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农村废水及其效果的模拟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孙佳峰 宋小燕 +2 位作者 郁强强 刘锐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采用两种不同运行模式的间歇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IASBR)处理农村废水,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235d,考察了5个工况下,缺氧/好氧循环次数、进水碳氮比(C/N,质量比)、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对总有机碳(TOC)、氨氮、TN、TP去除效果的影响。... 采用两种不同运行模式的间歇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IASBR)处理农村废水,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235d,考察了5个工况下,缺氧/好氧循环次数、进水碳氮比(C/N,质量比)、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对总有机碳(TOC)、氨氮、TN、TP去除效果的影响。在进水C/N低时,缺氧/好氧循环次数为4的1~#IASBR的脱氮效率及稳定性明显比缺氧/好氧循环次数为2的2~#IASBR高,而脱碳和除磷效果无显著差异。氨氮去除方面,在进水C/N较低的工况1(C/N平均为2.3)、工况2(C/N平均为2.2)和工况4(C/N平均为2.0)下,1~#IASBR的出水氨氮质量浓度明显比2~#IASBR更低,而在进水C/N相对较高时两者无显著差异。TN去除与氨氮去除有类似规律。构建以进水TOC、氨氮、TN、TP、C/N和HRT、缺氧/好氧循环次数为输入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对TOC、氨氮、TN、TP的去除率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以上4个输出参数在训练组中的预测结果和实际检测结果之间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2.65%、5.27%、3.56%、34.56%,在测试组中的预测结果和实际检测结果之间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2.74%、3.40%、5.13%、2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活性污泥 人工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算 农村废水
下载PDF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养猪场废水 被引量:2
2
作者 梁美东 喻文凯 阳铁建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1期133-135,共3页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养猪场废水,通过实验研究了COD去除率与进水浓度、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污泥浓度的变化规律,当进水COD浓度为2600 mg/L时,最佳曝气时间为6 h,沉淀时间60 min,污泥浓度为25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3%;进水...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养猪场废水,通过实验研究了COD去除率与进水浓度、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污泥浓度的变化规律,当进水COD浓度为2600 mg/L时,最佳曝气时间为6 h,沉淀时间60 min,污泥浓度为25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3%;进水COD浓度在2000mg/L~4500 mg/L时,SBR均能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养猪场废水 COD 时间
下载PDF
浅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兵 《广东化工》 CAS 2004年第1期50-52,49,共4页
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及设计要点;详细提出了运行周期的推导方法。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工艺原理 反应池 间歇循环延时活性污泥系统 循环活性污泥系统 UNITANK系统
下载PDF
GJZ型高效节能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装置
4
《江苏科技成果通报》 2000年第9期20-20,共1页
“GJZ型高效节能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装置”采用了企业自行研制的专利产品“伸缩式滗水器”(专利号98242534.X),曝气采用射流曝气后提高了该产品的整体性能,增强了它的适应能力。采用射流曝气,气泡小,比表面积大,氧的利用... “GJZ型高效节能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装置”采用了企业自行研制的专利产品“伸缩式滗水器”(专利号98242534.X),曝气采用射流曝气后提高了该产品的整体性能,增强了它的适应能力。采用射流曝气,气泡小,比表面积大,氧的利用率高,节能,无噪声,无堵塞,运行平稳。伸缩式滗水器滗水深度大,排水量大,排水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Z型 活性污泥 SBR 节能技术 污水处理装置
下载PDF
好氧曝气时间对纯氧曝气式SBR法除磷的影响
5
作者 魏婕 邓家旺 +3 位作者 李军 亢涵 陈可达 王洪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86,共5页
研究在氧气曝气的条件下,不同好氧曝气时间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影响。实验采用合成废水,利用N_2、O_2交替曝气实现厌氧-好氧环境,在保持相同的厌氧时间(3 h)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好氧曝气时间(3.5、2.5、1.5 h),连续运行30 d,考察不... 研究在氧气曝气的条件下,不同好氧曝气时间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影响。实验采用合成废水,利用N_2、O_2交替曝气实现厌氧-好氧环境,在保持相同的厌氧时间(3 h)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好氧曝气时间(3.5、2.5、1.5 h),连续运行30 d,考察不同时间组合情况下的系统除磷效率及污水特性变化规律,并确定最佳的时间组成。通过实验对比发现,3组实验除磷效果差异明显,最终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71%、94%和54%,反应过程中实验2(好氧曝气2.5 h)在厌氧-好氧阶段生成和消耗最多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在厌氧反应时释放出最多的游离磷且在好氧反应时摄取最高量的磷酸盐,最终实现了良好的脱磷效果,达到了节约曝气时间,缩短曝气能源消耗成本的目的,但当好氧曝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难以取得良好的磷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生物除磷 活性污泥 时间
下载PDF
SBR间歇曝气和充氧能力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范吉 邱兆富 吕树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11.0 L的SBR研究了曝气运行方式和充氧能力对活性污泥系统中SMP产出的影响。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SBR曝气方式,间歇曝气不仅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出水中SMP产出量,曝气运行方式对SMP产出量的影响超过SRT和充氧能力对... 采用11.0 L的SBR研究了曝气运行方式和充氧能力对活性污泥系统中SMP产出的影响。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SBR曝气方式,间歇曝气不仅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出水中SMP产出量,曝气运行方式对SMP产出量的影响超过SRT和充氧能力对其的影响;增强反应器的充氧能力会提高SMP的产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间歇 充氧能力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活性污泥
下载PDF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的EPS和SMP的规律研究
7
作者 周颖 姜伟立 +2 位作者 秦丹宁 胡亚奇 张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6-70,共5页
研究了两种典型负荷下(低负荷:F/M为0.05 kg/kg(以每kg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计,下同),高负荷:F/M为0.25 kg/kg)纯氧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曝气量为15 L... 研究了两种典型负荷下(低负荷:F/M为0.05 kg/kg(以每kg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计,下同),高负荷:F/M为0.25 kg/kg)纯氧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曝气量为15 L/h,当F/M为0.05 kg/kg时,纯氧曝气使得出水SMP低于空气曝气。与空气曝气相比,纯氧曝气可减少EPS的产生。SMP随着EP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氧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活性污泥 负荷
原文传递
SBR法的发展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培忠 于崇涛 孙好芬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2期93-98,共6页
SBR法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的简称。针对该技术运行控制自动化,操作过程一体化,脱氮除磷程序化,与传统活性污泥CFS法相比较,具有许多优点的特性,探讨了此技术的概况、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如果设计前能进行必要的工艺条件实验,... SBR法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的简称。针对该技术运行控制自动化,操作过程一体化,脱氮除磷程序化,与传统活性污泥CFS法相比较,具有许多优点的特性,探讨了此技术的概况、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如果设计前能进行必要的工艺条件实验,合理选用设计参数,它必将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发展 应用 工艺流程 CFS 间歇
下载PDF
供氧模式对SBR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英文)
9
作者 方茜 韦朝海 +2 位作者 张朝升 张可方 杜馨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2,共8页
在不同的供氧模式下,研究了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反应过程中,DO、ORP和pH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结束而完全硝化过程开始的折点,且经由SND过程的TN... 在不同的供氧模式下,研究了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反应过程中,DO、ORP和pH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结束而完全硝化过程开始的折点,且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随曝气量降低而增加;在恒定气量具有不同曝气百分数(AF)的间歇曝气模式下,随AF降低,DO、ORP和pH曲线上不仅没有出现折点而且均呈现趋于平直、稳定的趋势,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相应增加;在恒定DO浓度连续曝气的模式下,随DO浓度从2.0 mg/L降低至0.5 mg/L时,ORP和pH值的波动变化逐渐趋于稳定且SND的脱氮效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以上三种供氧模式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低AF的间歇曝气和恒定、适宜、低DO浓度范围的连续曝气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低碳源城市污水SND过程的稳定,而且还可节省曝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活性污泥(SBR) 供氧模 连续 间歇
下载PDF
间歇曝气SBR与传统SBR处理养猪沼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宝刚 宋小燕 +3 位作者 刘锐 川岸朋树 张永明 陈吕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09-4316,共8页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intermittently aerat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IASBR)和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养猪沼液,研究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氮(TN)比值(COD/TN)和运行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intermittently aerat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IASBR)和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养猪沼液,研究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氮(TN)比值(COD/TN)和运行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约为2.2、氨氮负荷为(0.12±0.04)kg·(m3·d)-1时,IASBR中的氨氮、TN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97.2%±4.4%、81.5%±7.5%、88.5%±2.4%,优于SBR的78.3%±19.6%、79.8%±4.9%、86.6%±3.2%;当氨氮负荷提高至(0.18±0.02)kg·(m3·d)-1时,IASBR中的氨氮、TN和有机物去除率略有降低,分别为92.4%±7.3%、77.5%±5.3%、86.4%±2.2%,但仍然优于SBR中的相应去除率78.1%±15.4%、61.8%±11.2%、81.8%±5.6%.在氨氮负荷为(0.20±0.01)kg·(m3·d)-1下,提高进水COD/TN至约3.0,则IASBR和SBR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较进水COD/TN为2.2时有显著提升,IASBR中氨氮、TN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9.6%±0.2%、91.5%±2.9%和92.0%±0.9%,仍然高于SBR的90.2%±1.4%、83.0%±1.9%、90.2%±0.5%.总体而言,相较SBR,IASBR对TN和氨氮的去除更高效、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因此对养猪沼液等低碳氮比的废水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活性污泥(iasbr) 养猪沼液 总氮 氨氮 碳氮比
原文传递
漂白硫酸盐浆厂废水处理中过剩污泥的减量处理
11
作者 陈劲柏 《国际造纸》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活性污泥法是巴西硫酸盐浆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产生的废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对工厂运营成本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较大影响。采用实验室小型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硫酸盐法制浆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添加叶酸和3,3',4',5-... 活性污泥法是巴西硫酸盐浆厂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产生的废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对工厂运营成本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较大影响。采用实验室小型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硫酸盐法制浆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添加叶酸和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对污泥产生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叶酸(添加量0.5 mg/L)可使污泥产生量降低24%,TCS(添加量1.0 mg/L)可使污泥产生量降低19%。在各种有机负荷率下,TCS对COD去除率均无负面影响,污泥沉降性能也未受影响,且在最佳添加剂用量时得到改善。但添加剂的使用增大了污泥的比耗氧速率,在生物处理过程中会阻碍废水毒性的降低甚至增大毒性。因此,在现有活性污泥厂中使用添加剂时必须考虑曝气系统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受纳水体中的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理 废水处理 四氯水杨酰苯胺 活性污泥 生物处理过程 比耗氧速率 废水生物处理 硫酸盐浆 系统 反应器
下载PDF
间歇曝气SBR处理养猪沼液的短程脱氮性能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小燕 刘锐 +3 位作者 税勇 川岸朋树 占新民 陈吕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73-1879,共7页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ly aerat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IASBR)处理养猪沼液,研究在控温30℃、分步进水条件下的短程脱氮性能.结果表明,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氮(TN)的比值对脱氮性能影响很大,当进水COD/TN...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ly aerat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IASBR)处理养猪沼液,研究在控温30℃、分步进水条件下的短程脱氮性能.结果表明,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与总氮(TN)的比值对脱氮性能影响很大,当进水COD/TN为0.8±0.2时,反应器内亚硝态氮浓度持续积累到高达800 mg·L^(-1),对TN、氨氮(NH^+_4-N)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仅分别为18.3%±12.2%、84.2%±10.3%、60.7%±10.7%;进水COD/TN提高到2.4±0.5后,亚硝态氮积累浓度迅速从800 mg·L^(-1)降低至10 mg·L^(-1)以下,TN、氨氮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上升至90%、95%和85%以上.逐步缩短HRT以提高运行负荷,发现氨氮负荷是IASBR稳定脱氮的制约因素,体系耐受的氨氮负荷最大为0.30 kg·(m3·d)-1,当超过耐受负荷后,TN、氨氮和TOC的去除率将显著下降.整个运行阶段反应器内亚硝态氮积累率达74.6%~97.8%,运行稳定期实现TN去除率达90%以上,IASBR系统在低碳氮比下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且不需要额外添加碱度药剂,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上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活性污泥(iasbr) 养猪沼液 碳氮比 总氮 氨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原文传递
复合工艺处理以抗生素类制药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建发 林诚 刘福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94,共4页
针对抗生素类工业废水难处理的特点,某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水解+MSBR+臭氧氧化+絮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复合工艺处理以抗生素类制药生产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NH3-N、TP平均分别为485、41.2... 针对抗生素类工业废水难处理的特点,某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水解+MSBR+臭氧氧化+絮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复合工艺处理以抗生素类制药生产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NH3-N、TP平均分别为485、41.2、7.66 mg/L时,出水COD、NH3-N、TP平均分别为81、9.3、0.331 mg/L,出水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该复合工艺的成功应用为极难生物降解的混合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水解 改进型活性污泥 臭氧氧化 生物滤池 抗生素类混合工业废水
下载PDF
综合水解池对SBR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红英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针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法 )处理小城镇污水的不足 ,提出在 SBR前增加一个综合水解池 ,将污泥经脱磷处理后进入综合水解池 ,使污泥在系统中进行循环 ,由于综合水解池的水解作用 ,可将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 ,大分子转化... 针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法 )处理小城镇污水的不足 ,提出在 SBR前增加一个综合水解池 ,将污泥经脱磷处理后进入综合水解池 ,使污泥在系统中进行循环 ,由于综合水解池的水解作用 ,可将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 ,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 ,从而降低SBR的曝气量或缩短曝气时间、调节出水的 p H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水解池 活性污泥 SBR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 工艺流程 时间 PH值 回流污泥 脱磷处理
下载PDF
DAT-IAT工艺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爽 张雁秋 《贵州环保科技》 2005年第4期38-43,共6页
DAT(D em and A eration T ank,连续曝气池)-IAT(interm ittentA erationT ank,间隙曝气池)工艺是以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为基础,在满足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将连续曝气池和间歇曝气池串联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文中介绍了DAT-... DAT(D em and A eration T ank,连续曝气池)-IAT(interm ittentA erationT ank,间隙曝气池)工艺是以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为基础,在满足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将连续曝气池和间歇曝气池串联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文中介绍了DAT-IAT工艺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缺陷及DAT-IAT工艺的一个发展工艺——BD/DAT-IAT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连续-间歇 生物选择区 BD/DAT-IAT DAT-IAT工艺 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工艺 Tank 连续进水 工作原理 SBR
下载PDF
屠宰废水传统处理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3
16
作者 苗利 买文宁 +1 位作者 王正 肖传山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3,共3页
把传统的物化 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屠宰废水 ,改造成AF SBR处理工艺 ,当进水SS、CODCr、BOD5、氨氮分别为 948mg L、475 9mg L、611mg L和 170 2mg L时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改造后... 把传统的物化 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屠宰废水 ,改造成AF SBR处理工艺 ,当进水SS、CODCr、BOD5、氨氮分别为 948mg L、475 9mg L、611mg L和 170 2mg L时 ,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改造后工艺技术具有针对性强 ,启动速度快 ,运行稳定可靠 ,耐冲击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活性污泥 厌氧滤池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屠宰业
下载PDF
SBR-BAF组合工艺处理合成氨尿素生产污水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士元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5期67-70,共4页
针对合成氨尿素生产污水氨氮含量高的处理难点,采用以SBR-BAF为核心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处理合成氨尿素生产污水,在进水COD_(Cr)质量浓度为500~2 300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00~28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_(Cr)质量浓度低于40 mg/L,... 针对合成氨尿素生产污水氨氮含量高的处理难点,采用以SBR-BAF为核心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处理合成氨尿素生产污水,在进水COD_(Cr)质量浓度为500~2 300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00~28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_(Cr)质量浓度低于40 mg/L,氨氮质量浓度低于5 mg/L。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炼油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导则》中初级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尿素生产污水 活性污泥 生物滤池 循冷却冷却水补充水
下载PDF
养殖场环境污染的治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百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9-40,共2页
  国内外治理畜禽粪便主要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治理.   1 产前治理   发达国家对养殖场污染物的治理主要采用源头控制的对策,因为即使在对农民有巨额补贴的欧洲国家,能够采用污水处理设备的畜禽养殖场也很少,为此畜禽场的源控...   国内外治理畜禽粪便主要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治理.   1 产前治理   发达国家对养殖场污染物的治理主要采用源头控制的对策,因为即使在对农民有巨额补贴的欧洲国家,能够采用污水处理设备的畜禽养殖场也很少,为此畜禽场的源控制,主要通过制定畜禽场农田最低配置(指畜禽场饲养量必须与周边可蓄纳畜禽粪便的农田面积相匹配)、畜禽场化粪池容量、密封性等方面的规定进行[1].在日本、欧洲大部分国家,强制要求单位面积的养殖畜禽数量,使畜禽养殖数量与地表的植物及自净能力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邓良 畜禽养殖 投资 财政管理 畜禽粪便 处理 生物处理 厌氧处理 畜禽场 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 氧化塘 反应器 间歇 人工湿地
下载PDF
污水厂设计选址及工艺选择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第16期124-125,共2页
文章介绍了水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污水厂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污水厂建设中应注意的厂址的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及设备选择问题进行了浅析,并阐述了污水回用的意义。
关键词 污水厂 厂址选择 工艺选择 设备选择 污水回用 活性污泥
下载PDF
水处理专利
20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0年第5期73-73,共1页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申请号:200620170942.5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装置。它具有一设进出水口的沉淀箱,在沉淀箱下部设有曝气机.
关键词 污水处理装置 专利名称 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工艺 实用新型 进出水口 申请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