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长度聚乳酸膜小间隙缝合修复大鼠腓总神经损伤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成毅 杨绍安 +3 位作者 曹军 杨潇 肖晓桃 张玉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SD大鼠40只,切断右侧腓总神经,按实验方法随机分为4组:采用聚乳酸膜缝合腓总神经断端,使神经断端间分别留有0、1、2、3mm间隙(分别为N、E1、E2、E3... 目的探讨不同长度小间隙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SD大鼠40只,切断右侧腓总神经,按实验方法随机分为4组:采用聚乳酸膜缝合腓总神经断端,使神经断端间分别留有0、1、2、3mm间隙(分别为N、E1、E2、E3组)。术后观察大鼠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的恢复情况,记录恢复时间;术后6周观察再生神经解剖形态,测量双侧小腿前外侧肌群肌肉湿重,再生神经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评价神经再生效果。结果N组平均25d恢复踝关节及足趾背屈运动,而E1、E2、E3组则分别为16、22及30d恢复踝关节及足趾背屈活动。术后6周各组大鼠小腿前外侧肌群肌肉湿重比结果由多到少为E1组(0.91±0.08)、E2组(0.83±0.09)、N(0.62±0.12)组、E3(0.54±0.1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见:E1组再生神经较光滑,神经远段直径基本正常;E2组再生神经欠光滑,神经远段直径稍变细;E3组再生神经明显膨大,神经远段明显变细;N组再生神经膨大,神经远段变细。HE染色、S-100蛋白免疫组化观察发现:E1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有序整齐,神经纤维粗大,许旺细胞数量多,髓鞘清晰可见;E2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较有序,神经纤维较粗大,许旺细胞数量较多,髓鞘较清晰:E3组再生神经纤维呈膨胀性生长,神经卷曲成团,排列明显紊乱,远段再生神经直径最小,且许旺细胞数目最少,髓鞘模糊不清;N组再生神经纤维较紊乱,神经纤维直径较细,许旺细胞数量少,髓鞘不明显。测量再生神经纤维数(根/mm2)由多到少为:E1组(343.7±24.5)、E2组(300.2±12.9)、N组(249.9±25.9)、E3组(170.7±3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间隙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优于无问隙缝合法,1mm间隙修复效果最佳,随着间隙距离逐渐增加.神经修复效果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间隙缝合 腓总神经 神经再生 聚乳酸膜
原文传递
小间隙外膜袖缝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30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绍安 刘宁富 肖晓桃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645-3645,共1页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对位与神经再生效果密切相关,虽然很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对接技术的不断改进,包括形态学、酶组织化学及电刺激等方法,但未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神经对位困难仍是阻碍神经再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很多实验表明,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对位与神经再生效果密切相关,虽然很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对接技术的不断改进,包括形态学、酶组织化学及电刺激等方法,但未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神经对位困难仍是阻碍神经再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很多实验表明,神经再生具有远端趋化性特点,由此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小间隙缝合,是改善神经对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间隙外膜袖缝合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分及灰度和形状的节理裂隙提取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震 王卫星 王珊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8-183,共6页
岩石节理裂隙特征及其分布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及安全维护十分重要,但由于节理裂隙的复杂及岩石表面的粗糙,造成精确快速测量分析困难。虽然近年新引进的图像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岩石节理裂隙的测量分析中,但传统的... 岩石节理裂隙特征及其分布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及安全维护十分重要,但由于节理裂隙的复杂及岩石表面的粗糙,造成精确快速测量分析困难。虽然近年新引进的图像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岩石节理裂隙的测量分析中,但传统的图像算法还是很难提取详细的信息。故此,提出一种基于节理裂隙走向和间距信息的节理裂隙提取分割算法。首先采用自适应分数阶微分算法对岩石节理裂隙图像进行平滑和增强处理,使节理裂隙边界更加清晰,同时去除大量孤立点噪声;然后对灰度图像进行初分割,结合梯度图像和灰度图像的信息提取出部分节理裂隙信息,并尽可能地抑制噪声;接着对初步提取的节理裂隙进行抑制毛刺的骨架提取;最后基于节理裂隙线段的走向和间距信息进行节理裂隙段之间间隙的缝合。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岩石节理裂隙明显但含有多噪声的图像,该算法对岩石节理裂隙的提取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快速精确地在岩石工程中测量和分析节理裂隙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节理裂隙 分数阶微分 图像分割 骨架提取 间隙缝合
下载PDF
小间隙外膜袖缝合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绍安 舒小秋 刘宁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 方法 采用小间隙外膜袖缝合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2 6例 ,神经两端全周径外膜下潜行游离 ,远、近端游离长度各 3~ 4mm ,适当牵拉外膜 ,使两端外膜突出于神经纤维 ,两端呈袖状结构 ,按断面神经束形态...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 方法 采用小间隙外膜袖缝合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2 6例 ,神经两端全周径外膜下潜行游离 ,远、近端游离长度各 3~ 4mm ,适当牵拉外膜 ,使两端外膜突出于神经纤维 ,两端呈袖状结构 ,按断面神经束形态及外膜血管走行进行初步对位 ,7 0~ 9 0显微外科缝线行外膜间断外翻缝合 ,形成断端间间隙为2~ 3mm的密闭腔隙。 结果 按顾玉东单根神经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2 6条神经功能恢复优级 17条 ,良级 6条 ,差级 3条。 结论 小间隙外膜袖缝合修复外周神经损伤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损伤 间隙外膜袖缝合 手术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可降解神经套接管制备及临床试验流程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增材制造专业委员会 李慈 +11 位作者 齐大虎 张蒙 袁博 朱皓 肖骏 康皓 方忠 赵宇 胡懿郃 戴红莲 周钢 张培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损伤后的有效修复是减少损伤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临床上治疗单纯横断伤或微小缺损的神经损伤多采用显微外科对位缝合方式吻合神经断端,但临床修复效果难达到预期。基于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学说...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损伤后的有效修复是减少损伤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临床上治疗单纯横断伤或微小缺损的神经损伤多采用显微外科对位缝合方式吻合神经断端,但临床修复效果难达到预期。基于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学说,研究者发现小间隙套接缝合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方法。因此,研发一种用来桥接周围神经断端的周围神经套接管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为达到更好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修复效果,专家组研发并制作了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免疫毒性的周围神经套接管。该套接管的应用可以减少操作难度及手术时间,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的选择性再生。然而关于可降解神经套接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科研应用流程还缺乏统一的定论和共识,为了规范周围神经套接管的制备和临床试验流程,本共识专家组结合周围神经损伤特点并经过反复讨论,达成了此共识。本共识为临床医师研发和使用周围神经套接管提供建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套接管 间隙套接缝合 周围神经损伤 降解材料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