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1
作者 孙俊花 庆笑春 《内科》 202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患者行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 目的研究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患者行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运动耐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右心室最大收缩期纵向应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左、右心室最大收缩期纵向应变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峰值功率、运动持续时间、无氧阈值水平均高(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和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 心肌应变参数 心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师丽琪 雷普文 钱宝堂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66-469,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康复方式,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心肺适应性,且安... 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康复方式,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心肺适应性,且安全性良好。同时我国正逐步展开冠心病患者PCI后HIIT的应用研究。本文通过对HIIT概述、HIIT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HIIT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医护人员对HIIT在接受PCI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作用的了解,促进HIIT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强度间歇运动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庆娟 张倩影 +2 位作者 张文娟 杨妍妍 高玲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收治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39)与研究组(n=42)。常规组予以常... 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收治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39)与研究组(n=42)。常规组予以常规呼吸肌训练,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呼吸肌最大收缩能力[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吸气流量峰值(PIF)]、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莫顿活动指数(DEMMI)、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动脉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步态指标(步速、步频、步幅)。结果训练后,两组MIP、MEP均高于训练前,PIF大于训练前,且研究组MIP、MEP均高于常规组,PIF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用力肺活量均小于训练前,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均快于训练前,常规组呼气峰流速慢于训练前,且研究组用力肺活量大于常规组,第1秒用力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均快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DEMMI、FMA、MBI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步速、步频均快于训练前,步幅均大于训练前,且研究组步速、步频均快于常规组,步幅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力,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间歇 呼吸肌训练 缺血脑卒中
下载PDF
不同干预周期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老年人认知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刘鑫鑫 耿治中 陈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82-2289,共8页
目的: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干预措施被应用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改善,但其疗效尚存在争议。故文章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以期... 目的: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干预措施被应用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改善,但其疗效尚存在争议。故文章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该干预措施改善老年人认知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关于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老年人群认知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1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包括4篇高质量文献以及4篇低质量文献,共369例患者。Meta分析发现,①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VO2 max(WMD=3.78,95%CI:2.79-4.77,P<0.00001);亚组分析表明当进行长期干预(干预周期≥6周)时,与中强度持续性训练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的执行能力(SMD=0.36,95%CI:0.20-0.52,P<0.0001)和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0.35,95%CI:0.17-0.52,P<0.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最大摄氧量(WMD=6.75,95%CI:4.20-9.29,P<0.00001)、记忆力(SMD=0.20,95%CI:0.03-0.37,P=0.02)、执行能力(SMD=0.87,95%CI:0.52-1.22,P<0.00001)以及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0.89,95%CI:0.46-1.33,P<0.0001),亚组结果分析表明,当进行长期干预(干预周期≥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执行能力(SMD=0.75,95%CI:0.41-1.09,P<0.0001)以及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0.50,95%CI:0.19-0.81,P=0.002)、转换能力(SMD=1.65,95%CI:0.86-2.44,P<0.0001);③当进行单次干预时,与对照组相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执行能力(SMD=1.25,95%CI:0.39-2.11,P=0.004)和其子功能抑制能力(SMD=2.40,95%CI:0.87-3.92,P=0.002)。结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执行能力及其子功能抑制能力,但记忆能力方面并未产生改善效果。同时长期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老年人群有氧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方面的改善效果均优于中强度持续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强度间歇训练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老年人 认知功能 执行能力 记忆力:最大摄氧量 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强度间歇训练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高旭 陈俞庆 +2 位作者 许忠梅 任绪艳 苏敏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2-418,共7页
目的观察中强度间歇训练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苏省荣军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A组和康复B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观察中强度间歇训练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苏省荣军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A组和康复B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有氧训练,康复A组接受有氧训练+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康复B组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强度间歇训练。有氧训练每天1次,每次训练总时间30 min,每周训练4 d,共训练10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每天1次,每次45 min,每周4 d,共治疗10周。中强度间歇训练每天1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训练3 d,共训练10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评估3组患者的心脏储备指标,采用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评估3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采用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_(2)peak)、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abolic equivalent,METs)和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in walking distance test,6MWD)评估3组患者的运动能力,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scale,SAQ)评估3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3组患者干预10周后的LVEF、SV、VO_(2)peak、METs、6MWD和SAQ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3组患者的TC、TG、HDL-C和LDL-C浓度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周后,康复A组患者的LVEF、SV、VO_(2)peak、METs、6MWD和SAQ评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康复B组患者的LVEF、SV、VO_(2)peak、METs、6MWD和SAQ评分明显均高于康复A组和对照组,康复A组患者的TC、TG、HDL-C和LDL-C浓度低于对照组,康复B组患者的TC、TG、HDL-C和LDL-C浓度低于康复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和有氧训练基础上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心脏储备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升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中强度间歇训练的效果也优于有氧训练,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强度间歇训练 增强型体外反搏 冠心病 心脏康复训练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蓓 林梅 谢文亮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6期595-599,共5页
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是国际公认的IA类推荐,适用于特定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尽管中等强度连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 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是国际公认的IA类推荐,适用于特定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尽管中等强度连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一直是心脏康复领域采用的主要运动方式,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似乎比MICT在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面更有效。现综述HIIT运动训练方案对心脏病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的影响及对CVD和HF患者肺、心、血管和骨骼肌系统的有益生理机制。并与MICT相比较,展现HIIT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依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HIIT运动强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 心脏康复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陆敏杰 田园 +4 位作者 吴长伟 王冬缘 谢国浩 周子怡 王泳 《中国康复》 202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高强度间歇跑台进行训练)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训练),比较2组患者训练前和训练后2周...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高强度间歇跑台进行训练)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训练),比较2组患者训练前和训练后2周的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测试(10MWT)、6min步行测试(6MWT)、简式Fugl-Meyer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结果:训练2周后,2组患者组内比较观察组FAC、BBS、10MWT、6MWT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训练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大腿酸痛外,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且训练过程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度间歇训练 步行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提升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关系刍议
8
作者 赵普 单鑫禹 李雨峰 《拳击与格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在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究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增强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训练效果和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证的方法,对柔道运动员核心... 近年来,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在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探究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与增强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训练效果和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证的方法,对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需求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原理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其对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及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柔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并对其竞技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 柔道运动员 核心力量 训练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池蕾娟 刘宏军 +1 位作者 杨超君 闵晓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4,共6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康复作为心脏病患者院外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既往研究已证明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死亡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康复作为心脏病患者院外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既往研究已证明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心力衰竭、稳定性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较步行、慢跑等中等强度持续性有氧训练(MICT)更加有效且高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最新研究显示,HIIT还可较MICT更加显著地降低ACS患者的血小板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患者运动依从性,且不增加血栓不良事件及恶性心律失常风险,有望成为ACS患者院外心脏康复策略中运动处方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综合征 强度间歇训练 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训练 心脏康复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研究进展——以高强度间歇训练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苏霞 袁薇娜 +3 位作者 刘丹 李方语 唐占英 胡志俊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脏康复受到更多的关注。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是一种二级预防工具,用于改善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心脏康复的重要运动方式之一,因其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脏康复受到更多的关注。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是一种二级预防工具,用于改善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心脏康复的重要运动方式之一,因其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参与心脏康复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关于其运动处方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南。文章综述运动处方中各组成部分的研究进展,为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 心脏康复 冠心病 运动处方
下载PDF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及高强度间歇训练心脏康复在冠心病PCI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刚 谢伦芳 王琼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分析格林模式健康教育与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20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 目的分析格林模式健康教育与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20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102例)和B组(98例)两组。A组采用格林模式健康进行干预,B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脏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LEVF指标仅在时点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LVESD、LVEDD、LEVF指标明显低于护理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6MWT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6MWT指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后的6MWT指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情感得分、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社会指数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感得分、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社会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后的情感得分、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社会指数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Z=-11.479,P<0.001);A组患者总满意度(97.06%)高于B组(8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8)。结论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及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均具有较好效果,前者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更佳,后者改善心肺功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 强度间歇训练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小鼠肥胖性肌萎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伟皓 田航 +3 位作者 栾一胜 马艺璇 熊莹喆 张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18-5623,共6页
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而来的是肥胖性肌萎缩等相关并发症。虽然运动已被报道可以改善多种肥胖相关疾病,但是其中鲜有关于运动模式的研究。目的:在相同运动距离的前提下,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 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而来的是肥胖性肌萎缩等相关并发症。虽然运动已被报道可以改善多种肥胖相关疾病,但是其中鲜有关于运动模式的研究。目的:在相同运动距离的前提下,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两种运动模式对小鼠肥胖性肌萎缩的改善作用,为肥胖性肌萎缩的运动干预疗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2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普通饮食组、普通饮食+MICT组,普通饮食+HIIT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MICT组、高脂饮食+HIIT组(每组12只),通过检测小鼠腓肠肌质量、腓肠肌指数、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腓肠肌脂质沉积以及腓肠肌中肌萎缩标志基因Murf-1与Atrogin-1的表达量来评估8周不同运动模式的跑台训练对于长期高脂饮食引起的肌萎缩的改善作用。结果与结论:(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MICT和HIIT均改善了腓肠肌指数(MICT+18.8%vs.HIIT+17.6%,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肌纤维萎缩(MICT+15.5%vs.HIIT+13.7%,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和腓肠肌脂质沉积(MICT-19.8%vs.HIIT-17.1%,两种运动模式无显著差异)。(2)在基因水平上,与高脂饮食组相比,MICT和HIIT运动模式均能显著下调Murf-1(MICT-62.4%vs.HIIT-52.6%,MICT显著优于HIIT,P<0.01)和Atrogin-1(MICT-43.3%vs.HIIT-29.8%,MICT显著优于HIIT,P<0.01)。(3)基于运动模式难度与舒适性的考量以及基因水平上的证据显示,MICT模式更适合用于肥胖性肌萎缩的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肌萎缩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强度间歇运动 Murf-1 ATROGIN-1 跑台运动 脂饮食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13
作者 余杭林 田浩冬 +5 位作者 文世媛 黄丽 刘昊为 李汉森 王培松 彭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3,共8页
背景:运动对肠道菌群和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但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糖代谢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招募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脱落2例,最终有9例进... 背景:运动对肠道菌群和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但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糖代谢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招募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脱落2例,最终有9例进入试验。对患者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干预前后收集受试者的空腹血液和粪便样本,对血液样本进行糖代谢指标检测,对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比较干预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和肠道菌群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患者经6周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后,血液指标中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虽无显著变化,但比干预前有所下降;②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患者肠道菌群群落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丰富度(Chao指数)和覆盖度(Coverage指数)无显著变化;③Venn图显示,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显著降低的是厚壁菌门中的扭链瘤胃球菌与活泼瘤胃球菌,这两种菌属均与糖代谢相关性指标异常以及其他疾病的发展呈正相关;④结果显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具有改善作用,患者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丰度增加,有害菌群丰度减少,增强了患者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运动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糖代谢 干预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岚 徐懿 +1 位作者 洪慧 熊晓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康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原因(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先进行中心分层,再按照性别、年龄、体质指...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康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原因(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先进行中心分层,再按照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24周,对照组进行中强度持续性训练24周。比较两组患者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情况,不同时间点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SA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T0)、运动训练12周(T1)、运动训练24周(T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逐渐下降,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两组患者T0、T1、T2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两组患者T0、T1、T2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VO2peak)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HF心脏康复过程中进行HIIT,提升患者LVEF、VO2peak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强度间歇训练 强度持续训练 左室射血分数 峰值摄氧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摄氧量、活动能力、再入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兰芳 余颖 杨润成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摄氧量、活动能力、再入院率及预后不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歇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间歇组患者...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摄氧量、活动能力、再入院率及预后不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歇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间歇组患者予以主动训练3 min、休息1 min的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3个月后测量两组患者峰值摄氧量、静息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干预结束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及预后不良发生风险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峰值摄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两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间歇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训练前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低频/高频(LF/HF)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3个月后两组患者SDN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F/HF比值明显降低(均P<0.01);且间歇组明显高于常规组,LF/HF比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训练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两组患者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间歇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随访6个月时,间歇组再入院率为20.0%(8/40),常规组为42.5%(17/40),间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间歇组预后不良累积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常规组(log-rankχ^(2)=3.927,P<0.05)。结论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摄氧量和活动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及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强度 康复 冠心病 摄氧量 再入院率 预后
下载PDF
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耐力运动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肺康复的影响
16
作者 朱春云 陈锁芹 +3 位作者 陈金梅 潘扬 潘萍 胡小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3期2505-2509,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耐力运动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肺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间歇高强度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耐力运动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肺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间歇高强度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用药2周,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指导,间歇高强度组采用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耐力运动模式,康复训练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运动耐力指标[运动持续时间(ED)、无氧阈值(AT)、峰值摄氧量(VO 2peak)],记录两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两组LVEF、CO均高于干预前,LVESD、LVEDD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间歇高强度组LVEF、CO分别为(65.32±2.87)%、(4.67±0.17)L/min,均高于常规组[(61.29±3.55)%、(4.44±0.24)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1、FVC、FEV1/FVC、MVV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间歇高强度组FEV1、FEV1/FVC、MVV水平分别为(1.73±0.31)L、0.70±0.09、(75.31±1.18)L/min,均高于常规组[(1.59±0.24)L、0.65±0.07、(73.67±1.65)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D、AT、VO 2peak均高于干预前,且间歇高强度组ED、AT、VO 2peak分别为(439.65±15.59)s、(14.91±0.87)mL·min^(-1)·kg^(-1)、(20.05±1.37)mL·min^(-1)·kg^(-1),均高于常规组[(411.08±12.88)s、(14.60±0.62)mL·min^(-1)·kg^(-1)、(18.64±1.05)mL·min^(-1)·k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高强度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率均为3.85%,与常规组(9.62%、1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耐力运动联合前列地尔能提高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但对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强度训练 耐力运动 前列地尔 冠心病 糖尿病 心肺功能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与有氧动感单车运动对肥胖人群干预效果研究
17
作者 邓于华 卢新豪 +1 位作者 谭文辉 张家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18期82-84,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分析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与有氧动感单车对肥胖人群的干预效果,希望能给减肥训练营和参与锻炼的肥胖人群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在武汉体育学院皓千减肥训练营筛选了40名会员,分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波比跳A...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分析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与有氧动感单车对肥胖人群的干预效果,希望能给减肥训练营和参与锻炼的肥胖人群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在武汉体育学院皓千减肥训练营筛选了40名会员,分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波比跳A组和有氧动感单车运动B组,进行为期28天的训练,2次/d,2h/次,实验前后测量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各指标。结果:肥胖人群在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和有氧动感单车运动干预前后在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各指标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在体重、内脏脂肪水平、BMI、体脂率降低、心肺功能增强,各指标前后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体重、内脏脂肪水平、BMI方面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效果比有氧动感单车运动效果更明显,降低体脂和增强心肺功能方面有氧动感单车效果优于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结论:高强度间歇性波比跳与有氧动感单车运动组对肥胖人群均有减肥效果,但存在一定差异,减肥人士应根据个人身体检测报告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减肥健身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波比跳 有氧动感单车 肥胖人群
下载PDF
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肥胖或超重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18
作者 李秀鹏 苏玉莹 +3 位作者 王悦同 彭亮 王艺达 荆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90-2604,共1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定量评价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预防肥胖或超重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进一步验证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肥胖等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BSCO-SPO...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定量评价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预防肥胖或超重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进一步验证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肥胖等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BSCO-SPORTD运动科学全文数据库检索关于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相关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由2名研究人员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包括合并效应量、亚组分析、Leave-One-Out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Egger检验和绘制漏斗图。该方案已在国际系统综述前瞻性注册中心注册(CRD42024534409)。结果:①最终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含349例受试者,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高。②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对心肺适能(SMD=-0.65,95%CI:-0.87至-0.43,P<0.05)、收缩压(SMD=0.38,95%CI:0.11-0.65,P<0.05)、舒张压(SMD=0.42,95%CI:0.15-0.68,P<0.05)和体脂百分比(SMD=0.25,95%CI:0.02-0.49,P<0.05)4项指标具有改善效果。③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在改善超重或肥胖人群心肺适能、收缩压、舒张压、体脂百分比、标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指标方面干预效果相似(P>0.05),但在改善三酰甘油效果方面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优于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SMD=-0.30,95%CI:-0.57至-0.02,P<0.05)。④亚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干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相似。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超重或肥胖人群的心肺适应能力以及促进减脂和血压调控,且改善效果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似。短时间的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相比于长时间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更具有时间效益。建议未来通过更多研究确定适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最佳的低容量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容量强度间歇训练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心血管疾病 心脏代谢 血压效果 体脂 血脂 肥胖 超重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康复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MSBP及24hMAP的价值探析
19
作者 杨聪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9期23-25,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院内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 目的 回顾分析院内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康复干预),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ours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SBP)及24 h平均动脉压(24 Hours mean artery pressure,24hMAP)、24 h平均舒张压(24 Hours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DBP)、心率,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 观察组24hMSBP及24h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MDB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康复干预可降低患者24hMSBP及24hMAP水平,将24hMDBP、心率水平控制在稳定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模式 康复干预 原发血压 24hMSBP 24hMAP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金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结构式心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结构式心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心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在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可有效改善和稳定心理情绪,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间歇训练 结构式心理干预 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