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间歇触发显像技术定量各节段心肌血流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诗珍 沈学东 +3 位作者 舒先红 姚瑞明 潘翠珍 陈灏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 应用自制的声学造影剂 ,建立谐波能量多普勒间歇触发显像技术 (ITI)定量节段心肌血流量的完整方法 ,并评价该技术定量心肌血流 (MBF)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取 6条开胸犬 ,显示乳头肌中部水平短轴切面 ,静脉连续滴注造影剂 ,分... 目的 应用自制的声学造影剂 ,建立谐波能量多普勒间歇触发显像技术 (ITI)定量节段心肌血流量的完整方法 ,并评价该技术定量心肌血流 (MBF)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取 6条开胸犬 ,显示乳头肌中部水平短轴切面 ,静脉连续滴注造影剂 ,分别在基础状态、静脉给予潘生丁造成的充血状态及充血状态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Cx)不同程度狭窄状态进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 ,将左室壁分成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和前间隔 6个节段分析。在最后狭窄状态 ,于心肌声学造影 (MCE)结束后左房内注入放射性微球 (MIC)测量MBF ,并与ITI测值进行对比。结果 在各节段显像中 ,位于聚焦区附近的前间隔和后壁的显像成功率最高 ,均为 88% ( 2 9/ 3 3 ) ,位于近场的侧壁显像成功率最低 ,为 61% ( 2 0 / 3 3 )。标准化后ITI测量的后壁 /前壁、后壁 /侧壁及后壁 /前间隔的MBF比值与MIC测值相关 ,其中以后壁 /前间隔的相关性最强(r =0 .97,P <0 .0 0 1)。非缺血区ITI测得的MBF绝对值 (前壁、下壁、后间隔和前间隔 )和MBF比值 (前间隔 /前壁、前间隔 /下壁、前间隔 /后间隔 )与MIC测值相关有显著性 ,但相关性较差 (r =0 .5 2 ,P =0 .0 1和r =0 .44 ,P =0 .0 1)。在缺血区 (后壁和侧壁 ) ,ITI测得的MBF绝对值和MBF比值 (前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准确性 谐波能量多普勒 间歇触发显像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 心肌血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