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熊英 赵东赤 叶承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98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 12周补铁治疗 ,以血红蛋白 (Hb)、血清铁蛋白 (SF)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 ,并观察不同补铁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98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 12周补铁治疗 ,以血红蛋白 (Hb)、血清铁蛋白 (SF)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 ,并观察不同补铁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后Hb、SF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1)。治疗后Hb值无差异 (P >0 .0 5 ) ;S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副作用明显减少。结论 间隔补铁在纠正贫血上与每日补铁同样有效且副作用少。在增加铁贮备上不如每日补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补铁 治疗 小儿 性贫血 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下载PDF
s-TfR对间隔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熊英 邹典定 陈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3-50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 s- Tf R)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8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每周组与每日组 ,进行 1 2周补铁治疗 ,治疗前后ELISA法测定 s- Tf R,同时检测 Hb、SF。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 s- Tf R...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 s- Tf R)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8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每周组与每日组 ,进行 1 2周补铁治疗 ,治疗前后ELISA法测定 s- Tf R,同时检测 Hb、SF。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 s- Tf 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Hb、SF上升 ;两组间比较 s- Tf R、Hb无显著差异 ;SF每周组低于每日组。结论 :每周补铁与每日补铁对治疗缺铁性贫血同样有效。 s- T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治疗 可溶性转蛋白受体 小儿 间隔补铁
下载PDF
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兰帝仕 黄美娜 翁翔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组1每周2天给药(间隔3天),组2每天给药,经12周补铁治疗,以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并观察不同... 目的:探讨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组1每周2天给药(间隔3天),组2每天给药,经12周补铁治疗,以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并观察不同补铁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Hb、SF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Hb、S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2天给药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间隔补铁在纠正贫血上与每日补铁同样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间隔补铁 每天
下载PDF
间隔补铁法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继男 孙乾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084-1085,共2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缺铁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是补充铁剂。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口服铁剂1~2次/周,代替3次/d方法,
关键词 性贫血 疗效观察 间隔补铁 治疗 儿童 营养性贫血 蛋白合成
下载PDF
间隔补铁大鼠的肠粘膜铁含量及其生物利用率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戌年 Fernando E.Viteri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雄性SD断奶大鼠32只,随机分为缺铁和铁正常两组。喂纯合成饲料,铁含量分别为0与0.8mg,每日两次喂饲。12天后再各分为每日补铁组与间隔三日补铁组,铁剂量每日与每间隔三日均为8mg,同前方式两次喂饲。于第一次补铁时喂入^(59)Fe 3.7×... 雄性SD断奶大鼠32只,随机分为缺铁和铁正常两组。喂纯合成饲料,铁含量分别为0与0.8mg,每日两次喂饲。12天后再各分为每日补铁组与间隔三日补铁组,铁剂量每日与每间隔三日均为8mg,同前方式两次喂饲。于第一次补铁时喂入^(59)Fe 3.7×10~4Bq。18天后杀死大鼠,对十二指肠与小肠各段粘膜铁、肠腔遗留铁及其^(59)Fe(cpm)进行检测,并计算出^(59)Fe利用率。结果表明,每日补铁组肠粘膜与肠腔遗留铁分别为铁正常对照组的8与20倍。^(59)Fe利用率为其1/2。间隔补铁组肠粘膜铁接近铁正常对照组,^(59)Fe利用率为其2倍,肠腔内遗留铁仅为每日补铁组1/5。间隔外铁组补铁剂量小,副作用明显少于每日补铁组,肠粘膜铁吸收与利用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补铁 小肠粘膜 生物利用率
下载PDF
间隔补铁治疗农村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传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20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相。经12周补铁治疗,以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并观察不同补铁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间隔补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相。经12周补铁治疗,以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并观察不同补铁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Hb、SF值交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Hb值无差异(P>0.05);S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副作用明显减少。结论间隔补铁在纠正贫血上与每日补铁同样有效且副作用少,在增加铁贮备上不如每日补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补铁 性贫血 SF 治疗后 副作用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铁缺乏症患儿间隔补铁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李莉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944-944,共1页
目的评价铁缺乏症患儿间隔补铁的临床效果。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53例铁缺乏症患儿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计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铁缺乏症患儿治疗后每周组和每日组SF、Hb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上升,12周后... 目的评价铁缺乏症患儿间隔补铁的临床效果。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53例铁缺乏症患儿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计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铁缺乏症患儿治疗后每周组和每日组SF、Hb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上升,12周后两组的SF与Hb相似(P>0.05)。结论间隔补铁方法可用于治疗儿童铁缺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乏症 间隔补铁 蛋白 血红蛋白
下载PDF
间隔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帮琼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8期28-28,共1页
目的:对间隔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于两... 目的:对间隔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于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展开去因干预,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连续补铁法治疗法,对于观察组患儿,采用间隔补铁法治疗法.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并对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30.0%,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6.7%,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补铁治疗方案时,可采用间隔补铁法,不仅补铁效果明显,而且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缺性贫血 连续 间隔补铁
下载PDF
间隔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桂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9期677-678,共2页
关键词 间隔补铁 性贫血 IDA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间隔补铁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效果的评价
10
作者 刘群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5年第5期9-9,共1页
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29卷第1期报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人民医院刘戌年等在防治铁缺乏症或缺铁性贫血中,对每日口服铁剂存在吸收率低、副作用明显的缺点进行了研究。 将238名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日、每3日及每7... 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29卷第1期报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人民医院刘戌年等在防治铁缺乏症或缺铁性贫血中,对每日口服铁剂存在吸收率低、副作用明显的缺点进行了研究。 将238名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日、每3日及每7日口服补充等量铁剂3个月,以观察研究其对正常儿童与贫血儿童在3种不同方案中的防治效果与副作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缺性贫血 间隔补铁 缺乏症 学龄前儿童 防治效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正常儿童 贫血儿童 吸收率 胃肠道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不同补铁方式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英 王捷荣 +1 位作者 叶久红 高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82-83,共2页
对 48例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按随机分组 ,分别采用每周一次和每日一次不同补铁方式治疗 12周后 ,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 ,每周一次间隔补铁在纠正贫血上与每日补铁同样有效 ,在增加铁贮备上不如每日补铁方式 。
关键词 治疗 性贫血 贫血 间隔补铁 儿童
下载PDF
缺铁大鼠间歇或每日补铁时铁吸收与滞留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戌年 Fernando E.Viteri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32只雄性刚断奶SD大鼠,通过人工喂饲无或含有铁的纯合成饲料,建立缺铁与铁正常大鼠模型,使用^(59)Fe示踪法对缺铁大鼠每日补铁与每间隔3日补相等量铁的铁吸收率和滞留量进行观察对比。缺铁大鼠经每日补铁与间隔3日补铁后,动物整体铁吸... 32只雄性刚断奶SD大鼠,通过人工喂饲无或含有铁的纯合成饲料,建立缺铁与铁正常大鼠模型,使用^(59)Fe示踪法对缺铁大鼠每日补铁与每间隔3日补相等量铁的铁吸收率和滞留量进行观察对比。缺铁大鼠经每日补铁与间隔3日补铁后,动物整体铁吸收率分别为6.8±0.5%、14.2±0.9%,铁滞留量分别为9.1±0.3mg、7.0±0.4mg,其中两组大鼠肝脏、小肠粘膜组织非血红素铁测定总值分别为4.6±0.4mg、2.2±0.3mg。结果提示:缺铁大鼠经间隔3日补铁后铁吸收率明显高于每日补铁组;铁滞留量与每日补铁组无显著差异;肝脏、小肠粘膜组织的铁负荷少于每日补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补铁 每日 59Fe示踪法 吸收 滞留
下载PDF
铁剂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芳 王孝林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6期5468-5469,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用铁剂的指征、方法与剂量。方法: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饮食治疗,二组间隔小剂量口服铁剂治疗,三组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用铁剂的指征、方法与剂量。方法: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饮食治疗,二组间隔小剂量口服铁剂治疗,三组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儿原始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1、1.683,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Hb,二、三组Hb均明显高于食疗组(t值分别为2.742、2.854、2.736、2.843,P<0.01),二、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033,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6、1.257、1.684,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单纯采用食疗Hb恢复较慢,及时补充铁剂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偏食、厌食的小儿。采用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疗效显著,与间隔、小剂量一次口服法疗效无区别,且不良反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快捷的治疗手段,值得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营养性 婴幼儿 间隔补铁
下载PDF
铁剂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16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孝林 刘青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性贫血 营养性 婴幼儿 间隔补铁
下载PDF
每周一次给药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少学 娄世全 +1 位作者 沈红霞 肖泽洲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补铁方法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6 1例缺铁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l例 ,每周 1次给琥珀酸亚铁、元素铁 15 0mg~ 2 0 0mg ,早餐前 1次服 ;对照组 30例 ,每日给药剂量同观察组 ,分早、晚两次餐前服。主要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补铁方法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6 1例缺铁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l例 ,每周 1次给琥珀酸亚铁、元素铁 15 0mg~ 2 0 0mg ,早餐前 1次服 ;对照组 30例 ,每日给药剂量同观察组 ,分早、晚两次餐前服。主要观察指标 :血红蛋白 (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网织红细胞(Ret)等。结果 两组治疗 6周后 ,血红蛋白均有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血红蛋白均值及上升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每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间隔补铁 琥珀酸亚 血红蛋白
下载PDF
每周1次补铁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友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806-1807,共2页
目的:观察每周1次补铁方法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每周1次给琥珀酸亚铁6 mg/kg(按所含元素铁计2 mg/kg),早餐前1次服;对照组35例,每日给药剂量同观察组,分早、晚两次餐前服。... 目的:观察每周1次补铁方法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每周1次给琥珀酸亚铁6 mg/kg(按所含元素铁计2 mg/kg),早餐前1次服;对照组35例,每日给药剂量同观察组,分早、晚两次餐前服。主要观察指标: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等。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均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b、MCV、Ret、SF、FEP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每周1次给药与每天给药两种方法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间隔补铁 琥珀酸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