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临场比赛缺氧状态下肌体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恺豪 陶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2期82-83,227,共3页
目的:探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缺氧状态下肌体损伤的影响。研究对象为30名足球二级运动员。方法: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干预方法,模拟实际比赛中的氧气供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在高强... 目的:探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缺氧状态下肌体损伤的影响。研究对象为30名足球二级运动员。方法: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干预方法,模拟实际比赛中的氧气供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的训练效果和生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②降低AMS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可对氧气供应和颅内压产生一定影响。据此,建议:强化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足球运动的运用,进一步优化训练方案,确保训练强度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强化足球运动员心理健康支持团队建设,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训练和比赛中的压力,通过活动和培训加强队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感,以减轻潜在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足球运动员 缺氧状态 肌体损伤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预防急性低氧损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2
作者 黄丹 张琪涵 +4 位作者 宋歌 王晴 李瑀 吉训明 王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40-3644,共5页
背景急进高原会引起急性低氧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有些可能发展成急性重症高原反应。然而目前防治方法有限,缺乏安全有效的预防及减轻其严重程度的方法。目的通过模拟4400 m海拔低氧环境,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IH)预防急性低氧损... 背景急进高原会引起急性低氧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有些可能发展成急性重症高原反应。然而目前防治方法有限,缺乏安全有效的预防及减轻其严重程度的方法。目的通过模拟4400 m海拔低氧环境,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IH)预防急性低氧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22-08-01—10-31在北京小汤山医院采用公开募集的方式招募受试者40名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IH组(试验组,n=20)和假训练组(对照组,n=20)。试验组接受10 min低氧(氧浓度13%,模拟海拔3800 m)间隔5 min常氧(氧浓度21%),共4个循环,总持续时间为55 min的IH暴露干预,2次/d,连续干预5 d。对照组接受同时长的常压常氧干预。IH干预训练结束后的第1天,受试者进入模拟高原低氧环境6 h,设置氧浓度为12%(相当于海拔4400 m)。采用路易斯湖评分(LLS)评估受试者急性高原病(AMS)的严重程度。收集受试者基线、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前、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6 h后外周血氧饱和度(SpO_(2))、脑组织氧饱和度(ScO_(2))和颅内压(ICP)。结果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6 h后,试验组AMS发生率及LL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6 h后试验组SpO_(2)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在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6 h后的SpO_(2)及ScO_(2)均较基线及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前下降(P<0.05),试验组的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6 h后较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前SpO_(2)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9.30±4.31)%与(13.10±6.66)%,P=0.039〕。对照组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6 h后ICP较急性高原低氧环境模拟前升高(P<0.05)。结论IH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有效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高原病 低氧血症 间歇性低氧训练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雷志平 王伟 +3 位作者 王煜 姜涛 叶鸣 王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对SD大鼠进行 4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后 ,电镜下观察其急性运动后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 :间歇性低氧训练和有氧运动相结合 ,可对心肌肌原纤维间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产生一定影响 ,并通过线粒体体积密度... 对SD大鼠进行 4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后 ,电镜下观察其急性运动后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 :间歇性低氧训练和有氧运动相结合 ,可对心肌肌原纤维间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产生一定影响 ,并通过线粒体体积密度的增高和线粒体内膜及嵴的表面密度的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运动 大鼠 心肌 超微结构 线粒体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2
4
作者 夏小慧 胡扬 +2 位作者 王卉 郑慧芳 张一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方法:运用RevMan 4.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Meta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IHT)组和对照组间指标采用加权均数差(WMD)评价。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所有研究均未发现... 目的:综合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方法:运用RevMan 4.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Meta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IHT)组和对照组间指标采用加权均数差(WMD)评价。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所有研究均未发现执行分配隐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HT的干预对运动员EPO、HB和3 000 m跑成绩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IHT作为一个短期(4周内)训练方式,对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作用尚值得质疑,在运动训练中需谨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运动员 有氧耐力 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鸣 李俊平 +2 位作者 王智强 王煜 姜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104,共5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但是间歇性低氧训练实践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受试者的运动水平并不高,或者并没有设对照组,真正运用到优秀运动员并设有对照组的研究并不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间歇性低氧训练 综述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耕春 蒋明朗 黄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 ,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 ,为了研究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效果 ,本文作者分别对小鼠和人作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实验。用实验室实验法。小...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 ,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 ,为了研究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效果 ,本文作者分别对小鼠和人作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实验。用实验室实验法。小鼠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脑组织丙二醛酸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存在差异 ,接受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脑 MDA含量低于非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 ,而 SOD含量却较高。对 15名女大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 ,实验组受试者除两人在两项心理测试中没有进步外 ,心理测试的成绩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验组强于对照组。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改善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提高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反应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建议 :将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一种运动训练的辅助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神经系统 运动医学 间歇性低氧训练 心理实验 丙二醛酸 心理反应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宏 刘宝 +1 位作者 刘桦玮 王荣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73,共7页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的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低氧训练和提高训练质量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指导。运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多水平Meta回归结果显示... 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的评价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低氧训练和提高训练质量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指导。运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多水平Meta回归结果显示,发表年份、性别、Jadad得分、训练时间4因素的P值均大于0.05;而氧浓度、干预周期、训练频率3因素的P值均小于0.05。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明显的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在最大摄氧量方面,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高受氧浓度、干预周期及训练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运动员 有氧能力 干预 元分析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简述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小龙 蒋明朗 雷志平 《体育学刊》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美等国新兴起的一种训练方法 ,它是在高原训练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并已开始应用于运动实践 ,被看作是替代高原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从间歇性低氧训练的起源、组织形式、生理学基础等各方面系统地加以...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美等国新兴起的一种训练方法 ,它是在高原训练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并已开始应用于运动实践 ,被看作是替代高原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从间歇性低氧训练的起源、组织形式、生理学基础等各方面系统地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高原训练 运动实践 训练方法 生理学基础 有效方法 理论基础 兴起 替代 发展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茂叶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笔者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 (IHT)对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和有氧代谢酶类等方面影响的文献综述 ,说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为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有氧代谢能力 参考资料 运动训练 有氧代谢酶 科学化 思路 机体 影响 酶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叶鸣 雷志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498,512,共5页
关键词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训练 运动训练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与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代毅 柯遵渝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本实验借助于动物模型,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低氧训练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线粒体氧化酶SDH和CCO活性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后的大鼠运动时间延长。... 本实验借助于动物模型,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低氧训练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线粒体氧化酶SDH和CCO活性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后的大鼠运动时间延长。提示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活性增高是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心肌 骨骼肌 有氧代谢酶 运动能力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涛 叶鸣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 目的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中血液指标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求IHT的有关机制,为游泳运动项目建立相应的IHT模型,使IHT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辅助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发挥作用。方法以陕西省游泳队男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为期3 w氧浓度逐周递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测试血液学指标、血乳酸、力竭时间、心率。结果(1)RBC、HB、HCT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但有个体差异;WBC、Lymph%均在正常生理含量;(2)在逐级递增负荷中,间歇性低氧训练后运动员力竭时间延长,由1 606.57 s提高至1 689 s,力竭负荷由低氧训练前267.7 w提高到281.5 w;(3)乳酸阈功率在七位受试者中有一人下降,两人不变,四人提高,总体平均值提高12.25%。结论(1)血液指标检查结果IHT前后均在正常生理含量,说明IHT对于游泳运动员机能影响机制有别于高原训练;(2)经过IHT后,运动时间延长,表明IHT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素质;(3)IHT后安静心率比训练前降低,且同级负荷时训练后心率始终低于训练前,表明心脏的输出功率增大;(4)乳酸阈强度提高充分显示IHT使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游泳 运动能力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疲劳和恢复对.H反射参数影响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荣 姜文凯 +1 位作者 罗晶 蒋静华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1,41,共5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以及训练结束后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对H反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用自制低氧混合气体,对8名短跑运动员进行每日10~11%02的循环低氧刺激,持续两周,在IHT前后以及IHT之后的疲劳与恢复过程进行H... 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以及训练结束后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对H反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用自制低氧混合气体,对8名短跑运动员进行每日10~11%02的循环低氧刺激,持续两周,在IHT前后以及IHT之后的疲劳与恢复过程进行H反射各参数测试。结果:两周IHT训练前后M波振幅增加,H波潜伏期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疲劳后即刻H波振幅下降,恢复期前三分钟H波振幅显著降低,随后逐渐恢复,在恢复期第15分钟,H波振幅显著升高。结论:H反射是敏感的反映低氧训练以及疲劳对短跑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影响指标,并提示H反射低氧训练的改变以及运动性疲劳前后以及恢复期的变化与两周低氧训练引起的H反射通路脊髓水平的适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间歇性低氧训练 H反射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秦宇飞 张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验期间每周测试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耐缺氧能力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4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水平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在耐缺氧实验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的耐缺氧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机体在承受大负荷训练负荷时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大负荷训练 睡眠质量 男子赛艇运动员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鸣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血常规、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等指标进行测试,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理。结果:本实验所采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虽不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可显著提高红细胞2,3-DP...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血常规、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等指标进行测试,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理。结果:本实验所采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虽不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可显著提高红细胞2,3-DPG的水平,表明了间歇性低氧训练可增加血液向组织释放氧气的能力,从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间歇性低氧训练 老鼠 有氧代谢能力 红细胞2 3-二磷酸甘油酸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海平 胡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5-69,共5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传统高原训练方法的补充,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使机体生理机能及分子水平产生适应,如血液的EPO、RBC、Hb和骨骼肌HIF、VEGF、肌红蛋白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等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由此,间歇... 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传统高原训练方法的补充,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使机体生理机能及分子水平产生适应,如血液的EPO、RBC、Hb和骨骼肌HIF、VEGF、肌红蛋白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等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由此,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低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肌红蛋白 生理机能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雷志平 叶鸣 +1 位作者 蒋明朗 王茂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7,106,共4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提高气体代谢效率 ,促进运动能力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气体代谢 心率 运动耐力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在间歇性低氧训练中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永欣 云大川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动态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IHT)对人体红细胞生成的影响,男大学生15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IHT组.IHT每天吸低氧(浓度14%~10%)50~60min,连续4周.在低氧训练开始前、低氧训练的第1、3、10、15、17、22、24天,低氧训练结束后的第5... 动态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IHT)对人体红细胞生成的影响,男大学生15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IHT组.IHT每天吸低氧(浓度14%~10%)50~60min,连续4周.在低氧训练开始前、低氧训练的第1、3、10、15、17、22、24天,低氧训练结束后的第5、8、14天取血测试,结果发现,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增多,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多,红细胞计数和压积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引起造血系统的活跃,并至少可持续到低氧结束后8天。建议:运动员可在间歇低氧训练结束后8天内参赛,获得良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可溶转铁蛋白受体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鸿志 张丽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87,共3页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供氧能力 篮球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小鼠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茂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8,7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小鼠有氧代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的影响。方法:经典方法测试间歇性低氧训练心肌、脑、股四头肌中CCO、SDH的含量。结果:心肌组织中,低氧训练组(EHG)比对照组(CG)和运动组(EG)及低氧...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小鼠有氧代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的影响。方法:经典方法测试间歇性低氧训练心肌、脑、股四头肌中CCO、SDH的含量。结果:心肌组织中,低氧训练组(EHG)比对照组(CG)和运动组(EG)及低氧组(HG)中CCO和SDH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脑组织中,EHG中CCO含量最高,和CG、EG及HG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HG比CG和EG中SDH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HG比HG的SDH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股四头肌组织中,EHG中CCO含量最高,其中EHG与C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EG和HG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EHG中SDH的含量最高,其中EHG和CG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HG及EG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小鼠心肌、脑组织及股四头肌中CCO和SDH的含量,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为此训练方法运用到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小鼠 有氧代谢 CCO SDH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