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
作者 赵飞燕 鲁怡 +1 位作者 董丹丹 徐耀凯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防治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84)与IPC组(n=...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防治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84)与IPC组(n=84)。比较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症状指标、LDVT发生率及出血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产妇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IPC组产妇上述指标均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IPC组产妇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产妇,D-D、FIB均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腿围差值、小腿围差值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IPC组产妇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产妇LDVT总发生率为1.19%(1/84),低于常规组产妇的11.90%(1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出血性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能够改善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凝血功能,增强下肢静脉血流回流功能,从而降低其产后L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用于成人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证据总结
2
作者 徐博 赵振华 +2 位作者 邢星敏 季翠玲 袁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检索、评价并总结间歇性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用于成人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如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英国... 目的通过检索、评价并总结间歇性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用于成人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如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美国临床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Service System,SinoMed)、美国血液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等。检索其中关于间歇性充气加压用于成人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防治方面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对证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再按照主题提取与汇总证据资料。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12篇文献,通过阅读、提取和汇总,整理了关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使用前评估患者、使用适应证、使用禁忌证、启动时机、实施前准备、充气方法、使用时长、停止时机、过程观察、并发症观察和文件记录11个主题的19条证据。结论通过证据总结,可帮助一线护理人员更高效地获取并理解和掌握证据,从而进一步规范IPC的临床使用,促进建立标准化IPC使用管理流程,提高IPC干预效果,防止患者的下肢静脉形成血栓,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间歇性充气加压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琪 丁俊琴 +1 位作者 张秀果 窦晨浩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期34-38,共5页
深静脉血栓(DVT)是住院卧床患者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防治,严重者可威胁生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DVT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是临床常用的机械预防措施之一。本文从IPC对DVT的预防机制以及IPC的最佳使用时间方面进行综述... 深静脉血栓(DVT)是住院卧床患者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防治,严重者可威胁生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DVT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是临床常用的机械预防措施之一。本文从IPC对DVT的预防机制以及IPC的最佳使用时间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IPC的使用提供参考,为DVT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深静脉血栓 使用时间 综述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联合踝关节泵运动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银玲 王玉伟 +1 位作者 李慧 李梦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联合踝关节泵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心血管外科手术的8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 目的:探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联合踝关节泵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心血管外科手术的8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及训练,研究组术后接受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联合踝关节泵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下肢血液循环综合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皮肤颜色评分、小腿周径及足背脉搏评分低于对照组,皮肤温度、肌肉力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EDVT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联合踝关节泵运动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减少LEDVT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踝关节泵运动训练
下载PDF
早期活动方案配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费立鸿 马春艳 席红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方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方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早期活动方案干预;观察给予早期活动方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T_(0))、干预1周(T_(1))、干预2周(T_(2))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T_(1)、T_(2)时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早期活动方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方案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静脉血流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6
作者 张思平 马鹏程 +4 位作者 孙荣鑫 梅娜 胡佳俊 柴浩 姜侃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热疗治疗)、IPC联合热疗组(行IPC联合40℃热疗治疗),每组10只。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1、5、10 min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定左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血液平均流速、血液峰值流速以及每分钟血流量:3组治疗后1、5、10 min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2)血管内径:3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治疗后1 min 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治疗后5、10 min 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PC和热疗单独应用相比,IPC联合热疗可明显改变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可产生更为强烈的扩张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流动力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间歇性充气加压 热疗 家兔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不同治疗压力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响 王姝 +2 位作者 赵士莹 朱红艳 叶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装置不同治疗压力对重症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以120例重症长期卧床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采取30 mmHg,试验1组采取45 mmHg,试验2...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装置不同治疗压力对重症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以120例重症长期卧床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采取30 mmHg,试验1组采取45 mmHg,试验2组采取60 mmHg,比较3组病人15 d内DVT发生率、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D-D)水平、双下肢股静脉峰值血流量及气压治疗套筒内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结果:3组病人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3组病人D-二聚体降低幅度为试验2组>试验1组>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病人双下肢股静脉血流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1组与试验2组的股静脉血流峰值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增快(P<0.05和P<0.01);对照组深部组织损伤发生0例(0%),试验1组1例(2.5%),试验2组7例(17.5%),试验2组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及试验1组(P<0.01和P<0.05)。结论:长期气压治疗的病人压力参数更推荐45 mmHg,可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及病人下肢血液循环,同时避免深部组织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卧床 间歇性充气加压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演铃 阳东荣 +2 位作者 钱爱民 朱进 钱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172-4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预防效果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96例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 目的 探讨在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预防效果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96例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和相关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vs13.3%,P<0.05)。治疗组股总静脉管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前列腺根治术后患者中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具有较好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及较好的凝血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前列腺癌 根治术 深静脉血栓 凝血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建杰 武建忠 +2 位作者 董志辉 张斌 徐巧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38-739,767,共3页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物理性措施(即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和术后下肢功能康复锻炼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钠组、物理预防组均能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且低分子肝素钠组低于物理预防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物理预防均能减少脊柱术后血栓事件发生,且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更加明显;高危患者可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联合预防静脉栓塞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静脉栓塞症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亚静 韩贵俊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危重患者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因ARDS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抗凝预防;实验组给予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并采用彩...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危重患者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因ARDS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抗凝预防;实验组给予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下肢血栓情况,判断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超声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高龄直肠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振峰 张冉 刘庆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24-4226,共3页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高龄直肠癌患者(≥70岁)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70岁)直肠癌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给...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高龄直肠癌患者(≥70岁)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70岁)直肠癌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与间歇性充气泵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各项凝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阳性症状和肺栓塞。试验组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1%与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P=0.026)。试验组术后第8天峰速度、平均速度、单位时间血流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试验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高龄直肠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红花黄色素 间歇性充气 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人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和新型敷料联合应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金玲 林少芒 李强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32-33,36,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和新型敷料联合应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79条患肢)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39条患肢)采用手术加IPC和新型敷料治疗;对照组34例(40条患肢)采用手术加传...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和新型敷料联合应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79条患肢)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39条患肢)采用手术加IPC和新型敷料治疗;对照组34例(40条患肢)采用手术加传统敷料方法治疗。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为91.4%,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和新型敷料联合应用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加压 新型敷料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溃疡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黎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8133-8136,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的应用特点及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80/2010时限内...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的应用特点及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80/2010时限内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治疗有关的文献。纳入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章。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23篇。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以及止痛泵的应用和心理因素等相关。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集中在股静脉、腓肠静脉和小腿肌间静脉丛;好发时间则集中在髋关节置换后1~7d。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主要通过其机械效应及生物化学效应预防血栓形成。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髋关节置换后的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物理疗法,但对高风险患者的治疗效果尚不能肯定,需结合药物行预防治疗,以获得较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下肢 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充气加压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海阳 屈文燕 +2 位作者 谢敏飞 王瑞英 龚柳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采用肺癌根治术后常规康复方法的对照组患者40例与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并比较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采用肺癌根治术后常规康复方法的对照组患者4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进行治疗的干预组患者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肺癌治疗状态评价量表(FACT-L)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7,P=0.016)。干预前后,干预组D-二聚体、APTT、PT及FIB均有所改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及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D-二聚体,FIB均低于对照组,而APTT,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件的关注状况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了社会/家庭状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其余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后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深静脉血栓 康复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预防老年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秀娟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老年肺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DVT,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老年肺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DVT,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DVT。观察术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下肢肿胀、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能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肺癌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在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妙成 《微创医学》 2014年第3期352-353,共2页
目的观察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于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共3 d;如存在高危因素,使用时间为术后第1... 目的观察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于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共3 d;如存在高危因素,使用时间为术后第1天持续到术后第10天。结果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加压 妇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危重症患者下肢DVT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蕾 汪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装置对老年危重症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危重症PICC置管...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装置对老年危重症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危重症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双下肢股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VT的发生率为3.57%(2/5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07%(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均长于对照组患者,FD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双下肢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能够降低老年危重症静脉PICC置管患者下肢DVT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老年 间歇性充气加压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踝泵运动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俊花 王晨峰 +1 位作者 范晓森 陆静静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泵运动训练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外伤骨折患者144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踝关节泵... 目的:分析踝关节泵运动训练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外伤骨折患者144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踝关节泵运动训练+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进行干预。对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生化指标、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组间生化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组间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泵运动训练+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泵 运动训练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DVT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志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水平,并统计两组DVT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d及10d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水平均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10d DVT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结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间歇性充气压力静脉泵 护理干预 静脉血栓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疗法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利蓉 韩江涛 +2 位作者 黄智勇 郭伟昌 夏玉萍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0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疗法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7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术后不加用间歇性充气治疗;试验组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第...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疗法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7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术后不加用间歇性充气治疗;试验组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加用间歇性充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74%,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26%,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36%,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64%,并发症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治疗可以提高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 下肢静脉溃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