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交互训练在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专业技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晓雅 孙明飞 +2 位作者 潘丽红 孟庆江 胡潇元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交互训练在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专业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参与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医务人员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50,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末)和观察组(n=50,2... 目的探讨模拟交互训练在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专业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参与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医务人员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50,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末)和观察组(n=50,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模拟交互训练,两组均完成3个月训练,比较两组医务人员自我表现、专业技能及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能独立查找资料、明确个人观点、主动发言、自我表现良好及与师生合作良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病例查体、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及按时查房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操作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加深理论知识掌握、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及急救自信心增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交互训练用于医务人员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中,能提高自我表现,提升其专业技能,且干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交互训练 医务人员 间隔缺损修补 自我表现 专业技能 干预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近期改变的比较
2
作者 郑楠 管涛 曲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结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切口长度缩短,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组右房左右径和上下径、右室前后径缩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增大(P<0.05),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3天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天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房微小切口、右外侧切口较正中切口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近期矫正效果较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微小切口入路 右外侧切口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间隔缺损修补 心脏结构
下载PDF
1例ECMO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包填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唐石丽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296-298,共3页
作为心脏搭桥诊治治疗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心包填塞,将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通过早期识别预防以及及时解决才能够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本文总结1例ECMO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包填塞患者护理。
关键词 ECMO辅助 间隔缺损修补 心包填塞 护理
下载PDF
微创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附46例报告)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秀滨 王东进 +3 位作者 吴清玉 花中东 钱向阳 杨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右侧 )畸形引流 ,3例中度肺动脉高压。 结果 平均切口长度 (7 2± 1 1)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30 3± 7 8)分钟。术后所有患者无房水平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37例随访 3月~ 2 4(1 3± 0 6 )年。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 ,无并发症。 结论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 间隔缺损 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完全性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传文 李平萍 +1 位作者 李宪卿 孙庆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完全性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完全性胸腔镜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54例(腔镜组)、行正中开胸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正中组)。均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管行体外循环转流,腔... 目的比较完全性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完全性胸腔镜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54例(腔镜组)、行正中开胸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正中组)。均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管行体外循环转流,腔镜组行完全性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正中组行常规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正中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输血量少于正中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正中组(P均<0.05)。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引流少、术后输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胸腔镜 间隔缺损修补 开胸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心室(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九菊 石绍南 +4 位作者 李向阳 罗桂琴 刘伟玲 尹鹃鹉 刘玉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74-107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室 (房 )间隔缺损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分别对行心室 (房 )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路径与一般方法对比研究。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并发症降低 ,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室 (房 )间隔缺损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分别对行心室 (房 )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路径与一般方法对比研究。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并发症降低 ,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在心室 (房 )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心室(房)间隔缺损修补
下载PDF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乔晨晖 蔡萍 +3 位作者 卫洪超 郅兴义 赵高峰 张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78,284,共3页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在常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沿右侧第5肋间切开皮肤,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在常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沿右侧第5肋间切开皮肤,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时间为(36.0±14.4)min。心脏跳动下切开右心房,直接缝合和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缺损。结果 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6.3±2.8)h,监护时间(35.3±16.4)h,术后住院(7.5±1.2)d。术后胸腔引流量(250.8±175.3)mL。54例(94.7%)未输库血。术后随访3个月~4年,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补房间隔缺损,微创美观,安全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库血用量小,疗效满意。房间隔缺损及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患者的手术治疗均可采用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 心脏不停跳 间隔缺损修补 切开 术后 库血 体外循环 施行 立体 直接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连仲 王成增 +1 位作者 赵冰 买长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术后的左心室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 2 4例 ASD患者和40例正常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导管检测对观察组患者修补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 ,并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术后的左心室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 2 4例 ASD患者和40例正常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导管检测对观察组患者修补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 ,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量、心排血量、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速度时间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左心室射血前期、等容舒张时间延长 (P<0 .0 1) ,射血时间缩短 (P<0 .0 5 ) ,射血前期 /射血时间比值增大 (P<0 .0 1) ;ASD修补术后左心室功能除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略高于对照组外 ,其余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差异。 2 2例术后室间隔及左心室几何形状完全恢复正常 ,2例部分恢复正常。右心室各径线仍较对照组为大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ASD修补术后左心室功能和室间隔、左心室几何形状均恢复正常 ,表明 ASD患者左心室本身并无明显的功能异常 ,其心功能不全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与左心室扩张性降低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间隔缺损修补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强 沈向东 +2 位作者 刘迎龙 孙寒松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01至2007-12我院22例VSD术后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动脉瓣病变以穿孔为主,本组主动脉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成形9例。结果:22例患者中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01至2007-12我院22例VSD术后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动脉瓣病变以穿孔为主,本组主动脉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成形9例。结果:22例患者中手术死亡1例。出院检查与术前比,心胸比率(0.52±0.04 vs 0.57±0.07,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径[(46.7±5.8)mm vs(54.5±10.2)mm,P<0.05]均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者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手术损伤造成,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修补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 主动脉瓣置换
下载PDF
112例经右外侧小切口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永涛 李磊 +6 位作者 范祥明 朱耀斌 陈哲 李志强 苏俊武 程沛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右外侧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应用与推广。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1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在右外侧小切口下完成。其中男性44例,女性68例。年龄平均58.7个月(6~489个... 目的:通过分析右外侧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例,探讨右外侧小切口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应用与推广。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1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在右外侧小切口下完成。其中男性44例,女性68例。年龄平均58.7个月(6~489个月),体质量平均16.6kg(4.8~69kg)。20例合并心脏畸形如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永存左上腔静脉。结果:术后2例出现早期血痰,1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引流偏多。均获得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无死亡,超声心动图示无残余分流,无胸廓畸形。结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可以在右外侧小切口下完成,该入路安全可靠,创伤小,暴露好,恢复快及美观效果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间隔缺损修补 右外侧小切口
下载PDF
胸腔镜下与常规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君其 李有金 +2 位作者 马生茂 牛涛 陈永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下与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15例胸腔镜组行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 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下与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15例胸腔镜组行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记录临床疗效相关数据。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SICU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开胸组(均P<0.05),且术后4周恢复工作者的比例与开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残余分流等异常情况。结论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损伤较小,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间隔缺损修补 完全胸腔镜手术 正中胸骨开胸术
下载PDF
心脏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强 肖明第 +4 位作者 袁忠祥 卢成宝 吕志前 徐根兴 程云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3-785,F0002,共4页
目的总结心脏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探讨心脏镜的应用前景.方法于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右侧胸壁打3个直径为1.0~1.5 cm的小孔,于心脏镜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5~35岁,平均为(13... 目的总结心脏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探讨心脏镜的应用前景.方法于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右侧胸壁打3个直径为1.0~1.5 cm的小孔,于心脏镜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5~35岁,平均为(13.2±7.5)岁;体重15~67kg,平均为(36.4±15.6)kg.室间隔缺口均行连续缝合,其中直接缝合43例,涤纶补片修补9例.经内镜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至肋膈角.结果手术顺利,无一例死亡.术后无室间隔缺损残余漏及传导阻滞.二次内镜止血3例,该3例术后出血量较大的原因均为胸壁小孔渗血.手术时间2.1~4.5 h,平均为(2.8±0.6)h;体外循环时间30~150 min,平均为(69.3±21.2)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13~60 min,平均为(26.1±9.4)min.除3例二次内镜止血者外,其余均于术后第1天由监护病房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住院时间为5~10 d.结论心脏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心脏镜在心脏手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间隔缺损 间隔缺损修补 临床研究 心脏 体外循环时间 术后出血量 胸腔闭式引流管 涤纶补片修补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学习曲线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先球 韦武利 王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总结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间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60例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病例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D 4组,每组15例.从各组... 目的 总结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间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60例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病例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D 4组,每组15例.从各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中转开胸率、术后24 h引流量、ICU停留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比较手术效果,同时使用对数曲线拟合学习曲线,得出学习曲线相关模型.结果 各组病例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转机时间、中转开胸率、术后24 h引流量、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随手术例数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学习曲线相关模型为:手术时间(min)=143.5-16.7×ln(手术例数),转机时间(min)=77.5-13.0×ln(手术例数).结论 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学习曲线约为30例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微创切口 间隔缺损修补 心脏不停跳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小曼 陈晓芳 +4 位作者 姚典业 罗文姬 黄柳芳 龚凤球 区景松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1期1995-1996,共2页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患者施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配合要点。方法建立体外循环,机器人辅助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并总结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2例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患者施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配合要点。方法建立体外循环,机器人辅助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并总结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2例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掌握患者情况,熟悉手术步骤,医护人员配合默契,经正规、专业技术培训的专业团队合作,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达芬奇机器人 间隔缺损修补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研究(附26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宗社 舒端朝 +3 位作者 王军歧 陈述 魏涛 张保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aldefect ,ASD)的手术结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3年 9月 ,为 2 6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胸骨下段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平均房间隔...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aldefect ,ASD)的手术结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3年 9月 ,为 2 6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胸骨下段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 18mm ,直接缝合 11例 ,补片修补 15例。结果 无死亡和任何并发症 ,平均切口长度 (7 5± 1 0 )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3 0± 7)min ,术后平均随诊时间 (1 8± 1 0 )年。所有患者心功能NYHAⅠ级。结论 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微创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下段小切口 心脏不停跳 间隔缺损修补
下载PDF
微创与常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炎症因子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承南 汤玉敏 +2 位作者 伍复年 唐志贤 刘子由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与常规室间隔缺损两种术式之间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经右外侧小切口微创手术组26例患者与正中切口常规手术组21例患者,比较两组间TNF-α、IL-6、IL-8、ET-1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情况... 目的分析微创与常规室间隔缺损两种术式之间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经右外侧小切口微创手术组26例患者与正中切口常规手术组21例患者,比较两组间TNF-α、IL-6、IL-8、ET-1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客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引起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结果微创手术在对患者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手术72h后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IL-6、IL-8表达水平开始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同组术后48h水平(130.33±27.53 vs 136.14±31.39;0.67±0.12 vs 0.71±0.17)(P<0.01)。其数值较同时间段的传统组患者血清表达水平明显较低(130.33±27.53 vs 140.51±28.61;0.67±0.12 vs 0.78±0.15)(P<0.01)。两组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显著升高,术后48h后均达到最低值,(13.16±9.71 vs 15.69±11.01)(P<0.01)。术后72h后再次上升(21.33±12.19 vs 25.36±16.03)(P<0.05)。微创手术组TNF-α、ET-1表达水平各时相均低于同时相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过程中机体未产生明显的炎性因子上的差异。但在术后的围手术期中,由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的损害相对较弱因此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间隔缺损修补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爽 耿斌 +1 位作者 李文秀 吴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方法通过查询北京安贞医院(我院)超声影像报告系统及病案管理系统获取病例信息,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诊断或随访的VSD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连续病例,术后时...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方法通过查询北京安贞医院(我院)超声影像报告系统及病案管理系统获取病例信息,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诊断或随访的VSD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连续病例,术后时间不限,使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S5-1探头,频率1~5 MHz。VSD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确诊,并经团队医生共同确认。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VSD修补术后少见并发症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个月至25岁,平均(4.7±5.9)岁。28例为术后左室-右房通道(LVRAC)形成,3例为术后主动脉瓣穿孔并主动脉瓣反流,1例为术后LVRAC形成合并主动脉瓣穿孔,2例为术后主动脉-左房通道形成。34例患者中6例接受外科手术矫治,5例LVRAC患者在随诊过程中自行愈合,其余23例患者继续随访观察中。LVRAC超声心动图表现:(1)心尖及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显示三尖瓣隔瓣与二尖瓣前瓣之间回声中断,缺损位于三尖瓣环上方;(2)彩色多普勒显示从左室至右房的异常分流信号;(3)连续多普勒记录到收缩期高速射流频谱。主动脉瓣穿孔超声心动图表现:(1)左心室长轴及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无冠瓣或右冠瓣局部回声中断;(2)彩色多普勒显示源自瓣叶裂孔处的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左房通道超声心动图表现:(1)彩色多普勒显示从主动脉至左房的异常分流信号,左心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及五腔心切面均可显示;(2)连续多普勒记录到双期连续性高速射流频谱。结论多切面扫查及密切结合血流频谱特点,可以明确VSD修补术后异常分流信号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修补 左室-右房通道 主动脉瓣穿孔 主动脉-左房通道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巍 苏孟勤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A、B、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3、0.5、0.7μg/kg,D组作为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完毕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A、B、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3、0.5、0.7μg/kg,D组作为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完毕后四组均行麻醉诱导,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记录四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并于不同时刻抽取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AV-DO2)及脑氧摄取率(c O2ER)。结果 B组、C组气管插管后、开胸后5 min、转流结束时刻的MAP低于D组、A组(P<0.05)。A组、B组、C组气管插管后、开胸后5 min、转流5 min、转流结束时刻及手术结束即刻AV-DO2及c O2ER均低于D组(P<0.05)。B组非转流期间不良反应低于C组、D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AV-DO2及c O2ER,且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而降低,但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间隔缺损修补 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 脑氧摄取率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跳动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5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威力 陈兵 +2 位作者 鲁金祥 张骏 朱震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腋下切口 心脏跳动 间隔缺损修补 体外循环 手术切口 血液循环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与正中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帆 高峰 +4 位作者 周凯 欧阳辉 邬晓臣 辛梅 张近宝 《西南军医》 201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常规正中开胸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对30例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胸腔镜组)和30例正中开胸术患者(正中开胸组)在主动脉阻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常规正中开胸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对30例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胸腔镜组)和30例正中开胸术患者(正中开胸组)在主动脉阻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胸引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切口疼痛例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体质量、性别、房缺大小、房缺类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或肺动脉高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补片修补例数和三尖瓣成形例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镜组手术的主动脉阻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稍长于正中开胸组(P<0.05),而该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胸引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切口疼痛例数均少于正中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胸腔镜进行单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较正中开胸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切口疼痛更少,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正中胸骨切开术 间隔缺损修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