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视法三角高程测量在云阳长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许跃民 花向红 +2 位作者 邹进贵 马立广 夏传义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阐述了间视法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对其精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保证测量精度的一些措施。通过云阳长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全站仪间视法三角高程测量来实现高程的传递,不仅能保证测量精度,而且可以提高工... 阐述了间视法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对其精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保证测量精度的一些措施。通过云阳长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全站仪间视法三角高程测量来实现高程的传递,不仅能保证测量精度,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视 三角高程测量 精度分析
下载PDF
近视眼瞳孔中心在明视与间视状态下相对于共轴角膜反光点的移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哲人 张佳 +2 位作者 陈世豪 余野 王勤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近视眼瞳孔中心在明视与间视状态下相对于共轴角膜反光点的移位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62名近视患者(共124只眼),在明视和间视两种状态下,使用NIDEK OPD-Scan获得瞳孔中心和共轴角膜反光点之间的距离和轴向,以及间视瞳孔... 目的:研究近视眼瞳孔中心在明视与间视状态下相对于共轴角膜反光点的移位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62名近视患者(共124只眼),在明视和间视两种状态下,使用NIDEK OPD-Scan获得瞳孔中心和共轴角膜反光点之间的距离和轴向,以及间视瞳孔中心相对于明视瞳孔中心的距离和轴向,并对其进行矢量分析。结果:明视变化到间视状态后,双眼瞳孔中心往颞下方的移位占大多数(右眼77%,左眼74%),没有一例表现为往鼻上方移位;瞳孔中心移位与瞳孔大小变化呈正相关:右眼(r=0.391,P=0.002),左眼(r=0.361,P=0.004)。结论:明视环境变化为间视环境后,瞳孔直径变大的同时,瞳孔中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主要向颞下方向移位。在以共轴角膜反光点为切削中心的角膜屈光手术中,必须注意术中的瞳孔大小是否与术前测量的一致,以确保实际的移心量和预计的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中心 共轴角膜反光点 间视
下载PDF
三角高程间视法测量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岑志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采用直反觇法。目前使用跟踪杆配合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使用传统的直反觇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间视法既结合了水准测量的任意置站的特点,又减少了三角高程每次... 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采用直反觇法。目前使用跟踪杆配合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使用传统的直反觇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间视法既结合了水准测量的任意置站的特点,又减少了三角高程每次测量时量取仪器高、棱镜高的误差,使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施测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三角高程测量 直反觇法 间视
下载PDF
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IRBP)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黎 李庆伟 张亚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受体黄类物质结合蛋白 IRBP 活性位点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基于视间相关性的多层次多视点视频编码快速预测算法
5
作者 王凤随 杨会成 +1 位作者 王冠凌 韩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6,292,共5页
为解决多视点视频编码(MVC)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视点视频编码快速预测算法。计算当前宏块Direct模式的率失真代价并将其与自适应阈值进行比较,以提供有效的提前终止策略。当率失真代价小于自适应阈值时,Direct模式被选作最... 为解决多视点视频编码(MVC)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视点视频编码快速预测算法。计算当前宏块Direct模式的率失真代价并将其与自适应阈值进行比较,以提供有效的提前终止策略。当率失真代价小于自适应阈值时,Direct模式被选作最优模式,模式选择过程提前终止。当率失真代价大于自适应阈值时,利用运动复杂度将当前宏块分成不同的运动类型,每种类型的宏块仅检查指定的模式,从而使得不必要的模式检查过程提前结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几乎不变的编码效率基础上,大幅减少了MVC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编码 相关性 预测 运动复杂度 提前终止策略
下载PDF
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在棉鼠亚科物种中的序列变异及其系统发育意义
6
作者 张静 夏珊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为研究对象,从GenBank中下载了棉鼠亚科66个种的IRBP序列,分析IRBP的结构及其在棉鼠亚科的进化关系。G+C含量高于A+T,密码子第3位点的G+C含量高达61.2%,并且呈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3.786%)。I... 以光间受体视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IRBP)为研究对象,从GenBank中下载了棉鼠亚科66个种的IRBP序列,分析IRBP的结构及其在棉鼠亚科的进化关系。G+C含量高于A+T,密码子第3位点的G+C含量高达61.2%,并且呈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3.786%)。IRBP在棉鼠亚科没有经历正向达尔文选择。以IRBP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以往研究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本文样本数量的增加,发现Oryzomyini还存在第3个分支,不同于以往研究只划分了2个分支。同时系统发育树的结构表明Ichthyomyini和Sigmodontini很可能不是两个独立的族。另外和前人以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比较,树的结构总体上也是一致的。这些都表明IRBP在棉鼠亚科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要更好地解决此亚科存在的系统发育问题,重点在于增加用于分析的物种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鼠亚科 受体黄类物质结合蛋白基因 碱基组成 中性选择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多参考帧的平行立体视频视间编码的实现
7
作者 王凌杰 周军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4,共3页
Side-by-Side(SbS)是立体视频常用的格式。传统的视频编码方法利用帧内预测或帧间预测对视频进行压缩编码。基于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针对SbS格式的立体视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考帧方式的视间预测编码方法,并在JM测试代码基础上将其... Side-by-Side(SbS)是立体视频常用的格式。传统的视频编码方法利用帧内预测或帧间预测对视频进行压缩编码。基于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针对SbS格式的立体视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考帧方式的视间预测编码方法,并在JM测试代码基础上将其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视间预测编码后,以很小的PSNR损失为代价,使得SbS视频的压缩效率提高了大约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by-Side 立体 H.264 预测
下载PDF
用全站仪进行不通视两点间直线的放样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其兵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1期128-129,134,共3页
关键词 测量工作 放样方法 全站仪 不通两点直线
下载PDF
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 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及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
9
作者 高杰 曾纹鑫 +4 位作者 韩文莉 徐磊 韦莉 潘永全 陈飞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7-952,共6页
目的:预测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retinol-binding protein 3,RBP3)的T细胞抗原表位,评价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通过DNAMAN软件比对树鼩RBP3蛋白与人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lbinding p... 目的:预测树鼩间质视黄醇结合蛋白-3(retinol-binding protein 3,RBP3)的T细胞抗原表位,评价其致葡萄膜炎的活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通过DNAMAN软件比对树鼩RBP3蛋白与人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lbinding protein,IRBP)、狒狒IRBP、牛IRBP、大鼠IRBP和小鼠IRBP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分析树鼩RBP3蛋白T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与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相互作用的抗原位点,合成上述预测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片段评价其致B10.RIII小鼠的葡萄膜炎活性和免疫原性。结果:根据DNAMAN比对分析,树鼩RBP3与人IRBP、狒狒IRBP、牛IRBP、大鼠IRBP和小鼠IRBP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50%、82.81%、82.23%、82.94%、82.63%。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结果显示,RBP3含有47个潜在辅助性T细胞抗原优势表位和34个鼠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4+T细胞抗原表位。合成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能够诱导出B10.RⅢ小鼠的全葡萄膜炎疾病和刺激其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树鼩RBP3蛋白包含较多CD4+T细胞抗原表位,选择并合成所预测的RBP3182-192抗原多肽具有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和致小鼠葡萄膜炎的活性,可为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树鼩新型模型的抗原筛选及葡萄膜炎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黄醇结合蛋白3 抗原表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下载PDF
基于宏块多相关性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凤随 王冠凌 +1 位作者 瞿成明 赵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2,267,共6页
为降低多视点视频编码(MVC)中过高的计算量,提出基于宏块多相关性的多视点视频编码视间预测与Direct模式提前终止算法。分析MVC参考模型(JMVC)中时域预测和视间预测的特点及Direct模式的分布情况。基于当前宏块的时间和视点之间率失真... 为降低多视点视频编码(MVC)中过高的计算量,提出基于宏块多相关性的多视点视频编码视间预测与Direct模式提前终止算法。分析MVC参考模型(JMVC)中时域预测和视间预测的特点及Direct模式的分布情况。基于当前宏块的时间和视点之间率失真代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进行视间预测。利用先前已编码宏块的编码模式信息确定是否跳过Direct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同JMVC的全搜索算法相比,该算法能降低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平均可达75.62%,同时保持几乎相同的编码率失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编码 多相关性 运动补偿 预测 提前终止 率失真代价
下载PDF
结构相似度的立体视频错误隐藏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丹 郁梅 +3 位作者 蒋刚毅 王晓东 彭宗举 邵枫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8,共9页
针对立体视频传输中右视点整帧丢失,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的立体视频右视点整帧丢失错误隐藏算法。首先,提出了时域SSIM和视间SSIM的概念。然后,根据视频序列的时域相关性,将前一时刻右视点图像宏块的... 针对立体视频传输中右视点整帧丢失,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的立体视频右视点整帧丢失错误隐藏算法。首先,提出了时域SSIM和视间SSIM的概念。然后,根据视频序列的时域相关性,将前一时刻右视点图像宏块的预测方式作为丢失图像宏块的预测方式。接着,将前一时刻右视点图像以宏块为单位进行时域和视间匹配,求取其以像素为单位的时域SSIM映射图和视间SSIM映射图。最后,计算并比较前一时刻右视点图像每个宏块的时域SSIM和视间SSIM值,得到每个宏块的预测方式,将其预测方式作为丢失帧中宏块的预测方式,从而使用运动补偿预测或者视差补偿预测的方法进行恢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和Pang的算法相比,PSNR值分别提高了2.76 dB和3.43 dB,且本文算法主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 整帧丢失 错误隐藏 点时域SSIM SSIM
下载PDF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立体边信息生成
12
作者 刘爽 史萍 任培明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7-31,共5页
新兴的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通过在解码端使用立体边信息可充分挖掘传统单视点的时间相关性和多视点特有的视间相关性。研究了一种多视点运动预测的立体边信息生成算法,提出了近似视差估计和编码端掩模融合算法。实验证明,解码端采用近... 新兴的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通过在解码端使用立体边信息可充分挖掘传统单视点的时间相关性和多视点特有的视间相关性。研究了一种多视点运动预测的立体边信息生成算法,提出了近似视差估计和编码端掩模融合算法。实验证明,解码端采用近似的视差矢量,编码端传递某些先验信息,都能有效提高立体边信息精度,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编码 分布式多频编码 立体边信息 预测
下载PDF
三角高程测量在高速公路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浩 刘国建 《地理空间信息》 200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根据山区地形特点,针对高速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应用的几种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对其原理、测量方法、公式、误差来源和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山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中保证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三角高程测量 自动目标识别 EDM 间视 闭合差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军锋 刘兴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73-1279,共7页
由于在军事侦察和民事搜索中的巨大潜力,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一直备受关注.从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以及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速度估计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回顾了该领域中现... 由于在军事侦察和民事搜索中的巨大潜力,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一直备受关注.从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以及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速度估计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回顾了该领域中现有的思想和方法,并简单介绍了本课题组近期在该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显示 差异 顺轨干涉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 空时自适应处理
下载PDF
定线水准测量平差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文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9期173-175,共3页
本软件主要为满足水利水电定线测量、公路测量及其他管线工程五等及图根水准测量数据在电脑中完成记录及平差计算,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
关键词 水准 间视 高差 平差
下载PDF
Seismic data analysis based on spatial subsets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希玲 刘学伟 +2 位作者 李虹 钱宇明 吕英梅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384-392,395,共10页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when we apply convention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massive amounts of seismic data acquired with high-density spatial sampling since processors usually obtain the properties of raw data from ...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when we apply convention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massive amounts of seismic data acquired with high-density spatial sampling since processors usually obtain the properties of raw data from common shot gathers or other datasets located at certain points or along lines.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in this paper to observe seismic data on time slices from spatial subsets. The composition of a spatial subset and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orthogonal or oblique subsets are described and pre-stack subsets are shown by 3D visualization.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spatial subsets can be used for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o check the trac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and regularity; (2) to observe the main features of ground-roll and linear noise; (3) to find abnormal traces from slices of datasets; and (4) to QC the results of pre-stack noise attenuation. The field data application shows that seismic data analysis in spatial subset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hat may lead to a better discrimination among various wavefields and help us obtain more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subset 3D visualization high density sampling noise attenuation data analysis
下载PDF
SPOT BEAM JUDGEMENT ALGORITHM IN LEO SATELLITE BASED ON OPNET
17
作者 于佳 宗鹏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Low earth orbit(LEO)satellite constellation networks have a predominance of global coverage with low propagation delays.A new spot beam judgement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LE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At first,judgem... Low earth orbit(LEO)satellite constellation networks have a predominance of global coverage with low propagation delays.A new spot beam judgement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LE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At first,judgement of central spot beam is considered.Then the judgement of outlying spot beam is achieved by two algorithms.One is 2-D space judgement algorithm and the other is 3-D space judgement algorithm.Based on these algorithms,an Iridium model implemented on OPNET with dynamic topology nodes and network layer protocols is present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tellite serving time has obviously increas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longest visible time criterion and the equal beam width model is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pot beam JUDGEMENT CONSTELLATION longest visible time
下载PDF
试论五等水准记录及平差软件应用
18
作者 赵文良 崔有祥 +2 位作者 冯志中 连官河 刘志军 《内蒙古水利》 2010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结合水利五等水准测量,论述了平差软件的应用,该软件主要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五等水准平差计算及水准网严密平差时输出高差及距离等。
关键词 水准 间视 高差 平差
下载PDF
宽频带多偏移距电磁测深的几个电性参数
19
作者 汤井田 罗维斌 刘长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5-153,共9页
计算了宽频带多偏移距层状大地电偶极-偶极装置的复电阻率,用高频和低频二个频率的复电阻率计算了频散率,并用各道最低频的复电阻率(频率相同),计算了道间复电阻率变化率。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诸如逆重复m序列等宽频带信号激励,多... 计算了宽频带多偏移距层状大地电偶极-偶极装置的复电阻率,用高频和低频二个频率的复电阻率计算了频散率,并用各道最低频的复电阻率(频率相同),计算了道间复电阻率变化率。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诸如逆重复m序列等宽频带信号激励,多偏移距同线偶极-偶极同时观测,计算的频散率及相邻道间低频复电阻率的变化率,可作为物性参数来检测大埋深高阻或低阻薄层的存在。低频接地偶极产生的传导电流,有利于检测到埋深较大的高阻薄层。多偏移距同时观测方法是一种几何测深法,如果有高阻极化体存在,在适当的收发距上,道间低频复电阻率道间变化率或频散率的变化率,就会出现极大值。它所对应的收发距可用来估计极化体埋深,约为极化体埋深的2.2倍-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线偶极-偶极 多偏移距 幅频率道变化率 低频复电阻率道变化率
下载PD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integration modeling of 3D bodies in coal mine with blended data model based on TIN and ARTP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作振 韩瑞栋 +1 位作者 毛善君 韩景敏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7年第3期276-280,共5页
Data model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First the paper proposed the 3D integrated data model of stratum, laneway and drill on the basic of TIN and ARTP, and designed the relevan... Data model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First the paper proposed the 3D integrated data model of stratum, laneway and drill on the basic of TIN and ARTP, and designed the relevant conceptual and logical model from the view of data model, and described the data structure of geometric elements of the model by adopting the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idea. And then studied the key modeling technology of stratum, laneway and drill, introduced the ARTP modeling process of stratum, laneway and drill and studied the 3D geometric modeling process of different section laneways. At last, the paper realized the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ly coalmine-oriented, using SQL Server as background database, Visual C++6.0 and OpenGL as foreground development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mine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data model ARTP OPENG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