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CD40L、CCL3水平联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郭攀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1847-1850,18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联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联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下肢静脉造影结果分为DVT组59例和无DVT组19例。于术前、术后24 h内分别取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CCL3水平。以下肢静脉造影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CD40L、CCL3水平、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及3者联合检测诊断术后DVT的效能。结果DVT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SCD40L、CCL3水平均高于无DVT组(均P<0.05)。血清SCD40L、CCL3诊断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AUC分别为0.799、0.852,灵敏度分别为0.864、0.712,特异度分别为0.790、0.895,两者联合诊断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AUC为0.896,灵敏度为0.763,特异度为0.895。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SCD40L、CCL3检测诊断术后DVT的AUC为0.985,灵敏度为0.966、特异度为0.947,准确率为96.15%,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方法(均P<0.05)。结论血清SCD40L、CCL3水平联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有助于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 趋化因子配体3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D二聚体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小杰 谢粉霞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732-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D二聚体(D-D)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患者及69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间接下肢CT静脉成... 目的探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D二聚体(D-D)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患者及69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D-D检查。根据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D-D对股骨颈骨折术后DVT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组,DVT组(n=33)患者D-D水平为(0.64±0.18)mg/L,显著高于非DVT组(n=69)的(0.45±0.11)mg/L(t=6.583,P<0.05);ROC曲线显示,D-D水平可作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DVT形成诊断指标(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敏感度为89.86%,特异度为75.76%;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单独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94.20%、92.16%、87.88%、94.20%,以D-D水平的ROC曲线最佳诊断临界点分析结果为诊断标准,其与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检查对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98.55%、97.06%、96.88%、97.14%,与单独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D-D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 D二聚体 股骨颈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与凝血指标诊断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龚娜 赵鹏飞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2期239-240,245,共3页
目的探究将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与凝血指标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6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合并下肢DVT58例,未合并18例。分析下肢CT静脉成像与凝血指标预测下肢静... 目的探究将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与凝血指标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6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合并下肢DVT58例,未合并18例。分析下肢CT静脉成像与凝血指标预测下肢静脉血栓的效能。结果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患者术后下肢DVT的敏感度为91.38%,特异性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4.64%,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率为79.07%。入院后下肢DVT组患者Fbg及D-D水平高于非下肢DVT组(P<0.05)。Fbg与D-D在预测下肢DVT的AUC比较无差异(Z=1.801,P=0.072)。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与Fbg+D-D预测下肢DVT的AUC比较无差异(Z=1.421,P=0.155)。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Fbg+D-D预测下肢DVT的AUC高于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Fbg+D-D(Z=2.690,P=0.007;Z=1.951,P=0.048)。结论将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联合凝血指标用于下肢DVT的诊断可取得较好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 凝血指标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螺旋CT下肢深静脉间接血管成像合理延迟时间的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良平 郭青 +1 位作者 徐香玖 黄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下肢深静脉间接血管成像合理的延迟时间。材料与方法:51例无心脏及下肢血管病变者,以3ml?s注射速率从周围静脉注入100mlOmnipaque300,在行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后于大转子水平行同层动态扫描,每隔30秒扫描1次,连续扫描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下肢深静脉间接血管成像合理的延迟时间。材料与方法:51例无心脏及下肢血管病变者,以3ml?s注射速率从周围静脉注入100mlOmnipaque300,在行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后于大转子水平行同层动态扫描,每隔30秒扫描1次,连续扫描10次。测量每一层面股动脉和股静脉的强化CT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股静脉的强化峰值为54~83Hu,平均67.7Hu;92%(46?51)股静脉的强化峰值大于60Hu。股静脉强化达峰值时间差异较大,为126~263秒,平均178.6秒。在180秒时间段股静脉平均强化CT值为63.1Hu,88%(45?51)股静脉的强化CT值超过其峰值的90%;在150秒及210秒时间段股静脉平均强化CT值分别为58.3Hu和59.4Hu,92%(47?51)和96%(49?51)股静脉的强化CT值超过其峰值的80%。结论:①150~210秒以峰值180秒为中心1分钟的时间段为ISCTV检查的适当扫描时间;②在扫描范围较长,1分钟的扫描时间无法完成ISCTV扫描时,扫描时间以向后延伸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间接血管成像 合理延迟时间 选择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下载PDF
低管电压间接法下肢CT静脉成像在静脉曲张术前评价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健 杨磊 +8 位作者 孙莹 沈丽辉 颜煖 温静 魏海亮 孙小丽 陈孝柏 温廷国 王仁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间接法下肢CT静脉成像(CTV)在静脉曲张术前评价的临床价值研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5名疑诊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F/M,23/32,年龄范围15~77岁)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下肢CTV,将原始图像进行...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间接法下肢CT静脉成像(CTV)在静脉曲张术前评价的临床价值研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5名疑诊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F/M,23/32,年龄范围15~77岁)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下肢CTV,将原始图像进行MPR和VR重建,对图像质量评价。客观评价指标为大隐静脉(GSV)和曲张静脉(VV)的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片评价,并记录直径大于2 mm的交通静脉和最终辐射剂量。结果:44名患者(F/M,17/27,年龄范围36~67岁)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单侧31名,双侧13名,其他患者中2名诊断为动静脉瘘,3名诊断为静脉发育不全,6名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所有44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GSV全程显示,GSV近端与VV的客观评价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平均SI、SNR、和CNR分别为((122±16.4)HU Versus(125.9±23.6)HU),(9.62±2.71 Versus 9.91±3.12),(4.08±2.39 Versus 4.36±2.81),主观评价指标中,图像质量好35例(79.5%),一般8例,差1例(2.3%)。共22支交通静脉被检出,平均直径为(3.21±0.87)mm,并在后续手术中证实。平均辐射剂量(804.7±96.7)mGy·cm。结论:低管电压迭代重建间接法下肢CTV在静脉曲张的应用中,能够以较好的图像质量显示静脉回流路径,并检出交通静脉,有助于术前更完善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静脉成像 下肢静脉曲张 交通静脉 低管电压
下载PDF
间接法下肢深静脉CT成像中对比剂用量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毅 于寰 张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间接法下肢深静脉CT成像中对比剂的用量。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间的8名患者进行经验法对比剂用量后的下肢深静脉成像。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间的13名患者使用600mg·I/Kg这一固定法计算而得对比剂用量,进行间接法... 目的探讨间接法下肢深静脉CT成像中对比剂的用量。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间的8名患者进行经验法对比剂用量后的下肢深静脉成像。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间的13名患者使用600mg·I/Kg这一固定法计算而得对比剂用量,进行间接法下肢深静脉CT成像。对所有成像所得图像由三名副主任医师对血管进行评级。结果使用600mg·I/Kg这一固定法计算的对比剂用量所得下肢深静脉图像的优良率达100%,优秀率达76.92%,明显好于使用经验法的对比剂用量后所得下肢深静脉的图像质量。结论间接法下肢深静脉CT成像的对比剂用量应用600mg·I/Kg这一方法计算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 下肢静脉 64排螺 ct
下载PDF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与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卫芹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CTV)与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165例临床怀疑下肢DVT的患者,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下腔、下肢CTV检查以及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对所有... 目的 探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CTV)与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165例临床怀疑下肢DVT的患者,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下腔、下肢CTV检查以及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一致性,并对间接下肢CTV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检查所有患者均为阳性71例,均为阴性59例,间接下肢CTV阳性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阴性19例,下肢静脉加压超声阳性而间接下肢CTV阴性16例,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257,P=0.612).以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间接下肢CTV诊断下肢DVT的敏感度为78.89%,特异度为75.64%,阳性预测值为81.61%,阴性预测值为78.67%.间接下肢CTV与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查对显示股静脉及腘静脉内血栓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73~0.914,P均〈0.01),对显示髂外、胫前、胫后、腓静脉内血栓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53~0.604,P均〈0.01),对显示下腔、髂总及髂内静脉内血栓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081~0.172,P均〈0.01).结论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与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无创、无对比剂过敏风险、经济、准确,应作为诊断下肢DVT的首选检查.但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显示盆腔静脉及小腿及静脉内血栓的准确性较低,故而对于怀疑髂静脉、下腔静脉血栓以及合并有肺栓塞的患者应首选间接下肢C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静脉成像 加压静脉超声 静脉血栓 下肢
原文传递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价值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秦显荣 张丽霞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0期71-72,共2页
目的对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行价值。方法对200例2014年3月—2018年9月在该院进行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情以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测并以... 目的对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行价值。方法对200例2014年3月—2018年9月在该院进行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情以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测并以此为标准,判断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阳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对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2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测的结果表明采用2种检查结果对比,其中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特异性为81.5%。结论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比较准确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检出,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 下肢静脉血栓 价值评价
原文传递
双源CT直接法与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钟周军 陈海雄 +2 位作者 胡秋根 杨少民 林晓鑫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20),研究组采用双源CT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双源C... 目的探讨双源CT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20),研究组采用双源CT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双源CT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以上两组患者所得图片进行MPR、MIP、VR等后处理,对两组所得下肢CT静脉成像图像质量、诊断正确性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对于不同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表明静脉血管均显示优良。研究组图像质量评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在下肢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较高,直接法在图像质量方面明显优于间接法,两种造影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造影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下肢静脉成像 直接血管造影术 间接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Revolution CT间接法联合直接法下肢动、静脉成像护理
10
作者 何洪丽 陈洪亮 +5 位作者 段小梅 熊璐 刘爱梅 邱丽华 郑全军 江万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2期252-254,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Revolution CT间接法联合直接法下肢动、静脉成像护理要点,并探讨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8月-2019年2月采用下肢动脉间接法且同时静脉间接法联合直接法成像共54例患者,从检查前准备、穿刺方法、准确配制用药和高压注射器使... 目的:分析总结Revolution CT间接法联合直接法下肢动、静脉成像护理要点,并探讨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8月-2019年2月采用下肢动脉间接法且同时静脉间接法联合直接法成像共54例患者,从检查前准备、穿刺方法、准确配制用药和高压注射器使用方面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54例下肢血管成像患者,均无明显不适和对比剂过敏反应,增强扫描共发生对比剂外渗患者2例,其余动、静脉成功显像,动、静脉密度较高且均匀,无假充盈缺损,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结论: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进行Revolution CT间接法联合直接法下肢动、静脉成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 ct血管成像 护理
下载PDF
80 kVp联合像素闪烁算法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郁仁强 吕发金 +4 位作者 周旸 彭刚 张志伟 褚志刚 潘聚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评价80k Vp联合像素闪烁(pixel shine,PS)算法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采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将41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 k V)和对照组(100 k V),对照组采用滤波... 目的:评价80k Vp联合像素闪烁(pixel shine,PS)算法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采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将41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 k V)和对照组(100 k V),对照组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重建,实验组采用PS算法重建。比较2种成像技术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面积乘积(DLP)。分别选取腰5锥体层面图像、股骨头层面图像和腘窝层面图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以上图像的图像质量和噪声做主观评分,并测量、计算静脉血管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结果:实验组的CTDIvol和DLP明显低于对照组(t=-89.95,P<0.01;t=-35.83,P<0.01);2名医师的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较好(κ=0.78,P<0.01),2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在下腔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P=0.92,P=0.75);2组患者在图像噪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管CT值、SNR和CNR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80kVp联合像素闪烁算法可以常规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中使用,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血管增强CT值、SNR和C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闪烁 计算机断层成像 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碘对比剂在下肢深静脉CT成像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菲 万业达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前,CT扫描技术已成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影像手段。由于下肢静脉独特的解剖学特点,获得高质量静脉CT血管影像尚有一定难度,目前临床应用的间接静脉法、直接静脉法及双向法等多种CT检查技术亦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安全... 目前,CT扫描技术已成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影像手段。由于下肢静脉独特的解剖学特点,获得高质量静脉CT血管影像尚有一定难度,目前临床应用的间接静脉法、直接静脉法及双向法等多种CT检查技术亦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安全、合理使用碘对比剂,以提高下肢深静脉管腔内对比剂浓度的同时减少伪影,并通过降低碘对比剂的用量防止对比剂急性肾损害的发生,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就不同CT检查方法的技术要点以及碘对比剂用量、注射流率、浓度及温度等参数的应用策略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对比剂 下肢静脉 伪影 对比剂急性肾损害 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潜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新红 汤小俐 +3 位作者 魏卫平 张妍 谢新琳 林土兴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5期308-309,3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方法23例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47~76岁,平均61岁)均经MSCT血管成像及在AW4.2影像工作站上进行的血管成像后处理。对各种后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方法23例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47~76岁,平均61岁)均经MSCT血管成像及在AW4.2影像工作站上进行的血管成像后处理。对各种后处理技术显示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潜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以及CT仿真内窥镜(CTVE)对下肢静脉瓣膜异常(n=15)的显示优于曲面重建(CPR);MPR和CTVE对下肢静脉血栓(n=5)的显示优于CPR、VR及MIP;VR、MIP、MPR以及CPR对下肢静脉瘤样扩张(n=8)的显示优于CTVE。结论MSCT各种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为下肢深静脉病变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在几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具有较高的诊断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 瓣膜异常 血栓 瘤样扩张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炫速双能CT、肺灌注成像及下肢静脉联合成像技术对静脉栓塞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宝金 汤连志 +3 位作者 张浩 姜月红 张淑杰 姜洪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8期95-97,共3页
目的该文主要讨论炫速双能CT(DE-CTPA)、肺灌注成像(DE-PI)及下肢静脉联合成像技术(下肢CTV)对静脉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6月间于该院治疗的高度疑似肺栓塞(pulmonary embol... 目的该文主要讨论炫速双能CT(DE-CTPA)、肺灌注成像(DE-PI)及下肢静脉联合成像技术(下肢CTV)对静脉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6月间于该院治疗的高度疑似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共20例,均行常规DSA法诊断联合DE-CTPA、DE-PI联合下肢CTV技术进行诊断,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DE-CTPA、DE-PI联合下肢CTV以下记为CT组;DSA法记为DSA组。结果 DSA金标准检查共得出PE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9例。CT组检出盆腔DVT 8例,下肢DVT 10例,DSA组检出盆腔DVT 5例,下肢DVT10例,两组在盆腔DVT检查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19);下肢DVT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P=0.067)。结论 DE-CTPA、DE-PI联合下肢CTV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且具有无创性和多视角观察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栓塞性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 炫速双能ct 肺灌注成像
下载PDF
间接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右肺动脉和右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15
作者 吴新淮 常钧 +3 位作者 张文敏 袁芳 尹致庆 王志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24-1724,共1页
关键词 间接下肢ct静脉造影 诊断 肺动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水肿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克文 刘苏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6例疑诊为DVT的患者行MSCTA检查,其中3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MSCTA检查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正常,43例患者存在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6例疑诊为DVT的患者行MSCTA检查,其中3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MSCTA检查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正常,43例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侧者27例,右侧者14例,2例为双侧.行32例DSA检查的患者检查结果与MSCTA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MSCTA发现股深静脉2段,而DSA检查未能显示,DSA检查发现3例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MSCTA检查未能发现.有44例患者至少存在一侧股总静脉正常显影,1期静脉显影结果 1级11例,2级28例,3级4例,4级1例,2期显影结果 1级12例,2级28例,3级3例,4级1例,显影效果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总静脉正常的患者的平均CT值及标准差,1期扫描为(101.48±12.94)、(13.59±2.16),2期扫描为(89.29±10.47)、(9.14±1.98),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DSA比较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并且具有检查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扫描下肢静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家宙 《影像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扫描下肢静脉成像技术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进行的下肢静脉GSI扫描检查的患者36例,36例患者均在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延时150s行下肢静脉扫描,造影剂浓度370mg/ml,注射速率4ml/s...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扫描下肢静脉成像技术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进行的下肢静脉GSI扫描检查的患者36例,36例患者均在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延时150s行下肢静脉扫描,造影剂浓度370mg/ml,注射速率4ml/s,总剂量100-120ml。扫描采用轴扫,扫描条件:120kV,mA为自动选择,旋转时间0.5秒;准直64x0.625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0.625mm,层距0.625mm。扫描过程中保持患者下肢静止不动,扫描范围自下而上从踝至髂总分叉上2cm处。扫描后将图像载入AW4.6工作站。利用能谱分析浏览器(GSI Viewer),进行常规VR(混合能量)重建和单能量容积重建法(GSI VR),配合多层面重建法(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以(MIP)对下肢静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评价下肢静脉GSI扫描不同重建方法对下肢静脉成像的效果,所有图像由两位高年资的医生进行评估。结论:能谱扫描GSI单能重建的方法较混合能量重建方法能大大提高下肢静脉成像的成功率和较高的静脉成像满意度,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ct 能谱成像 下肢静脉血管造影 重建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官彬 游兴攀 +3 位作者 沈国洪 文鹏程 刘栋升 杨泽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拟诊的4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V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V诊断与B超诊断下肢DVT结果比较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拟诊的4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V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V诊断与B超诊断下肢DV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V诊断下肢DVT图像清晰,检出率高,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影像诊断及临床评价
19
作者 尚宇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5-0158,共4页
探究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3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 探究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3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联合诊断,并结合具体数据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PA最终诊断率为97.6%,间接性CTV最终符合率为93.7%,结论 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及CT值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及疗效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剑 任魁 牟欢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及CT值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院妇科术后下肢DVT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及CT值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院妇科术后下肢DVT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超声造影检查确诊,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CT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测。比较不同疾病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CT值和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及CT值与下肢DVT、疾病分期、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患者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及CT值,探讨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的超声弹性评分及应变值<亚急性期患者<慢性期患者,CT值及Fib、APTT、PT>亚急性期患者>慢性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评分及应变值、CT值与下肢DVT的相关性显著(P<0.05);下肢DVT患者疾病分期及APTT、PT、Fib与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CT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疗效良好者的超声弹性评分及应变值高于疗效不佳者,CT值低于疗效不佳者(P<0.05);超声弹性评分、应变值及CT值联合预测下肢DVT患者疗效的AUC为0.91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5.7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及CT值与妇科术后下肢DVT临床分期、凝血功能均具有相关性,且在预测下肢DVT患者疗效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制订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弹性成像 ct检查 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分期 妇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