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创作的间接对象与直接对象
1
作者 黄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黑格尔曾指出,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关于第一个问题,在普通的科学里不会发生多大困难,例如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里,并不要求证明太阳、星群、磁性现象等等的存在。
关键词 文艺创作 间接对象 直接对象 创作客体 审美客体 审美对象 审美反映 客观世界 审美主体 文艺产品
下载PDF
文艺创作直接对象的表象性与想象性
2
作者 黄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6-91,共6页
作为文艺创作直接对象,创作主体的心造世界是创作主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与文艺创作客体交互作用,双向建构的主观世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渗透有主体因素的客观世界,其客观实在性实质上是经过主体意识过滤和改造,再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符... 作为文艺创作直接对象,创作主体的心造世界是创作主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与文艺创作客体交互作用,双向建构的主观世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渗透有主体因素的客观世界,其客观实在性实质上是经过主体意识过滤和改造,再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符号体系显示出来的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说文艺创作直接对象是创作主体的心造世界,并不等于说文艺创作家可以凭空臆造,而是说他以自己的心造世界为中介,间接地反映作为文艺创作客体(或间接对象)的客观世界,其中主要是人及其社会生活。在这个审美反映和艺术(语言符号性)创造过程中,文艺创作直接对象具有表象性和想象性。它以三种表象为感性存在形式,想象是它的本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直接对象 创造想象 想象表象 表象性 想象性 间接对象 知觉表象 审美反映 客观世界
下载PDF
《资本论》的直接性—间接性—直接性和间接性统一的方法初探
3
作者 陈俊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12,共12页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这一节中告诉我们,他的方法经过两条道路,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资本论》中,他就是运用这里“预先说出”的方法处理材料的。
关键词 直接性 间接 黑格尔 逻辑过程 《资本论》第3卷 马克思恩格斯 间接对象 方法初探 单个商品 直接对象
下载PDF
刑法的调整对象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0-44,共5页
刑法的调整对象是我国刑法学界探讨极少但理论意义重大的一个问题。厘清刑法的调整对象,对于刑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和整体逻辑框架的合理建构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认为刑法的调整对象应分为直接调整对象和意接调整对象,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恰当... 刑法的调整对象是我国刑法学界探讨极少但理论意义重大的一个问题。厘清刑法的调整对象,对于刑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和整体逻辑框架的合理建构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认为刑法的调整对象应分为直接调整对象和意接调整对象,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恰当的界定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调整对象 间接调整对象 刑事法律关系
下载PDF
唯物主义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新论
5
作者 宫玉宽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2,共5页
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特点,也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念。关于这个问题,哲学界过去曾讨论过,未达成一致。这里试图在考察黑格尔关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思... 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特点,也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念。关于这个问题,哲学界过去曾讨论过,未达成一致。这里试图在考察黑格尔关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思想的基础上,澄清一些概念的混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论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在于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逻辑学 认识论 直接对象 间接对象
下载PDF
关于“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象征式反映”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柳昌清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26-29,共4页
关于“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象征式反映”的几个问题柳昌清在以前的文章和书中,笔者已提出了“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象征式反映”这一对于美的新定义(以下简称“新定义”)。①本文对此再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关于新定义本身首先需要进... 关于“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象征式反映”的几个问题柳昌清在以前的文章和书中,笔者已提出了“美是社会运动规律的象征式反映”这一对于美的新定义(以下简称“新定义”)。①本文对此再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关于新定义本身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新定义及新定义中的概念。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规律 象征式 物质生产 客观论 社会发展 美的本质 间接对象 象征性 新定义 劳动实践
下载PDF
从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看真、善、美
7
作者 柳昌清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20-23,共4页
从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看真、善、美柳昌清五年前,笔者提出了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惯性一冲动性”规律、“价值一价值实现”规律和“发展一协调”规律,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也就是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①进一步的研... 从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看真、善、美柳昌清五年前,笔者提出了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惯性一冲动性”规律、“价值一价值实现”规律和“发展一协调”规律,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也就是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①进一步的研究使笔者发现,这三条基本规律对于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规律 社会运动规律 辩证法 价值实现 自然基础 社会意识形态 伦理学 真理的客观性 冲动性 间接对象
下载PDF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语法现象
8
作者 杨新亭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语法现象杨新亭现有的语法、教科书在谈到动词的语法特点时,均有一条是:"动词能被某些带格名词修饰。"果真如此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语法现象?下面先看几个例句:我们热爱人民。我们应该依靠人民。我们不应该害怕...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语法现象杨新亭现有的语法、教科书在谈到动词的语法特点时,均有一条是:"动词能被某些带格名词修饰。"果真如此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语法现象?下面先看几个例句:我们热爱人民。我们应该依靠人民。我们不应该害怕人民。既然"动词能被某些带格名词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及物动词 间接对象 行为动作 语法现象 格附加成分 修饰语 语言环境 名词 逻辑主体 宾格
下载PDF
犯罪对象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7
9
作者 许发民 康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刑法学者之所以在不同场合赋予犯罪对象不同含义,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传统犯罪对象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必要重构犯罪对象概念,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与"犯罪客体的直接物质承担者"两种含义适当分... 刑法学者之所以在不同场合赋予犯罪对象不同含义,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传统犯罪对象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必要重构犯罪对象概念,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与"犯罪客体的直接物质承担者"两种含义适当分离,在理论上区分为直接犯罪对象与间接犯罪对象,二者作为犯罪实行行为指向的事物,有时可发生部分重合,但功能上并不相同,不可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犯罪对象 间接犯罪对象 犯罪客体
原文传递
现象论、唯心论和心灵论:历史注解
10
作者 冯.R.K.古普塔 邵水浩 《世界哲学》 1987年第2期78-80,共3页
1.一个人可以被说成是某种现象论者,这取决于他所说的现象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里,让我谈一下这个词在哲学史上理解的三种意义。(1)这个词的意思,一般地说,指的是感觉经验的直接或间接对象,象英国经验论者的观念或知觉。(2)这个词的意... 1.一个人可以被说成是某种现象论者,这取决于他所说的现象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里,让我谈一下这个词在哲学史上理解的三种意义。(1)这个词的意思,一般地说,指的是感觉经验的直接或间接对象,象英国经验论者的观念或知觉。(2)这个词的意思指的是一种不同于实在的表象,如柏拉图作者冯·R.K.古普塔(Gupta)是印度圣斯蒂芬学院哲学系教授。——译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论者 现象论 形而上学 柏拉图 实在论 心灵 英国经验论 间接对象 认识论 感觉经验
原文传递
将教育服务进行到底
11
作者 范鹏 《新教育(海南)》 2013年第8期25-25,共1页
笔者认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享受这个服务的是学生,购买这个服务的是国家和家长。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服务的间接对象是国家和家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比,我国不少学校非常缺乏服务,尤其缺乏服务意识,这也是制... 笔者认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享受这个服务的是学生,购买这个服务的是国家和家长。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服务的间接对象是国家和家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比,我国不少学校非常缺乏服务,尤其缺乏服务意识,这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海南24所思源实验学校的校舍、设备、教师、学生、理念等都是全新的,"寄宿制"又是思源实验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学生的吃、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服务 学生服务 实验学校 教育质量 发展潮流 教师 学校办学 间接对象 家长 学校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