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间隔部位介入治疗的焦点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大一 王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间隔部位 先天性心脏病 间隔缺损 焦点 卵圆孔未闭 好发部位 封堵术
下载PDF
起源于间隔部位阵发性室上速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世蓉 赵超美 +1 位作者 陈勇 王浩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966-1967,共2页
目的研究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特点。方法对210例最早心房激动点在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采用心房心室S1S1,S1S2必要时S1S2S3、RS2等刺激,和(或)静脉点滴异丙基肾上腺素以诱发心动过速,分析... 目的研究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特点。方法对210例最早心房激动点在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采用心房心室S1S1,S1S2必要时S1S2S3、RS2等刺激,和(或)静脉点滴异丙基肾上腺素以诱发心动过速,分析电生理特点,明确诊断。每例均经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50例,间隔房速5例,间隔旁道55例。电生理检查时间2~20min,平均(5±1.2)min。射频消融治疗AVNRT即刻成功率100%,复发率5%;房速即刻成功率100%,复发1例;旁道即刻成功率96%,有2例未成功,复发率4%。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0%。结论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可以通过简单的电生理检查步骤作出快速鉴别诊断,其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恰当的方法及严密观察心电图和影像图可以明显减少或防止严重并发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 心内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间隔部位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慧深 曾少颖 +2 位作者 石继军 李虹 区曦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通过回顾 98例心动过速患儿在间隔部位的放电消融过程 ,总结儿童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术的经验。方法  98例心动过速患儿 ,平均年龄 ( 8 1± 2 3)岁 ,体重 ( 2 8± 9)kg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6 2例、间隔部位... 目的 通过回顾 98例心动过速患儿在间隔部位的放电消融过程 ,总结儿童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术的经验。方法  98例心动过速患儿 ,平均年龄 ( 8 1± 2 3)岁 ,体重 ( 2 8± 9)kg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6 2例、间隔部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2 5例、Koch三角内房速 (AT)3例和左室间隔部室性心动过速 (ILVT) 8例。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和射频消融术 (RFCA)。右侧消融可视情况使用Swartz长鞘 ,帮助固定到位温控射频导管。在窦性心律时采取“能量滴定”和“时间递增”法放电消融。即放电时可采用逐渐增加输出功率及放电时间的方法。结果  98例全部成功消融 ,终止了心动过速。 11例 ( 11% )术后复发性心动过速 ,10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术也成功终止了发作。并发症 :1例后间隔部AVRT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不能恢复正常心律 ,2周后放置心内膜永久起搏器。结论 儿童间隔部位范围狭小 ,心内膜层薄 ,房室结较脆弱 ,术中稍有不慎 ,易造成不可逆转的Ⅲ度AVB。所以在儿童间隔部位行EPS和RFCA要慎重。采用如下操作方法可减少儿童病例射频消融术中的失误 :( 1)操作轻柔 ;( 2 )窦性心律放电 ;( 3)采用“能量滴定”和“时间递增”法 ;( 4 )加用Swartz长鞘固定射频导管 ;( 5 )采用温控导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治疗 小儿 心动过速 间隔部位 电生理检查
原文传递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一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坚 楚建民 +1 位作者 张澍 鲁志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选择性消融慢径路是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主要方法,成功消融靶点常位于冠状静脉窦口水平的三尖瓣环间隔部位.本文报道1例最终于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成功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
关键词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 射频消融 房室结慢径路
原文传递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榛 郑明奇 刘刚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70-276,共7页
起搏器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会引起心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而心电图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希氏束旁及希氏束等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形态... 起搏器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会引起心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而心电图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希氏束旁及希氏束等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形态、电压高低及电轴等的不同情况,分析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的特点,并结合影像学方法,为起搏器植入过程中电极的定位及术后电极位置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部位起搏 希氏束旁起搏 希氏束起搏 起搏心电图 QRS波群 心电轴
下载PDF
永久起搏器右室不同部位起搏临床观察
6
作者 蔡继锐 毛艳 +2 位作者 刘东亮 胡新荣 董艳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植入心室起搏比率>50%患者不同的心室起搏位置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符合2010年中国起搏装置植入专家共识Ⅱa级以上指征、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3个月随访心室起搏比例>50%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植入位...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植入心室起搏比率>50%患者不同的心室起搏位置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符合2010年中国起搏装置植入专家共识Ⅱa级以上指征、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3个月随访心室起搏比例>50%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将患者分为A组:植入部位在右室心尖,B组:植入部位在低位间隔,C组:植入部位在中位间隔,D组:植入部位在高位间隔,各30例。于出院时及1年后观察比较各组QRS时限、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1年后各组的再住院率。结果 1年后A、B、D组QRS时限较出院时延长、BNP较出院时增高、LVEF较出院时下降、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出院时下降(P<0.05),1年后C组QRS时限较出院时缩短、BNP较出院时下降、LVEF较出院时增加、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出院时增加(P<0.05)。1年后与A、B、D组比较,C组QRS时限(89.45±8.24)ms缩短、BNP(618.56±239.57)pg/L下降、LVEF(58.69±3.96)%增加、6 min步行试验距离(245.67±42.57)m增加、再住院率3.33%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室中位间隔起搏较心室低位间隔、高位间隔、心尖部起搏更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为近似生理性的起搏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生理性起搏 间隔部位起搏
下载PDF
自主动脉无冠状动脉窦射频消融前间隔旁路一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启明 周胜华 +2 位作者 李旭平 周滔 祁述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2-373,共2页
前间隔旁路常规在三尖瓣环前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成功,本文报道1例常规消融失败者自主动脉无冠状动脉窦(无冠窦)途径消融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 间隔旁路 冠状动脉窦 射频消融 主动脉 间隔部位 三尖瓣环
原文传递
经动脉逆行法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玉梅 李学奇 韦世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84-385,共2页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通常在右侧Koch三角沿三尖瓣环消融慢径,需在左侧间隔部消融者罕见。现报道1例经动脉逆行法于左侧中间隔部位消融慢径成功,随访1年无复发。
关键词 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逆行法 经动脉 KOCH三角 消融慢径 间隔部位 三尖瓣环
原文传递
Is right ventricular mid-septal pacing superior to apical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high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moderately depress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Kang CHEN Ye MAO +10 位作者 Shao-hua LIU Qiong WU Qing-zhi LUO Wen-qi PAN Qi JIN Ning ZHANG Tian-you LING Ying CHEN Gang GU Wei-feng SHEN Li-qun W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07-514,共8页
Objective: We are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right ventricular mid-septal pacing (RVMSP)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 (RVAP) in improving clinical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left ven... Objective: We are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right ventricular mid-septal pacing (RVMSP)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 (RVAP) in improving clinical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for patients with high-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moderately depressed left ventricle (LV) function. Methods: Ninety-two patients with high-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moderately reduced LVEF (ranging from 35% to 50%)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RVMSP (n=45) and RVAP (n=47).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functional class, echocardiographic LVEF, and distance during a 6-min walk test (6MWT) were determined at 18 months aft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Serum levels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were measured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kit. Result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NYHA functional class remained unchanged at 18 months, distance during 6MVVT (485 m vs. 517 m) and LVEF (36.7% vs. 41.8%) were increased, but BNP levels were reduced (2352 pg/ml vs. 710 pg/ml) in the RVMSP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VAP group,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LVEF 35%-40% (for all comparisons, P〈0.05). However, clinical function capacity and LV function measurem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patients with RVAP, despite the pacing measurements being similar in both groups, such as R-wave amplitude and capture threshold. Conclusions: RVMSP provides a better clinical utility, compared with RVAP, in patients with high-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moderately depressed LV function whose LVEF levels ranged from 35% to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septal pacing Apical pacing Impaired heart fun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