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间隔比下串列双梯形柱绕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文明 李杭飞 +2 位作者 杜润 王玉璞 王书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1-68,共8页
基于计算流体软件Fluent,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雷诺数Re=6.6×105下不同间隔比的串列双梯形柱绕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选取间隔比S*在0.5~6之间的7种不同取值,对双梯形柱气动特性系数、涡量图和流线图进行阐述。结果表明:... 基于计算流体软件Fluent,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雷诺数Re=6.6×105下不同间隔比的串列双梯形柱绕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选取间隔比S*在0.5~6之间的7种不同取值,对双梯形柱气动特性系数、涡量图和流线图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串列梯形柱绕流特性与串列圆柱和矩形柱相似,在不同间隔比下存在3种绕流模式,即模式Ⅰ(屏蔽区)、模式Ⅱ(再附区)和模式Ⅲ(撞击区);各模式间存在临界间隔比S*cr,在间隔比S*<1处双梯形柱间产生屏蔽区,1<S*<3时上游梯形柱尾迹在下游梯形柱上下表面产生再附,S*>3时双梯形柱形成各自的涡旋脱落轨迹,下游尾迹涡旋随间隔比的增加由单列交替脱落(模式Ⅰ)过渡为双列脱落(模式Ⅱ、模式Ⅲ);受上游梯形柱尾迹影响,模式Ⅰ下结构稳定性和气动特性参数较其他模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梯形柱 间隔比 雷诺数 绕流特性 涡旋脱落 结构稳定性
下载PDF
对某磷矿中部空气间隔装药结构最佳间隔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立 郑志琴 张乐 《煤矿机械》 2016年第7期71-73,共3页
针对云南某磷矿在露天爆破生产中部空气间隔装药问题,通过设计填塞长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空气间隔比例方案,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5种不同空气间隔比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对试验方案的不同空气比例的装药结构的爆破应力云图以... 针对云南某磷矿在露天爆破生产中部空气间隔装药问题,通过设计填塞长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空气间隔比例方案,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5种不同空气间隔比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对试验方案的不同空气比例的装药结构的爆破应力云图以及对爆破提取有效应力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参照爆破安全规程的标准,获得填塞不变下中部空气间隔装药的最佳的空气间隔装药比例为15%,并将模拟方案进行现场验证,从爆破过后的大块率、降振率和经济效益来验证该方案的正确性;依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得出该条件下的k,α值,为矿山日后爆破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爆破 空气间隔装药 空气间隔比 ANSYS/LS-DYNA
下载PDF
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种猪产程及产仔间隔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庆利 李娜 周海深 《养猪》 2016年第6期72-72,共1页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时间: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试验地点: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种猪场。1.2试验动物每个季节分别选择大白、长白和杜洛克母猪50、30和20头,累计400头种猪,进行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种猪产程及产仔间隔时间长...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时间: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试验地点: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种猪场。1.2试验动物每个季节分别选择大白、长白和杜洛克母猪50、30和20头,累计400头种猪,进行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种猪产程及产仔间隔时间长短的研究。1.3产程和产仔间隔母猪从分娩第1头仔猪落地到胎衣全部排出整个过程的时间间隔称作产程。一般母猪的产程为2-3小时,超过3小时就称为产程过长。母猪的产程除以总产仔数所用的时间称作产仔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仔间隔 产程时间 养猪育种中心 总产仔数 程及 试验时间 时间间隔 产房温度 种猪群 分娩时间
下载PDF
基于NBUE类寿命分布的更换间隔比较
4
作者 吴义祥 朱晓临 王传奇 《大学数学》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在介绍期望序和NBUE类分布的定义后,首先证明了年龄更换策略和成批更换策略的更换间隔依期望序分别大于正常更新过程的更换间隔的充要条件是基分布属于NBUE类.随后,还考察了参数不同的年龄更换策略之间和成批更换策略之间的更换间隔.
关键词 期望序 NBUE 年龄更换策略 成批更换策略 正常更新过程 更换间隔
下载PDF
胎儿卵圆孔与房间隔比值对产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华雯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与房间隔比值(FO/IAS)对产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42例产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观察组)和458例产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产前及产后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胎儿FO/IAS与产前常规超声对... 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与房间隔比值(FO/IAS)对产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42例产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观察组)和458例产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产前及产后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胎儿FO/IAS与产前常规超声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胎儿FO/IAS高于对照组(P<0.01);胎儿FO/IAS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产前常规形态检测(P<0.05)。结论胎儿FO/IAS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产后新生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间隔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不同生产方式对鸽产蛋间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汤青萍 穆春宇 +2 位作者 刘敏 张蕊 卜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探究不同生产方式(捡蛋、孵化、孵化+哺乳)对产蛋间隔的影响,试验以正常繁殖、公母配对、同一天产蛋的白卡奴鸽110对,随机分成3组:Ⅰ组30对,不承担孵化哺育任务,只捡蛋,共统计三次产蛋间隔;Ⅱ组40对,只承担孵化任务,统计两次产蛋间隔... 为探究不同生产方式(捡蛋、孵化、孵化+哺乳)对产蛋间隔的影响,试验以正常繁殖、公母配对、同一天产蛋的白卡奴鸽110对,随机分成3组:Ⅰ组30对,不承担孵化哺育任务,只捡蛋,共统计三次产蛋间隔;Ⅱ组40对,只承担孵化任务,统计两次产蛋间隔,第二个孵化期20对孵化2个模型蛋,20对孵化3个模型蛋。Ⅲ组40对既承担孵化任务还要哺育乳鸽至28日龄,统计两次产蛋间隔,第二个孵化哺育期,20对孵化3个模型蛋,20对孵化2个模型蛋,哺育3只雏鸽。同时统计亲鸽体重变化、Ⅲ组后代28日龄体重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生产方式鸽产蛋间隔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平均产蛋间隔11.29 d,Ⅱ组产蛋间隔26.78 d,Ⅲ组产蛋间隔40.52 d,相同生产方式下产蛋间隔变异系数都在10%以内;试验结束时,Ⅰ组公鸽体重增加29 g,Ⅱ组公鸽体重增加40 g,Ⅲ组公鸽体重减少14 g,Ⅲ组和Ⅰ组、Ⅱ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Ⅲ组第二个产蛋期中孵化2个模型蛋和孵化3个模型蛋产蛋间隔没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亲鸽第一个产蛋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产蛋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第一个产蛋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产蛋间隔极显著差异(P<0.01),乳鸽28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研究提示,白卡奴鸽产蛋间隔整齐度高,采用不同生产方式鸽产蛋间隔差异较大,公鸽在哺育后代过程中消耗更大,孵化模型蛋数对亲鸽产蛋间隔和后代哺育效果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产蛋间隔
下载PDF
多间隔信息融合的母线保护电流互感器断线再开放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琦 陈福锋 +4 位作者 唐治国 薛明军 刘凯祥 王胜 孙震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7,共7页
对于电流互感器(CT)断线后发生金属性故障的情景,现有母线保护采取的闭锁差动保护动作方式将会引发多个变电站停电。此外,当母线区内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现有母线保护判据可能会将其误判为CT断线故障,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 对于电流互感器(CT)断线后发生金属性故障的情景,现有母线保护采取的闭锁差动保护动作方式将会引发多个变电站停电。此外,当母线区内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现有母线保护判据可能会将其误判为CT断线故障,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母线保护CT断线再开放策略,该策略基于断线间隔与非断线间隔的零序电流变化量对负荷波动和故障进行区分,并基于非断线间隔的差流有效值和间隔失灵保护信息对区内外故障进行判别。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CT断线识别判据和再开放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断线 间隔信息融合 短路故障 电流互感器闭锁策略 母线保护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限制型与非限制型房间隔交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莫莹 丁文虹 +2 位作者 李刚 王霄芳 王强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总结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合并限制型与非限制型房间隔交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外科手术确诊的49例T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 总结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合并限制型与非限制型房间隔交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外科手术确诊的49例T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定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交通≤5 mm为限制型房间隔交通,将患者分为限制组(23例)和非限制组(26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PTR)。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室内径和PTR的变化。结果 49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均与手术诊断一致,符合率100%。术前,限制组LVD、LVD/RVD比值明显低于非限制组,而PTR、RVD则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3个月2组PTR、RVD和LVD/RVD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限制组LVD小于非限制组[(19.3±4.2)mm比(22.3±4.6)mm、(22.6±3.8)mm比(25.9±3.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APVC的首选及准确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有利于尽早手术治疗,并能有效评价心脏容量改变及肺动脉高压下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作为“成年新礼”的“间隔年”:过渡仪式、认同重构与主体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军 王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茫与机遇、兴奋与惆怅并存的状态下,个人层面上极具张力的重大决定与社会层面充满道德意义的新仪式促成了新的自我认同的形成。“间隔年”及青年“认同重构”已不再属于“边缘仪式”的亚文化范畴,而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标志着新的自我认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年” “成年新礼” 过渡仪式 自我认同 主体实践
下载PDF
地下金属矿开采装备短间隔智能调度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杰 王浩 +4 位作者 陈连韫 李国清 郭广军 于倩倩 童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作为矿山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生产调度优化与管控可以充分利用产能、降低开采成本,因此成为现代矿山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通过精细化调度管理和智能决策方法,实现复杂条件下的开采装备高效协同作业,充分提高调度管控效率和矿山生产能力... 作为矿山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生产调度优化与管控可以充分利用产能、降低开采成本,因此成为现代矿山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通过精细化调度管理和智能决策方法,实现复杂条件下的开采装备高效协同作业,充分提高调度管控效率和矿山生产能力,是现阶段矿山开采装备智能调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装备调度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开采装备的作业效率和生产能力为目的,研究了开采装备智能调度管控模式、决策支持算法和集成化应用。针对现代地下金属矿生产实时化、精准化与智能化管控的新需求,提出了开采装备短间隔智能调度新模式,形成了以“任务分解—任务配置—运输配置—作业指令—响应修正—分析反馈”为特征的短间隔闭环调度方案。设计了包括开采装备任务配置与调度优化算法、面向多级动态配矿的矿石流优化算法、无轨装备集群调度控制优化算法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算法库,实现由人工经验到智能决策的转变。将开采装备短间隔智能调度体系进行综合示范应用,满足了现代矿山精细化管控和智能化决策需求。研究成果对于地下矿山开采装备作业过程的精细化管控与开采效率提升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现代地下金属矿山的生产调度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金属矿山 智能调度 间隔控制(SIC) 开采装备 智能矿山
下载PDF
周边孔聚能装置间隔装药在光面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王清标 王涛 +5 位作者 田成林 孙永 魏祥 李中辉 王旭 李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隧道光面爆破工程的周边孔需要采用间隔装药方式,而大部分间隔装药方式采用“导爆索+雷管”联合起爆技术,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经常发生拒爆现象。如何在保证隧道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场试... 隧道光面爆破工程的周边孔需要采用间隔装药方式,而大部分间隔装药方式采用“导爆索+雷管”联合起爆技术,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经常发生拒爆现象。如何在保证隧道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场试验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提出“聚能装置+数码电子雷管”新型联合起爆技术,将其应用于高原某隧道,通过与原始的“导爆索+数码电子雷管”联合起爆技术的爆破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原始技术,新技术炸药单耗降低了0.2 kg/m^(3),半孔留痕率提高了5%,平均装药时间由原来的1.3 h降为1.0 h,稳定循环进尺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耗材费用,提高了隧道光面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光面爆破 间隔装药 联合起爆技术 聚能装置
下载PDF
基于径流事件的农业面源监测采样间隔分析
12
作者 王超 王剑 +4 位作者 文立群 秦赫 柳根 贾海燕 尹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5-1093,共9页
选择丹江口库区的五龙池小流域为对象,以典型降雨径流事件的水质水量加密监测数据作为径流过程真实值,通过不同时间间隔和水量间隔模拟采样,分析污染负荷通量估算误差,并确定有效采样间隔.结果显示,五龙池小流域降雨径流事件具有明显的... 选择丹江口库区的五龙池小流域为对象,以典型降雨径流事件的水质水量加密监测数据作为径流过程真实值,通过不同时间间隔和水量间隔模拟采样,分析污染负荷通量估算误差,并确定有效采样间隔.结果显示,五龙池小流域降雨径流事件具有明显的峰值特征(初始流量55m^(3)/h,峰值流量977.3m^(3)/h),TP浓度与径流高度同步(初始浓度为0.05mg/L,峰值浓度为0.25mg/L),TN随径流达到峰值后下降不明显(初始浓度为2mg/L,峰值浓度为8mg/L).模拟采样表明,时间间隔5,10,15,20,30,60,120,240,480,720min,采样点数量从1957个减少到14个;水量间隔16,32,64,128,256,384,576,800,1600,3200m^(3),采样点数量从2893个减少到14个;水量间隔采样对径流峰值的捕捉能力明显高于时间间隔采样.负荷估算误差显示,TP误差波动大于TN;以±5%作为允许的误差范围,降雨径流事件采样监测的有效时间间隔为120min,有效水量间隔为160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事件 小流域 农业面源 自动监测 采样间隔
下载PDF
随钻核磁共振仪器缩短回波间隔方法优化设计
13
作者 刘伟 张文秀 +1 位作者 陈文轩 廖广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9-418,共10页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直接探测储层孔隙流体性质的地球物理方法,随钻核磁共振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获得油气藏评价参数的技术方法.面对复杂油气藏中随钻核磁共振测量问题,通过缩短脉冲序列的回波间隔,可以减少仪器测量时间,能够获得快...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直接探测储层孔隙流体性质的地球物理方法,随钻核磁共振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获得油气藏评价参数的技术方法.面对复杂油气藏中随钻核磁共振测量问题,通过缩短脉冲序列的回波间隔,可以减少仪器测量时间,能够获得快速衰减的短弛豫组分,实现储层孔隙结构的精细表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级能量泄放方法,能够逐级降低天线品质因数,缩短天线恢复的死区时间,在不改变回波采集信噪比的情况下,实现脉冲序列的短回波间隔采集系统设计,并在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实验样机上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回波信号信噪比良好,振铃噪声与回波信号区分明显,测试结果与模拟仿真结果一致,能够实现短回波间隔数据采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仪器 随钻核磁共振 回波间隔 驰豫组分
下载PDF
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对比
14
作者 宋邦荣 徐晓宇 +1 位作者 党海明 董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71-76,共6页
目的评估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3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梗阻部位分为室间隔基底... 目的评估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3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梗阻部位分为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71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手术方式、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吸烟率、糖尿病患病率,心力衰竭发生率、NYHA心功能分级构成、二尖瓣反流程度构成、二尖瓣病理类型构成及处理方式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房颤及手术死亡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前,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左室流出道压差、左室流出道流速、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均高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左室收末径低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后1年,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射血分数高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左室收末径低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且无再次手术、远期并发症或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心肌病 间隔基底部肥厚 间隔中部肥厚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圆锥-球缺组合药型罩战斗部侵彻双层水间隔靶板
15
作者 周方毅 詹发民 +2 位作者 黄雪峰 鞠翔宇 姜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8-286,共9页
为提升聚能战斗部毁伤性能,基于组合药型罩战斗部的起爆机理,设计一种圆锥-球缺组合药型罩聚能战斗部及双层水间隔靶板结构,建立该战斗部侵彻双层水间隔靶板的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加工战斗部及靶板的1∶3缩比模型样... 为提升聚能战斗部毁伤性能,基于组合药型罩战斗部的起爆机理,设计一种圆锥-球缺组合药型罩聚能战斗部及双层水间隔靶板结构,建立该战斗部侵彻双层水间隔靶板的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加工战斗部及靶板的1∶3缩比模型样机,展开相应试验,为设计全尺寸战斗部样机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战斗部侵彻含水夹层目标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对目标的破坏效应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战斗部 双层水间隔靶板 毁伤效应 组合药型罩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治疗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一例
16
作者 李宗明 任克伟 +3 位作者 韩新巍 李磊 周子鹤 李亚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是食管切除术后的一种危重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饮食性呛咳,呈烧灼样、刺激性,卧位加重,多数患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营养衰竭[1]。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认可,但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痰液潴... 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是食管切除术后的一种危重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饮食性呛咳,呈烧灼样、刺激性,卧位加重,多数患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营养衰竭[1]。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认可,但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痰液潴留、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2]。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使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治疗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封堵器 胸腔胃气道瘘 呛咳
下载PDF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房间隔缺损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黄春瑜 周云国 +1 位作者 许飞 段君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对ASD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的80例ASD患儿为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8)及B组(n... 目的:探究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对ASD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的80例ASD患儿为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8)及B组(n=42)。A组患儿实施传统体外循环ASD修补术,B组患儿采用经皮ASD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右室功能,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输血率较A组低(P<0.05);术前,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但B组均低于A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上述血清指标均升高,但B组均低于A组(P<0.05);术前,两组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以上指标均下降,且B组均小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05)。结论:ASD患儿应用经皮ASD封堵术,疗效显著,能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改善右室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儿童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心肌损伤标志物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俞国军 唐琪 +4 位作者 刘正 朱涛 阿布都乃比·麦麦提艾力 霍强 张为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超声引导经股静脉路径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进行经皮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成人患者116例,其中男17例,女99例;年龄18~73(39.7±11... 目的探讨单纯超声引导经股静脉路径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进行经皮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成人患者116例,其中男17例,女99例;年龄18~73(39.7±11.5)岁,诊断中央型房间隔缺损110例,卵圆孔未闭型房间隔缺损6例。患者心功能正常,无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股静脉路径,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引导下,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114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失败2例,1例大筛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中封堵器释放后,仍存在大量分流,遂撤回封堵器;另1例为大房间隔缺损(34 mm),左心房小,尝试肺静脉释放法失败;2例患者均中转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封堵成功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7.4±5.6)min,使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平均直径(27.3±6.5)mm。术中未发生外周血管损伤、封堵器移位/脱落、严重残余分流等严重并发症。所有封堵成功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直接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住院(2.1±0.9)d。结论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并能够避免X线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封堵术 微创外科手术
下载PDF
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治疗结果
19
作者 陶曙光 姚俊平 +4 位作者 谷疆蓉 杨仕海 温林林 金立臣 高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36-2441,共6页
目的 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患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6例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临床资料,男9例,女7例;日龄4 h~25 d;入院体重1.6~4 kg,平均(3.22±0.65) kg。所有患儿初期治疗后进... 目的 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患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6例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临床资料,男9例,女7例;日龄4 h~25 d;入院体重1.6~4 kg,平均(3.22±0.65) kg。所有患儿初期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中位随访时间33(12,55)月。初期治疗措施包括以下术式:体外循环下房间隔扩大、B-T分流、镶嵌治疗、非体外下经胸肺动脉瓣切开术等,每例患儿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术式。结果 患儿院内死亡1例,院外无死亡病例。再次治疗6例,其中行经导管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5例,行双向Glenn术1例。其余9例患儿术中后已5年1例,经皮血氧饱和度>95%,房间隔转为左向右分流,远期免于再干预,其余患儿仍在随访中,存在再次干预可能。首次根治后1个月较大的肺动脉根部直径远期行双心室根治可能性大。结论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是需要序贯性治疗和观察的疾病,为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初次治疗应依据右心室发育程度选择个性化措施,然后密切主动随访,适时给予再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新生儿 镶嵌治疗 外科治疗 随访
下载PDF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20
作者 左超 陈智 +4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3.1)岁;主动脉窦轻中度脱垂83例,VSD为(4.12±0.97)mm,重度脱垂11例,VSD为(4.95±0.51)mm;VSD类型为膜周部54例,嵴内以上40例。分析VSD大小、主动脉窦脱垂程度与ADO-Ⅱ选择的关系,以及术后中期主动脉瓣反流、残余漏变化,明确ADO-Ⅱ对此类患儿的适用性。结果术后中期最终存留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多发于使用4-4 mm、5-4 mm型ADO-Ⅱ封堵器;残余漏10例,主要发生于使用5-4 mm、6-4 mm型封堵器。结论ADO-Ⅱ封堵器在置入形态良好状况下,适用于VSD<6 mm伴主动脉窦脱垂患儿。术后有一定的残余漏和主动脉脉瓣反流发生,但能满足介入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主动脉窦脱垂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