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津书院对湖北地方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书院历经元、明、清三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虽几经战火侵蚀,但由于地方人士、历任山长薪火相传的管理和维护,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书院历经元、明、清三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虽几经战火侵蚀,但由于地方人士、历任山长薪火相传的管理和维护,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于问津书院在学术上兼容并包,鼓励各方学者赴院讲学,促进了地方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楚黄学术文化氛围,给当地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二,在问津书院历任管理者、讲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学规的约束下,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卓有成效,在明中后期更发展成为地方的教育中心,推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其三,问津书院通过对生徒的教导、面向普通民众的讲学、祭祀活动的举行,对地方社会风气进行了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地方文化 地方教育 教化风气
下载PDF
地方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建设——以湖北问津书院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元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地方...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地方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教化地方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士绅 问津书院 地方文化 秩序
下载PDF
湖北问津书院讲学与黄州地区儒学的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柏俊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3-68,125,共6页
在今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畔,坐落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书院——问津书院。自宋末元初龙仁夫创建书院之日起,讲学是其最为主要的活动,而且一直延续,从未间断。龙仁夫传播朱子之学,首开讲学之风。耿定向、萧继忠等人继踵于后,以弘扬儒学为... 在今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畔,坐落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书院——问津书院。自宋末元初龙仁夫创建书院之日起,讲学是其最为主要的活动,而且一直延续,从未间断。龙仁夫传播朱子之学,首开讲学之风。耿定向、萧继忠等人继踵于后,以弘扬儒学为旨归,积极从事书院讲学事业,将问津书院讲学推向高峰。明代末期问津书院讲学虽有衰落,然经清初儒士之共同努力,问津书院之讲学再次出现兴盛的局面。统观问津书院之讲学,传播儒学是其不变之宗旨。问津书院的讲学,带动了黄州地区儒学研究,有力地促进了黄州地区的儒学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讲学 儒学 黄州
下载PDF
“问津书院”之文化价值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钊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8期144-150,共7页
"问津书院"是一座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的我国古代书院。它是先贤以先秦故籍所载为依据确定下来的,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史记》错简,导致有人将问津之地定为"许州叶县",铸成大错。本文对《史记》错简情况作... "问津书院"是一座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的我国古代书院。它是先贤以先秦故籍所载为依据确定下来的,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史记》错简,导致有人将问津之地定为"许州叶县",铸成大错。本文对《史记》错简情况作了系统论证,并对书院的文化价值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对书院复建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文化价值《史记》 《论语》孔子 楚国
下载PDF
问津书院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宇甦 梁文会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0期74-75,共2页
问津书院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书院之一。本文以问津书院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其遗存的建筑群落进行详细剖析,以明了华夏传统的建筑文化的具体体现,为今后的建筑创作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问津书院 空间形态 研究
下载PDF
问津书院彰显的三个价值维度
6
作者 陈安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6-100,共5页
问津书院因孔子至楚国邾城"使子路问津"而得名,是中国传统书院的典范,有着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其具体彰显为三个基本维度:由书院建筑实体彰显的物态文化;由"重儒尚道"彰显的心态文化;由儒家人文彰显的行为文化。... 问津书院因孔子至楚国邾城"使子路问津"而得名,是中国传统书院的典范,有着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其具体彰显为三个基本维度:由书院建筑实体彰显的物态文化;由"重儒尚道"彰显的心态文化;由儒家人文彰显的行为文化。这三个维度相互关联,构成了问津书院独特的文化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物态文化 崇儒重道
下载PDF
姚范与问津书院
7
作者 杨传庆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3-16,37,共5页
一代名儒姚范是执掌清代天津问津书院的著名山长,缘于史料欠缺,历来对其寓津时间及学术影响罕有提及。姚范主讲问津书院的时间为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之间。其在问津书院传扬周孔之道,强调道德性情,将汉学之考据... 一代名儒姚范是执掌清代天津问津书院的著名山长,缘于史料欠缺,历来对其寓津时间及学术影响罕有提及。姚范主讲问津书院的时间为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之间。其在问津书院传扬周孔之道,强调道德性情,将汉学之考据与宋学之义理折衷调合。姚范主讲问津书院,是桐城派与京畿文学以及教育关联的一个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范 问津书院 诗教
下载PDF
书院遗址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武汉市问津书院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余迪毅 张立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书院遗址旅游是一种文化之旅,在现代旅游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昂普(RMP)分析模式,并结合了武汉市问津书院遗址的具体情况,从资源评价与产品的转化方面对景区进行了资源(R)分析,从旅游产品的弹性、旅游市场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市... 书院遗址旅游是一种文化之旅,在现代旅游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昂普(RMP)分析模式,并结合了武汉市问津书院遗址的具体情况,从资源评价与产品的转化方面对景区进行了资源(R)分析,从旅游产品的弹性、旅游市场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市场(M)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书院遗址旅游发展的主要产品结构,然后进行产品(P)分析,提出产品体系及表现形式,从而为该地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依据,进一步促进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谱(RMP)分析 旅游开发 问津书院
下载PDF
明代问津书院崛起原因略析
9
作者 陈利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8-441,共4页
问津书院创建于元代,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全国有影响的书院。本文从耿定向率先讲学、异方师友的加盟、萧继忠的苦心经营、地方官员的支持,以及地理位置诸方面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关键词 明代 问津书院 崛起 原因
下载PDF
武汉最古老的书院——问津书院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文祥 《武汉文史资料》 2006年第7期33-37,共5页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东12公里许,有一座孔子山,孔子山下有一条孔子河,孔子河畔有一所闻名遐迩的问津书院。
关键词 武汉市 孔子 新洲区 问津书院 历史文化
下载PDF
庙学与文教--问津书院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
11
作者 李永 章群琳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2-89,共8页
庙学是“庙”与“学”的结合体,既是祭祀孔子的阵地,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问津书院,也称新洲孔庙,始建于西汉,因“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得名。唐朝黄州刺史杜牧在此立庙祀先圣,开兴教办学之先河,形成“庙学合一”体系。问津书... 庙学是“庙”与“学”的结合体,既是祭祀孔子的阵地,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问津书院,也称新洲孔庙,始建于西汉,因“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得名。唐朝黄州刺史杜牧在此立庙祀先圣,开兴教办学之先河,形成“庙学合一”体系。问津书院在一千多年庙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精深学术为依归的教育宗旨,以修身立德为主体的教育目标,以服务保障为指向的教育管理。上述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实为古代楚黄之地庙学教育的典范,其办学治学的经验主要在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方针,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贯彻学术自由理念,践行名师治校原则;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目标;注重规约章程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倡导多元主体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办学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学 问津书院 新洲孔庙 儒学 儒家文化
下载PDF
问津书院的生命力
12
作者 狄青 《天津支部生活》 2018年第5期60-61,共2页
五年的时光,于裹噬我们的岁月而言,总显得那般匆忙且潦草,有时候甚至于难以觉察间便绝尘而去,决绝到不给我们留下任何痕迹。然而,对于一间书院而言,五年,它却像是一株树苗已蹿成了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不说,还给周遭带去了丝丝缕... 五年的时光,于裹噬我们的岁月而言,总显得那般匆忙且潦草,有时候甚至于难以觉察间便绝尘而去,决绝到不给我们留下任何痕迹。然而,对于一间书院而言,五年,它却像是一株树苗已蹿成了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不说,还给周遭带去了丝丝缕缕的清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文化事业 发展现状 中国
原文传递
问津书院建筑语汇的流变脉络 被引量:5
13
作者 成海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3,共2页
问津书院建筑语汇中西汇聚,既非民居,亦非官式,更非西洋建筑语汇的单一体现,而是历经2000多年的流变沉淀,经过战争、经济兴衰、人为因素等多方角逐,最后在各种建筑语汇互相让步后形成的中间结果。在研究中必须找好时间节点,并从史料记... 问津书院建筑语汇中西汇聚,既非民居,亦非官式,更非西洋建筑语汇的单一体现,而是历经2000多年的流变沉淀,经过战争、经济兴衰、人为因素等多方角逐,最后在各种建筑语汇互相让步后形成的中间结果。在研究中必须找好时间节点,并从史料记载中的文字记录、图形描绘来寻找问津书院的最初建筑语汇原形;还要从晚清民国时期建筑遗存及考古的建筑语汇来寻求实物;最后结合长江、汉江流域传统建筑语汇的实证,来研究问津书院建筑语汇的流变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建筑语汇 传统民居
原文传递
问津书院(孔庙)东配殿修缮复原工程简报
14
作者 谢新明 陶敏 《武汉文博》 2006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问津书院 文物管理所 维修方案 新洲区 规划前期 木桁架 咸丰十年 儒学文化 混合砂浆 可移动文物
原文传递
问津书院:问津未必果知津
15
作者 李森林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16年第1期54-55,共2页
如今的106国道武汉新洲段与大别山平行。两千多年前的一条古驿道,即令人称之为"团(风)麻(城)古道"的,就在大别山脚下。这古今两条国道在这里与大别山一样,成南北走向,是长江和大别山区湖北、河南、安徽的重要通途。相传就在这... 如今的106国道武汉新洲段与大别山平行。两千多年前的一条古驿道,即令人称之为"团(风)麻(城)古道"的,就在大别山脚下。这古今两条国道在这里与大别山一样,成南北走向,是长江和大别山区湖北、河南、安徽的重要通途。相传就在这条"团(风)麻(城)古道"上的一条河边,当年孔夫子带着弟子周游至此问津(即渡口)而不得,留下了《论语》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经后人演绎,传至今日,一座传承有序的问津书院(即孔子庙),引来多少文人骚客寻访圣人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大别山区 孔子庙 子路问津 古驿道 新洲 文人骚客 呼啸而过 旅游线路 中事
原文传递
新洲问津书院古代建筑基础清理发掘报告
16
作者 罗宏斌 《武汉文博》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2013年6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文物局指派,新洲旧街街道、新洲文体局委托,对问津书院进行了清理。经过发掘清理,基本厘清了新洲问津书院的建筑群结构及一些细部构造,提取了相关的历史信息,为整体复原规划提供了... 2013年6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文物局指派,新洲旧街街道、新洲文体局委托,对问津书院进行了清理。经过发掘清理,基本厘清了新洲问津书院的建筑群结构及一些细部构造,提取了相关的历史信息,为整体复原规划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古建筑 明清
原文传递
孔子“周游”与“问津”的考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志成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历来认为,孔子当年离开鲁国到列国去是"周游列国"。本文从考察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孔子到各国的作为,以及孔子在途中所遭遇的种种灾难,说明他不是"周游列国",而是为着传播"仁政德治"的理想去"寻访列... 历来认为,孔子当年离开鲁国到列国去是"周游列国"。本文从考察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孔子到各国的作为,以及孔子在途中所遭遇的种种灾难,说明他不是"周游列国",而是为着传播"仁政德治"的理想去"寻访列国"。目前,全国冒出了多个孔子问津处,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如湖北武汉新洲在西汉时期挖出的"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淮南王刘安在邾城建亭修庙,首创问津书院,硕学鸿儒来问津书院讲学,清代康熙、嘉庆皇帝给问津书院题写金匾,以及问津书院的文脉影响深远等充足史料,确认孔子当年在武汉新洲问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游 寻访 新洲 问津书院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问津精神论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5,共3页
"儒家文化"与"问津精神"关系极其密切。一方面"儒家文化"孕育了"问津精神";另一方面,"问津精神"是"儒家文化"结出的硕果。问津精神之内容,集中表现为"尊道精神"... "儒家文化"与"问津精神"关系极其密切。一方面"儒家文化"孕育了"问津精神";另一方面,"问津精神"是"儒家文化"结出的硕果。问津精神之内容,集中表现为"尊道精神""崇德精神""敬业精神""自强精神"。这四种精神是书院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百倍珍惜,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问津书院 尊道 崇德 敬业 自强
下载PDF
敢从沧海问津涯——评《问津》的稀见宝文献整理与印行
19
作者 凌一鸣 《古籍保护研究》 202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天津地区产生了数量庞大、特点鲜明的地方历史文献。《问津》是由问津书院编辑的一系列非公开出版物,其中地方文献整理即为其重要选题。2020年,问津书院以“稀见宝文献”为主题汇总与引介了一系列宝抵...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天津地区产生了数量庞大、特点鲜明的地方历史文献。《问津》是由问津书院编辑的一系列非公开出版物,其中地方文献整理即为其重要选题。2020年,问津书院以“稀见宝文献”为主题汇总与引介了一系列宝抵区地方文献整理成果。问津书院关注于天津郊区尤其是远郊地方文献的发掘,借此机会整合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研究团队,并从实践角度对天津地方文献的研究模式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津书院 天津研究 地方文献
下载PDF
从各地书院勃兴看文化传承
20
作者 郭齐勇 《精神文明导刊》 2024年第3期58-58,共1页
从文化的传承来看,民间生活的多样化促进了各地书院的勃兴。这些书院继承传统书院而新创,一般是政、商、学界和合而成,对今天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个人管见所及,北京中国文化书院、三智书院、四海孔子书院,... 从文化的传承来看,民间生活的多样化促进了各地书院的勃兴。这些书院继承传统书院而新创,一般是政、商、学界和合而成,对今天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个人管见所及,北京中国文化书院、三智书院、四海孔子书院,山东尼山圣源书院、曲阜洙泗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汨罗屈子书院,贵阳孔学堂,湖北经心书院、武汉问津书院,郑州本源社区书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麓书院 问津书院 经心书院 文化传承 民间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书院 传统书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