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间接混淆标准的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继峰 黄滋淇 《天津法学》 2021年第3期5-16,共12页
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在修订过程中一直被受学者关注,其中模糊抽象的"特定联系"、"一定影响"等词语有待细节化界定,其对商业标识间接混淆的规制正当性以及适用方式都值得探讨。结合间接混淆理论渊源及其... 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在修订过程中一直被受学者关注,其中模糊抽象的"特定联系"、"一定影响"等词语有待细节化界定,其对商业标识间接混淆的规制正当性以及适用方式都值得探讨。结合间接混淆理论渊源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围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讨论间接混淆理论在商业标识混淆中适用的困境,重塑作为认定标准的主体——消费者的含义。从一般消费者中剥离出交叉消费者,以此来判定是否构成间接混淆,防止标识权利(权益)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间接混淆 交叉消费者
下载PDF
关联混淆规则下商品类似关系认定标准研究
2
作者 王俊 陈金荆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67-80,共14页
关联混淆规则扩张适用的隐忧,源自当下司法实践存在扩张商品类似关系认定范围的现象。司法机关以“主观类似”标准判断商品类似关系,该标准的内在逻辑是在商标侵权判定的规范解释路径上采用法律标准说,形式特质上则将“相关公众认知”... 关联混淆规则扩张适用的隐忧,源自当下司法实践存在扩张商品类似关系认定范围的现象。司法机关以“主观类似”标准判断商品类似关系,该标准的内在逻辑是在商标侵权判定的规范解释路径上采用法律标准说,形式特质上则将“相关公众认知”这一主观因素提升到与客观五要素并重的权衡地位。“主观类似”标准的局限在于:一方面,违背了财产法事前确定权利范围和边界的制度原理,使得商品类似关系因案而异,缺乏稳定的判断基点;另一方面,还会令普通注册商标权获得与驰名商标无异的跨类禁用效力,使得“类似商品”变为“跨类”的修辞性表达。故在改进思路上,应坚持以“客观五要素为主,相关公众认知为辅”作为商品类似关系的判断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混淆 间接混淆 关联商品 混淆理论 商标侵权
下载PDF
商标混淆理论的扩张 被引量:37
3
作者 邓宏光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7年第10期37-40,共4页
防止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是商标保护的根基。随经济生活的发展,消费者发生混淆的内容和时间随之扩大,商标混淆理论也随之扩张:在混淆的内容上,从传统的直接混淆扩大到间接混淆;在混淆的时间上,从传统的销售混淆扩大到售前混淆和... 防止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是商标保护的根基。随经济生活的发展,消费者发生混淆的内容和时间随之扩大,商标混淆理论也随之扩张:在混淆的内容上,从传统的直接混淆扩大到间接混淆;在混淆的时间上,从传统的销售混淆扩大到售前混淆和售后混淆。我国尚未采纳商标混淆理论,有必要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时以该理论修改相关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混淆 直接混淆 间接混淆 销售混淆 售前混淆 售后混淆
下载PDF
混淆理论和淡化理论在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中的适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樨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0-145,共6页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所依据的理论有混淆理论和淡化理论,二者以保护商标的不同功能为基础,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区间。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没有区分二者的不同有关。混淆保护以混淆可能性来要求商标驰名度,所以...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所依据的理论有混淆理论和淡化理论,二者以保护商标的不同功能为基础,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区间。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没有区分二者的不同有关。混淆保护以混淆可能性来要求商标驰名度,所以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驰名要求,依据混淆理论所获得的驰名商标权利不具有绝对排他的属性。淡化保护对商标驰名度有较高较确定的要求,一般来说,只有在全国范围内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才能享受淡化保护,淡化保护下的驰名商标具有绝对权的性质。只有区分两种保护的不同并明确其适用条件才能理顺我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淡化理论 混淆理论 间接混淆
下载PDF
驰名商标反淡化构成要件的分析与检讨——以欧美相关理论为借鉴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汇 刘丽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8,共9页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是商标法中的核心问题。反淡化究竟是否需要"商标近似"、是否需要以"间接混淆"为前提以及反淡化的标准究竟是"实际的淡化"还是"淡化的可能",是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中颇...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是商标法中的核心问题。反淡化究竟是否需要"商标近似"、是否需要以"间接混淆"为前提以及反淡化的标准究竟是"实际的淡化"还是"淡化的可能",是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中颇具争议的难点问题。从法理上清晰地剖析前述问题,并对美国、欧盟相关理论进行批判地借鉴与运用,不但有助于澄清错误观念,还有利于丰富相关的司法理论,为《商标法》的再修改提供理论支撑和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 商标近似 间接混淆 淡化可能性
下载PDF
关于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佳明 《中国商论》 2016年第13期157-158,共2页
间接混淆理论、淡化理论在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TRIPS协议》中,有关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中的规定采用的只是间接混淆理论。间接混淆理论与淡化理论是相互独立的,淡化不需要以混淆为前提。而驰名商标之所以能够获... 间接混淆理论、淡化理论在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TRIPS协议》中,有关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中的规定采用的只是间接混淆理论。间接混淆理论与淡化理论是相互独立的,淡化不需要以混淆为前提。而驰名商标之所以能够获得跨类保护是由于其具有跨类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TRIPS协议》 间接混淆 商标淡化 跨类影响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