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文超 蔡楠 +3 位作者 罗太君 赵尧平 郑少强 王庚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 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 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P组和F组,每组各30例。P组采用PENG阻滞,F组采用FICB。两组患者均接受椎管内麻醉进行手术,术后均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T1,神经阻滞前;T2,神经阻滞后30 min;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静息和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65~85岁,平均(70.6±6.0)岁。两组T2~T5时点静息和运动时VAS均低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静息和运动时所有时点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G阻滞与FICB均可缓解老年IFF患者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且镇痛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分析多模式镇痛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与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金娴冰 庄凌云 许晓勤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多模式镇痛下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以及收肌管阻滞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多模式镇痛下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以及收肌管阻滞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在多模式镇痛基础下施以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研究组在多模式镇痛基础下施以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对比两组患者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状态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以及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术后6、12、24、48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HSS评分为(71.25±7.25)分,高于参照组的(63.55±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6,P<0.05)。术后3、7、10、12 d,研究组ROM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给予镇痛干预期间,同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方法的有效应用,可对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给予明显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收肌管阻滞 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术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黄广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92-0095,共4页
针对不同麻醉方案分别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术中对患儿各项指标的影响及麻醉效果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依据纳排标准选定固定时段内院内收治的行股骨骨折手术的患儿(样本量: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设定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为该研究的固... 针对不同麻醉方案分别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术中对患儿各项指标的影响及麻醉效果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依据纳排标准选定固定时段内院内收治的行股骨骨折手术的患儿(样本量: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设定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为该研究的固定时段,将其划分为全麻组(全身静脉麻醉方案)、超声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方案)(样本量分别为30、30例),其中分组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将两组的各项指标作统一分析、对比。结果 将超声组、全麻组的各项指标(麻醉复苏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作比较结果为,超声组均更短,P<0.05为此次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将超声组、全麻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消退时间作比较,P>0.05为此次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相较于T0时的各项指标,T1~T3两组的HR、MAP趋势均为先升-后降-再升,而超声组T1时的HR、MAP均处于更低水平、T2时的MAP处于更高水平(相较于全麻组),P<0.05为此次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组间其余时点的HR、MAP与不同时点组内与组间的SaO2比较,P>0.05为此次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两组T3~T5时的FLACC评分趋势均为逐渐升高,且超声组均处于更低水平(相较于全麻组),P<0.05为此次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将超声组、全麻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作比较结果为,超声组明显处于更低水平,P<0.05为此次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结论 临床上在对小儿股骨骨折术中不同麻醉方案的选取中,相比全身静脉麻醉方案,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的方式更具有优势,其更利于稳定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同时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整体安全性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临床效果的比较
4
作者 任伟 刘静 +1 位作者 张丽 郑凯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43-46,95,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和B组(髂筋膜阻滞),各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和B组(髂筋膜阻滞),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静息状态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5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维持时间高于B组,但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滞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B组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05)。结论相比髂筋膜阻滞,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在腰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手术中起效时间相近,在改变体位时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间隙阻滞 髂筋膜阻滞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徐蕊 郑康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镇痛用药情况[术后舒芬太尼用量、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开始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水平、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蛛网膜下腔阻滞体位摆放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CIA开始按压时间晚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 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AOP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1 d、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 d、2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 d S100-β、Aβ_(1~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可改善麻醉操作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指标水平,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 复位内固定术 镇痛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爱儿 张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10-14,共5页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是在超声引导下实时显影,在可视条件下穿刺,实现精准麻醉,能有效保证麻醉药物准确进入到髂筋膜间隙,对主要神经进行麻醉。此种麻醉镇静阻滞方式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促进术后康复的保障。超声...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是在超声引导下实时显影,在可视条件下穿刺,实现精准麻醉,能有效保证麻醉药物准确进入到髂筋膜间隙,对主要神经进行麻醉。此种麻醉镇静阻滞方式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促进术后康复的保障。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能为下肢手术奠定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基础,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目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操作方法、局部麻醉药物的剂量等成为研究热点,临床仍需深入研究,加深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麻醉药物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黄晓辰 彭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3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3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外侧入路组(31例)、内侧入路组(3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48 h。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6、12、24 h静息、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24 h疼痛应激指标,术后24 h的神经阻滞满意度。结果 与外侧入路组比,内侧入路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短,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术后6、12、24 h两组患者静息、运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水平均升高,但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术后24 h内侧入路组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总满意度均高于外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中,相较于外侧入路,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刺激与术后应激反应,且神经阻滞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疼痛 应激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娜 陈仲海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髋关节作为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病损的发生率很高,一旦发病,往往限制髋关节功能,导致髋关节疼痛,走路跛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改善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作为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病损的发生率很高,一旦发病,往往限制髋关节功能,导致髋关节疼痛,走路跛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改善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及各种并发症也引起麻醉医生的重视,所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以位置浅表、操作简便、清晰成像、安全性高、阻滞率高等优点得以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广泛应用。本文就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减轻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麻醉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应对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选择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邹桂凤 廖成群 王严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选择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1例)。A组行椎管内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下区髂筋膜间隙阻...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选择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1例)。A组行椎管内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下区髂筋膜间隙阻滞,B组行椎管内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上区髂筋膜间隙阻滞。统计并比较两组神经阻滞准备时间、超声成像时间及穿刺注药时间;术后6、12、24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手术结束后24 h内患者躁动发生情况[采用躁动行为量表(ABS)评估];术后48 h内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及术后48 h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结果B组超声成像时间及穿刺注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各时点VAS均明显低于A组(P<0.05)。手术结束后24 h内B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术后48 h内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术后48 h时PSQI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下区髂筋膜间隙阻滞,上区髂筋膜间隙阻滞所需的超声成像、穿刺注药时间长,但可提高患者手术镇痛效果,减少苏醒期躁动及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全麻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评估
10
作者 卢想 王芳 刘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全麻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6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方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n=43)与常规全...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全麻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6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方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n=43)与常规全麻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疼痛度[数字评价量表(NRS)],术后情况[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有效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假体植入时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患者MAP、HR均显著低于常规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 h时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患者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时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患者术后PCIA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常规全麻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常规全麻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提高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并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麻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谢娟 王敏 +2 位作者 夏阔 徐威 陈亚萍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846-852,共7页
目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易出现剧烈疼痛,既往很多研究主要关注患者术后镇痛,而很少有人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前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的镇痛效果。本研究拟分析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镇痛... 目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易出现剧烈疼痛,既往很多研究主要关注患者术后镇痛,而很少有人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前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的镇痛效果。本研究拟分析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常规镇痛。2组均进行术前镇痛。记录患者实施镇痛前即刻(T0)、镇痛后30 min(T1)和2 h(T2)、12 h(T3)、24 h(T4)、48 h(T5)的疼痛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比较2组追加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的例数。比较2组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及术前满意度、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组VAS评分除T0时间点外,其余时间点对照组VAS评分较观察组高(P<0.05)。在T2、T3时间点,观察组较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P<0.05)。2组MA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行镇痛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追加帕瑞昔布钠例数少(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多(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2组住院时间相比之下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术前疼痛,减少全身止痛药物的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邱凌 郑春晖 +1 位作者 王冰焱 陈晓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效果。方法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202例THA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1例)。A组以腹股沟韧带上入路,B组以腹股沟韧带下入路。对比两组的术中生命体征和...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效果。方法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202例THA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1例)。A组以腹股沟韧带上入路,B组以腹股沟韧带下入路。对比两组的术中生命体征和主观疼痛程度及阻滞效果。结果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脑电双频指数,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_(1)~T_(4)),两组患者静息和被动活动的VAS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T_(1),T_(2)及T_(3)时的股外侧皮神经(LFCN)及闭孔神经(ON)的阻滞成功率均比B组高(P<0.05)。结论腹股沟韧带上和下两种入路行FICB在THA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前者的LFCN及ON阻滞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手术入路 手术效果
下载PDF
髋关节骨折术中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
13
作者 倪虹津 李盛 沈俊枫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折术中超声引导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按照不同入路位置进行分组,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照组35例行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折术中超声引导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按照不同入路位置进行分组,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照组35例行外侧入路,观察组35例行内侧入路,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舒芬太尼用量、住院时间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的VAS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置管深度较对照组长,观察组重新固定例数为1例,明显较对照组7例少(P<0.05);两组术前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各疼痛介质水平更低(P<0.05);两组术前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上述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内侧及外侧入路FICB在髋关节骨折手中均有较好神经阻滞效果,但内侧入路更能减轻术后疼痛,还可减轻应激反应,在置管操作方面也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结合气管插管下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曹文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55-57,12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麻醉结合气管插管下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按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进行气管插管下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麻醉结合气管插管下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按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进行气管插管下全麻,研究组45例进行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结合气管插管下全麻,对比两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苏醒期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舒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不同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5 d时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Aldrete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4.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结合气管插管下全麻可减少镇痛药用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及苏醒期质量提升,且不会明显影响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气管插管下全麻 苏醒期质量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范信魁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究椎管内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入组标准选取72例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永修县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前静... 目的 探究椎管内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入组标准选取72例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永修县中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观察组椎管内麻醉前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术后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摆体位时和术后2 h、6 h、1 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过床时相比,观察组摆体位时、切皮后5 min及骨膜剥离时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更低,较对照组生命体征更平稳(P<0.05);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长于(早于)对照组,48 h内镇痛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围术期镇痛,对减少术后麻醉药物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椎管内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PFNA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
16
作者 周波 王聪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收的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收的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例,利用最新统计学方法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术中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生理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15 min后、手术完毕即刻及术后第2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15 min后及手术完毕即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并维持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疼痛 安全性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评价
17
作者 田张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探讨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中使用全麻符合髂筋膜间隙阻滞手段造成的麻醉效能。方法 依据对照研究开展的原则,抽取2021年1月到当年12月就股骨粗隆间骨折于同一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高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所有的观察对象;按照其... 探讨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中使用全麻符合髂筋膜间隙阻滞手段造成的麻醉效能。方法 依据对照研究开展的原则,抽取2021年1月到当年12月就股骨粗隆间骨折于同一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高龄患者总共60例作为所有的观察对象;按照其患者是否接受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措施为区分标准将60例患者分为人数相当的观察、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全麻,观察组以其为基础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完全清醒耗时、拔管时间、VAS疼痛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麻醉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完全清醒耗时、拔管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而在VAS评分上,观察组情况更好,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干预中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手段不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镇痛和麻醉效果,有助于迅速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 麻醉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麻 麻醉效能
下载PDF
单次、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的应用对比研究
18
作者 谢文飞 周志英 高佑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01-403,410,共4页
目的:对比单次、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Hip fracture,HF)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12月就诊的80例老年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 目的:对比单次、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Hip fracture,HF)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12月就诊的80例老年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术前予以单次FICB,观察组术前予以连续FICB。比较两组阻滞起效情况、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股前区及股外侧区感觉阻滞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前区及股外侧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连续FICB能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前区及股外侧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疼痛
下载PDF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19
作者 邓楚娇 刘可可 +3 位作者 王嘉争 石小乔 邓丁玲 王燕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予以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FICB)镇痛在降低术后谵妄(POD)发生率方面是否发挥作用,并通过检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来探索炎症反应与PO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予以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FICB)镇痛在降低术后谵妄(POD)发生率方面是否发挥作用,并通过检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来探索炎症反应与PO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年龄65~8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A组,n=40)和常规镇痛组(B组,n=40)。A组在入院后由麻醉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行CFICB,B组按照临床规定及患者需求常规予以布洛芬镇痛,2次/d。两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再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并保留48 h。分别评估并记录2组患者在入院时(T_(1))、镇痛后30 min(T_(2))、麻醉摆放体位时(T_(3))、术毕(T_(4))及术后72 h(T_(5))的运动及静息时NRS评分及围术期补救镇痛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另外还需记录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在T_(1)、T_(3)、T_(4)、T_(5)时抽取2组患者的静脉血,测量血清IL-6、IL-10浓度。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及意识紊乱测试法分别评估患者术前的基础认知功能及术后当天、术后1 d、3 d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_(2)、T_(3)时,B组患者在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NRS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前镇痛补救次数明显减少(P<0.05),且B组的术前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在T_(3)、T_(4)时,IL-6水平A组低于B组,在T_(3)时的IL-10水平A组高于B组(P<0.05)。A组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与常规镇痛药物相比,术前予以CFICB更能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疼痛,降低了POD的发生率其可能与抑制围术期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术前镇痛 髋部骨折 炎症反应 术后谵妄
下载PDF
超声引导内侧与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孙大贺 闫玉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神经阻滞情况、疼痛情况及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9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神经阻滞情况、疼痛情况及炎症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9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外侧入路组(39例)、内侧入路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48 h。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情况,术后24、48 h静息、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24 h炎症应激指标,术后24、48 h神经阻滞满意度。结果与外侧入路组比,内侧入路组患者导管再固定发生率降低,导管放置时间缩短,导管放置深度延长,术后48 h罗哌卡因用量减少;术后24、48 h两组患者静息、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升高,但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术后24、48 h内侧入路组股外侧皮神经满意度均高于外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在THA中,相较于外侧入路,应用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持续FICB方案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置管更具优势,且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及疼痛,同时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