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美育与“本硕一体”闽南文化课程新探索
1
作者 王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本文系统梳理“地方美育”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与价值作用,进而在此学理视野下结合区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探讨闽南方言戏曲在海峡两岸跌宕起伏的薪火传承及其内在镌刻的共同情感结构与共有审美经验,进而以之为检视入口系统... 本文系统梳理“地方美育”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与价值作用,进而在此学理视野下结合区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探讨闽南方言戏曲在海峡两岸跌宕起伏的薪火传承及其内在镌刻的共同情感结构与共有审美经验,进而以之为检视入口系统论述民俗曲艺与闽南族群之认知重构、价值重塑的复杂辩证关系,横纵对照、史今互文地呈现蕴涵其间之深广博大的中华美学精神,能有效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与美育改革发展双向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美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地方知识 课程资源 美育共同体
下载PDF
谈《闽南方言大词典》中“无”的释义——兼谈方言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刘艳春 叶巧明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文章从《闽南方言大词典》中“无”的释义入手,结合现有研究和方言交际实际,对闽南方言“无”的语义内涵和语法表现进行系统梳理;同时指出,方言词典释义应从价值定位和用户需求出发,注意同通语的关联与比较、强化纵横对比、贯彻动态性原... 文章从《闽南方言大词典》中“无”的释义入手,结合现有研究和方言交际实际,对闽南方言“无”的语义内涵和语法表现进行系统梳理;同时指出,方言词典释义应从价值定位和用户需求出发,注意同通语的关联与比较、强化纵横对比、贯彻动态性原则,在义项齐全、释义精准、例证丰满和用户友好方面不断提升,并通过积极探索众源编修模式和互动路径,实现释义的滚动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释义 闽南方言“无” 纵横对比 动态原则
下载PDF
闽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与实践进路
3
作者 张振岳 郑智勇 《教育评论》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蕴含着爱国爱乡、精忠报国的家国观,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的天下观,仁爱共济、宽厚笃行的道德观,务实进取、爱拼敢赢的奋斗...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蕴含着爱国爱乡、精忠报国的家国观,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的天下观,仁爱共济、宽厚笃行的道德观,务实进取、爱拼敢赢的奋斗观等丰富的思想内涵,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在实践中,高校可以从坚持指导思想与闽南文化同向育人、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融合、促进实践体悟与文化浸润同向赋能、推动内外协同与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四个维度,推进闽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培塑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闽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当代闽南造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析--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
4
作者 赖世贤 王剑平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桃花岛园林 造园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闽南文化多元结构刍议
5
作者 谢重光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与中华文化及其范围内各种地域文化一样,闽南文化是一种多元结构。其根源在于闽南人的族群来源是多元的,包括土著越人、南迁汉人及来自湖南的“蛮”人(以地域命名则称为“武陵蛮”、“五溪蛮”,以信仰命名则称为“槃瓠蛮”)、来自海外... 与中华文化及其范围内各种地域文化一样,闽南文化是一种多元结构。其根源在于闽南人的族群来源是多元的,包括土著越人、南迁汉人及来自湖南的“蛮”人(以地域命名则称为“武陵蛮”、“五溪蛮”,以信仰命名则称为“槃瓠蛮”)、来自海外的“番客”等多种成分;其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及经济类型也是多元的,地形包含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相应地,经济包括山林经济、大田稻作、沿海养殖捕捞渔业及海上商贸等基本类型。族群来源与地理环境及经济类型的多元,决定了闽南人人文性格的多元化,其基本面貌是兼容并包、崇正守礼、开拓进取、坚韧俭朴。其中的精华,需要我们积极弘扬,某些消极因素,则应该予以批判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族群来源 环境与经济类型 人文性格 多元结构
下载PDF
基于闽南文化元素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设计研究
6
作者 张清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愈发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酒店中餐宴会服务也不例外,在立足于顾客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设出个性和特色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对于提升新时代下酒店的行业竞争力来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愈发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酒店中餐宴会服务也不例外,在立足于顾客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设出个性和特色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对于提升新时代下酒店的行业竞争力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拟以中餐主题宴会创意台面为研究对象,对闽南文化元素影响和熏陶下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构成进行研究,以期使闽南文化元素与中餐主题宴会台面设计间达成更好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元素 中餐主题宴会台面 创意设计
下载PDF
刍议闽南语歌曲钢琴伴奏中的艺术构思和表现
7
作者 林荟慧 《当代音乐》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闽南语歌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流行于我国福建省和台湾地区,深受大众喜爱。闽南语歌曲旋律音调悠扬质朴,极具民间特色,其歌词展现了当地自古以来的风土习俗,承载着闽南地区千百年的历史进程,被称为当地文化的“活化石... 闽南语歌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流行于我国福建省和台湾地区,深受大众喜爱。闽南语歌曲旋律音调悠扬质朴,极具民间特色,其歌词展现了当地自古以来的风土习俗,承载着闽南地区千百年的历史进程,被称为当地文化的“活化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的发展,当今的闽南语歌曲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均有较大的变化。其中,由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深入交流,钢琴伴奏逐步成为闽南语歌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闽南语歌曲本身的艺术特点入手,进一步探讨其钢琴伴奏编配上的构思以及表现与处理,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语歌曲 钢琴伴奏 艺术表现 闽南文化
下载PDF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屋顶构造工艺研究
8
作者 成丽 于仲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的屋顶多以红瓦覆盖,在当地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建构思想与营造智慧。文章采用田野调研、匠师访谈等方法,从屋顶各部位的构造特征入手,归纳材料种类、尺寸...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的屋顶多以红瓦覆盖,在当地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建构思想与营造智慧。文章采用田野调研、匠师访谈等方法,从屋顶各部位的构造特征入手,归纳材料种类、尺寸与砌筑方式,探究其设计规律与原理,梳理构造做法的地域差异,总结构造设计与防雨、排水、抗风等实用功能的关联,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以及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传统建筑 红砖民居 屋顶 构造工艺 营造智慧
下载PDF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9
作者 丘金莲 林明水 +2 位作者 吴诗雨 刘邦 张雨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7,共9页
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在综合评价2011—2020年文化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 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在综合评价2011—2020年文化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地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各城市文化发展不平衡;(2)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文化生态系统耦合水平均处于良性耦合阶段,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指数均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明显加强,协调发展优化趋势明显;(3)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对文化生态耦合系统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闽南义务教育阶段畲族女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基于bell hooks的批判课程视角
10
作者 杨黄琳 周旻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整体受教育水平与我国倡导的教育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畲族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面临不平等困境。鉴于此,分析闽南地区畲族女童的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教育不平等问题。同时,以bell hooks的...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整体受教育水平与我国倡导的教育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畲族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面临不平等困境。鉴于此,分析闽南地区畲族女童的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教育不平等问题。同时,以bell hooks的批判课程理论视角提出消除闽南地区畲族女童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建议,即加大教育宣传以促进个体观念转变;重构校园课程以适应畲族发展需求;加强师资建设以增强批判教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畲族女童 义务教育不平等问题 bell hooks 批判课程理论
下载PDF
文脉赓续视角下闽南地域建筑设计研究--以长泰宾馆为例
11
作者 林子涵 王绍森 +2 位作者 李立新 杨佳麟 宋智霖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该文以漳州市长泰宾馆项目设计为例,基于对城市的地域特征与人文历史的研究,以地域文脉赓续为主旨、“新闽南”建筑创作理念为指导、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统一为设计原则开展设计。详细阐述了设计中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 该文以漳州市长泰宾馆项目设计为例,基于对城市的地域特征与人文历史的研究,以地域文脉赓续为主旨、“新闽南”建筑创作理念为指导、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统一为设计原则开展设计。详细阐述了设计中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与手法,揭示建筑形象之下所蕴含的精神,探索文脉与地域建筑创作结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脉 “新闽南”建筑 地域建筑
下载PDF
闽南民间故事渗入高职院校幼儿文学课程必要性及实施路径
12
作者 凌端明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文化重要载体,是其艺术化表征。闽南民间故事与幼儿文学课程的融合,有三重合力的结果:是幼儿文学课程改革的需求,是幼儿园园本课程改革的现实选择,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时,二者在融合实施路径上,可以从队... 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文化重要载体,是其艺术化表征。闽南民间故事与幼儿文学课程的融合,有三重合力的结果:是幼儿文学课程改革的需求,是幼儿园园本课程改革的现实选择,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时,二者在融合实施路径上,可以从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及生活渗入三方面着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民间故事 幼儿文学 实施路径
下载PDF
石塘建筑装饰中的闽南文化影响
13
作者 郑杜月 宣建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石塘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濒海,是明清时期闽南移民聚居之地。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后,石塘的建筑装饰仍然在某些方面透露出闽南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聚焦于石塘建筑装饰中受到的闽南文化影响,探讨其在... 石塘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濒海,是明清时期闽南移民聚居之地。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后,石塘的建筑装饰仍然在某些方面透露出闽南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聚焦于石塘建筑装饰中受到的闽南文化影响,探讨其在屋脊、墙面、窗户装饰方面的独特表现,以期进一步丰富石塘建筑装饰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塘镇 建筑装饰 闽南文化
下载PDF
闽南溪底传统匠帮大木作“五针”口诀研究
14
作者 刘彤 陈志宏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 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卯构造。系统梳理口诀中涉及的构件出榫做法,总结其中蕴含的交榫退让原则,进一步探讨营造过程中的构件合并及榫头调整方式,提出匠师口诀是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溪底匠帮 大木作 五针口诀 榫卯 营造思维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闽南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15
作者 李静 张敏言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156-159,共4页
为促进闽南地区滴水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闽南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体系,并进行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首先,深入了解并归纳闽南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的用户需求,运用... 为促进闽南地区滴水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闽南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体系,并进行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首先,深入了解并归纳闽南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的用户需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用户需求按照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进行层次架构。其次,量化各项需求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对用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设计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明确用户需求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关系,完成闽南滴水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为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供新的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层次分析法 闽南滴水兽 文化创意产品
下载PDF
闽南沿海地区海岸带韧性时空分布特征
16
作者 戚洪帅 毛紫建 +6 位作者 曹超 蔡锋 刘建辉 雷刚 赵绍华 刘根 赵欣彤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4,共1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成为生态环境风险的高危地区。为揭示研究区海岸带韧性特性,有效评价海岸带韧性发展历程,从而对海岸带韧性提升提出针对性成效管理策略。本研究以闽南沿海地区的1...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成为生态环境风险的高危地区。为揭示研究区海岸带韧性特性,有效评价海岸带韧性发展历程,从而对海岸带韧性提升提出针对性成效管理策略。本研究以闽南沿海地区的18个县区(不包括金门县)为研究对象,选取海岸动力、海岸防护能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特征等5个方面、14个海岸韧性指标因子,利用AHP-Critic法、灰色关联TOPSIS法、自然断点法以及贡献度模型,构建研究区海岸带韧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闽南沿海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以厦门市辖区为代表区域的海岸带韧性高值区(韧性平均值为0.517~0.542),南部是漳州沿海地区的海岸带韧性低值区(韧性平均值为0.482~0.514);海岸动力、海岸防护能力是其主控要素和影响因子。闽南沿海地区韧性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韧性提升阶段(1980—199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生态环境造破坏的韧性破坏阶段(1991—2010年),注重生态修复保护工作,使海岸带韧性提升的恢复阶段(2011—2020年)。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在上述3阶段的韧性演化过程存在时间上的相位差异,其与三地不同的区位特点与地域经济发展历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海岸韧性 时空特征 灰色关联法 闽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儿童视角的闽南文化课程实施原则与策略
17
作者 蔡冬雅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儿童视角来实施闽南文化课程可以更好地将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积极的文化要素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坚持适宜性、参与性和渗透性原则,为闽南文化课程的实施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通过设... 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儿童视角来实施闽南文化课程可以更好地将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积极的文化要素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坚持适宜性、参与性和渗透性原则,为闽南文化课程的实施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通过设置不同的主题课程来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通过创设分门别类的游戏区域来促进幼儿的具身探究,使幼儿逐步感知并内化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 地方文化 闽南文化 园本课程
下载PDF
陈嘉庚对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启示
18
作者 宋丽丽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陈嘉庚深受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嘉庚精神”根植于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陈嘉庚积极推动对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打造中西合璧风格,将闽南元素融入校园建筑;弘扬体育精神,革新厦门龙舟文化;推... 陈嘉庚深受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嘉庚精神”根植于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陈嘉庚积极推动对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打造中西合璧风格,将闽南元素融入校园建筑;弘扬体育精神,革新厦门龙舟文化;推动海外传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兴办地方教育,带动闽侨倾资办学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为当时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陈嘉庚坚持传统与吸纳多元相结合、弘扬精神与创新形式相结合、本土培养与走向世界相结合等实践,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闽南传统民居大木架参数化和运算化HBIM建模方法
19
作者 杨宏基 赵冲 聂复丹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针对目前闽南传统民居保护工作中图纸绘制速度慢、数据共享性差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技术流程的参数化和运算化建模方法.首先,运用Revit应用程序开发接口,驱动模型的运算化生成;然后,结合WPF用户界面框架,实现模... 针对目前闽南传统民居保护工作中图纸绘制速度慢、数据共享性差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技术流程的参数化和运算化建模方法.首先,运用Revit应用程序开发接口,驱动模型的运算化生成;然后,结合WPF用户界面框架,实现模型的交互式生成;最后,基于WebGL技术,构建闽南民居云端展示平台,实现“互联网+古建筑”.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以数字化形式保存传统民居建筑的各类信息,同时可大大提高传统民居建筑逆向建模的速度与精度,为闽南乃至整个福建省的传统民居建筑信息化、数字化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传统民居 大木架模型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 参数化建模 运算化建模 互联网+古建筑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闽南文化融入医学课堂路径研究
20
作者 黄殷殷 欧阳超群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5,69,共4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与互联网领域逐渐呈现联合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新媒体工具对闽南地方文化融入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课堂的路径进行探析,使闽南地方文化在地方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课堂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与互联网领域逐渐呈现联合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新媒体工具对闽南地方文化融入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课堂的路径进行探析,使闽南地方文化在地方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课堂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挥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闽南文化 医学院校 课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