,分析了泵腔在两个阶段中闭死升压和降压的数学模型。同时,为改善配流系统工作中液压冲击现象,选取最佳闭死角,并利用仿真软件Fluent,对配流系统工作... 为了降低转套式配流系统在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冲击现象和噪声,本文根据配流系统配流特征,分析了泵腔在两个阶段中闭死升压和降压的数学模型。同时,为改善配流系统工作中液压冲击现象,选取最佳闭死角,并利用仿真软件Fluent,对配流系统工作循环中流量和压力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闭死压缩角为3°时,对流量特性及泵腔压力脉动的影响最小,且最接近理论分析;在任意膨胀阶段,泵腔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化现象,且膨胀角越小,流量脉动越大,综合考虑膨胀角选取2°最合适。该研究为转套式配流系统确定闭死角的大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套式配流系统 闭死阶段 压缩角 膨胀角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变量叶片泵闭死容腔中压力变化特性及叶片受力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国涛 尹延国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针对过渡区中变量叶片泵闭死容腔内部压力变化幅度大,以及高压时易引起叶片外伸困难的特点,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减震槽处压力分布及其对叶片顶端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设减震槽可以有效减轻较大压差引起的液压冲击和压力突变... 针对过渡区中变量叶片泵闭死容腔内部压力变化幅度大,以及高压时易引起叶片外伸困难的特点,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减震槽处压力分布及其对叶片顶端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设减震槽可以有效减轻较大压差引起的液压冲击和压力突变现象,同时也减小了压力梯度的峰值;分析压力分布时计入摩擦副泄漏不仅没有降低预升/卸压效率,反而使压力梯度的峰值减小,使过渡区中的油压分布更加趋于平缓;在较高工作压力下,相对传统尖顶叶片,圆弧顶廓叶片可以有效克服在过渡区中难以外伸的缺点,同时也使叶片顶部接触反力的变化更趋于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叶片泵 闭死容腔 泄漏 压力分布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双定子单作用叶片泵闭死容腔的压力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闻德生 王京 +1 位作者 高俊峰 周聪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4-1101,共8页
为了减小双定子单作用叶片泵必死容腔压力的突变和冲击,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在泵的3种工作方式下预升压的减振槽对闭死容腔压力变化的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配流盘上开设预升压减振槽可以有效改善闭死容腔的压力突变及冲击现象;与... 为了减小双定子单作用叶片泵必死容腔压力的突变和冲击,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在泵的3种工作方式下预升压的减振槽对闭死容腔压力变化的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配流盘上开设预升压减振槽可以有效改善闭死容腔的压力突变及冲击现象;与不计泄漏相比,计入与闭死容腔有关摩擦副的泄漏可以使闭死容腔压力的升高更加平缓,且对预升压效率影响很小;内、外泵联合工作时,闭死容腔预升压力及压力变化速率要高于其各自单独工作时的压力及变化速率,故在设计减振槽时应首先满足内、外泵单独工作时的预升压需要,再与内、外泵联合工作时的情况进行耦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双定子 闭死容腔 预升压 减振槽
下载PDF
柱塞配流海水液压泵配流副闭死体积的研究
4
作者 王东 朱玉泉 李壮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2-54,共3页
闭死体积的研究是柱塞配流海水液压泵的关键技术之一 ,文章主要研究了闭死体积密封长度的确定 ;困水过程的作用时间 ;配流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其结果有助于泵配流机构的正确设计。
关键词 柱塞配流 闭死体积 海水泵 仿真 液压泵
下载PDF
水压柱塞泵配流副闭死容积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5
作者 王东 刘景军 雷振德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柱塞配流是柱塞泵的一种新型配流机构 ,它具备端面配流和阀配流泵的优点 ,同时又避免了两者的缺陷 ,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闭死容积的研究是柱塞配流纯水液压泵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 :闭死容积密封长度的确定 ;困水过程的作用... 柱塞配流是柱塞泵的一种新型配流机构 ,它具备端面配流和阀配流泵的优点 ,同时又避免了两者的缺陷 ,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闭死容积的研究是柱塞配流纯水液压泵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 :闭死容积密封长度的确定 ;困水过程的作用时间 ;配流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死容积 配流副 水压柱塞泵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柱塞闭死容积对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正祥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2年第2期16-19,15,共5页
针对某型号轴线柱塞泵,分别从封闭中空柱塞和空心柱塞的角度,建立了轴向柱塞泵AMESim和Simerics MP+配流副仿真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闭死容积的柱塞对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的影响,得出封闭中空柱塞通过减小柱塞腔闭死容积,能有效降低柱塞... 针对某型号轴线柱塞泵,分别从封闭中空柱塞和空心柱塞的角度,建立了轴向柱塞泵AMESim和Simerics MP+配流副仿真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闭死容积的柱塞对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的影响,得出封闭中空柱塞通过减小柱塞腔闭死容积,能有效降低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对柱塞泵减振降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流量脉动 柱塞腔闭死容积 减振降噪
下载PDF
57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死病变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宁 张振刚 +6 位作者 李爱华 龚开政 骆秋平 严俊峰 王顺娣 王凌云 凤以良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死病变(CTO)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25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57例CTO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1例,双支病变29例,三支病变17例。在70支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死病变(CTO)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25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57例CTO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1例,双支病变29例,三支病变17例。在70支病变血管中,无前向血流通过44支,少量血流通过26支;前降支病变32支,回旋支病变16支,右冠状动脉病变22支;闭死时间≤3个月41支,>3个月29支;闭死长度≤20 mm43支,>20 mm27支;闭死末端形态呈鼠尾状42支,呈刀切状28支;70支完全闭死血管成功植入支架57支,PCI成功率81.4%。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早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选择适当的病例及病变,对预防CTO形成及提高PCI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死病变 临床特点
下载PDF
160t闭式单点压力机升降螺母副闭死的修复
8
作者 徐涛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式单点压力机 升降螺母副 闭死 修复
下载PDF
外环流活塞泵转子型线的优化设计计算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华军 牟介刚 张生昌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针对外环流活塞泵运转时出现的汽蚀、震动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了转子型线与闭死容积、流速变化和发生汽蚀的内在关系 ;并在原型线计算式基础上 ,推导出优化后的转子型线数学表达式 ,为解决该泵的这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环流活塞泵 转子型线 闭死容积 汽蚀
下载PDF
开路式变量轴向柱塞泵噪声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闻德生 潘景昇 +2 位作者 吕世君 杜会英 潘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7-138,65,共3页
在分析变量轴向柱塞泵噪声机理及控制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针对变量泵控制噪声的设计方法 ,实践证明 ,该法不但适用于开路式泵 ,也适用于闭路式泵。将其与目前的方法并用 。
关键词 变量柱塞泵 噪声 斜盘 闭死容积
下载PDF
多级双作用滚柱转子泵转子槽型线的分析
11
作者 张生昌 连加俤 +2 位作者 邓鸿英 林彬彬 郑英臣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0,共4页
通过对多级双作用滚柱转子泵运转时滚柱受力的分析,建立了滚柱运动受力平衡方程,首次推导出该泵转子槽型线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及分析,按滑动摩擦为最小原则,选择最优槽型夹角,消除闭死容积,改善滚柱运动受力状况,为今后该泵转子... 通过对多级双作用滚柱转子泵运转时滚柱受力的分析,建立了滚柱运动受力平衡方程,首次推导出该泵转子槽型线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及分析,按滑动摩擦为最小原则,选择最优槽型夹角,消除闭死容积,改善滚柱运动受力状况,为今后该泵转子槽型线的优化设计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柱转子泵 转子槽型线 实例计算 闭死容积
下载PDF
转子机油泵阶次噪声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杰 尚运 +4 位作者 马天长 王晓燕 李鑫哲 王勇杰 罗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16年第11期11-12,共2页
转子机油泵是当前乘用车发动机最为常见的机油泵结构形式,它相比齿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容积效率高,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易于布置。但如果泵腔结构不合理,机油通过内外转子啮合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过程中,机油不能瞬间全部进入高压腔... 转子机油泵是当前乘用车发动机最为常见的机油泵结构形式,它相比齿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容积效率高,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易于布置。但如果泵腔结构不合理,机油通过内外转子啮合从低压腔进入高压腔过程中,机油不能瞬间全部进入高压腔,形成"困油"现象,从而产生机械噪声,影响N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机油泵 阶次噪声 困油 闭死容积 卸荷槽
下载PDF
齿轮油泵困油现象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文英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2期92-95,共4页
通过分析 ,找出了齿轮油泵在运转过程中造成困油容积而形成功率损失、振动和噪声的原因 ,为设计和维修齿轮油泵提供了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和结构措施。
关键词 齿轮油泵 困油容积 卸荷槽 功率损失 振动 噪声 闭死容积
下载PDF
柴油机增压器故障分析与处理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学 王艳 《内燃机》 2005年第2期62-62,共1页
对柴油机增压器喷嘴环闭死引起的柴油机功率不足故障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柴油机增压器 喷嘴环闭死 故障 修理
下载PDF
一种简易管道过滤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专 周炎 唐寿元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通过对衡钢弧形连铸冷床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其特殊的工作特点,设计出了一种简易的管道过滤装置,能有效地将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污染物挡在系统阀台之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污染 过滤 双向流动 闭死容腔
下载PDF
东风_(4D)型机车主机油泵出油管振裂故障分析及措施
16
作者 寿庆琦 《铁道机车车辆》 2003年第6期55-58,共4页
针对东风4D型机车主机油泵出油管管路的振动情况 ,分别对该管路上的 3个主要部件 :主机油泵、减压阀、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找出了振源 ,并根据机务段的实际提出了解决措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内燃机车 振裂 齿轮泵 闭死容积 流量脉动 故障分析
下载PDF
关于油泵常用类型的对比分析
17
作者 张卫 《电碳》 1999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针对外啮合齿轮油泵、双作用式叶片油泵、斜盘式轴向柱塞油泵的相关特性、功能、原理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使油泵常见类型的选用及使用、维修、维护更趋于优化。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油泵 类型 闭死容积 卸荷 流量脉动
下载PDF
进气道喷油器喷雾特性的改善
18
作者 J.Nakamura A.Akabane +2 位作者 K.Kitamura Y.Sasaki 朱炳全 《国外内燃机》 2014年第1期48-51,58,共5页
进气道喷油器的燃油喷雾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烧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燃油雾化成很细的油粒,并应在不易受温度或发动机负压变化影响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供油。介绍一种采用优化喷孔布置和明显减少针阀座下部油流压降(能量损失... 进气道喷油器的燃油喷雾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烧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燃油雾化成很细的油粒,并应在不易受温度或发动机负压变化影响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供油。介绍一种采用优化喷孔布置和明显减少针阀座下部油流压降(能量损失)的燃油雾化技术。还介绍了一种燃油流道短且针阀座下部闭死容积小的喷油器,它能很好地消除温度和负压产生的任何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器 闭死容积 雾化 汽化特性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外环流活塞泵数值计算与内流特性分析
19
作者 范意斐 王新华 毛洲 《机械工程师》 2016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外环流活塞泵是一种适于输送高黏度介质的双转子泵,广泛用于化工、石油等领域。对于这种泵的设计与优化已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对其内流特性尚缺少认识。为了研究泵内的流场特性,采用浸入式模型对外环流活塞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计算,并结... 外环流活塞泵是一种适于输送高黏度介质的双转子泵,广泛用于化工、石油等领域。对于这种泵的设计与优化已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对其内流特性尚缺少认识。为了研究泵内的流场特性,采用浸入式模型对外环流活塞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计算,并结合相关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子腔室的排液过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转子啮合产生的主脉动,二是易闭死区域的局部高压产生的次脉动。传统流量计算公式误差较大,而根据内流特性提出的用叶片体积计算流量的方法相对误差最小。采用圆弧作为过渡曲线时,增大圆弧半径有助于降低易闭死区域内的压力与真空度,缓解振动、噪声和空化等问题,但流量会小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环流活塞泵 转子泵 数值计算 流量 闭死容积
下载PDF
齿轮泵困油现象的解决方法
20
作者 孙继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4年第1期25-25,共1页
齿轮泵工作时,为了保证齿轮泵的齿轮平稳地啮合运转,吸、压油腔严格地密封以及连续地供油,必须使齿轮的啮合重迭系数大于1。这样,当前一对齿尚未脱开啮合前,后一对齿就开始进入啮合。
关键词 齿轮泵 困油现象 卸荷槽 闭死容积 压油腔 重迭系数 脱开啮合 谷物联合收割机 齿轮端面 齿轮油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