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燕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究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划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接受间歇性导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Kegel运动。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划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接受间歇性导尿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Kegel运动。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导尿时间、尿路感染情况、盆底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导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尿路感染率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Oxford评分及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力时间均比干预前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干预前高,且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Kegel运动联合间歇性导尿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确切,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宫颈癌 Kegel运动 间歇性导尿
下载PDF
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对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周晓燕 吕开月 +6 位作者 程树锦 农瑾雯 付晶晶 李雨航 刘海兰 韦钰晴 刘海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97-180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对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85例脊髓损伤患者作...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对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85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干预。在干预1个月后采用间歇性导尿依从性评估量表(ICAS)评估患者的导尿依从性;在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分别采用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表(NB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负性情绪(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ICA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8.55±3.10)分、(39.83±3.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3.75)分、(51.67±4.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BSS总分为(26.44±7.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1±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总分为(51.12±5.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98±7.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可提高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依从性,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神经源性膀胱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斯金纳强化 CICARE沟通 间歇性导尿 依从 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中老年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晶 岳亚琳 +5 位作者 王富文 孙建 姜歆宇 朱琰 曹琦 王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对于中老年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治疗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中老年患者105例,并以1∶2的比...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对于中老年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治疗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中老年患者105例,并以1∶2的比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联合治疗组(n=70)和间歇导尿组(n=35)。间歇导尿组接受单纯间歇导尿治疗,联合治疗组予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SF-36生活质量评分、中西医症状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间歇导尿组(95.71%vs 40.00%,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间歇导尿组(P<0.05);2组治疗前后尿路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膀胱初感容积指标值低于间歇导尿组,而最大尿流率及最大逼尿肌压力指标值均高于间歇导尿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SF-36评分及中西医症状量表评分均低于间歇导尿组(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中老年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患者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间歇性导尿 针刺
下载PDF
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白晋锋 李国庆 +3 位作者 钱会 周金娜 王文文 申红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SCI合并N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 目的探究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SCI合并N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护理干预,均干预8周。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自主排尿功能等级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y-74,GQOLI-74)以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膀胱安全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自主排尿功能等级和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膀胱安全容量、自主排尿功能等级和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较干预前均有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干预期间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量管理联合间歇性导尿不仅可有效改善SCI合并NB患者的膀胱功能、自主排尿功能,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管理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下载PDF
早期渐进式细节化康复护理训练在间歇性导尿术介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徐学云 汪艳 +1 位作者 王爱凤 张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式细节化康复护理训练在间歇性导尿术介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式细节化康复护理训练在间歇性导尿术介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渐进式细节化康复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尿路感染发生率和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和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渐进式细节化康复护理训练能够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尿路感染和导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间歇性导尿 渐进式细节化康复护理
下载PDF
ICF理念下膀胱管理对间歇性导尿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6
作者 钱雪 杨玲 +3 位作者 王洁 谈雪梅 邓丽云 何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及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理念下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在间歇性导尿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指导临床决策、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及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理念下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在间歇性导尿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指导临床决策、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优化出院指导质量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因脊髓损伤所致间歇性导尿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便利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最终收集到有效数据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膀胱管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ICF理念的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效能水平,并调查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膀胱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2(87.50,96.00)分,对照组为80(78.00,8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86.58±5.49)分,对照组为(74.87±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自我膀胱管理知识掌握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分别为(63.17±1.79)分、(83.21±4.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2.52±3.23)分、(66.57±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的膀胱标准化管理方案可以提高间歇性导尿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膀胱管理能力,以获得最佳的出院准备度,促进患者完成从医院专业照护到自我照护的顺利过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出院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ICF理念 标准化膀胱管理 出院准备度 自我能效感
下载PDF
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奕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实施常... 目的:分析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实施常规膀胱护理)、试验组(n=31,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对比两组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LUT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4 h单次排尿量、日排尿次数均比对照组多,残余尿量比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2%,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指导 间歇性导尿护理 老年 神经源膀胱
下载PDF
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肖家骥 杨双妍 +1 位作者 马帅 李柯岚 《内科》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个性化膀... 目的探讨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间歇性导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尿路感染情况、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单次排尿量和尿失禁次数。结果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尿路感染率、残余尿量、尿失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膀胱安全容量、单次排尿量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可增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增加单次排尿量,减少尿路感染情况、残余尿量和尿失禁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膀胱冲洗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护理
下载PDF
穴位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何丽群 李玲 +3 位作者 温景清 钟春红 张丽 官梦春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研究组采用穴位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膀胱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艾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可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艾灸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下载PDF
脐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探究脐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0 例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行间歇性导尿护理与脐灸联合间歇性导尿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效果、膀胱容量改善效果较高,... 探究脐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0 例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行间歇性导尿护理与脐灸联合间歇性导尿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效果、膀胱容量改善效果较高,感染概率较低。结论 脐灸联合间歇性导尿护理可改善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症状与膀胱功能,提升护理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灸 间歇性导尿 中风 神经源膀胱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新型一次性清洁间歇性导尿包研制与介绍
11
作者 郑玉梅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2期254-255,共2页
目的制作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所需新型一次性清洁间歇性导尿包。方法该导尿包包括消毒湿纸巾(5张)、水囊(1个,内装10 mL灭菌用水,水囊头有1个螺旋开关)、导尿管(1根,连接引流袋1个,两者为整体式结构,导尿管头端有亲水涂层润滑)和引流... 目的制作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所需新型一次性清洁间歇性导尿包。方法该导尿包包括消毒湿纸巾(5张)、水囊(1个,内装10 mL灭菌用水,水囊头有1个螺旋开关)、导尿管(1根,连接引流袋1个,两者为整体式结构,导尿管头端有亲水涂层润滑)和引流袋四部分;并分为男包和女包,区别在于导尿管长度和粗细不同。结果与结论该一次性清洁间歇性导尿包制作简单,携带方便,结构稳定,在操作中不需要另外准备其他用物,不会造成漏尿、弄湿裤子等问题,且能准确记录导出尿液,使用安全方便,可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清洁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膀胱疾病 间歇性导尿
下载PDF
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窦娜 閤梦琴 +3 位作者 游婷 张姿 张翠 赵恩锋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FIGOⅠA期、ⅠB期、ⅡA期)手术后残余尿量不合格患者182例,于手术后...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FIGOⅠA期、ⅠB期、ⅡA期)手术后残余尿量不合格患者182例,于手术后第10天拔除尿管,测残余尿量≥100 mL者为不合格。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及个体化精准护理,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及常规护理。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残余尿量合格需要的时间和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FIGO分期、残余尿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余尿量100~200 mL、201~350 mL者中,观察组残余尿量合格需要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能够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临床效果满意,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 膀胱 泌尿道感染 宫颈肿瘤 妇科外科手术 护理 间歇性导尿
下载PDF
依据膀胱安全容量间歇性导尿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大伟 朱红军 +4 位作者 柯俊 冯晓燕 陈玉红 刘怡 蔡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3-908,共6页
目的评估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法行间歇性导尿,在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某院的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间... 目的评估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法行间歇性导尿,在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某院的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间歇性导尿,导尿频率依据残余尿量确定。干预组予以间歇性导尿,导尿频率依据膀胱安全容量确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细菌菌落计数及菌种构成、不良反应、残余尿量、膀胱安全容量及逼尿肌厚度。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过程中干预组有1例因不能完成疗程而脱落。干预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10.17%)低于对照组(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P=0.012);干预组尿培养细菌菌落数为(4.71±0.13)lg CFU/mL,低于对照组的(4.99±0.25)lg CF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8,P=0.019);两组患者尿培养检出细菌均以G-菌为主。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残余尿量、逼尿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3、3.412,均P<0.05);干预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6,P=0.01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性导尿,可以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膀胱 泌尿道感染 尿流动力学 间歇性导尿 膀胱安全容量
下载PDF
清洁自我间歇性导尿教导模式临床运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孟玲 钱进 +1 位作者 李巧玲 徐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8-570,共3页
清洁自我间歇性导尿,是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已在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中被广泛接受,是安全、有效、简单的重要治疗手段[1—2]。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在患者出院1个月前教由患者或家属行清洁自我间歇导... 清洁自我间歇性导尿,是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已在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中被广泛接受,是安全、有效、简单的重要治疗手段[1—2]。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在患者出院1个月前教由患者或家属行清洁自我间歇导尿,而不同的患者或家属,教育背景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就决定了掌握间歇导尿技术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因此,在患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规范地进行教导,以提高患者对间歇性导尿的理解能力、接受依从能力和操作能力并降低并发症尚需进一步明确。我们对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膀胱 临床使用过程 导模 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 个体差异 脊髓损伤 依从 残余尿量
下载PDF
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沈雅萍 陈秋雁 董力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2961-2962,共2页
目的观察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引起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突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完... 目的观察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引起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突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完成残余尿量小于100 mL所需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缩短治疗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在缩短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排尿障碍的治疗时间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电刺激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尿潴留
下载PDF
清洁间歇性导尿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正燕 黄丽 +1 位作者 俞春风 赵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导尿管,观察组采用CIC。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导尿管,观察组采用CIC。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在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可以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尿潴留 清洁间歇性导尿
下载PDF
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方梅 程小芸 +4 位作者 刘伟兰 雷艳 邹志强 魏薇薇 郑粤湘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6期1523-1524,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且需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亲水涂层导尿管(使... 目的探讨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且需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亲水涂层导尿管(使用啫喱膏润滑剂润滑)进行清洁间歇导尿等膀胱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使用一次性亲水涂层超滑导尿管(使用无菌水浸湿导尿管润滑)进行间歇导尿等膀胱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舒适度及尿道黏膜损伤率(血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粘膜损伤率(血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可增加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和舒适度,减少尿道黏膜损伤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亲水涂层导尿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膀胱 护理
下载PDF
中文版间歇性导尿满意度评估量表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莉 张建梅 +4 位作者 蒋红英 朱亮 龙雨阳 杨颖 杨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间歇性导尿满意度评估量表(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InCaSaQ)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经过翻译、综合、回译、专家咨询、预调查,形成中文版InCaSaQ。对101例神经源性... 目的:探讨中文版间歇性导尿满意度评估量表(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InCaSaQ)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经过翻译、综合、回译、专家咨询、预调查,形成中文版InCaSaQ。对101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进行调查,测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InCaSaQ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5,奇偶折半系数为0.970,重测信度为0.834;中文版InCaSaQ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82~1.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为0.926。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06%。结论:中文版InCaSaQ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对间歇性导尿满意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膀胱 满意度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杜艳会 刘玲 +2 位作者 邓晶 肖玲 赵庆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1期4065-4068,共4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8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得分较低,存在认知不足,本... [目的]调查并分析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8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得分较低,存在认知不足,本科及以上学历医护人员得分高于本科以下学历者(P〈0.05);工作6年~10年者得分低于其他组(P〈0.05);超过1/3的问题正确率低于50%。[结论]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认知缺乏,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膀胱 间歇性导尿 医护人员 认知调查
下载PDF
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沈娟 王文远 +3 位作者 阚正华 祁玉军 申曌 毕传昊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0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间歇性导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间歇性导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最大尿流率、最大排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及膀胱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膀胱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膀胱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能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可纠正尿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神经源膀胱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