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引发的间接语言接触研究——以五四以来“-们”缀使用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何烨 《语言与翻译》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翻译引发的间接语言接触导致语言变化。本研究考察五四以来“-们”缀的演变,并讨论在间接语言接触的影响下“-们”缀的演变机制。研究发现,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们”缀使用频率增加,在音节、语义和修辞上所受限制越来越宽泛;“-... 翻译引发的间接语言接触导致语言变化。本研究考察五四以来“-们”缀的演变,并讨论在间接语言接触的影响下“-们”缀的演变机制。研究发现,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们”缀使用频率增加,在音节、语义和修辞上所受限制越来越宽泛;“-们”缀的演变属于语码复制框架中的频率复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们”复制到基础语码中,从而激发已属于汉语数范畴标识的“-们”缀的使用频率和活力,同时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因素决定和影响了“-们”缀演变限度和历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们”缀 演变 频率复制 间接语言接触
下载PDF
教师间接语言助力课堂“提质增效”——基于优质课堂教师话语的数量结构与教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云建 汪洋 +1 位作者 陈玲 何静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95,共8页
课堂是“双减”的重要阵地,教师间接语言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影响学生学习参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其教学意义却缺乏基于数据的挖掘。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教师话语的智能分类,并对180节优质课例的话语文本进行编码,通过聚类... 课堂是“双减”的重要阵地,教师间接语言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影响学生学习参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其教学意义却缺乏基于数据的挖掘。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教师话语的智能分类,并对180节优质课例的话语文本进行编码,通过聚类分析和序列分析对教师间接语言的数量结构进行了探索。此外,研究选取接纳情感、表扬、接受或利用学生想法三类研究不足且数量较少的间接语言,结合定量数据对其语句本身的教学意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研究发现,教师间接语言促进了课堂互动质量提升和学生高效学习。文章最后提出了三类间接语言的设计和使用策略:及时接纳学生感受、深度利用学生观点、多运用描述式表扬,以期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话语分析 教师间接语言 聚类分析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语言和文化影响颜色认知:直接语言效应抑或间接语言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群 张启睿 +1 位作者 冯意然 张积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3-556,共14页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直接语言效应和间接语言效应的争论。直接语言效应是指在识记颜色时人先将颜色转换成颜色名称,再认时通过匹配保留在记忆中的颜色词与目标颜色名称来完成任务。颜色类别知觉是语言策略的结果。间接语... 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直接语言效应和间接语言效应的争论。直接语言效应是指在识记颜色时人先将颜色转换成颜色名称,再认时通过匹配保留在记忆中的颜色词与目标颜色名称来完成任务。颜色类别知觉是语言策略的结果。间接语言效应是指语言和文化塑造颜色知觉表征,形成了一个曲形颜色知觉空间,将人们的注意引向语言和文化定义的颜色类别分界。即使没有语言策略的参与,类别效应也会出现。颜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和红色在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颜色分类和颜色再认任务,考察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对红、绿的认知,探查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及其性质。结果表明,与汉族相比,维吾尔族对绿色的辨认、分类和再认存在反应优势,对红色认知存在反应劣势。与颜色辨认反应比,两个民族的颜色再认反应时显著长。整个研究表明,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存在着间接语言效应,语言与文化塑造个体的颜色知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颜色认知 直接语言效应 间接语言效应
下载PDF
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 被引量:46
4
作者 贺阳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9,共8页
本文全面探讨了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语法现象 ,对这些语法现象的欧化性质、产生时间和发展状态进行了考察 ,以此说明间接语言接触在汉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 间接语言接触 汉语书面语 欧化 汉语介词
下载PDF
论间接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制约范围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文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本文讨论了间接语言使用的语用功能:表示请求或个令的语力;表示拒绝的语力;表示批评的语力及其他策略性表述语力。间接语言的使用是出于礼貌或维持他人的面子。然而,在不同文化语境,间接语言的使用是受到一定制约的。
关键词 间接语言 语用功能 文化语境
下载PDF
间接语言的解释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丽青 姜渭清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56-257,共2页
从本质上讲 ,语言交际是模糊的。对模糊性问题寻求解决方略也就成为人类诠释语言的基本要求。言语的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 ,涉及语境、共享知识、推理能力等多种因素。通过对间接语言的各种解释机制的讨论 ,展示了语言交际的实... 从本质上讲 ,语言交际是模糊的。对模糊性问题寻求解决方略也就成为人类诠释语言的基本要求。言语的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 ,涉及语境、共享知识、推理能力等多种因素。通过对间接语言的各种解释机制的讨论 ,展示了语言交际的实质 ,为我们把握作者的交际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语言 解释机制 语言间接 解释理论 言语行为 会话含义 话语分析
下载PDF
从“相对”看间接语言接触导致的语法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6-169,共4页
现代汉语中的"相对"一词具有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接触及其相互关系等多维度研究价值。通过基于语料库的历时与共时分析,考察"相对"一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发现该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从短语到动... 现代汉语中的"相对"一词具有词汇化、语法化、语言接触及其相互关系等多维度研究价值。通过基于语料库的历时与共时分析,考察"相对"一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发现该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从短语到动词的词汇化过程。在现代汉语阶段受到间接语言接触和语频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动词发展到形容词,并且形成向介词、副词和话语连接语多路径虚化的多向语法化和构式语法化发展的复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 语法化 间接语言接触 词汇化 构式语法化
下载PDF
交际英语中间接语言的语用意义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31-132,148,共3页
在交际英语中,间接语言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基于此,从语用学角度,用实例分析间接语言的话语功能和使用目的。间接语言就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来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使用间接语言能够达到多... 在交际英语中,间接语言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基于此,从语用学角度,用实例分析间接语言的话语功能和使用目的。间接语言就是语言使用者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来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使用间接语言能够达到多种交际效果,并提高交际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英语 间接语言 语用意义
下载PDF
英汉间接语言语用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晓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07-209,共3页
间接语言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主要通过礼貌语言、辞格、间接言语行为以及会话含义体现出来。英语和汉语作为隶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也存在大量的间接语言,其表达方式存在以下四种基本模式:其一,表达形式相似,语用功能基本相... 间接语言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主要通过礼貌语言、辞格、间接言语行为以及会话含义体现出来。英语和汉语作为隶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也存在大量的间接语言,其表达方式存在以下四种基本模式:其一,表达形式相似,语用功能基本相同;其二,表达形式不同,语用功能基本相同;其三,表达形式相似,语用功能不同;其四,表达形式空缺,语用功能空缺。另外,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必须有共知的前提,才可能推导出说话人的含意,否则便会导致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语言 语用功能 表达形式
下载PDF
从“私人语言”到“间接语言”——深入理解《世界的散文》中的“表达”难题
10
作者 姜宇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7,共7页
克里普克对于"私人语言"问题的分析最终导致如下的结论:没有任何基本的事实能够对语言的意义进行最终的"确证",只有从某个"群体"出发才能确立起对"遵守规则"进行检验的标准。梅洛-庞蒂在《世... 克里普克对于"私人语言"问题的分析最终导致如下的结论:没有任何基本的事实能够对语言的意义进行最终的"确证",只有从某个"群体"出发才能确立起对"遵守规则"进行检验的标准。梅洛-庞蒂在《世界的散文》之中更为关注新意义的创造,并通过对"间接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这个"表达"的向度。在对"算法"的分析之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深刻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语言 间接语言 意义
下载PDF
关联理论对间接语言的解释力
11
作者 王江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1-102,125,共3页
间接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最佳关联的两个条件及两个重要推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间接语言现象。但关联理论在解释间接语言方面存在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局限性。
关键词 间接语言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下载PDF
间接语言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俊清 张光敏 邹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从语言的形式与功能、语言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语言的间接性这一普遍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了G rice的会话原则以及对会话含义的论述,提出了理解间接语言现象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间接语言 会话含义 语言形式
下载PDF
浅析间接语言的使用动因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莉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18-119,共2页
间接语言指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 ,而使用较为委婉曲折的间接语言来达到交流目的的语言现象。使用间接语言 ,除了塞尔曾经提出的礼貌这个主要动因外 ,还可以归纳为 :使用间接语言来表达歉意或赞同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避免禁... 间接语言指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 ,而使用较为委婉曲折的间接语言来达到交流目的的语言现象。使用间接语言 ,除了塞尔曾经提出的礼貌这个主要动因外 ,还可以归纳为 :使用间接语言来表达歉意或赞同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避免禁忌语 ;达到幽默效果以及为了排除在场第三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间接语言 使用动因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话语看间接语言现象
14
作者 于萍 何晓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8期125-126,144,共3页
间接表述是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常见现象,比起直截了当的陈述对白,人们更倾向于间接语言的婉约与含蓄。从古代诗词入手,展示了使用间接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分析了间接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性和可推导性,为人们更恰当地使用间接语言... 间接表述是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常见现象,比起直截了当的陈述对白,人们更倾向于间接语言的婉约与含蓄。从古代诗词入手,展示了使用间接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分析了间接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性和可推导性,为人们更恰当地使用间接语言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语言 传统话语 跨文化性 可推导性
下载PDF
间接语言运用浅谈
15
作者 夏云珍 《写作》 2000年第12期18-19,共2页
一言语交际中,人们可以使用直而不曲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但是,由于交际意图、交际环境以及交际双方诸方面因素的复杂性,人们又并不总是坦白直言,而是往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使话语具有某种暗示意义,或称言外之意... 一言语交际中,人们可以使用直而不曲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但是,由于交际意图、交际环境以及交际双方诸方面因素的复杂性,人们又并不总是坦白直言,而是往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使话语具有某种暗示意义,或称言外之意。这种语言使用中的拐弯抹角,含而不露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英国哲学家塞尔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例如,甲(男)对乙(女)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言语交际 口语交际 暗示 委婉语 间接语言
全文增补中
间接语言运用浅谈
16
作者 夏云珍 《写作(中)》 2000年第12期18-20,共3页
一言语交际中,人们可以使用直而不曲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但是,由于交际意图、交际环境以及交际双方诸方面因素的复杂性,人们又并不总是坦白直言,而是往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使话语具有某种暗示意义,或称言外之意... 一言语交际中,人们可以使用直而不曲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但是,由于交际意图、交际环境以及交际双方诸方面因素的复杂性,人们又并不总是坦白直言,而是往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含蓄地表达自己,使话语具有某种暗示意义,或称言外之意。这种语言使用中的拐弯抹角,含而不露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英国哲学家塞尔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例如,甲(男)对乙(女)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 间接语言 含而不露 交际双方 表达者 间接方式 话语 交际意图 交际环境
下载PDF
语言的间接性与修辞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福涛 潘红丽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9-180,共2页
本文首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语言间接性的概念,然后从修辞与语用学的关系,使用间接语言的原因方面,论述间接语言和修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 间接语言 修辞 语用学
下载PDF
间接语言行为的语用特征及其功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刚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塞尔(Searle)的间接语言行为(間接発話行爲/In-direct Speech Act)理论是研究说话人意图和听话人理解问题的理论,是语用学中的核心理论.
关键词 间接语言 语用特征 说话人 语用学 塞尔 意图 理解 心理论 言行 核心
原文传递
语言的间接性──英汉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桂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语言间接 英汉对比 语用功能 表达方式 间接语言 间接言语行为 表达形式 间接现象 两种语言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论交际中语言间接度的制约
20
作者 牛小艾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年第4期94-96,共3页
间接语言以礼貌、婉转的方式间接地表达交际意图,常易于被接受,因而被认为最具恰当性。文章指出,语言的间接度制约着交际目的的实现,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语言间接度对交际的制约。分析表明,说话人在交际中应把握语言的间接度,只有语言的... 间接语言以礼貌、婉转的方式间接地表达交际意图,常易于被接受,因而被认为最具恰当性。文章指出,语言的间接度制约着交际目的的实现,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语言间接度对交际的制约。分析表明,说话人在交际中应把握语言的间接度,只有语言的间接度适度,才有助于交际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语言 间接 制约 交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