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与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关系及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军 《体育科学研究》 2018年第2期21-26,共6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理论,对"一带一路"与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关系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倡议,也是文化倡议,更包含了...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理论,对"一带一路"与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关系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倡议,也是文化倡议,更包含了文化产业,可以让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搭车传播,做好文化产业生意。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需要文化产业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搭台,以增进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加民众间的信任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闽台民俗体育 文化创意产业 体育产业
下载PDF
闽台民俗“武阵”及其民间交流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传志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5年第1期49-52,共4页
"武阵"是闽台社会中常见的身体活动团体,常见的武阵包括宋江阵、龙狮阵和神童家将团。两岸"五缘关系"使闽台民间的"武阵"活动获得了持续的交流,这种民间的"武阵"交流有效促进了两岸之间的文化... "武阵"是闽台社会中常见的身体活动团体,常见的武阵包括宋江阵、龙狮阵和神童家将团。两岸"五缘关系"使闽台民间的"武阵"活动获得了持续的交流,这种民间的"武阵"交流有效促进了两岸之间的文化认同。近年来民间体育社团对于推动"武阵"的民间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 武阵 民间交流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闽台民俗武艺“刣狮”源流、特征及传承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海滨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4-28,共5页
民俗刣狮是流行于我国闽南地区和台湾台南县及高雄县的一种以武术为载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武术与狮子舞蹈的有机结合,是闽南文化和中原武术交融的结晶,作为武术项目完整保存了南少林传统技艺的精华。对民俗刣狮的源流、特征及传承的当... 民俗刣狮是流行于我国闽南地区和台湾台南县及高雄县的一种以武术为载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武术与狮子舞蹈的有机结合,是闽南文化和中原武术交融的结晶,作为武术项目完整保存了南少林传统技艺的精华。对民俗刣狮的源流、特征及传承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发现:刣狮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刣狮的道具、兵器、乐器等多来自日常用具,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联;刣狮的价值和功能与其当代社会存在不相适应。保护和传承被遗忘、被边缘化的民俗刣狮,必须更新观念对其进行源流探析和文化剖析,遵循其表演形式和特色;转换其当代价值功能;突出其文化特色,创新发展路径,以符合民众的需求和促进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为重构目标,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 民俗武艺 刣狮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关于当下闽台民俗文化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建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8-61,共4页
闽台民俗文化是当下两岸关系的支柱性内容之一,对其研究直接影响到两岸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实际内容与现状的最基本认知与判断,然而,闽台民俗文化研究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只有进一步提升闽台民俗文化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两岸民... 闽台民俗文化是当下两岸关系的支柱性内容之一,对其研究直接影响到两岸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实际内容与现状的最基本认知与判断,然而,闽台民俗文化研究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只有进一步提升闽台民俗文化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文化 民俗 困境 探讨
下载PDF
闽台民俗体育文化“走出去”的障碍与对策
5
作者 谢军 《体育科学研究》 2018年第6期1-6,60,共7页
文章采用座谈、走访、电话、问卷等方式,对闽台民俗体育文化"走出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国际推广与普及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主要的障碍依次是本土化文化缺失、苦于无门、文化理解差异、语言障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文章采用座谈、走访、电话、问卷等方式,对闽台民俗体育文化"走出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国际推广与普及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主要的障碍依次是本土化文化缺失、苦于无门、文化理解差异、语言障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市场运作不强、文化精品有限、文化自信不够等。并提出了利用民俗节日推动,依托网络、媒体推动,借助"孔子学院"推动,发挥华人和国际友人"桥梁"作用,打造精品赛事推动,书籍、文物和展演推动,培训、讲座、论坛推动,学术交流、智库推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闽台民俗体育 海外推广 障碍
下载PDF
闽台民俗的特征研究
6
作者 林希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7-18,共2页
闽台民俗文化组成了两岸关系之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闽南民俗文化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对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进行研究,同时,还能够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文化内容的实际现状的认识,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只有进一步提升对闽台... 闽台民俗文化组成了两岸关系之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闽南民俗文化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对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进行研究,同时,还能够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文化内容的实际现状的认识,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只有进一步提升对闽台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才能够进一步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文化 困境 探讨
下载PDF
“大海峡时代”背景下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发展SWOT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玮瑛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6-13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及SWOT分析法,以海峡西岸建设为背景,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外部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闽台民俗体育的发展探索出可行的发展路径奠定基础。研究表明闽台民俗体育文化是建设海峡两岸的桥梁...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及SWOT分析法,以海峡西岸建设为背景,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外部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闽台民俗体育的发展探索出可行的发展路径奠定基础。研究表明闽台民俗体育文化是建设海峡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其内部优势是两岸特殊的文化共同体及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条件;内部劣势是商品经济的冲击及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层次不高;发展的机遇是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经济的高速大发展及闽台体育赛事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开展;发展所面临的威胁因子主要是部分台湾民众国家认同感的缺失及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及教材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 发展 SWOT分析
下载PDF
近年来闽台民俗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巍巍 《现代台湾研究》 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
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在延续紧密互动的良好传统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征。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对台工作的基本思路及新思维。希望'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 近年来,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在延续紧密互动的良好传统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征。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对台工作的基本思路及新思维。希望'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两岸各界及其代表性人士要扩大交流'等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赴台 福建 代表性 信众 祖庙 前往台湾 闽台民俗 闽台关系 佛教界
原文传递
闽台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本好书──评汪毅夫的《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孔昭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1年第2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汪毅夫《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 福建 台湾省 书评 习俗 地域文化
下载PDF
闽台民间信俗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国平 陈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7,共7页
闽台民间信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以生育信俗、信仰疗法、普度、迎神赛会和进香谒祖等五种信俗为个案,对闽台民间信俗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闽台民间信俗是历史的产物,虽然没有雅文化的精致,大传... 闽台民间信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以生育信俗、信仰疗法、普度、迎神赛会和进香谒祖等五种信俗为个案,对闽台民间信俗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闽台民间信俗是历史的产物,虽然没有雅文化的精致,大传统的高深,但其内核则体现了雅文化的精神,反映大传统的气质。闽台民间信俗是闽台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两岸和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关系 民间信仰 闽台民俗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蛰伏与蜕变——闽台两地民间春仔花技艺发展的对比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艺丁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2-15,共4页
春仔花是闽南与台湾特有的民间技艺及闽台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闽台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对春仔花的形式类型与发展脉络作一番整理与阐释,挖掘其中蕴含的闽台文化变迁和艺术流变形态,探究其在闽台两地蛰伏与蜕变的过程,对比闽台民间春仔... 春仔花是闽南与台湾特有的民间技艺及闽台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闽台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对春仔花的形式类型与发展脉络作一番整理与阐释,挖掘其中蕴含的闽台文化变迁和艺术流变形态,探究其在闽台两地蛰伏与蜕变的过程,对比闽台民间春仔花技艺传承与保护方式的差异,探索适合两岸民艺的现代发展之路,促进闽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技艺 闽台民俗 春仔花
下载PDF
双身禁忌与仪式契约——谈闽西民俗文化中的生育习俗
12
作者 涂明谦 章颖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仪式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千百年历史,对于仪式中的契约的理解,从口头到文字,还将在人类的生活中长久流传下去。通过将闽西民俗生活中某些仪式契约的目的与双身禁忌之间的联系进行还原,从而追溯区域人群的生存与心理状况,在讲述禁忌... 仪式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千百年历史,对于仪式中的契约的理解,从口头到文字,还将在人类的生活中长久流传下去。通过将闽西民俗生活中某些仪式契约的目的与双身禁忌之间的联系进行还原,从而追溯区域人群的生存与心理状况,在讲述禁忌根源的同时,以期破除陋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身禁忌 仪式契约 闽台民俗 闽西文化
下载PDF
走向学科综合的史学新境界——评汪毅夫新著《闽台缘与闽南风》
13
作者 刘大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81,共5页
在学术研究中,不同学科之间在方法、资料上的相互借鉴、学习,乃至相邻学科的相互整合,可以说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挖掘学术潜力、开创新风气的主要途径。在闽台文化研究领域,汪毅夫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倡导文学与历史学、人类学... 在学术研究中,不同学科之间在方法、资料上的相互借鉴、学习,乃至相邻学科的相互整合,可以说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挖掘学术潜力、开创新风气的主要途径。在闽台文化研究领域,汪毅夫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倡导文学与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的结合,开辟了他研究的广阔前景。他最近出版的《闽台缘与闽南风——闽台关系、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就是继《台湾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书之后,又一部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的拓新之作。通读全书,深感其开拓精神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手段,以及为文、治学的精细,故为之疏通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关系 学科综合 汪毅夫 历史学 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 闽南 闽台区域社会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闽台戏曲、歌舞、曲艺、民歌与民俗事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8年第4期20-26,共7页
闽台地方戏曲、歌舞、曲艺、民歌等丰富多彩,盛行于城乡各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某些区域民俗内涵,与各种民俗事象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密切关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地域性。民俗是区域文化重要表征,充分说明了闽台是同一文化区。
关键词 闽台民俗 戏曲 歌舞 曲艺 民歌
原文传递
“共同家园”视域下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梅英 薛庆云 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4,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共建两岸"共同家园"角度切入,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了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基础,即同根同源血缘宗亲、闽台...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共建两岸"共同家园"角度切入,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了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基础,即同根同源血缘宗亲、闽台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相通性、共同家园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发展的诉求;并从理念、产品、渠道和模式四个角度提出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途径,旨在传承与发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闽台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家园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 融合开发 创新发展
原文传递
闽台尚巫习俗
16
作者 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9年第2期21-25,共5页
闽台民间尚巫习俗源于先秦古越族巫术。经历代演变发展,主要有跳童、乩童、法师、神姐、红姨、师公以及信巫治病、扶乩、驱邪招福之术等。人们企图通过巫术以预知祸福,取悦鬼神,祈福禳灾。巫觋和巫术本质上是愚弄百姓、骗取钱财,因此作... 闽台民间尚巫习俗源于先秦古越族巫术。经历代演变发展,主要有跳童、乩童、法师、神姐、红姨、师公以及信巫治病、扶乩、驱邪招福之术等。人们企图通过巫术以预知祸福,取悦鬼神,祈福禳灾。巫觋和巫术本质上是愚弄百姓、骗取钱财,因此作为一种陋俗,历代遭到有识之士揭露、抨击和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 尚巫习俗 巫觋巫术
原文传递
古代闽台冒险拼搏好勇无畏之民风
17
作者 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8年第2期2-6,共5页
福建地狭人多,港湾曲折,使古代许多人以海为生。以海为生风险高,但获利大,从而产生冒险拼搏的民风。这既使闽台人勇于进取,开发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发家致富,也形成投机取巧、赌博盛行的陋习。以海为生还使闽台人好斗轻生,君子勇于为善,... 福建地狭人多,港湾曲折,使古代许多人以海为生。以海为生风险高,但获利大,从而产生冒险拼搏的民风。这既使闽台人勇于进取,开发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发家致富,也形成投机取巧、赌博盛行的陋习。以海为生还使闽台人好斗轻生,君子勇于为善,小人敢于为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 冒险拼搏 好勇无畏
原文传递
古代闽台尊师重学乐善好施之民风
18
作者 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福建自宋民间读书风气很浓,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后,大陆士子纷纷赴台兴教办学,台湾学风渐浓。闽台尊师重学表现在:教师安贫乐道,普遍受到尊敬;经济越落后地方,读书风气越浓;地方官重视兴学;家族热心办学;民间敬惜字纸。尊师重学促进闽台形... 福建自宋民间读书风气很浓,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后,大陆士子纷纷赴台兴教办学,台湾学风渐浓。闽台尊师重学表现在:教师安贫乐道,普遍受到尊敬;经济越落后地方,读书风气越浓;地方官重视兴学;家族热心办学;民间敬惜字纸。尊师重学促进闽台形成乐施好善的民风,民众热心公益事业:铺路架桥,兴修水利,赈济孤贫、饥荒,捐资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 尊师重学 乐施好善
原文传递
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以及高山族同亲缘、俗缘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57-60,共4页
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台湾古人类来自福建,同属古越族几何形印纹陶文化。汉武帝灭闽越国后,台湾远古居民处于封闭式的状态。直至隋唐,随着马来人、女真人、汉人入台,并与当地居民融合,至明清形成高山族诸支。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高山族... 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台湾古人类来自福建,同属古越族几何形印纹陶文化。汉武帝灭闽越国后,台湾远古居民处于封闭式的状态。直至隋唐,随着马来人、女真人、汉人入台,并与当地居民融合,至明清形成高山族诸支。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高山族在习俗上都饭稻羹鱼,居住干栏式房屋,断发文身,凿齿拔牙,流行猎头与蛇图腾崇拜。总之,从台湾远古居民是古越族的一支,高山族主要来源是东南沿海一带古越人,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和高山族有相似的民俗特征可知,三者是同亲缘、同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 闽越人 台湾远古居民 高山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