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问题的反思”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2019年研究综述
1
作者 孟献丽 池政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00-121,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引领和指导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因为它时刻保持对问题的敏锐度,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致力于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反思的问题学"最鲜明的特征。2019年,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引领和指导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因为它时刻保持对问题的敏锐度,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致力于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反思的问题学"最鲜明的特征。2019年,学术界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启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这些问题的"反思"中实现了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的反思 问题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原文传递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问题解决后的评价和反思
2
作者 方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年第16期88-89,共2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而且也要更关注解决后的评价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解决后的反思与评价
下载PDF
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反思
3
作者 汪筱千 《神州》 2014年第14期166-166,共1页
在我国严重雾霾环境的影响下,环境法开始由问题驱动型向预防回应型转变。相比于重视治标管控的问题驱动型环境法,预防回应型环境法在手段上多元化,区域上多点化,思想上超前化,是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本文在介绍两种环境法的同时进行比较... 在我国严重雾霾环境的影响下,环境法开始由问题驱动型向预防回应型转变。相比于重视治标管控的问题驱动型环境法,预防回应型环境法在手段上多元化,区域上多点化,思想上超前化,是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本文在介绍两种环境法的同时进行比较,重在突出环境保护理念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反思
下载PDF
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下的思考
4
作者 蔡蓓 《神州》 2012年第33期149-149,共1页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高中生而言,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成绩好坏以及人格与个人情感的完整性。
关键词 教学质量 问题的反思 建议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自觉与自由
5
作者 赖大仁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在2004年《创作评谭》第二期《当代文论中几个问题的反思》中认为:文学主体性表现为一种对文学的热爱,一种以读书以及写作为中心的生活,一种对于文学表达与创造力的追求。但从当今中国的文学现实来看,一些人搞文学并非为了追求文学本身... 在2004年《创作评谭》第二期《当代文论中几个问题的反思》中认为:文学主体性表现为一种对文学的热爱,一种以读书以及写作为中心的生活,一种对于文学表达与创造力的追求。但从当今中国的文学现实来看,一些人搞文学并非为了追求文学本身的价值,而是借文学以追求别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大仁 《当代文论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文学主体栏 自觉意识 文学精神 主体精神
下载PDF
SPECIAL ISSUE: IMPORTANT ISSUES IN MARXIST PHILOSOPHICAL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theory of question-oriented reflec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6
作者 Ren P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The critique of a premise and reflection on a question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stitute two distinct routes by which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has appeared on the scene. T... The critique of a premise and reflection on a question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stitute two distinct routes by which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has appeared on the scene. The critique of a premise, a discourse exercise aimed 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forms, is premised on a position of morphology. It obfuscates the real foundation of philosophy: all authentic philosophy originates from questions, and only the process of critical reflection on questions can provide an authentic context allowing philosophy's joumey into the depths. Whil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systems have always been distinguished by morph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y have nontheless remained attempts at providing philosophical answers to questions posed by practice. Questions, as opposed to morphology, cannot but take precedence and be of a more fundamental nature. The theory of question-oriented reflection, as put forward by the Marxist revolution in philosophy, refers to the basic positions of the "theory of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of the question." It stongly holds that philosophy in essence is about the logic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and its real point is "to change the world;" sound premises for philosophical forms can be arrived at only through critical rethinking of the philosophy arising from questions and the questions posed by philosophy, and only on such premises can philosophical forms be properly constr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y of question-oriented reflection critique of the premise philosophical morphology approach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