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外化技术在高中心理课中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秋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17期22-23,28,共3页
把内心问题做外化处理是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的成功尝试之一,视频《Fears》是问题外化的创意呈现,设计者用一只形态不断变化的小黑生动表现了人们不同等级的恐惧。笔者受到启发设计了一节高三心理课"亲爱的小黑——抚慰内心的恐惧"。
关键词 问题外化 高中心理课 负面情绪 实践
下载PDF
问题外化技术在体验式课堂中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邓秀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6期23-25,共3页
一、问题外化技术的作用与体验式课堂1.问题外化技术问题外化(problemsexternaliz—ation)是叙事辅导的方式之一,即将人和问题分开,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问题外化式对话是建构主义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通过外化可以大大拓... 一、问题外化技术的作用与体验式课堂1.问题外化技术问题外化(problemsexternaliz—ation)是叙事辅导的方式之一,即将人和问题分开,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问题外化式对话是建构主义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通过外化可以大大拓宽人们的叙事空间,从而实现对问题叙事的解构和重构。通常人们会把问题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好像问题是他们身上的器官一样,是其“内化了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外化技术 验式课堂 应用
下载PDF
欺凌受害对初中生外化问题的影响:一项短期追踪研究
3
作者 刘晨旭 赵献梓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5期273-282,共10页
基于暴力循环假设和一般压力理论,探讨欺凌受害对初中生外化问题的纵向影响及作用机制。使用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卷、青少年情绪调节量表和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对河北省962名初中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两次问... 基于暴力循环假设和一般压力理论,探讨欺凌受害对初中生外化问题的纵向影响及作用机制。使用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卷、青少年情绪调节量表和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对河北省962名初中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两次问卷调查(有效问卷数分别为920和858)。结果发现:初中生早期欺凌受害经历不仅会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同伴关系的纵向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表达抑制和同伴关系的纵向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后期的外化问题。该研究揭示了欺凌受害影响外化问题的作用机制,对减少初中生外化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凌受害 外化问题 情绪调节策略 同伴关系
下载PDF
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4
作者 高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5期4-8,共5页
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同时也是预示青少年未来可能出现破坏性行为、暴力、药物滥用和犯罪的重要指标。青春期是一个容易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时期,了解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对外化问题行为进行有效的干... 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同时也是预示青少年未来可能出现破坏性行为、暴力、药物滥用和犯罪的重要指标。青春期是一个容易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时期,了解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对外化问题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防范化解青少年成长危机、校园欺凌及预防犯罪等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问题行为 生态系统理论 青春期
下载PDF
网络社会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5
作者 黄云云 辛素飞 《应用心理学》 2024年第3期211-218,共8页
为探讨网络社会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对258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网络社会排斥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对外化问题产生影响。(2)公正世界信念调节网络社会排斥影响外化问题的直接路径以及自我... 为探讨网络社会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对258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网络社会排斥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对外化问题产生影响。(2)公正世界信念调节网络社会排斥影响外化问题的直接路径以及自我控制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具体而言,公正世界信念能够弱化网络社会排斥的消极影响,但是公正世界信念的保护作用具有局限性。研究结果为青少年外化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排斥 外化问题 自我控制 公正世界信念
下载PDF
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陈曦萌 谭小凤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运用目前最新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调查数据,探讨教师支持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师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同伴关系在教师支持与外化... 运用目前最新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调查数据,探讨教师支持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师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同伴关系在教师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情绪弹性在教师支持与同伴关系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与高情绪弹性的初中生相比,低情绪弹性的初中生通过教师支持影响同伴关系的作用更强。研究结果启示应凸显同伴关系与教师支持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保护性作用,尤其要关注低情绪弹性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与行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教师支持 外化问题行为 同伴关系 情绪弹性
下载PDF
民族地区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与心理韧性的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李畅 邓树嵩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民族地区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情况,探究心理韧性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提高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民族地区初级中学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民族地区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情况,探究心理韧性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提高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民族地区初级中学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2001年修订版)、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结果民族地区初中生退缩抑郁因子和注意问题因子得分低于重庆市初中生,其他因子得分、内化因子得分和外化因子得分高于重庆市初中生(P<0.05);女生、母亲最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初中生外化行为总分较高(P<0.05);年龄≥13岁、民族为壮族和汉族、母亲最高学历初中及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心理韧性总分较高(P<0.05);心理韧性高的初中生违纪行为因子和攻击行为因子得分均低于心理韧性得分低的初中生(P<0.001);相关分析中,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外化问题行为中的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呈负相关(P<0.001)。结论民族地区初中生外化行为与心理韧性水平呈负相关,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减少外化行为发生,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韧性 外化问题行为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静慧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8,共11页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家庭结构完整性与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14学年以及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为基础,基于O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生...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家庭结构完整性与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14学年以及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为基础,基于O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生活在结构缺失家庭中的农村青少年相比,结构完整家庭中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较低;家庭结构通过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两条亲子关系路径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状况;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父母监督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信心等亲子互动显著正相关,而与家庭经济状况并无显著相关。这一结果揭示了亲子互动的重要意义,从微观的为人父母层面和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都对预防和减少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外化问题行为 青少年 亲子关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期受忽视经历与内外化问题进展(综述)
9
作者 王晨 张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5-1320,共6页
近年来有关于忽视的研究与日俱增,忽视经历会对各年龄阶段的人产生不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为此,基于以往研究将儿童、青少年期受忽视经历的表现可划分为内化问题包括抑郁、自杀意念、情绪感知等,以及... 近年来有关于忽视的研究与日俱增,忽视经历会对各年龄阶段的人产生不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为此,基于以往研究将儿童、青少年期受忽视经历的表现可划分为内化问题包括抑郁、自杀意念、情绪感知等,以及外化问题包括攻击行为、自杀及自伤行为、问题性网络使用、人际关系等。以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探讨儿童、青少年期受忽视经历与内外化问题的成因并整理总结干预手段。最后,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忽视经历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综述
下载PDF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与班主任疏导工作探讨
10
作者 陈雷 廖承菌 杨丽菊 《云南农业》 2024年第2期47-48,共2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一直是学校乃至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心理问题外化的一些行为也给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根据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心理调节能力,早日走...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一直是学校乃至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心理问题外化的一些行为也给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根据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心理调节能力,早日走出心理泥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调节能力 学生心理问题 疏导工作 提升自身 问题外化 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
下载PDF
同伴侵害变化轨迹及其与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的关系:共同增强还是风险易感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家乐 申子姣 +1 位作者 李晓燕 林丹华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8-993,I0003,I0004,共18页
采用纵向设计,对1580名四年级、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连续4次追踪测量,考察同伴侵害在第1次至第3次的变化轨迹及其群体异质性,并探讨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如何协同影响第4次的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的变化轨... 采用纵向设计,对1580名四年级、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连续4次追踪测量,考察同伴侵害在第1次至第3次的变化轨迹及其群体异质性,并探讨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如何协同影响第4次的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的变化轨迹呈现出线性递减的特点,且递减趋势因不同的流动状态呈现异质性的特点。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儿童在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上均高于城市儿童,且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同伴侵害的下降速度比城市儿童更快;(2)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和基线水平的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后,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压力敏感的模式发挥作用,在外化问题中以压力增强的方式发挥作用。可见,同伴侵害的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对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的影响具有独特性,未来预防/干预研究需要因不同的问题行为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有效地提高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侵害 变化轨迹 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 压力敏感 压力增强
下载PDF
父亲低头行为与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关系:亲子技术干扰与母亲共同养育的链式中介作用
12
作者 王媛原 郭菲 +1 位作者 陈祉妍 何素华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68-275,共8页
目的探讨父亲低头行为与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关系及亲子技术干扰和母亲共同养育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通用低头行为量表、技术干扰量表、共同养育关系量表以及儿童长处与困难量表,对793名3~6岁儿童的父亲进行调查。采用AMOS结构方程... 目的探讨父亲低头行为与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关系及亲子技术干扰和母亲共同养育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通用低头行为量表、技术干扰量表、共同养育关系量表以及儿童长处与困难量表,对793名3~6岁儿童的父亲进行调查。采用AMOS结构方程和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品行问题与父亲低头行为的人际冲突、自我孤立、承认问题显著相关(r=0.16~0.35,P<0.01);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多动/注意力问题与父亲低头行为的无手机恐惧、人际冲突、自我孤立、承认问题显著相关(r=0.11~0.21,P<0.01)。亲子技术干扰与父亲低头行为、母亲共同养育、儿童外化行为问题各维度均显著相关(r=0.10~0.57,P<0.01);母亲共同养育的养育冲突与父亲低头行为及儿童外化行为问题各维度均显著相关(r=0.17~0.31,P<0.01);母亲共同养育的养育损害与父亲低头行为的人际冲突、自我孤立、承认问题以及儿童外化行为问题各维度均显著相关(r=0.13~0.23,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父亲低头行为对儿童外化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分析显示:亲子技术干扰在父亲低头行为与儿童外化行为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8.42%;母亲共同养育在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6.32%;亲子技术干扰-母亲共同养育的链式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26%。结论父亲低头行为是影响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亲子技术干扰和母亲共同养育在其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低头行为 亲子技术干扰 母亲共同养育 儿童外化行为问题
下载PDF
听障学生心理韧性与内外化问题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霁 葛琼 +1 位作者 王贵飞 班永飞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12期38-43,23,共7页
为了解听障学生心理韧性与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以贵州省6所特殊教育学校517名听障学生为对象,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长处和困难问卷》为工具开展调研。结果表明:(1)听障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外化问题异常水平的人数... 为了解听障学生心理韧性与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以贵州省6所特殊教育学校517名听障学生为对象,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长处和困难问卷》为工具开展调研。结果表明:(1)听障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外化问题异常水平的人数比率较高;(2)不同性别的听障学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上有显著性的差异,女生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得分高于男生,在情绪控制得分低于男生;小学生与高中生在内外化问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得分较高;(3)心理韧性与内外化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情绪控制与人际协助是内外化问题的显著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学生 心理韧性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下载PDF
初中生情绪问题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学玮 向九如 +1 位作者 刘红叶 韦昕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第24期18-24,共7页
青少年早期情绪波动较为剧烈,探究内在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1880名初中生,并对其中549名初中生数据进行3年追踪,发现:情绪问题能有效预测注意力问题、成瘾... 青少年早期情绪波动较为剧烈,探究内在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1880名初中生,并对其中549名初中生数据进行3年追踪,发现:情绪问题能有效预测注意力问题、成瘾问题、厌学问题等三类外化问题行为;心理韧性对情绪问题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当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时,其外化问题随着情绪问题的减轻而显著减弱;反之,其外化问题则不随着情绪问题的减轻而变化。这些结果为开展针对青少年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问题 外化问题行为 心理韧性 调节作用 追踪调查
下载PDF
累积家庭风险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模式: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
15
作者 王文慧 邢淑芬 +1 位作者 白荣 王国鑫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28,共9页
选取177名学前儿童(108名男孩,M=5.19岁)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累积家庭风险与学前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的关系模式、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特异性。结果发现:(1)累积家庭风险对学前期男孩和女孩的外化问题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符合... 选取177名学前儿童(108名男孩,M=5.19岁)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累积家庭风险与学前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的关系模式、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特异性。结果发现:(1)累积家庭风险对学前期男孩和女孩的外化问题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符合线性模型;(2)累积家庭风险与学前期男孩的内化问题符合线性模型,与女孩的内化问题符合恶化模型;(3)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显著,累积家庭风险通过儿童执行功能进而影响问题行为,且这一中介作用具有跨性别一致性。研究结果为累积风险模型提供了证据,也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家庭风险 执行功能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下载PDF
“外化问题”:师生沟通的好工具
16
作者 刘梅婷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3年第1期62-63,共2页
“外化问题”,是解决问题冲突的好工具。所谓的外化问题,是把“问题”和“人”分开,还原被贴上标签的人。把人和问题拆分后,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就成了可以协作的共同体,有了一起解决问题的基础。我经常将“外化问题”这个工具用于... “外化问题”,是解决问题冲突的好工具。所谓的外化问题,是把“问题”和“人”分开,还原被贴上标签的人。把人和问题拆分后,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就成了可以协作的共同体,有了一起解决问题的基础。我经常将“外化问题”这个工具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问题 师生沟通 解决问题 共同体 成效显著 教师和学生 工具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文婷 孙启武 +2 位作者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27,共15页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具有中等或较弱的协同变化关系,T1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2内化问题,T2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3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2)在女生群体中,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而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没有相互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倾向的4个因子(公开的、依从的、情绪的和利他的)可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它们仅在T2可负向预测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4)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个体内分析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结论: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可降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种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个体内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病理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倾向 内化问题外化问题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广义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发展级联
下载PDF
多主体评定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一致性问题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光辉 张文新 王姝琼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55,共12页
以529名城乡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短期追踪研究,考察了青少年自我、同伴和教师三种主体对学校情境中的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评定的一致性问题。采用相关分析、多质多法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检出率分析对三种主体的评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529名城乡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短期追踪研究,考察了青少年自我、同伴和教师三种主体对学校情境中的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评定的一致性问题。采用相关分析、多质多法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检出率分析对三种主体的评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青少年自我、同伴和教师对外化问题行为的评定只存在中低程度的一致性;通过同伴评定测得的四种外化问题行为群之间的相关性高于通过教师评定和自我报告测得的结果,而自我报告测得的四种外化问题行为群之间的相关性最低。不同报告主体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评定的跨时间稳定性存在差异,同伴评定的稳定性最高,其次为教师评定,青少年自我报告的稳定性最低。通过同伴评定测得的结果对多主体评定的解释率高于教师评定和自我报告的结果,自我报告的结果对多主体评定的解释率最低。三种主体所检出的不同形式的外化问题行为的人数比例没有呈现出规律性的差异,只有通过同伴评定检出的不同形式的外化问题行为者的人数比例随着检出标准的提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报告 教师评定 同伴评定 外化问题行为 青少年
下载PDF
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之关系: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丹 宗利娟 刘俊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5-1025,共11页
采用调查法,随机选取上海市3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班级氛围在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男生的外化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女生,其感知的班级氛围显著低于女... 采用调查法,随机选取上海市3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班级氛围在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男生的外化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女生,其感知的班级氛围显著低于女生。而男、女生集体道德情绪与集体责任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随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再上升,八年级时最低;集体道德情绪和集体责任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小学生(四、六年级)的集体道德情绪和集体责任行为得分均比中学生(八、十年级)高,高一(十年级)学生的得分处于最低水平;(3)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的关系受班级氛围的调节。与消极的班级氛围相比,积极的班级氛围能够弱化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的负向关联。结果揭示了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外化行为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这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行为问题 班级氛围 集体道德情绪 集体责任行为
下载PDF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其利 郑惠珍 +4 位作者 江光荣 任志洪 樊燕飞 刘加怀 张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0-1132,共13页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2)学生外化问题行为驱动消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增加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动态相互作用模型,提示班主任在警醒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驱动作用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协商管理行为的积极驱动作用干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 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师生关系 相互作用关系 交叉滞后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