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证大圆机针筒和三角间隙精度工艺探讨
1
作者 何军 《纺织机械》 2001年第4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针织机 大圆机 针筒 下三角 间隙精度 装配尺寸链
下载PDF
配合间隙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连接结构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超 李锋 +2 位作者 赵淑媛 孙茜 蒲泽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5,110,共5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强度分析与设计对提高结构承载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间隙配合精度对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沉头螺栓连接结构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结构失效损伤扩展机制。结果... 陶瓷基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强度分析与设计对提高结构承载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间隙配合精度对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沉头螺栓连接结构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结构失效损伤扩展机制。结果表明:750℃工况下沉头螺栓豁口深度为1.7mm,间隙为0.8%时连接结构承载能力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将为航空航天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C/SiC复合材料 损伤分析 拉伸性能 沉头螺栓 间隙配合精度
下载PDF
核岛冷却系统铜-不锈钢真空钎焊焊接工艺设计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宽 王宇 +2 位作者 张腾 周友龙 李厚一 《电焊机》 2019年第7期31-35,共5页
在核岛冷却系统中常可见到铜和不锈钢的复合结构。铜导热快,核反应产生的热量通过铜迅速传给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中通入的冷却介质即时带走热量,确保核电系统的安全。对T2纯铜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的真空钎焊进行了焊接工艺设计。对高精... 在核岛冷却系统中常可见到铜和不锈钢的复合结构。铜导热快,核反应产生的热量通过铜迅速传给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中通入的冷却介质即时带走热量,确保核电系统的安全。对T2纯铜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的真空钎焊进行了焊接工艺设计。对高精度间隙的接头,采用银铜共晶钎料,在8×10^-3Pa真空下830℃保温30min进行钎焊。通过剪切试验、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试验、热冲击试验、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钎焊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铜与不锈钢结合良好,钎缝致密。钎缝中的组织是铜基固溶体和银铜共晶。钎焊接头剪切强度可达176MPa。剪切断裂位置在钎缝,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奥氏体不锈钢 纯铜 真空钎焊 间隙精度
下载PDF
1780 mm热连轧机组轧机稳定性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栋 杨立庆 饶静 《金属制品》 CAS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1 780 mm热连轧精轧机组轧机精度严重恶化。系统分析水平间隙、垂直间隙、轴向间隙对轧机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精度对轧机状态的影响是水平、垂直、轴向的交互作用,工作辊窗口间隙、支撑辊和牌坊间隙、球面垫和阶梯垫状态、轴向间... 1 780 mm热连轧精轧机组轧机精度严重恶化。系统分析水平间隙、垂直间隙、轴向间隙对轧机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精度对轧机状态的影响是水平、垂直、轴向的交互作用,工作辊窗口间隙、支撑辊和牌坊间隙、球面垫和阶梯垫状态、轴向间隙等造成了轧机稳定性的恶化。建立了轧机精度评价系统,通过日常评价与轧机间隙测量调整相结合,对轧机精度实施动态监测、分析与评估,实现了预知性和周期性管理,提升了轧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轧机 间隙精度 稳定性改进 精度评价
下载PDF
基于PLC的伺服控制系统在辊涂机上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晓 杜登举 杨献金 《电声技术》 2021年第12期89-91,共3页
以皮革辊涂机为基础,对辊涂机的间隙控制精度进行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调整间隙,研究伺服控制对辊涂机间隙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伺服控制系统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运动程序相结合,可... 以皮革辊涂机为基础,对辊涂机的间隙控制精度进行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调整间隙,研究伺服控制对辊涂机间隙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伺服控制系统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运动程序相结合,可以将间隙精度控制在0.01 mm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控制 辊涂机 间隙精度
下载PDF
转位机械臂捕获初始条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雪平 时军委 +1 位作者 沈晓鹏 刘艳 《载人航天》 CSCD 2011年第2期9-14,共6页
对接环的推出精度、主被动环的间隙是转位机械臂捕获锥捕获初始条件偏差的主要来源;二者与捕获初始条件偏差的关系由转臂的尺寸、舱体的尺寸决定;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从转位机械臂到节点舱接纳锥空间位置姿态关系的解析数学模型,应... 对接环的推出精度、主被动环的间隙是转位机械臂捕获锥捕获初始条件偏差的主要来源;二者与捕获初始条件偏差的关系由转臂的尺寸、舱体的尺寸决定;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从转位机械臂到节点舱接纳锥空间位置姿态关系的解析数学模型,应用Adams和Matlab软件对捕获初始条件范围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接纳锥尺寸设计及机械臂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出精度间隙初始条件位置姿态转位机械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