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防治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郑敏麟 范文江 +1 位作者 王亚楠 詹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70,共1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术后腹腔粘连(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PAA)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PAA模...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术后腹腔粘连(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PAA)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PAA模型造模,透明质酸钠阳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28天分批处死,在损伤部位进行目视评分,取材并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并进行粘连评级,扫描电镜观察腹膜间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粘连部位的上皮-间充质转换(EMT)相关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PAA的疗效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组Diamod目视粘连积分降低(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粘连等级降低(P<0.05)。②腹膜间皮细胞损伤修复情况:扫描电镜显示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视野内能见到铺路状腹膜间皮细胞,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能改善PAA盲肠浆膜侧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③腹膜间皮细胞EMT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加味补阳还五汤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P<0.05),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及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防治PAA,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减轻腹膜间皮细胞EMT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加味补阳还五汤 上皮间充质转换 E-钙黏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换与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珍杰 李建生 +2 位作者 张金平 保洁 李东颖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研究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探讨EMT在HCC VM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探讨EMT在HCC VM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0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HCC病例中E-cadllerin的表达,CD31/PAS双重染色观察HCC中VM的分布特征。比较其在HC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00例HCC组织中38例存在VM,阳性率为19.0%;VM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及预后有关(P<0.05)。200例HCC组织E-cadllerin表达97例,阳性率为48.5%;E-cadllerin的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预后有关(P<0.05)。且VM阴性组E-cadllerin表达率均高于VM阳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存在VM;VM、E-cadllerin与HC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HCC可能通过EMT过程促进VM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充质转换 血管生成拟态 肝细胞癌
下载PDF
黄连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逆转子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进程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薇 朱月华 +1 位作者 聂冰 朱丽娜 《肿瘤药学》 CAS 2022年第3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索黄连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传统中药提取物黄连素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CCK-8细胞活性检测实验分析不同浓度黄连素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及免疫印迹实验分... 目的探索黄连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传统中药提取物黄连素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CCK-8细胞活性检测实验分析不同浓度黄连素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及免疫印迹实验分析高浓度(40μmol·L-1)黄连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及免疫荧光检测实验分析高浓度黄连素对HeLa细胞DNA损伤的影响;侵袭及迁移实验分析高浓度黄连素对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及免疫荧光检测实验分析高浓度黄连素对HeLa细胞上皮及间充质表型的影响。结果黄连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高浓度黄连素对HeLa细胞DNA损伤无显著影响(P>0.05);高浓度黄连素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高浓度黄连素可显著逆转HeLa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换(EMT)进程。结论高浓度黄连素可显著逆转HeLa细胞的EMT进程并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子宫颈癌 上皮间充质转换
下载PDF
M1巨噬细胞培养液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的影响及Calpain的介导作用
4
作者 詹云惠 金爱 王旭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 探讨M1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EMT)的影响及钙蛋白酶(Calpain)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以人乳腺癌细胞系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细胞MCF-7、T47D及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MDA-MB-231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MCF-7细胞... 目的 探讨M1巨噬细胞对乳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EMT)的影响及钙蛋白酶(Calpain)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以人乳腺癌细胞系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细胞MCF-7、T47D及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MDA-MB-231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MCF-7细胞及T47D细胞的RPMI-1640组(RPMI-1640纯培养基培养)、M1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组(M1-CM组)、M1-CM+Calp组[M1-CM联合Calpain抑制剂Calpeptin(50μmoL/L)处理]、M1-CM+CI-Ⅲ组[M1-CM联合Calpain抑制剂Calpain inhibitorⅢ(5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的RPMI-1640组、M1-CM组;采用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各组中MCF-7细胞、T47D细胞、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及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qRT-PCR检测M0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CCR7、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白细胞介素-12(IL-12)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CF-7细胞、T47D细胞及MDA-MB-231细胞中上皮-钙黏素(E-cad)、纤连蛋白(FN)、波形蛋白(Vim)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与RPMI-1640组相比,M1-CM组ER+细胞MCF-7及T47D迁移能力增强(P<0.05),MCF-7细胞侵袭能力增强(P<0.05);ER+细胞MCF-7及T47D E-cad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而FN、Vim表达上调(P<0.05),而ER-细胞MDA-MB-231中只有E-cad表达上调(P<0.05);与M1-CM组相比,ER+细胞MCF-7及T47D的M1-CM+Calp组、M1-CM+CI-Ⅲ组中M1-CM诱导的ER+乳腺癌细胞EMT效应被逆转(P<0.05)。结论 M1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以促进ER+细胞人乳腺细胞的EMT,但对ER-细胞EMT无明显影响,其促进ER+乳腺癌细胞EMT信号机制可能与Calpa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1巨噬细胞 细胞侵袭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 钙蛋白酶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Apelin抑制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妍 刁宗礼 +1 位作者 张启东 刘文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8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探讨多肽Apel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EMT)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给予含TGF-β1(2μg/L)和/或不同浓度Apelin-13的培养基孵育细胞48 h,设立6个实验组(每... 目的探讨多肽Apel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EMT)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给予含TGF-β1(2μg/L)和/或不同浓度Apelin-13的培养基孵育细胞48 h,设立6个实验组(每组n=5):对照组、TGF-β组、TGF-β+Apelin(10-8,10-7和10-6mol/L)组和Apelin(10-6mol/L)组。刺激结束后,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间充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和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α-SMA及Smads信号通路的主要信号分子p-Smad2/3、Smad2/3和Smad-7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Ⅰ型胶原(Col-Ⅰ)及细胞自身Apelin和APJ受体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组细胞为长梭形,E-cadherin的表达减少,α-SMA的表达增多,细胞外基质FN和Col-Ⅰ的mRNA表达量也显著升高;TGF-β+Apelin组上述效应被显著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与TGF-β组相比,TGF-β+Apelin组细胞活化型Smads的水平降低(P<0.05),Smad7的表达增加(P<0.05)。TGF-β组细胞自身APJ受体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GF-β+Apelin组上述效应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Apelin干扰TGF-β/Smad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肾小管上皮细胞自身Apelin/APJ系统可能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充质转换 APELIN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蟾蜍灵抑制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系转换 被引量:2
6
作者 郭静 李善文 +1 位作者 施会敏 张爱青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探讨蟾蜍灵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1)对照组;2)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μg/L);3)蟾蜍灵+TGF-β1组... 目的探讨蟾蜍灵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1)对照组;2)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μg/L);3)蟾蜍灵+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蟾蜍灵和TGF-β1(浓度为5μg/L),按蟾蜍灵的浓度分为A、B、C 3个亚组:分别为1×10^(-9)、1×10^(-8)和1×10^(-7)mol/L。72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用实时定量PCR、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TGF-β1组HK-2细胞从原有典型的铺路石样上皮细胞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胞质内大量表达α-SMA,同时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蟾蜍灵处理后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减轻,胞质内α-SMA的表达减少(P<0.05),同时E-cadherin的表达明显恢复,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蟾蜍灵能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换,对肾脏病治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换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寻找乳腺癌干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的关键调节基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左娟 胡晓杰 +1 位作者 陈小娟 潘勇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干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换的关键调节基因.方法:检索获得乳腺癌干细胞芯片数据集GSE32455和GSE59281,采用limma包筛选从乳腺癌干细胞分离克隆而来的间充质样基底细胞(G4)样本和上皮样基底细胞(A4)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对差... 目的:探讨乳腺癌干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换的关键调节基因.方法:检索获得乳腺癌干细胞芯片数据集GSE32455和GSE59281,采用limma包筛选从乳腺癌干细胞分离克隆而来的间充质样基底细胞(G4)样本和上皮样基底细胞(A4)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蛋白质互作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获取关键模块,利用GeneMANIA找到关键通路,并结合预后分析找到关键基因.采用STARBASE和miRDB数据库预测靶向关键基因的miRNA,采用STARBASE和LncBase Predicted v.2数据库预测上游lncRNA.结果:得到差异表达基因438个,关键模块富集到I型干扰素细胞反应通路,关键基因XAF1和IRF6与预后相关,lncRNA CLRN1-AS1可能通过靶向has-miR-320c调控关键基因IRF6.结论:I型干扰素通路参与了乳腺癌干细胞亚群中上皮间充质转化可塑性的调控过程,关键基因XAF1和IRF6为靶向乳腺癌干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换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谭红 邓婷婷 聂敏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过程,使细胞从鹅卵石状的上皮表型转向细长的间充质表型。受微环境和很多因素的诱导,EMT参与胚胎发育、慢性炎症、伤口愈合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细胞经... 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过程,使细胞从鹅卵石状的上皮表型转向细长的间充质表型。受微环境和很多因素的诱导,EMT参与胚胎发育、慢性炎症、伤口愈合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细胞经历EMT后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包括迁移、侵袭、被诱导成干细胞、防止凋亡、防止衰老及抑制免疫等,在肿瘤的转移、复发和耐药中起着关键作用。弄清EMT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了解OSCC发展的生物学行为,以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OSCC患者的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充质细胞转换 口腔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在肿瘤细胞可塑性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沁青 刘鷖雯 +4 位作者 何怡青 杜艳 张国良 高锋 杨翠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在肿瘤间质中异常潴留,参与肿瘤微环境的重构。据报道,HA及其相关代谢酶、受体与肿瘤细胞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在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在肿瘤间质中异常潴留,参与肿瘤微环境的重构。据报道,HA及其相关代谢酶、受体与肿瘤细胞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在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获得性耐药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HA在调节肿瘤细胞可塑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肿瘤细胞可塑性 肿瘤细胞干性 上皮-间充质转换 肿瘤耐药
下载PDF
CTGF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百草枯致肺泡上皮细胞间充质化改变中的作用
10
作者 苏艺伟 李广珍 +3 位作者 方文馨 张晋蔚 刘移民 王致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百草枯(PQ)致肺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化(EMT)改变的作用。方法于2023年2月,将RLE-6TN细胞分成2组,设为未染毒组和染毒组(200μmol/L PQ),采...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百草枯(PQ)致肺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化(EMT)改变的作用。方法于2023年2月,将RLE-6TN细胞分成2组,设为未染毒组和染毒组(200μmol/L PQ),采用细胞划痕实验、q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EMT改变、CTGF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情况。利用sh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CTGF的表达,将RLE-6TN细胞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PQ组(200μmol/L PQ)、干扰组(转染含shRNA-CTGF质粒+200μmol/L PQ)和空载组(转染含CTGF-scramble质粒+200μmol/L PQ),q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EMT改变及PI3K/Akt通路活性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运用q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对照组、PQ组(200μmol/L PQ)、抑制剂组(200μmol/L PQ+20μmol/L LY294002)细胞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未染毒组比较,PQ染毒组RLE-6TN细胞迁移速度更快,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更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GF、PI3K、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抑制CTGF表达后,干扰组细胞CTGF、PI3K、Akt、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PQ组和空载组(P<0.05/6),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高于PQ组和空载组(P<0.05/6)。特异性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细胞PI3K、Akt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PQ组降低(P<0.05/3),E-Cadherin表达量较PQ组升高(P<0.05/3)。结论CTGF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PQ致肺泡上皮细胞EMT改变,抑制CTGF的表达或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可减轻PQ所致肺泡上皮细胞EMT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换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CD133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荣耀 唐明政 +2 位作者 张癸乾 赵夏爽 蔡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CD133是著名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标志物之一,还是一种能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分子,参与肿瘤的复发、转移、耐药等过程。CD133蛋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对肿瘤血管生成、低氧状态、上皮-... CD133是著名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标志物之一,还是一种能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分子,参与肿瘤的复发、转移、耐药等过程。CD133蛋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对肿瘤血管生成、低氧状态、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特性能力和耐药性的增强。本文从CD133影响肿瘤相关血管生成、缺氧调控、介导EMT过程、免疫微环境、调控通路、靶向治疗等方面分析CD133蛋白与肿瘤的关系,探讨CD133作为CSC标志物的争议,总结了其调控肿瘤细胞的机制和作为肿瘤新型潜在靶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肿瘤标志物 肿瘤 上皮-间充质转换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改善胆管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明第 宋鑫 +2 位作者 史满玉 李昭铸 崔清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以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外胆管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为切入点,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肝外胆管EMT的... 目的以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外胆管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为切入点,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肝外胆管EMT的诱导作用,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通过调控EMT来改善肝外胆管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和培养BALb/c小鼠肝外胆管肝外胆管上皮细胞,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将第3次传代后的肝外胆管上皮细胞分为不添加生长因子的正常对照组、添加TGF-β1诱导EMT的TGF-β1组、添加HGF+TGF-β1的HGF干预组、仅添加HGF的HGF对照组和添加TGF-β1+HGF+SU11274的HGF抑制组。用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检测各组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E-cad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和S100A4的表达情况。结果蛋白印迹实验显示,对照组CK19、E-cad、α-SMA和S100A4的表达量分别为1.31±0.02、0.90±0.05、0.70±0.07和0.81±0.04。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0.75±0.05)和E-cad(0.66±0.06)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同时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1.47±0.05)和S100A4(1.49±0.06)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组间比较,各项细胞因子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GF-β1组比较,HGF干预组CK19(1.20±0.05)和E-cad(1.12±0.06)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同时α-SMA(0.71±0.04)和S100A4(0.82±0.07)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组间比较,各项细胞因子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F干预组比较,应用HGF抑制剂SU11274后,HGF抑制组CK1(0.81±0.05)和E-cad(0.99±0.06)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同时α-SMA(1.25±0.05)和S100A4(1.03±0.07)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组间比较,各项细胞因子间,除E-ca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诱导肝外胆管上皮细胞发生EMT,HGF可通过调控TGF-β1诱导的EMT来改善肝外胆管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换 胆管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邓奕帆 李响 +1 位作者 原冬冬 黑子清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53-157,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可通过"归巢"机制, 在神经损伤处释放神经营养因子、修复神经, 抑制胶质细胞活化, 改善微循环等机制, 在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NP)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MSCs来...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可通过"归巢"机制, 在神经损伤处释放神经营养因子、修复神经, 抑制胶质细胞活化, 改善微循环等机制, 在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NP)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MSCs来源的外泌体也具有和MSCs一样的治疗效果, 且拥有一些干细胞没有的特性如组织特异性、血脑屏障穿越性和非免疫原性等, 在治疗NP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MSCs及其外泌体在治疗NP方面的最新实验研究进展, 以期在未来能更多地为MSCs及其外泌体应用于治疗NP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充质干细胞转换 神经痛 外泌体
原文传递
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何春艳(综述) 裴美娟(综述) 张婷(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胶质瘤起源于大脑非神经元或胶质部分,即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或室管膜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30%为胶质瘤,恶性肿瘤中超过80%为胶质瘤[1]。胶质瘤的主要特征为癫痫发作、头痛、视力模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 胶质瘤起源于大脑非神经元或胶质部分,即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或室管膜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30%为胶质瘤,恶性肿瘤中超过80%为胶质瘤[1]。胶质瘤的主要特征为癫痫发作、头痛、视力模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并结合化疗, 但由于其生长呈侵袭性和浸润性,总切除率低,残余肿瘤组织对放疗和化疗有明显抵抗,胶质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低,因此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 胶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充质-上皮转换受体
下载PDF
TGF-β/Smad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作用及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闫鹏 达林泰 德乐黑巴特尔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41-544,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凋亡、粘附、血管生成、免疫监视和存活等。在恶性肿瘤中TGF-β/Smads有过表达,TGF-β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与炎症、诱发免疫逃逸、促进上...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凋亡、粘附、血管生成、免疫监视和存活等。在恶性肿瘤中TGF-β/Smads有过表达,TGF-β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与炎症、诱发免疫逃逸、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等多种机制来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TGF-β/Smads与癌症发生、恶性进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S蛋白 恶性肿瘤 上皮-间充质转换 癌细胞浸润和转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增强糖酵解促进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清 刘海潮 +4 位作者 梁建锋 陈冠辉 竺越 张鸣 侯劲松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144-151,共8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糖酵解活性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10 ng/mL TGF-β1处理TSCC SCC9细胞1、2、3 d,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葡萄糖和乳酸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糖酵解活性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10 ng/mL TGF-β1处理TSCC SCC9细胞1、2、3 d,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葡萄糖和乳酸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处理1、2、3 d后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变化;应用10 ng/mL TGF-β1处理TSCC SCC9细胞2、4、6 d,在倒置显微镜下定时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诱导2、4、6 d后EMT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Snail和Slug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等培养条件下未经TGF-β1处理的为对照组。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TGF-β1诱导条件下,TSCC SCC9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在2和3 d时[(34.1±1.2)、(47.1±2.3)mmo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_(2d)=17.941,P2 d=0.003;t_(3d)=24.430,P_(3d)=0.002),同时SCC9细胞乳酸生成量在2和3 d时[(46.4±1.0)、(60.2±2.0)mmol]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_(2d)=50.230,P_(2d)=0.005;t_(3d)=26.883,P_(3d)=0.004);TGF-β1处理后,糖酵解关键酶HK2表达在2和3 d时(1.21±0.04、1.30±0.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2d)=6.111,P_(2d)=0.026;t_(3d)=6.423,P_(3d)=0.023);糖酵解关键酶PKM2表达在2和3 d时(1.048±0.002、1.071±0.0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d=20.693,P2 d=0.072;t_(3d)=9.875,P_(3d)=0.081);糖酵解关键酶PFKP在2和3 d时(0.820±0.010、0.839±0.036)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_(2d)=21.829,P_(2d)=0.020;t_(3d)=9.853,P_(3d)=0.022);糖酵解关键酶GLUT1表达在2和3 d时(0.503±0.007、0.589±0.019)均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2d)=30.693,P_(2d)=0.015;t_(3d)=21.173,P_(3d)=0.012)。在TGF-β1诱导下,与对照组相比,TSCC SCC9细胞从鹅卵石状变为长梭形,同时EMT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在2、4和6 d时(0.69±0.03、0.67±0.04、0.65±0.04)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2d)=7.187,P_(2d)=0.019;t_(4 d)=6.631,P_(4 d)=0.022;t_(6 d)=6.690,P_(6 d)=0.022),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1.089±0.134、0.706±0.025、0.620±0.010)表达在2、4、6 d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升高(t_(2 d)=6.948,P_(2 d)=0.020;t_(4 d)=16.710,P_(4 d)=0.004;t_(6d)=6.157,P_(6d)=0.025),EMT转录因子snail在2 d时(1.14±0.17)表达与对照组(0.77±0.10)相比表达升高(t=3.794,P=0.015),EMT转录因子slug在2 d时(1.85±0.11)表达与对照组(0.93±0.02)相比表达升高(t=15.385,P=0.014);与对照组(20.0±2.0)相比,TGF-β1处理后细胞迁移能力(45.7±11.6)显著增加(t=4.529,P=0.017),细胞侵袭能力(58.7±5.0)较对照组(22.3±1.5)明显升高(t=15.571,P=0.015)。结论 TGF-β1增强糖酵解,并促进TSCC细胞EMT及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酵解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 细胞迁移分析 肿瘤侵袭
原文传递
EPSTI1通过调节AKT活化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17
作者 徐杰 袁帅 +1 位作者 徐培钧 高松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 stromal interaction1,EPSTI1)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对132例胰腺癌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估,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进行转染,采用Westernb... 目的探讨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 stromal interaction1,EPSTI1)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对132例胰腺癌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估,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进行转染,采用Westernblot、Transwell试验分析EPSTI1对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结果EPSTI1在胰腺癌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可导致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增加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P<0.05)。通过与胰腺星形细胞共培养,癌细胞中EPSTI1表达显著升高。EPSTI1与磷酸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proteinkinase,AKT)相互作用,可诱导AKT磷酸化,促进上述恶性表型(均P<0.05)。结论EPSTI1部分通过调节AKT激活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换 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 磷酸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鞘氨醇-1-磷酸对心脏肥大的作用及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杨泽福 万建平 +2 位作者 潘伟 薛世荣 杨玲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2期129-13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对心脏肥大(CH)的作用与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功能及血管新生的调控,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I3K/AKT/VEGF)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51例CH患者和65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及其...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S1P)对心脏肥大(CH)的作用与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功能及血管新生的调控,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I3K/AKT/VEGF)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51例CH患者和65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及其死亡捐赠的左心室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两组心肌组织S1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S1P、人二氢-S1P(DH-S1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法(IF)分别对两组心肌组织进行S1P和分化簇31(CD31)、S1P和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共定位染色。采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心肌组织S1P、S1P受体1-3(S1PR1-3)、α-SMA、CD31及PI3K/AKT通路的变化。分离培养原代CMECs,将第3代CMECs接种于12孔板中,建立肥大CMECs模型,分为两组:去氧肾上腺素(PE)组和PE+S1P(OE)组,每组6孔。OE组转染1μg的PDEST42-S1P-V5质粒24 h,IF对细胞进行染色。结果CH患者心肌组织S1P和血清S1P、DH-S1P和VEGF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志愿者(t=6.994、7.822、5.982、9.811,P<0.05),且血清VEGF和S1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427,P>0.01)。相比于正常志愿者,CH患者心肌组织CD31+S1P+双阳性共定位细胞占CD31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t=18.214,P<0.05);α-SMA+S1P+双阳性共定位细胞占α-SMA阳性细胞比例也显著降低(t=12.451,P<0.05)。与正常志愿者相比,CH患者心肌组织S1P、S1PR3、CD31和α-SM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t=4.254、4.492、15.803、9.941,P<0.05),S1PR2含量明显增高(t=6.828,P<0.05),S1PR1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患者心脏组织p-PI3K、p-AKT和p-eNOS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t=12.340、15.597、8.624,P<0.05)。相比于PE组,OE组中S1P和α-SMA双阳性共定位细胞占α-SMA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细胞培养上清中S1P和VEGF蛋白水平显著增加(t=6.894、5.213,P<0.05)。结论低水平的S1P可能通过抑制CMECs血管新生和间充质转换,及下调PI3K/AKT/eNOS通路在CH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肥大 鞘氨醇-1-磷酸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间充质转换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喻敏成 徐泱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8-31,41,共5页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正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形成、进展、转移、复发与治疗失败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就肿瘤干细胞假说的起源、上皮间充质转换、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联系、肿瘤干细胞抵抗治疗的可能机...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正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形成、进展、转移、复发与治疗失败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就肿瘤干细胞假说的起源、上皮间充质转换、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联系、肿瘤干细胞抵抗治疗的可能机制、肿瘤干细胞的信号通路及其治疗启示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换 CD44 信号通路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尿毒症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静 李肖肖 +11 位作者 王晓阳 宫亚楠 王聪 孟婕 马爽 董奕君 张晓雪 程根阳 刘栋 窦艳娜 李炎生 赵占正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1-369,共9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尿毒症腹膜透析(PD)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尿毒症组、腹膜透析组、S3I-201对照组、S...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尿毒症腹膜透析(PD)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尿毒症组、腹膜透析组、S3I-201对照组、S3I-201组,每组均8只。构建5/6肾切除尿毒症腹膜透析大鼠模型,腹膜透析组、S3I-201对照组、S3I-201组每天经腹透管注人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3ml/100g体重),S3I—201组大鼠隔天经腹透管注入STAT3抑制剂S3I-201(2.5mg/kg),同时S3I-201对照组经腹透管注入等量的S3I-201溶剂。透析28d后分别检测腹膜功能、腹膜病理变化和毛细血管密度(MVD),血液和腹透液中的肌酐值和IL-6浓度,大鼠腹膜组织中p-JAK2、p-STAT3的活化状态,以及E—cadherin、α-SMA和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和腹膜透析组大鼠腹膜功能呈现超滤衰竭状态,腹膜厚度和MVD增加,透析液和血清中IL-6浓度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α-SMA、VEGF、p—JAK2和P—STAT3的表达升高。与尿毒症组相比,腹膜透析组腹膜功能进一步恶化,腹膜厚度和MVD增加(均P〈0.01),透析液和血清中IL-6浓度升高(均P〈0.01),E—cadherin表达降低,α-SMA、VEGF、p-JAK2和p-STAT3的表达升高。S3I-201对照组与腹膜透析组相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3I-201对照组相比,S3I-201组腹膜功能得到改善,腹膜厚度和MVD减少(均P〈0.01),透析液和血清中IL-6浓度降低,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α-SMA、VEGF、p-JAK2和p-STAT3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抑制STAT3后,腹膜透析大鼠腹膜厚度、血管新生和IL-6浓度均降低,EMT也被抑制,腹膜功能得到改善。因此,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IL-6的表达参与尿毒症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换 纤维化 JAK2/STAT3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