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半肝血流阻断法与间歇性Pringle法对患者术后炎症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计雕 王新建 +1 位作者 牛家增 王海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32-3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半肝血流阻断法(hemihepatic vascular control,HVC)和间歇性Pringle法(intermittent Pringle maneuver,IPM)对患者术后炎症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威海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半肝血流阻断法(hemihepatic vascular control,HVC)和间歇性Pringle法(intermittent Pringle maneuver,IPM)对患者术后炎症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威海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所采用肝血流阻断技术将其分为IPM组(n=32,应用IPM)和HVC组(n=28,应用HVC)。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 d 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VC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2、5 d的WBC水平均低于IPM组,术后2、5 d的CRP水平均低于IPM组,术后当天及术后1、2 d 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IP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HVC、IPM对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无明显影响,但HVC可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半肝血流阻断 间歇性pringle法 肝功能 炎症指标
下载PDF
半肝血流阻断配合间歇性Pringle法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洪晗 徐敏晖 +2 位作者 金正康 李高超 徐小永 《肝脏》 2023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配合间歇性Pringle法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78例行巨大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按照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半肝组、实验组,各39例。半肝组采用半肝血流阻...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配合间歇性Pringle法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78例行巨大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按照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半肝组、实验组,各39例。半肝组采用半肝血流阻断,实验组采用半肝血流阻断配合间歇性Pringle法。比较实验组与半肝组的围术期指标,于术前、术后1 d、3 d、5 d检测肝功能指标,统计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及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LC评分)。结果半肝组术中出血量为(198.24±34.15)mL,住院时间为(9.58±1.36)d,实验组为(163.28±26.47)mL,(8.15±1.20)d(P<0.05)。两组术后1 d、3 d、5 d肝功能指标均先升高后降低(P<0.05);但各个时间点两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肝组并发症发生率25.64%(10/39),实验组7.69%(3/39)(P<0.05)。与术后3个月半肝组躯体功能(21.38±4.98)分、症状体征(17.87±3.76)分、心理功能(13.15±2.03)分、社会功能(14.28±2.75)分比较,实验组躯体功能(12.87±3.21)分、症状体征(10.09±2.21)分、心理功能(7.09±1.92)分、社会功能(9.27±1.04)分更低(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配合间歇性Pringle法应用于巨大肝癌切除术中能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加重肝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肝癌切除术 半肝血流阻断 间歇性pringle法 出血量 肝功能
下载PDF
Pringle法和选择性半肝阻断法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正锋 黄文文 +4 位作者 李立志 唐毓林 张涌泉 黄国振 许景洪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 探讨Pringle法和选择性半肝阻断法对肝细胞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肝门阻断方式分为Pringle组(n=122)和选择性半肝阻断组(n=62)。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 目的 探讨Pringle法和选择性半肝阻断法对肝细胞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肝门阻断方式分为Pringle组(n=122)和选择性半肝阻断组(n=62)。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和复发率,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术后累计生存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ST≥70U/L、甲胎蛋白≥400ng/mL及输血治疗是导致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肿瘤大小≥5cm、肿瘤个数为2~3个以及输血量≥1000mL是导致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于肿瘤最大径≥5cm、甲胎蛋白≥400ng/mL、巴塞罗那分期为A期以及HBsAg(+)患者,两种肝门阻断方式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ringle法和选择性半肝阻断法对肝细胞癌术后远期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差异不大,但是选择性半肝阻断法引起肝功能损伤程度弱于Pringle法,对局限于半肝的肿瘤及HBsAg(+)患者,应优先考虑采用选择性半肝阻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肝细胞癌 pringle 选择半肝阻断 生存率 复发率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BV相关性肝癌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鸿宇 邵冰峰 +2 位作者 周元 张玲 张一心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SHIO)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PM)的应用情况。方法 152例PLC患者随机分为SHIO组、PM组各76例。SHIO组、PM组均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SHIO、PM法阻断血流,记录两组术... 目的观察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SHIO)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PM)的应用情况。方法 152例PLC患者随机分为SHIO组、PM组各76例。SHIO组、PM组均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SHIO、PM法阻断血流,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B)。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HIO组手术时间(204. 9±65. 75) min,术中失血量(401. 3±182. 8) m L,输血2例。PM组手术时间(192. 6±66. 8) min,术中失血量(362. 5±205. 3) m L,输血3例,肝门阻断时间为8~45(18. 66±10. 6) min。与PM组比较,术后第3、5天SHIO组血清ALT水平降低(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切除术中SHIO、PM法血流阻断均可减少术中出血,二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但肿瘤切除术中采用SHIO法对肝功能损害更小,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半肝血流阻断 pringle血流阻断 血流阻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肿瘤切除术 HBV相关原发肝癌 原发肝癌
下载PDF
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胜 张从雨 +1 位作者 汪东树 徐爱忠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91-492,共2页
目的比较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 目的比较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5天治疗组ALT、AS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相比,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肝功能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胆管结石 解剖左半肝切除术 pringle阻断
下载PDF
Pringle法肝切除与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蒋辉 丁兵 张瑜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2259-226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Pringle法肝切除与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根据术中超声确定切肝范围,再依据切肝... 目的:对比分析Pringle法肝切除与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根据术中超声确定切肝范围,再依据切肝线行肝切除,Glisson组解剖出备行肝叶(段)切除的Glisson蒂后将其阻断,根据缺血线行解剖性肝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一般情况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发现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等均明显优于Pringl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低死亡率等特点,并且安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gle血流阻断技术 Glisson蒂横断 原发肝癌 肝切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涛 李明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489-491,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63例原发性肝...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6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A组),37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B组),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情况、术后肝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结果 A、B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如ALT、AST、TBIL,A组优于B组(P<0.05),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能够有效地减轻肝细胞因缺血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肝血流阻断 pringle 原发肝癌 肝切除术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在皮罗序列征患儿吞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丁晶 马蕾 +1 位作者 王媛媛 涂晶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在皮罗序列征(PRS)患儿吞咽障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PRS患儿92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经鼻管饲法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在皮罗序列征(PRS)患儿吞咽障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PRS患儿92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经鼻管饲法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2组患儿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比较干预1个月后2组患儿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全肠胃喂养时间),记录2组吞咽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2组BMI、Hb、TP、ALB均上升,且观察组BMI(21.58±1.26)kg/m^(2)、Hb(118.76±10.36)g/L、TP(55.28±6.74)g/L、ALB(33.46±4.37)g/L高于对照组的(20.30±1.22)kg/m^(2)、(112.74±9.46)g/L、(51.68±6.33)g/L、(30.59±4.6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奶时间(32.26±4.43)min、住院时间(21.48±3.11)d、开始经口喂养时间(14.26±3.16)d、全肠胃喂养时间(16.79±2.32)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6.79±4.65)min、(24.39±3.31)d、(17.25±3.24)d、(20.48±3.29)d,平均喂奶残留量(10.26±2.18)mL、流奶例数8例(17.39%)分别少于对照组的(12.79±2.31)mL、17例(3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口周按摩可有效改善PRS患儿吞咽困难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口周按摩 皮罗序列征 吞咽障碍
下载PDF
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与Pringle法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贵医 张隆陶 +1 位作者 张贻庆 王劲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497-1498,共2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与Pringle法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n=43)和B组(n=37)。A组采用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下Pringle...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与Pringle法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n=43)和B组(n=37)。A组采用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下Pringle法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肝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低于B组(P<0.05)。术后7d,两组的ALB水平降低,TBIL、ALT、AST水平均升高,但A组ALB水平高于B组,TBIL、ALT、AST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B组的35.14%(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Pringle法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优势明显,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降低患者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腹腔镜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 pringle肝切除术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10
作者 赵金白 冷雪峰 左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30例吞咽障碍患者为实施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再将其随机分成IOE组和鼻饲组。IOE组行IOE,鼻饲组留置鼻饲管。对比两组患者吞咽障... 目的:探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30例吞咽障碍患者为实施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再将其随机分成IOE组和鼻饲组。IOE组行IOE,鼻饲组留置鼻饲管。对比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IOE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鼻饲组(P<0.05);IOE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鼻饲组(P<0.05);IOE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饲组(P<0.05)。结论:IOE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同时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 营养支持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邓子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 目的: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病耻感程度、吞咽功能评分及营养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病耻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13、177.429、30.00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7,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对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康复训练 病耻感 营养状态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间歇性训练法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12
作者 康燕红 《拳击与格斗》 2024年第21期37-39,共3页
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间歇性训练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从间歇性训练法的原理与特点出发,深入探讨了间歇性训练法在青少年... 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间歇性训练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从间歇性训练法的原理与特点出发,深入探讨了间歇性训练法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训练 青少年 运动员 特点 田径训练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用于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韦彩云 徐晖 +2 位作者 黄金君 首健民 辛金梅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鼻饲留置胃管法干预)和试验组(... 目的 研究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鼻饲留置胃管法干预)和试验组(100例,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干预),两组患者均行口肌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吞咽功能、误吸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分均升高、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MMAS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FEE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误吸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减少误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胃管饲 老年 吞咽功能障碍 营养状态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羽 毛小运 +1 位作者 冯佳 冉传生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9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9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鼻饲护理,观察组采用IOE护理。对比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率、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患者可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两组咽喉疼痛、吞咽不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两组咽喉疼痛、吞咽不适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IOE可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率及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脑卒中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贡维薇 梅娜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2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例... 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例。对照组选择留置鼻胃管进行营养供给,试验组选择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进行营养供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和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较治疗前好转,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患者选择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可改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置管管饲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管饲胃肠营养法对提高拨除气切套管成功率的观察与效果
16
作者 韦灵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0-0093,共4页
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对早期拔除气切套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的患者中选择60例脑卒中留置气切套管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常规留置胃管与护理)和试验组(... 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对早期拔除气切套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的患者中选择60例脑卒中留置气切套管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常规留置胃管与护理)和试验组(n=30,间歇性经口插胃管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成功情况、护理前后营养水平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使用间歇性经口插胃管,能够提高拔管成功率(P<0.05);试验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促使病情恢复(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更少(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P<0.05)。结论 使用间歇性经口插胃管的方式给气切套管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刺激患者吞咽反射,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能够提高安全性,具有使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 营养支持 拔除气切套管 护理
下载PDF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的作用及其运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正荣 董久奎 杨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随着体育院校网球专选学生的不断增加,学生多、场地少的矛盾在专选课中越来越突出。文章进行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教学试验显示:强化性间歇训练法能够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网球 强化间歇训练 教学效率 高强度
下载PDF
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诗忠 陈水金 宋红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956-956,共1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在青年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应用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所治疗的11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结果治愈50例,显效6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颈椎间歇性拔伸手法疗效满意。
关键词 颈椎病 青年 颈椎间歇拔伸手 颈肌损伤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的电网规划方案优选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深哲 高山 +1 位作者 李海峰 罗建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9-2135,共7页
根据含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该类型电网规划方案的优选方法。构建了包含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充裕性、安全稳定性、间歇性电源接入容量和经济性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决策实行与评价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a... 根据含高渗透率间歇性电源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该类型电网规划方案的优选方法。构建了包含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充裕性、安全稳定性、间歇性电源接入容量和经济性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决策实行与评价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ai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NTEL)法对传统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进行改进,并采用改进的网络分析法获取指标间相对权重。同时基于绝对正负理想点理论和投影型贴近度方法对传统逼近理想点(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solution,TOPSIS)法进行改进,在得到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改进TOPSIS法生成各规划方案的整体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最后给出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方案 高渗透率 间歇电源 优选 指标体系 DEMANTEL 网络分析 逼近理想点
下载PDF
间歇白细胞去除法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伏昱璇 陈若华 蒋瑾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白细胞去除法与加用免疫抑制剂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2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例和观察组7例,两组均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间歇件白细胞去除法... 目的 探讨应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白细胞去除法与加用免疫抑制剂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2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例和观察组7例,两组均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间歇件白细胞去除法(5mL/kg,1~2次/周),对照组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0.8~1.0g/m^2.或甲氨蝶呤(MTX)8~10g/m^2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X^2=0.114 P〉0.1).观察组均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均有恶心、呕吐,1例白细胞下降。结论 采用间歇性白细胞去除法治疗可避免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紫癜 间歇白细胞去除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