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阶互作对物种共存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路瑶 臧丽鹏 +5 位作者 李雍 蒙胧晨曦 张广奇 刘庆福 陈丹梅 隋明浈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8,共11页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驱动因子,确定生物相互作用下的物种共存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目标。在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预测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影响逐渐成为...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驱动因子,确定生物相互作用下的物种共存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目标。在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预测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影响逐渐成为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新趋势。长期以来,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探讨大多建立在成对物种间直接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理论预测和现实观测的差异使得生态学家开始更加关注生物之间的间接相互作用,尤其是高阶互作。本文从高阶互作的定义与发展出发,重点梳理了高阶互作研究方法,总结了高阶互作对物种共存的影响,最后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物种共存 间接相互作用 高阶互作 植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直接和间接PPI信息预测人类核蛋白亚核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雷 王颜超 +2 位作者 辛润 徐嘉良 李前忠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9-514,共6页
构建了含有五个亚核区域共426条蛋白质的单定位人类核蛋白数据库.选取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分数为信息参数,提出通过引入蛋白质一级间接相互作用预测蛋白质亚核定位的新算法,对人类核蛋白亚核定位进行了预测.对染色质、核仁两区域351条蛋... 构建了含有五个亚核区域共426条蛋白质的单定位人类核蛋白数据库.选取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分数为信息参数,提出通过引入蛋白质一级间接相互作用预测蛋白质亚核定位的新算法,对人类核蛋白亚核定位进行了预测.对染色质、核仁两区域351条蛋白质的Jackknife检验总预测成功率为91.04%.对染色质、核仁、核基质、核斑四区域413条蛋白质的Jackknife检验总预测成功率为7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核蛋白 亚核定位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一级间接相互作用
下载PDF
生物间高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远智 肖俊丽 +2 位作者 刘翰伦 王酉石 储诚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3-1344,共12页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传统的物种共存研究主要关注配对物种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而忽略了更为复杂的间接相互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种间接相互作用:链式相互作用(本质上仍是两两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高...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传统的物种共存研究主要关注配对物种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而忽略了更为复杂的间接相互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种间接相互作用:链式相互作用(本质上仍是两两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高阶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回顾了高阶相互作用定义的演变历史(包括狭义的高阶相互作用和广义的高阶相互作用)及其检验方法,并介绍了高阶相互作用在多营养级之间和同一营养级内的研究概况。目前,生态学家主要对多营养级之间(如食物网)的高阶相互作用的特征、发生机制、作用途径及实验证据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近年来,同一营养级内的高阶相互作用也开始受到关注,因此我们进一步介绍了同一营养级内个体水平高阶相互作用的重要意义和度量方法。从个体水平上研究高阶相互作用,既能统一狭义和广义高阶相互作用在定义上的争议,又可以将个体间的差异(如个体大小、个体的空间分布等信息)考虑进来。最后,本文对高阶相互作用一些可能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在自然群落中(尤其同一营养级内)检验高阶相互作用的普遍性与相对重要性,探讨高阶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将高阶相互作用整合到现有的理论体系中等。高阶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丰富和完善群落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人类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与提升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介导的间接相互作用 性状介导的间接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调节 个体水平高阶相互作用 非线性密度制约 营养级 生态网络
原文传递
H、O、CO、NO在Ni、Pt(111)面上吸附结构研究
4
作者 戴宪起 危书义 张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57-259,共3页
利用紧束缚模型和单电子理论研究了H、O、CO和NO在Ni(111)和Pt(111)面上的吸附特性及吸附层结构,结果表明:在Ni、Pt面上吸附质间的间接相互作用能随着吸附质间的距离呈振荡性衰减趋势,在不同覆盖度下具有不... 利用紧束缚模型和单电子理论研究了H、O、CO和NO在Ni(111)和Pt(111)面上的吸附特性及吸附层结构,结果表明:在Ni、Pt面上吸附质间的间接相互作用能随着吸附质间的距离呈振荡性衰减趋势,在不同覆盖度下具有不同的吸附结构,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相互作用 吸附结构 覆盖度
下载PDF
小分子与氧在过渡金属fc(111)面共吸附研究
5
作者 张建平 宋风忠 +1 位作者 危书义 戴宪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39-240,共2页
利用单电子量子理论研究了H+O、CO+O和NO+O在Ni(111)和Pt(111)面上的共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小分子与O最可几共吸附的位置,Pt对CO+O共吸附CO与O相互作用能的影响较大,而Ni则对NO+O的影响... 利用单电子量子理论研究了H+O、CO+O和NO+O在Ni(111)和Pt(111)面上的共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小分子与O最可几共吸附的位置,Pt对CO+O共吸附CO与O相互作用能的影响较大,而Ni则对NO+O的影响较大,这说明不同的反应物对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吸附 间接相互作用 催化剂
下载PDF
非传递性竞争在物种共存中的作用
6
作者 吴家昊 张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749-2761,共13页
种间相互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驱动因子.但长久以来以传统竞争排斥假说为代表的两两直接作用无法解释众多近缘种的互利共生现象,原因是忽略了间接互惠的重要性,且这种间接作用面临在个体水平如何量化的难题.非传递性竞争是一种密... 种间相互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驱动因子.但长久以来以传统竞争排斥假说为代表的两两直接作用无法解释众多近缘种的互利共生现象,原因是忽略了间接互惠的重要性,且这种间接作用面临在个体水平如何量化的难题.非传递性竞争是一种密度介导的间接作用,表现在同一营养级的3个物种及以上形成类似于“剪刀-石头-布”的相互制衡与共存的竞争模式.非传递性竞争普遍存在于自然中,是促进物种共存的重要因子,影响着物种分布格局、群落结构特征和生态系统功能.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非传递性竞争理论的研究进展,包括5种作用类型(资源利用型、生活史型、行为权衡型、竞争权衡型和化感作用型)、3种模型测定方法(竞争矩阵、转移矩阵和入侵增长率),并阐释了其动态平衡、奇数稳定和嵌套性的发生特征.同时分析了物种竞争等级、功能性状和环境因素差异对非传递性竞争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未来非传递性竞争的研究应集中在野外长期控制实验、与生物间高阶相互作用和复杂网络理论的耦合,以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等方面,以此推动物种间接互作理论与多物种共存策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递性竞争 间接相互作用 物种共存 竞争矩阵 功能性状
原文传递
生物间非传递性竞争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正良 刘翰伦 +1 位作者 储诚进 李远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31,共12页
生物间的竞争关系是决定群落中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研究主要关注物种两两之间的竞争作用,而对多物种相互竞争形成的网络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类似于“石头-剪刀-布”游戏的非传递性竞争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物种共存和... 生物间的竞争关系是决定群落中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研究主要关注物种两两之间的竞争作用,而对多物种相互竞争形成的网络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类似于“石头-剪刀-布”游戏的非传递性竞争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非传递性竞争定义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非传递环的不同结构。其次介绍了基于竞争结局矩阵以及入侵增长率的非传递性竞争度量指标,并对比不同指标的特点与适用情形。随后通过多个研究实例介绍了非传递性竞争在自然群落中的普遍性,并指明物种之间的权衡是非传递性竞争产生的生物学机制。最后介绍了非传递性竞争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非传递性竞争本质上是物种两两之间相互作用的组合,是只包含单一作用类型的特殊网络结构。因此,非传递性竞争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和群落稳定性,如何受到环境与高阶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如何将竞争网络拓展到包含不同相互作用类型的生态网络,将是未来非传递性竞争研究的重要方向。对非传递性竞争的研究有助于整合生物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构建更加现实合理的生态网络,并加深对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进而有助于指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递性竞争 链式相互作用 间接相互作用 生物多样性 生态网络
原文传递
A two-scale contact model for collisions between blocks in CDEM 被引量:5
8
作者 LI ShiHai TANG DeHong WANG Jie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596-1603,共8页
Contact detection between interacting block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iscontinuity-based numerical methods, such as DDA, DEM, and NMM. A rigorous contact theory is a prerequisite to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s of mu... Contact detection between interacting block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iscontinuity-based numerical methods, such as DDA, DEM, and NMM. A rigorous contact theory is a prerequisite to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s of multiple blocks. Currently, the penalty method, in which mathematical springs with high stiffness values are employed, is alway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tact forces. High stiffness values may cause numerical oscillations and limit the time step. Furthermore, their values are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a two-scale contact mode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forces between colliding blocks. In this new model, a calculation step taken from the moment of contact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time stages: the free motion time stage and the contact time stage. Actually, these two time stages correspond to two real physical processes. Based on this, we present a new numerical model that is intended to be more precise and useful in calculating the contact forces without mathematical springs. The propagation of the elastic wave during collision is of a characteristic length, which determines the volume of material involved in the contact force calculation. In conventional contact models, this range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length of one element, which may lead to an inaccurate calculation of contact forces. In fact, the real scale of this range is smaller than the length of a single element, and subdivided elements, which are r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and are presented in the new contac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SCALE contact model COLLISION elastic wave element subdivi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