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集中供暖系统户间传热量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敬琅 徐征 李超英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29,共3页
分析了户间传热量与建筑物内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之间的关系 ,提出为了减少户间传热量 ,以利实施分户热计量和分户热收费 ,应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水平 ,对内围护结构采取必要隔热措施也是势在必行 。
关键词 间传热量 平均热阻 保温 隔热 集中供热 采暖
下载PDF
户间传热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征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比较了户间传热量的不同计算方法 ,分析了产生计算误差的原因。探讨了提高建筑物内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水平对减少户间传热量和房间总负荷的作用 。
关键词 建筑物 间传热量 总负荷 平均热阻 保温 围护结构
下载PDF
红枣家族大 世间传佳话
3
作者 王继贵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2003年第10期26-29,共4页
枣,又称红枣、枣子,系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在我国的栽培已具悠久历史。考古学家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说明枣在我国已有8000年历史。自有人类以来,枣与人便结下不解之缘,人类以枣果腹,以枣强身,以枣治病,以... 枣,又称红枣、枣子,系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在我国的栽培已具悠久历史。考古学家从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说明枣在我国已有8000年历史。自有人类以来,枣与人便结下不解之缘,人类以枣果腹,以枣强身,以枣治病,以枣抒情,以枣改善生存环境,以枣发展经济走向富裕之路。人们吃枣,用枣,种枣,了解枣,研究枣,已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枣文化。让我们走进浩瀚的中华文化巨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属 枣树品种 鲜食品种 裴李岗文化 小枣 富裕之路 赞皇大枣 早脆王 鼠李科 间传
下载PDF
剪切模式下磁流变液层间传力理论模型建立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巍 石玲玉 +2 位作者 张广 贺新升 干健峰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6年第6期24-26,67,共4页
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磁流变液颗粒间作用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分别运用经典偶极子理论模型和局部场偶极子理论模型计算了铁磁性颗粒的磁偶极矩,并根据结果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型的局限性。分别对弱磁场和强磁场环境下颗粒间作用力进行分析,建... 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磁流变液颗粒间作用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分别运用经典偶极子理论模型和局部场偶极子理论模型计算了铁磁性颗粒的磁偶极矩,并根据结果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型的局限性。分别对弱磁场和强磁场环境下颗粒间作用力进行分析,建立偶极子边界理论计算模型,并且研制了剪切模式下磁流变液层间传力特性实验装置,通过实验验证偶极子边界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偶极子边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间传 偶极子边界模型 剪切模式
下载PDF
户间传热计算软件
5
作者 陈涛 张姣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I0029-I0030,共2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明确规定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在确定住宅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房间内采暖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时,应计入邻户传热引起的耗热量附加值。...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明确规定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在确定住宅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房间内采暖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时,应计入邻户传热引起的耗热量附加值。而户间传热量怎样计算,怎样附加到房间的基础负荷上却没有详细的说明。陆续出台的一些地方标准对户间传热量的计算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传热量 计算软件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集中采暖系统 分户热计量 控制装置 设备容量 基础负荷
下载PDF
华夏虎文化 民间传口碑
6
《科学之友》 2015年第5期26-28,共3页
黎城,古时称为黎侯国,虽然可查阅的史料有限,但西周古墓葬群的发掘以及古文物的出土无不在揭开古黎侯国的神秘面纱。在此地发源并流传至今的黎侯虎工艺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老虎为兽中之王,坚强、勇敢,被作为统治者的象征、辟邪的... 黎城,古时称为黎侯国,虽然可查阅的史料有限,但西周古墓葬群的发掘以及古文物的出土无不在揭开古黎侯国的神秘面纱。在此地发源并流传至今的黎侯虎工艺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老虎为兽中之王,坚强、勇敢,被作为统治者的象征、辟邪的产物,民间则根据老虎的特征,制作成各种老虎玩具,用来作为看护婴儿之宝,陪伴婴儿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群 侯国 间传 森林茂密 西伯戡黎 黎城县 我爱你 东夷 国家文物局 黑风散
下载PDF
户间传热量计算方法探讨
7
作者 漆明清 《中国建设信息》 2002年第F10期35-37,共3页
提出了用户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法计算户间传热量。推导出了用传热单位数计算温差修正系数的公式。强调了供暖房间的户间耗热量应采用邻户房间的户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计算。
关键词 计算方法 供暖系统 间传热量 耗热量 温差修正系数 等效热系数
下载PDF
ASP.NET页面间数据传递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邱晓荣 《福建电脑》 2008年第4期155-156,共2页
本文分析了基于ASP.NET的系统开发中常用的Web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对比,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代码。
关键词 ASP.NET 数据 系统开发 代码 页面间传
下载PDF
渣-钢间传氧速率的研究
9
作者 吴伟 张华书 王贵平 《连铸》 2002年第3期1-3,20,共4页
本文通过建立顶渣向钢水传氧的物理模型来讨论影响中间罐中顶渣向钢水传氧的因素。并在油-水体系中测定苯甲酸的容量传质系数,从而考察注速及中间罐结构对钢-渣间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顶渣中氧化铁含量和传质系数是影响顶渣向... 本文通过建立顶渣向钢水传氧的物理模型来讨论影响中间罐中顶渣向钢水传氧的因素。并在油-水体系中测定苯甲酸的容量传质系数,从而考察注速及中间罐结构对钢-渣间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顶渣中氧化铁含量和传质系数是影响顶渣向钢水传氧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注速及中间罐结构对钢-渣间传氧速率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钢间传氧速率 炼钢 连铸 质系数
原文传递
新媒体动漫艺术的传播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昕昕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动漫艺术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技术平台之后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动漫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体动漫。新媒体对动漫艺术的制作手段,传播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动漫艺术的传播特性... 动漫艺术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技术平台之后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动漫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体动漫。新媒体对动漫艺术的制作手段,传播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动漫艺术的传播特性相对于传统动漫艺术的传播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动漫艺术主要呈现出四种传播特性,对此进行深入分析,能更好地揭示出新媒体动漫艺术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动漫艺术 播特性 依存性 仿真性 间传 交互性
下载PDF
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学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5-1046,共2页
分子间的能量转移是维系生命及其演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化学反应、构造分子功能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可以通过分子间的偶极耦合来实现1。偶极是表征分子内电荷空间分布的一个物理参量,偶极耦合是分子间相... 分子间的能量转移是维系生命及其演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化学反应、构造分子功能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可以通过分子间的偶极耦合来实现1。偶极是表征分子内电荷空间分布的一个物理参量,偶极耦合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分子间传能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直觉上,大家通常认为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应该是以递进式的非相干传递来实现的,即由接受能量的分子传送给相邻的下一个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 分子相互作用 非相干 能量转移 功能材料 物理参量 间传 电致发光 量子纠缠
下载PDF
分子束条件下传能反应CO(a,v')+NO(X)→CO(X)+NO(A,B,v)研究
12
作者 徐大东 沈关林 +3 位作者 陈宏 孙连宏 李学初 楼南泉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7年第3期355-358,共4页
亚稳态CO(a)是一个很重要的能量载体(r≈5ms,E_(v=0)=6.01 eV),人们对它的传能和猝灭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和NO传能时可产生NO(A→X)γ带和NO(B→X)β带辐射.对该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体系里,发现CO(a,v’)的振动分布对NO(A,v)... 亚稳态CO(a)是一个很重要的能量载体(r≈5ms,E_(v=0)=6.01 eV),人们对它的传能和猝灭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和NO传能时可产生NO(A→X)γ带和NO(B→X)β带辐射.对该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体系里,发现CO(a,v’)的振动分布对NO(A,v)振动布居无影响.在分子束条件下对该反应的唯一报道是Ottinger等人利用电荷转移反应得到CO(a),在较高平动能下(实验室坐标标系5~200 eV)和NO(X)碰撞,没有观察到NO(B)态.从势能曲线上可以看出,NO(X)发生垂直跃迁时(FC过程),在6eV附近只可能产生NO(A),而不应产生NO(B).因此在单次碰撞条件下从实验上证实传能反应CO(a,v’)+NO(X)是否有NO(B)态生成,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一氧化碳 亚稳态 电子交换 分子间传
下载PDF
CO(a)+NO(X)传能体系中的新传能通道(英文)
13
作者 张雷 张敏 +2 位作者 李学初 王秀岩 沈关林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相对碰撞平动能为 0 .0 5eV的分子束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亚稳态CO(a) +NO(X)的E E传能通道 .通过测量和分析交碰区的传能发射光谱 ,在 780和 860nm处观测到了NO(b -a)跃迁Ogawa带的△v =+ 4和△v =+ 3序的发射光谱 .从而首次在实验上... 在相对碰撞平动能为 0 .0 5eV的分子束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亚稳态CO(a) +NO(X)的E E传能通道 .通过测量和分析交碰区的传能发射光谱 ,在 780和 860nm处观测到了NO(b -a)跃迁Ogawa带的△v =+ 4和△v =+ 3序的发射光谱 .从而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证实了传能过程中第四通道的存在 (CO (a) +NO(X)→CO (X) +NO(b) ) .这一通道的发现解释了前人测量到的在CO(a)与NO(X)碰撞传能过程中CO(a)的猝灭速率远大于NO(A ,B)生成速率的实验结果 ,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经典”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传 能通道 单次碰撞
下载PDF
《瓶史》何时传入日本
14
作者 恭惠 《古今农业》 1989年第1期69-69,共1页
《瓶史》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问题,欧贻宏先生认为是公元1696年(见《瓶史二卷本卷上并非袁宏道所撰》一文,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8年190期),衷尔钜先生则认为是1659—1662年间传到日本的,而首先传播者是陈元赟(见《瓶史何时传... 《瓶史》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问题,欧贻宏先生认为是公元1696年(见《瓶史二卷本卷上并非袁宏道所撰》一文,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8年190期),衷尔钜先生则认为是1659—1662年间传到日本的,而首先传播者是陈元赟(见《瓶史何时传到日本》一文,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8年201期)。其证据是:(1)日人原念斋撰《先哲丛谈》:“初,万治二年(1659)于名古屋城中与僧元政相识,契分甚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史 情况简报 古籍整理 元政 陈元赟 徐文长集 广庄 间传 城中 暇日
下载PDF
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考评的计算器程序管理
15
作者 李铸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991年第S1期205-207,共3页
为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做好医疗保健机构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作者运用SHARP EL5100S电子计算器编制了一套交叉积差法(CPD)计算程序,对实行卫生部卫防字(89)38号和鄂卫防字(1990)02号文的远安县1990年一季度三... 为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做好医疗保健机构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作者运用SHARP EL5100S电子计算器编制了一套交叉积差法(CPD)计算程序,对实行卫生部卫防字(89)38号和鄂卫防字(1990)02号文的远安县1990年一季度三种类型(乡镇、厂矿、县)医院甲、乙类传染病卡的报告及时性和填写合格性进行了综合考评(见表1)。结果医院间传卡及时性、合格性均有高度显著性,6对两两比较组(见表2)有5对差异极显著(见表3),按优劣对子数排列,综合评价乡镇医院最好(1名),厂矿医院其次(2名),县医院较差(3名)(见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病报告卡 质量考评 乡镇医院 电子计算器 医疗保健机构 程序管理 交叉积 综合评价 计算程序 间传
下载PDF
金仁问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16
作者 拜根兴 《海交史研究》 2003年第2期72-77,共6页
金仁问是活跃于7世纪中叶的新罗著名外交家.他曾七次往返于韩半岛与唐朝之间,并在唐朝居住二十余年,最终客死唐都.无疑,在韩半岛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金仁问其人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金仁问相关事迹的研究并不充分.... 金仁问是活跃于7世纪中叶的新罗著名外交家.他曾七次往返于韩半岛与唐朝之间,并在唐朝居住二十余年,最终客死唐都.无疑,在韩半岛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金仁问其人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金仁问相关事迹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即依据相关史料,辨析既存中外学界研究成果,针对金仁问七次渡唐的时间,其在罗唐战争[1]期间的立场,在唐朝逗留期间事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诸师友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罗王 史料 法师 宿卫 间传 立场 唐高宗 文武王 义湘 藩属国 司礼寺 武周 百济 郭元振
下载PDF
错缝拼装盾构衬砌结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瑶宏 柳献 +1 位作者 张宸 李海涛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33,142,共12页
错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由于存在环间传力行为,具有与通缝拼装衬砌结构不同的力学特性。文章通过三环压弯试验获得错缝拼装管片的极限承载力和力学行为规律,分析了衬砌结构纵缝、环缝及管片本体的相互协同作用,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设计... 错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由于存在环间传力行为,具有与通缝拼装衬砌结构不同的力学特性。文章通过三环压弯试验获得错缝拼装管片的极限承载力和力学行为规律,分析了衬砌结构纵缝、环缝及管片本体的相互协同作用,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设计工况得到了纵向力和荷载水平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三环与单环压弯试验结构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差异,获得错缝拼装盾构衬砌的力学性能和环间传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错缝拼装 极限承载力 力学性能 间传力效应
下载PDF
分户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模型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涛 张姣 程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00,共3页
通过对住宅热计量地方设计技术规程的对比,结合作者的经验,提出了住宅供暖热负荷计算模型,用Excel编制了供暖负荷的计算软件。
关键词 热计量 间传热量 计算模型 分户供暖系统 热负荷
下载PDF
SOLVING FLEXIBLE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BY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3
19
作者 乔兵 孙志峻 朱剑英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The job shop scheduli ng problem has been studied for decades and known as an NP-hard problem. The fl exible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classical job sche duling problem that allows an oper... The job shop scheduli ng problem has been studied for decades and known as an NP-hard problem. The fl exible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classical job sche duling problem that allows an operation to be processed on one machine out of a set of machines. The problem is to assign each operation to a machine and find a sequence for the operations on the machine in order that the maximal completion time of all operations is minimized. A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f lexible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A novel gene coding method aiming at job sh op problem is introduced which is intuitive and does not need repairing process to validate the gene. Computer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job shop gene tic algorithm job shop scheduling
下载PDF
Digital Art as Urban Communication
20
作者 Scott McQuire 《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86-89,76,77,共6页
As mobility and migration become the norm,citizens in modern cities live among people who remain strangers to each other.This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rban social life.Public space is a critical f... As mobility and migration become the norm,citizens in modern cities live among people who remain strangers to each other.This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urban social life.Public space is a critical forum in which strangers encounter each other an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social protocols for coexisting in diversity.New media technologies have huge impact on the form and quality of public space.Digital art can create experimental public spaces in which mediated connections and embodied presence are combined in new ways.Through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digital art,we can imagine a communicative city in which urban digital media is less about spectacle,and more about promoting new forms of public speech and social encounter between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communication Digital art Public space GEOMED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