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证据总结
1
作者 陆爽爽 张颜 +1 位作者 黄雨涵 曹艳佩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4期2484-2491,共8页
目的:检索并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相关证据,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进行运动锻炼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 目的:检索并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相关证据,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进行运动锻炼提供参考。方法:根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SIG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医脉通、美国血管外科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协会、PubMed、CINANL、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时限从2017年10月—2023年10月。经过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实践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专家共识、18篇系统评价,最终从运动的适用对象、运动的评估/培训、运动地点、运动流程、运动类型/方式、运动时间/频次/周期、运动强度、运动时的质量控制、运动的效果评价、运动时的注意事项10个方面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运动疗法的最佳证据,为制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间歇性跛行病人的运动方案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 运动疗法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揭秘间歇性跛行
2
作者 海兴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5期33-33,共1页
有些人出现过以下症状:平时走路不超过50米就会有腰部酸痛、双腿酸胀、麻木、无力等症状,坐下来休息片刻就可缓解,而且日益加重。一想到走路困难,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腰腿方面的疾病,殊不知两条腿越走越沉还另有原因。上面说的这些症... 有些人出现过以下症状:平时走路不超过50米就会有腰部酸痛、双腿酸胀、麻木、无力等症状,坐下来休息片刻就可缓解,而且日益加重。一想到走路困难,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腰腿方面的疾病,殊不知两条腿越走越沉还另有原因。上面说的这些症状在医学中称为间歇性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酸痛 间歇 走路 症状
下载PDF
踝肱指数对血管源性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宫力红 张杨 +1 位作者 李春民 张望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对血管源性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60例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血管源性组(n=104)和神经源性组(n=5...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对血管源性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60例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血管源性组(n=104)和神经源性组(n=56),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间歇性跛行严重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情况、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趾肱指数(TBI)、ABI,分析发生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管源性组患者CRP、LpA、Hcy水平均高于神经源性组患者,TBI、ABI均低于神经源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LpA、Hcy、TBI、ABI均是发生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严重程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均低于轻度、中度患者,中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均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RP、LpA、Hcy、TBI、ABI诊断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2、0.697、0.700、0.783、0.801。结论ABI对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和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效能良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 神经源 间歇 踝肱指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代远 高春雨 +10 位作者 李路广 杨克新 孙武 罗杰 冯敏山 李建国 李磊 冯蓬 伏敏睿 温海宝 高景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DLS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转腰汤颗粒、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转腰汤颗粒模拟剂... 目的观察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DLS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转腰汤颗粒、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转腰汤颗粒模拟剂、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后1、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3周及治疗后1、3个月观察2组间歇性跛行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脱落5例、剔除2例,对照组脱落5例、剔除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及随访各时点间歇性跛行距离、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比较,试验组间歇性跛行距离、VAS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周及治疗后1、3个月比较,试验组间歇性跛行距离、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周,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2例(4.4%),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10.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腰汤颗粒可有效缓解DLSS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相较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效果更优,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腰汤颗粒 退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 随机对照
下载PDF
针刺治疗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志顺 赵宏 +6 位作者 谢利民 叶永铭 魏成军 孙书臣 张维 刘元石 马晓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1-464,共4页
目的 :寻找治疗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的有效方法。方法 :针刺组 30例用深刺大肠俞为主的方法治疗 ;同时设非随机同期对照组 30例 ,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结果 :针刺组治疗 4周后 ,显效率 14 3% ,有效率 75 0... 目的 :寻找治疗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的有效方法。方法 :针刺组 30例用深刺大肠俞为主的方法治疗 ;同时设非随机同期对照组 30例 ,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结果 :针刺组治疗 4周后 ,显效率 14 3% ,有效率 75 0 % ,总有效率 89 3% ;对照组显效率 15 4 % ,有效率 30 8% ,总有效率 4 6 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针刺组诱发电位评价 ,N18有效率 91 7% ;病程超过 1年 ,有效率 80 0 %。结论 :针刺大肠俞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继发 退变 腰椎管狭窄 间歇 并发症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的降钙素治疗(附31例报告)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华 李承球 +5 位作者 韩祖斌 朱丽华 宋知非 吴宇光 杨秀珍 陈新 《颈腰痛杂志》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NICL)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鳗鱼降钙素对31例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72%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下肢疼痛症状减轻;8周后83%患者... 目的:为了探讨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NICL)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鳗鱼降钙素对31例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72%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下肢疼痛症状减轻;8周后83%患者的步行能力明显提高,相伴出现的下肢痛亦有所改善。结论:认为降钙素不仅能迅速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骨痛,而且可有效地提高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降钙素能增加马尾神经组织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间歇 降钙素 治疗
下载PDF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梅芳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47-349,共3页
自1954年Verbiest首次系统地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其临床表现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症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典型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通常在站立、腰伸直以及行走时出现,休息或腰屈曲... 自1954年Verbiest首次系统地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其临床表现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症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典型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通常在站立、腰伸直以及行走时出现,休息或腰屈曲时缓解。目前有关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 间歇 病理生理学 血供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梅芳瑞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8-239,共2页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性和外伤性之分。而非骨性椎狭窄的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间歇 发生机理
下载PDF
间歇性跛行的现代认识和疗法
9
作者 韩政 欧吾锋 《医药导报》 CAS 1989年第6期10-12,共3页
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是糖尿病或中风的2~3倍。近10年来,由于一些新药和介入技术的出现,对跛行的治疗上已有显著的进展。一、临床表现跛行(claudi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但... 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是糖尿病或中风的2~3倍。近10年来,由于一些新药和介入技术的出现,对跛行的治疗上已有显著的进展。一、临床表现跛行(claudi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但它并非本病典型特征。具有特征性的主诉有肌肉痛、痉挛或疲劳,均因局部肌肉缺血所引起。这些表现可在同一运动量后发生,而在下肢垂直休息1~5分钟后随即消失。跛行的定位可提供引起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下肢动脉 肌肉痛 介入技术 血管成形术 低血脂 气囊成形术 血管疾病 肾并发症 骼动脉
下载PDF
针刺治疗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30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志顺 刘军 +1 位作者 杨中阳 刘元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源间歇 针刺疗法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友全 林成君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临床上间歇性跛行症状十分常见 ,病人主要分布在骨科、神经科、血管外科及内科等领域。其发生机理多种多样 ,表现形式也较复杂 ,有时容易误诊误治。为了便于对此类疾病的掌握 ,本文较为全面的描述了神经源性、脊髓源性、血管源性间歇跛... 临床上间歇性跛行症状十分常见 ,病人主要分布在骨科、神经科、血管外科及内科等领域。其发生机理多种多样 ,表现形式也较复杂 ,有时容易误诊误治。为了便于对此类疾病的掌握 ,本文较为全面的描述了神经源性、脊髓源性、血管源性间歇跛行的发生机理以及临床特点。目的是能够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 ,从而及时正确的掌握病因诊断和恰当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发生机理 临床特点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晨阳 李伟浩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11-312,共2页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下肢疾病临床指南委员会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针对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患者的病情...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下肢疾病临床指南委员会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针对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SVS临床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对于无症状或间歇性跛行ASO—LE患者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 无症状 血管外科 诊治指南 学会 美国 SURGERY
下载PDF
间歇性跛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世杰 王少波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神经源性及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两大类。其症状有许多类似之处 ,但病因却完全不同 ,尤其是神经源性中的马尾性与脊髓性间歇性跛行在临床上极易导致误诊 ,使治疗走入歧途。通过了解其发病机...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神经源性及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两大类。其症状有许多类似之处 ,但病因却完全不同 ,尤其是神经源性中的马尾性与脊髓性间歇性跛行在临床上极易导致误诊 ,使治疗走入歧途。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基础及详细的临床检查 ,结合一定的辅助检查 ,并结合了数年来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 ,可以有效地做出鉴别诊断 ,使治疗得以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鉴别诊断 神经源 血管源
下载PDF
治疗稳定性间歇性跛行的新药——西洛他唑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晖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间歇 药物疗法 西洛他唑 周围动脉
下载PDF
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跛行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连江 马晓玲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0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踱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间歇性踱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患者服用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患... 目的:观察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踱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间歇性踱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4例。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患者服用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患者踝臂指数(ABI)值;测定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研究组治疗后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6-MWT、ABI值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ABI外,研究组治疗后TC、LDL-C以及6-MW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0.48%,对照组53.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粉和水蛭粉3:1配制胶囊治疗间歇性跛行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水蛭粉 间歇 腰部疾患
下载PDF
颈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16例临床治疗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世民 黎作旭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间歇 脊髓压迫症
下载PDF
神经源性与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的临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茂水 李勇 李振宇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S1期18-19,共2页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脊髓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乏力、沉重感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若继续行走或站立,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由... 间歇性跛行是脊柱脊髓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乏力、沉重感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若继续行走或站立,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由于临床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间歇 诊断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博 樊雪强 刘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评价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沙格雷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用药物治疗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从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符合... 目的评价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沙格雷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用药物治疗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从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研究,采用Stata进行网状Meta分析和干预措施排序,临床指标为最大步行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结果共纳入5项RCT研究共240例患者。结果显示在增加最大步行距离方面,疗效排名前两位为贝前列素钠、沙格雷酯,其次为西洛他唑、贝前列素钠联合阿司匹林、空白/安慰剂和阿司匹林;在增加无痛步行距离方面,贝前列素钠、沙格雷酯疗效位于前两位,其次为贝前列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结论贝前列素钠在提高中国间歇性跛行患者最大步行距离和无痛步行距离方面疗效确切且相对较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META分析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密集型埋线疗法治疗间歇性跛行经验
19
作者 秦永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8期142-142,共1页
间歇性跛行主要表现在腰椎管狭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动脉硬化栓塞等病症之中。经过10余年的临床治疗发现,间歇性跛行病例中如髂翼外三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
关键词 密集型埋线 髂翼外三肌 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间歇 病因新发现
下载PDF
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对老年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静息痛、间歇跛行及行走距离的影响(英文)
20
作者 杨文 初荣 +5 位作者 王玉 曾倩 刘淑荣 罗宁 杨鸿雁 汤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32-233,共2页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mL,1次/d,共15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3.6)d(5~11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mL×15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5),30%(3/42),χ2=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χ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23.5),(76.5±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泵 动脉硬化 老年人 缺血 下肢 疼痛 间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