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支气管哮喘实施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模式间断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甘景帆 蒋慧 +1 位作者 严国美 董红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进行间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进行间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CPAP模式间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83.69±7.95)mm Hg(1 mm Hg=0.133 kPa)、SaO_(2)(94.69±5.26)%高于对照组的(76.53±8.16)mm Hg、(90.06±3.97)%,PaCO_(2)(47.95±2.06)mm Hg低于对照组的(53.16±3.8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3.65±0.19)L、FEV1(2.78±0.19)L、FEV1/FVC(88.95±3.69)%高于对照组的(3.20±0.13)L、(2.55±0.17)L、(82.62±3.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CPAP模式间断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并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呼吸机 持续正压通气 间断治疗
下载PDF
抗HIV计划性间断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阮桂仁 李太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5期388-389,392,共3页
关键词 间断治疗 抗HIV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THERAPY HAART方案 艾滋病病毒 免疫系统 相关疾病 死亡率
下载PDF
术前CAF-CMF方案交替不间断治疗Ⅲa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宇 杨碎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2期71-71,70,共2页
关键词 术前CAF-CMF方案交替不间断治疗 Ⅲa期 乳腺癌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间断治疗对HIV感染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孔朝霞 《国外医学情报》 2000年第12期14-17,共4页
4年前,鸡尾酒疗法为治愈艾滋病带来了一线希望。但是,指望这些延长生命的治疗方案彻底消灭病毒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何况某些正在接受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可能是致命的)副作用。目前,有多达90万的美国人携带HIV。这种逆... 4年前,鸡尾酒疗法为治愈艾滋病带来了一线希望。但是,指望这些延长生命的治疗方案彻底消灭病毒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何况某些正在接受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可能是致命的)副作用。目前,有多达90万的美国人携带HIV。这种逆转录病毒可以感染免疫细胞,并使患者逐渐丧失抵抗其它感染的能力。尽管它能够迅速突变,但若同时采用3种或更多种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仍然可以成功地降低许多患者的血液HIV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间断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在治疗克罗恩病相关性黏膜溃疡中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定期维持治疗优于间断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Rutgeerts P. Diamond R. H. +2 位作者 Bala M. 郝筱倩(译) 郑世成(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30-31,共2页
Background: The endoscopic substudy of the ACCENT I (A Crohn’s Disease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Infliximab in a New Long-term Treatment Regimen) Crohn’s disease trial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infliximab on mucosal i... Background: The endoscopic substudy of the ACCENT I (A Crohn’s Disease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Infliximab in a New Long-term Treatment Regimen) Crohn’s disease trial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infliximab on mucosal inflammation and mucosal healing, and assessed their impact on outcomes. Design: ACCENT I wa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 group study. Setting: This study took place at multiple center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Israel. Main Outcome Measurements: Ileocolonoscopic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weeks 0, 10, and 54. Complete mucosal healing was defined as the Absence of all mucosal ulcerations. The end point of principal interest wa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andomized as responders with mucosal healing at week 10. The proportion of responderswho demonstrated mucosal healing at week 54 or at both weeks 10 and 54 is also summarized. Changes in Crohn’s disease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 (CDEIS) scores from baseline to week 10 and 54 were calculated for all patients in this substudy. Results: Complete mucosal healing by week 10 occurred in significantly more week 2 responders who had received 3 doses of infliximab compared with a single dose (31% vs. 0% , p = 0.010).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week 2 responders in the combined scheduled maintenance group had complete mucosal healing at week 54 compared with the episodic group (50% vs. 7% , p = 0.007). The results for all pati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for week 2 responders only.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CDEIS occurred with scheduled maintenance compared with episodic treatment at week 10 (p ≤ 0.001) and week 54 (p = 0.026). Notably, no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remission and complete mucosal healing was found. Overall, mucosal healing appeared to correlate with fewer hospitalizations, although these resul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Scheduled infliximab maintenance therapy resulted in more improvement in mucosal ulceration and in higher rates of mucosal healing. There was a numerical trend for patients with better mucosal healing to have a lower rate of Crohn’s disease-related hospital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溃疡 克罗恩病 单抗治疗 间断治疗 维持治疗 定期 双盲对照试验 临床试验 结肠镜检查 愈合率
下载PDF
单核细胞净化可提高HIV间断治疗反应
6
作者 任珊(编译)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8年第2期9-9,共1页
据Medscape.com12月18日报道(原载J Med Virol 2007;79:1640—1649),研究者指出,HIV多重耐药患者进行间断治疗时,体外单核细胞净化可能会使患者在治疗重新开始后,病毒学及免疫学反应得到提高。
关键词 治疗反应 单核细胞 HIV 净化 免疫学反应 间断治疗 多重耐药 MED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间断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苏兴奎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间断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间断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PAP间断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试验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常规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CPAP间断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间断治疗 支气管哮喘 重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5水平可预测HIV间断治疗的效果
8
作者 石英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3年第12期9-9,共1页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间断治疗 白细胞介素-15 预后
下载PDF
策略性间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9
作者 姚勤伟(编译) 杨月(审校)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6年第5期36-39,共4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成功使得长期的病毒学抑制成为可能.虽然这是个好消息,但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可能有带来额外不良反应的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一开始使用什么药物或方案,以及换药的重要问题也要考虑到长期...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成功使得长期的病毒学抑制成为可能.虽然这是个好消息,但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可能有带来额外不良反应的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一开始使用什么药物或方案,以及换药的重要问题也要考虑到长期不良反应的因素.在科罗拉多的丹佛市举行的第13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一些研究提出使用策略性的治疗中断来减少ART治疗的不良反应.为了探索这些研究的数据和临床上的意义,Medscape网记者和康乃尔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副教授RoyGulick,Weill博士进行了访谈.在临床和试验领域中,Gulick博士为设计和实施ART治疗临床试验方面的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间断治疗 ART治疗 不良反应 机会性感染 长期使用 治疗中断 医学院 病毒学 临床
下载PDF
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探讨
10
作者 周文悦 石继慧 +5 位作者 刘畅 马艾 刘玮 马晓桦 桑才华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8h,观察组实施绝对平卧2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血管并发症、尿潴留情况、术肢麻木、舒适度、24h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h的腰背疼痛评分和术肢麻木情况均更低(P<0.05),且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和24h睡眠时间更高(P<0.001),血管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绝对平卧2h,可有效减轻其腰背疼痛程度和术肢麻木的发生,提升患者睡眠时间和卧床期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间断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术 制动时间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赵气魄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蓝光治疗,观察组采取蓝光联合茵...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蓝光治疗,观察组采取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P=0.03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胆红素排泄,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 间断蓝光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间断过程中中药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红心 张福杰 +5 位作者 韩宁 兰孟东 姚均 刘志英 卢联合 魏红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次停用并服中药3个月,观察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第1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43.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2.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2个月时有18.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43.8%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97),换用中药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1个月时显著下降(P=0.043)。在第2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33.3%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4.3%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3个月时有13.3%的患者为出现病毒反弹,46.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7)。治疗12个月时,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4)。结论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AART间断时的病毒反弹,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该作用可随间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间断治疗 中药 CD4+T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之8年临床经验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邵强 张峰波 +2 位作者 朱晓东 杜源 田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间断雄激素阻断法(IAD)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用药周期特征。方法:178例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分为A(T3-4N0M0)、B(TXN1M0)和C(TXNXM1)3组。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即给予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至少6个月,至PSA≤0.2μ... 目的:探讨间断雄激素阻断法(IAD)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用药周期特征。方法:178例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分为A(T3-4N0M0)、B(TXN1M0)和C(TXNXM1)3组。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即给予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至少6个月,至PSA≤0.2μg/L后维持3个月后,暂停雄激素阻断治疗,进入间歇期(Off-Period);当PSA>4μg/L时,进入用药期(On-Period),直至PSA再次达到0.2μg/L以下停药。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初始PSA值、Gleason评分以及治疗期间每个周期的用药期及停药期时间、PSA水平及肿瘤进展时间。结果:A、B、C 3组患者初始PSA水平分别为(27.5±14.6)、(43.4±21.8)、(62.8±44.6)μg/L(P<0.01);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8.4±9.6)、(33.1±14.0)、(28.3±14.3)个月;开始治疗至出现肿瘤进展的平均时间为(37.4±6.6)、(27.4±10.2)、(16.6±4.4)个月。A组患者平均间歇期时间显著长于B组和C组,C组患者On/Off值显著大于A组,且完成的IAD周期数显著少于A组(P<0.01)。19例A组患者完成5个治疗周期。C组患者最多完成3个治疗周期即出现PSA及肿瘤进展。2例A组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B组患者6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前列腺癌转移;C组36例死亡,其中21例死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结论:与存在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相比,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可有效缓解肿瘤进展,减少IAD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势 雄激素阻断 间断治疗
下载PDF
弱视儿童的视知觉学习联合间断遮盖治疗效果及对遵医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刘秀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01-0004,共4页
儿童弱视治疗时,总结视知觉学习、间断遮盖法应用价值及在遵医行为方面评价。方法 62例患者,为同一时间段就诊治疗,即: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临床调查发现,筛选患者全部指征与弱视诊断标准涉及内容符合。将其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 儿童弱视治疗时,总结视知觉学习、间断遮盖法应用价值及在遵医行为方面评价。方法 62例患者,为同一时间段就诊治疗,即: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临床调查发现,筛选患者全部指征与弱视诊断标准涉及内容符合。将其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其中,戴镜治疗+间断遮盖治疗在对照组中开展,戴镜治疗+间断遮盖治疗前提下联合视知觉学习法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收纳样本数为31,比对最终效果,内容包括:临床指标[BCVA(最佳矫正视力)、散光度]、治疗有效率(无效、好转、治愈)、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1)治疗工作开展前,关于BCVA、散光度,测定数值统计后,抽取弱视患儿无差别性,P>0.05;治疗工作开展后,BCVA指标和对照组(0.41±0.05)比较,具体数值在实验组(0.77±0.04)中有更高表现,P<0.05;散光度方面,实验组弱视患儿(0.79±0.08D)VS对照组弱视患儿(1.55±0.13D),较低,P<0.05;(2)对实验组抽取弱视患者全面分析,总有效率(93.55%,29/31)和对照组弱视患儿(74.19%,23/31)比较,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3)关于遵医行为,测定数据有意义,评分统计后为对照组(80.13±4.56)分、实验组(92.33±1.87)分,可见后者较前者有更高表现,实验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在视力情况较好改善,提高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遵医行为方面,视知觉学习联合间断遮盖法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弱视 间断遮盖治疗 视知觉学习 总有效率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血液灌流HA380联合CRR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刘曼莉 梅华鲜 +1 位作者 潘渝 张松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2929-2932,共4页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HA380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CRR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CRRT治疗,研究组加用血液灌...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HA380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CRR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CRRT治疗,研究组加用血液灌流HA380治疗。对比两组生命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水平及患者预后。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MAP水平更高,而RR、HR、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CRP、TNF-α、IL-10水平及SOFA评分均更低(P<0.05)。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HA380联合CRRT治疗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促进患者生命体征好转,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间断治疗 床旁持续血液滤过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华娟 刘月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间断蓝光照射治疗
下载PDF
间断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静 米东辉 李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753-754,共2页
目的观察间断溶栓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确诊大面积肺栓塞的病人应用尿激酶50-100万IU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续7-10 d,继之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以减少肺栓塞的复发。结果治愈64例,显效15例,好转1例,无效4例,有效... 目的观察间断溶栓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确诊大面积肺栓塞的病人应用尿激酶50-100万IU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续7-10 d,继之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以减少肺栓塞的复发。结果治愈64例,显效15例,好转1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4.04%,出血发生率5.4%。结论采用间断溶栓治疗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推荐我国的PTE采用标准溶栓方案治疗疗效相当,出血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溶栓/治疗应用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呼吸困难 胸痛
下载PDF
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5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慧珍 《新医学》 2000年第11期672-673,共2页
目的:对比间断蓝光治疗与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间断蓝光治疗(12小时/日,连用4日);对照组34例采用持续蓝光治疗(24小... 目的:对比间断蓝光治疗与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间断蓝光治疗(12小时/日,连用4日);对照组34例采用持续蓝光治疗(24小时至72小时,平均48小时)。治疗前后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及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每日下降幅度分别为22%、18%、16%、15%;对照组则分别降为21%、20%、18%、15%。两组疗效相当(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8例,且程度较为严重。结论:间断蓝光治疗与持续蓝光治疗高胆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间断蓝光治疗 光疗法
下载PDF
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叶华 何清 +2 位作者 曾丽萍 钟贵芳 郭瑞莲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I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1月21例SAP患者行间断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检测肝肾功能、氧合指数(PO2/FiO2)、电... 目的探讨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I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1月21例SAP患者行间断血液滤过治疗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检测肝肾功能、氧合指数(PO2/FiO2)、电解质、葡萄糖、血常规,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21例SAP患者存活18例,死亡3例;经IRRT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SAP同时,早期合理应用IRRT可以清除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脏器功能,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SAP提供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利福昔明间断性及规律性给药预防肝性脑病及全因住院的对照研究
20
作者 陈佳 肖潇 +3 位作者 童锦 万晓强 郑紫丹 彭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究临床中间断性使用利福昔明预防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复发的效果是否不劣于规律给药,利福昔明治疗后是否可降低患者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纳入的HE患者根据给药方案... 目的:探究临床中间断性使用利福昔明预防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复发的效果是否不劣于规律给药,利福昔明治疗后是否可降低患者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纳入的HE患者根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2组:间断给药组(利福昔明400 mg tid,每周连续给药2 d)30例,其中最短给药时间4周,18例疗程3个月;规律给药组(利福昔明400 mg tid,每天服用)25例,其中24例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给药时间及给药前后因HE及全因住院的差异。结果:间断给药组与规律给药组相比,服药4周因HE及全因住院的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昔明给药后3个月与给药前3个月相比,因HE住院的平均住院次数减少[(0.52±0.86)次vs(.1.12±1.04)次,P=0.000]、全因住院的平均住院次数减少[(0.90±0.98)次vs(.1.60±1.08)次,P=0.000]。亚组分析发现,间断给药组及规律给药组在给药后3个月与给药前3个月相比较,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给药组患者大便含真菌的比例更高(4/7 vs.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间断使用利福昔明预防HE不劣于规律给药。间断或规律使用利福昔明,给药后均可减少患者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临床中长期用药需警惕真菌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利福昔明 间断治疗 规律性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