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静脉血液淤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伟军 邓超平 +1 位作者 徐鲁白 陈聪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过程中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静脉血液淤滞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组(IPC)和不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过程中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静脉血液淤滞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组(IPC)和不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组(NIPC),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测定3个不同时期(BL、PP&RT、PO)股静脉流速。结果:NIPC组PP&RT时与BL时比较,股静脉平均血流流速下降69%,差异有显著性(P<0.05)。PO时与BL时比较股静脉平均血流流速差异无显著性(P>0.05)。IPC组PP&RT时与BL时比较,股静脉平均血流流速无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PP&RT时,IPC组与NIP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由于气腹和30°头高脚低体位双重作用股静脉血流缓慢、淤滞。使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可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静脉血液淤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间歇梯度充气加压装置 气腹 股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单次最佳使用时长的临床试验研究
2
作者 周琪 窦晨浩 +4 位作者 丁俊琴 张秀果 李宝丽 耿倩 何丽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07-1811,1819,共6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单次最佳使用时长。方法便利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0例,术后24~48 h内无时间上...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单次最佳使用时长。方法便利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0例,术后24~48 h内无时间上限地让患者持续接受IPC治疗,直到患者因任意原因要求停止。在开始前静息状态(基线)、每隔30 min、结束时测量患者术侧股总静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PV)和心理接受度1次;基线、每隔1 h、结束时观察伤口渗血量各1次。对时长和血峰值流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IPC平均耐受时长为(80.42±3.31)min,87.5%的患者可耐受60 min,96例(71.1%)患者因影响翻身和其他活动是患者要求停止;IPC任意时长时的PV与静息的P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耐受IPC 30 min与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时P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耐受IPC 60 min与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时P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3、P=0.031);其他各耐受时长间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不同使用IPC同时一定要做踝泵运动,使用时长均未额外增加伤口渗血。结论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兼顾考虑患者耐受性和对静脉血液流速的促进作用,建议单次使用IPC的时长为60~90 min,可增加每日的使用的频次或使用间歇期间进行踝泵运动。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可考虑指南中建议的每天18 h的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时长 股总静脉峰值血流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飞燕 鲁怡 +1 位作者 董丹丹 徐耀凯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防治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84)与IPC组(n=...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防治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84)与IPC组(n=84)。比较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症状指标、LDVT发生率及出血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产妇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IPC组产妇上述指标均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IPC组产妇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产妇,D-D、FIB均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腿围差值、小腿围差值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IPC组产妇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产妇LDVT总发生率为1.19%(1/84),低于常规组产妇的11.90%(1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出血性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能够改善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凝血功能,增强下肢静脉血流回流功能,从而降低其产后L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DVT的效果
4
作者 徐继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128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术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Ⅰ组42例,术中给予...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128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术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Ⅰ组42例,术中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小腿模式,观察Ⅱ组42例,术中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足模式,比较三组术前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凝血功能及术后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术前,三组股总静脉、腘静脉的管径、血流峰速、血流均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股总静脉、腘静脉的管径、血流峰速、血流均速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观察Ⅰ组、观察Ⅱ组APTT、P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3d、7d,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小腿模式和双足模式均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流速,预防术后DVT,为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腹腔镜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骨科创伤患者术前术后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VTE的效果
5
作者 王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43-0046,共4页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在骨科创伤患者术前、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在本研究中,从我院骨科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收的骨科创伤患者中随机挑选了8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人...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在骨科创伤患者术前、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在本研究中,从我院骨科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收的骨科创伤患者中随机挑选了8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人。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增加饮水量、抬高患肢等)之外,还额外使用了间歇性气压压缩(IPC)治疗。对照组则只进行了上述常规护理。使用超声和临床诊断方法评估术前后DVT和PE的发生率,同时测量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重要性(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肺栓塞(PE)发生率也较低,统计数据同样显示显著差异(P<0.05)。关于股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观察组在手术后第一周(T1)和第二周(T2)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的血流速度两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在术前术后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能有效提高骨科创伤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术前术后的DVT、PE风险,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患者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间歇加压充气装置联合保温预防肺癌胸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杨光 殷其凡 刘会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88-2490,2494,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加压充气装置联合保温预防胸腔镜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464例患者资料,根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取保温联合间歇加压... 目的探讨间歇加压充气装置联合保温预防胸腔镜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464例患者资料,根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取保温联合间歇加压充气装置,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比较2组术前、术后10 min、20 min、30 min患者体温情况,统计并比较2组术前3 d和术后1 d凝血功能指标和术后1 d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2组术前体温无差异(P>0.05),术后10 min、20 min、30 min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时,试验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PT)长于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术后患者中,间歇加压充气装置联合保温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保持患者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间歇加压充气装置 保温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DVT发生率的影响
7
作者 张晓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双...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双足干预模式组及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每组4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DVT常规预防措施,双足模式组给予双足模式下的IPC干预,双小腿模式组给予双小腿模式下的IPC干预,比较三组凝血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下肢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1周内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 d,双足干预模式组、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干预模式组、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患者高切变率全血黏度(Bbh)、全血黏度(Bbl)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干预模式组、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患者血流峰速、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周,双足干预模式组和双小腿干预模式组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足模式与双小腿模式的IPC均能有效改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凝血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和下肢血流动力学情况,减少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腹腔镜 直肠癌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术中精准护理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段凌慧 马光慧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2期111-113,117,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精准护理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在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术中精准护理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在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术中精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IPC,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下肢血流速度、双腿周径、疼痛程度、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下肢血流速度、双腿周径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T、APTT均短于常规组,D-D水平、下肢血流速度、双腿周径及V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提高下肢血流速度,减小双腿周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 术中精准护理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建杰 武建忠 +2 位作者 董志辉 张斌 徐巧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38-739,767,共3页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物理性措施(即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和术后下肢功能康复锻炼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钠组、物理预防组均能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且低分子肝素钠组低于物理预防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物理预防均能减少脊柱术后血栓事件发生,且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更加明显;高危患者可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联合预防静脉栓塞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静脉栓塞症
下载PDF
腿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在脑卒中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里红 金妹 谈正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4-845,共2页
下肢麻痹或瘫痪的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累积发生率为53%,明显高于无瘫痪者7%。在DVT起病2~3周的急性期内,可能并发肺栓塞.重者可以致命。大多数DVT患者虽经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而转为血栓形... 下肢麻痹或瘫痪的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累积发生率为53%,明显高于无瘫痪者7%。在DVT起病2~3周的急性期内,可能并发肺栓塞.重者可以致命。大多数DVT患者虽经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而转为血栓形成后遗症.导致下肢静脉系统淤血和高压症,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工作能力。近年来对于卒中患者,有人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凝剂.但有时其所带来的出血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脑卒中患者 预防性应用 充气加压 梯度 间歇 腿部 下肢静脉系统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苹 杨玉金 +5 位作者 颜兴伟 郑春艳 素云 张欢欢 袁庆文 陈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10期94-97,共4页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D)是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本文对骨科术后患者使用IPCD依从性的现状、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策略进行分析。认为使用IPCD的有效性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依从性...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D)是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本文对骨科术后患者使用IPCD依从性的现状、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策略进行分析。认为使用IPCD的有效性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依从性则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掌握IPCD使用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减少IPCD使用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患者做好IPCD相关知识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深静脉血栓形成 依从性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的不同使用时长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春梅 张红英 +5 位作者 陈丽娟 蒋红梅 王婷婷 廖天成 王双 屈俊宏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A、B、C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A、B、C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3组均术后返回病房即刻启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A组使用30 min,每天2次;B组每天连续使用8 h;C组每天连续使用18 h,比较3组患者术后2周DVT发生率、不良反应及舒适度。结果最终纳入90例患者,A、B、C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3.3%、3.33%和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B组和C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C组、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总分四分位数分别为45(44,45)、44.5(43,45)、37(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C组、B组和C组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IPC每天8 h,患者的DVT的发生率最低,不良反应少,患者的舒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时长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磊 武雪亮 +6 位作者 薛军 屈明 郭飞 孙弟波 马力丰 郝剑 章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3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3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4).统计并比较术前3 d、术后1、3d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积(HCT)、全血黏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水平;术前3 d及术后1、3、7 d下肢股静脉直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比较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 d的APTT短于术前3 d,PT、Fib和D-D水平高于术前3 d;术后1 d,观察组患者APTT和PT长于对照组患者,Fib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 d,APTT长于对照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长于术前3 d,且观察组患者HCT、Nbl、Nbh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股静脉直径低于术前3 d;观察组患者股静脉直径宽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量高于术前3 d;术后1 d,对照组患者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量低于术前3 d;术后1和3 d,观察组患者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IPC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加快患者下肢静脉回流速度,可降低患者高凝状态、血液黏度,有效减少下肢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 腹腔镜手术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亚静 韩贵俊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危重患者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因ARDS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抗凝预防;实验组给予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并采用彩...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危重患者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因ARDS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抗凝预防;实验组给予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下肢血栓情况,判断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超声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腹腔镜结直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炯标 区奕猛 +3 位作者 罗永平 黄永亨 胡安 朱易凡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211-212,22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及机制,总结临床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前瞻性分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共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及机制,总结临床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前瞻性分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共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及对照组(78例),研究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予以机械性预防措施(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IPC),对照组术后无预防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下肢DVT的发生率、凝血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研究组发生1例下肢DVT,对照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7.69%。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发生下肢DVT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腹腔镜患者采取积极的机械性干预措施可减少下肢DVT发生率,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抗凝剂预防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慧敏 郑稼 +3 位作者 董永辉 谢煜 张俊娟 张俊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45-51,共7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法探究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抗凝剂预防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法探究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抗凝剂预防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面检索建库至2020年3月关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抗凝剂用于预防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文献,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包括7篇RCT研究、1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3篇RCT研究提示,联合预防可以降低ICU患者DVT发生率(Z=4.08,P<0.01),1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有3篇研究比较联合预防与单独使用IPC的效果,其中纳入的2篇分析性研究结果显示,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P=0.66),但同时纳入的RCT结果与其相反;有5篇研究比较联合预防与单独使用抗凝剂在降低DVT发生率中的效果,其中3篇RCT研究的整合结果与2篇分析性研究的结论一致,均显示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联合使用抗凝剂的ICU患者的出血倾向,做好病情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临床在为ICU患者选择VTE预防策略时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化差异,根据临床情境和患者偏好,而非均采取IPC与抗凝剂组合的预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重症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逐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雪阳 田秋菊 陈明霞 《护理学报》 2017年第9期31-34,共4页
综述逐级加压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临床使用中的禁忌与适用人群、压力与款式选择、使用时长及依从性现状和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对不同款式的弹力袜与患者舒适度水平、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最短有效应用时间、国内患... 综述逐级加压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临床使用中的禁忌与适用人群、压力与款式选择、使用时长及依从性现状和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对不同款式的弹力袜与患者舒适度水平、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最短有效应用时间、国内患者物理预防依从性现状和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物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逐级加压弹力袜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综述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海阳 屈文燕 +2 位作者 谢敏飞 王瑞英 龚柳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采用肺癌根治术后常规康复方法的对照组患者40例与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并比较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采用肺癌根治术后常规康复方法的对照组患者4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进行治疗的干预组患者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肺癌治疗状态评价量表(FACT-L)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7,P=0.016)。干预前后,干预组D-二聚体、APTT、PT及FIB均有所改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及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D-二聚体,FIB均低于对照组,而APTT,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件的关注状况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了社会/家庭状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其余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后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深静脉血栓 康复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娟娟 韦艳新 +4 位作者 蒙莲菊 韦仁杰 陈佳丽 唐春婷 韦喜 《微创医学》 2022年第3期359-362,共4页
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间歇充气加压(IPC)装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机械性预防DVT的措施。IPC装置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在研究中。对IPC装置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DVT使用前的风险评估内容及工具、... 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间歇充气加压(IPC)装置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机械性预防DVT的措施。IPC装置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在研究中。对IPC装置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DVT使用前的风险评估内容及工具、物品及患者准备,使用中的压力选择、时间和频次选择,以及健康教育等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预防 术后 护理
下载PDF
压力梯度长袜联合间歇压力充气装置预防妇科肿瘤淋巴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姣艳 陈志芳 姜武佳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4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梯度长袜联合间歇压力充气装置预防妇科肿瘤淋巴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9例妇科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 [目的]探讨压力梯度长袜联合间歇压力充气装置预防妇科肿瘤淋巴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9例妇科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病人采取压力梯度长袜联合间歇压力充气装置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术前1 d、术后第7天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比较术后引流量、尿管留置时间和白蛋白水平;术后6个月下肢淋巴水肿情况、下肢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前1 d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术后6个月活动受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7天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术后血清清蛋白水平、术后6个月下肢淋巴水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引流量、术后6个月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情况低于对照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梯度长袜联合间歇压力充气装置可以有效预防妇科肿瘤淋巴清扫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妇科肿瘤 压力梯度长袜 间歇压力充气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