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卿团
付萍
+1 位作者
胡哲明
樊荣
《震灾防御技术》
2007年第4期346-353,共8页
本文通过地貌、第四纪地层、钻探、槽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闽侯-南屿断裂展布于旗山东侧山前,与五虎山北麓断裂共同组成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控制了...
本文通过地貌、第四纪地层、钻探、槽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闽侯-南屿断裂展布于旗山东侧山前,与五虎山北麓断裂共同组成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控制了福州盆地的西侧和南侧边界;(2)闽江断裂带的活动时代从山地向平原方向逐渐变新,山地基岩内的断裂为中更新世断裂,山前断裂多为晚更新世断裂,呈正断性质,上盘沉积速率为0.78mm/a—1.2mm/a;(3)闽江断裂带及其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小震活动相对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断裂
带
第四纪地质
地貌
福州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闽江上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其活动性评价
2
作者
付萍
林锦华
+2 位作者
王洪涛
黄莉菁
王遹其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1-577,共7页
NW向闽江断裂是福建沿海重要的地震构造,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闽江断裂下游段,对其上游段的断裂位置、地质特征、最新活动年代等缺乏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闽江上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活动性等获得了新的认识,表明该段存在两...
NW向闽江断裂是福建沿海重要的地震构造,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闽江断裂下游段,对其上游段的断裂位置、地质特征、最新活动年代等缺乏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闽江上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活动性等获得了新的认识,表明该段存在两组性质及活动年代不同的断层,最新活动年代为第四纪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上游
断裂
展布特征
断裂
活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
30
3
作者
叶卓
李秋生
+6 位作者
高锐
管烨
贺日政
王海燕
卢占武
熊小松
李文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47-2958,共12页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固定台网25个台站的H-κ结果,获得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地区)地壳厚度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减薄的图像:地壳从闽西北山区的33 km减薄到厦门沿海一带的29 km以下,平均地壳厚度为31.3 km,具有陆地向洋壳过渡的特征;地壳泊松比从内陆到沿海显示出分带特征,闽中西部内陆地区小于0.26,沿海地带高于0.26,且在断裂带的交汇区域表现为相对异常高值.地壳上地幔顶部(0~2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结果显示闽江断裂等NW向断裂深切Moho界面,在断裂两侧Moho面急剧抬升或下沉,产状改变,这些特征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得不明显.闽江等NW向断裂对研究区地壳厚度、地震等有明显控制作用.上地幔尺度(300~7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未见410 km和660 km速度间断面突变和起伏异常,其绝对深度略大于IASP91模型的,上地幔转换带厚度正常(250±5 km),表明中国大陆东南缘上地幔转换带未受欧亚与菲律宾板块碰撞的明显影响,推断中国大陆东南缘及台湾海峡下方不存在俯冲板块,或俯冲前缘未扰动到410 km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东南缘
远震P波接收函数
MOHO
泊松比
闽江断裂
上地幔转换带
菲律宾板块
欧亚板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东南沿海岩石圈减薄的地震接收函数证据
被引量:
12
4
作者
叶卓
李秋生
+4 位作者
高锐
张洪双
贺日政
王海燕
李文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51-2460,共10页
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受到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而被强烈改造,现今岩石圈是古老岩石圈被强烈减薄和置换后的结果,但这一由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提出的地球动力学模型一直缺乏可靠的地震学观测证据的支持。本文利用...
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受到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而被强烈改造,现今岩石圈是古老岩石圈被强烈减薄和置换后的结果,但这一由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提出的地球动力学模型一直缺乏可靠的地震学观测证据的支持。本文利用布设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的两条宽频地震剖面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P-RF)和S波接收函数(S—RF),从单台P-RF中识别出了在岩石圈底界LAB(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的转换震相Pls,分析结果得到LAB深度为60~70km,P波(Pls震相)和S波(Slp震相)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反演和对比结果及对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成像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P波和S波接收函数偏移图像显示,LAB界面在60~70km的深度上沿北东向剖面平缓展布,在闽江河口处的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结构有明显变化,P—RF的一次转换波Ps和多次波PpPs偏移图像显示了Moho界面跨过闽江断裂的突然下沉,前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亦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闽江河口处地壳泊松比和地壳热流呈现局部异常高值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推断闽江断裂深切壳、幔边界,并有可能影响到了更深部的岩石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沿海
岩石圈减薄
LAB
MOHO
接收函数
闽江断裂
原文传递
题名
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卿团
付萍
胡哲明
樊荣
机构
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
北京康正-宏基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2007年第4期346-353,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地貌、第四纪地层、钻探、槽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闽侯-南屿断裂展布于旗山东侧山前,与五虎山北麓断裂共同组成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控制了福州盆地的西侧和南侧边界;(2)闽江断裂带的活动时代从山地向平原方向逐渐变新,山地基岩内的断裂为中更新世断裂,山前断裂多为晚更新世断裂,呈正断性质,上盘沉积速率为0.78mm/a—1.2mm/a;(3)闽江断裂带及其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小震活动相对密集。
关键词
闽江断裂
带
第四纪地质
地貌
福州盆地
Keywords
Minjiang fault
Quaternary geology
Geomorphology
Fuzhou basi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闽江上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其活动性评价
2
作者
付萍
林锦华
王洪涛
黄莉菁
王遹其
机构
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
福建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1-577,共7页
文摘
NW向闽江断裂是福建沿海重要的地震构造,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闽江断裂下游段,对其上游段的断裂位置、地质特征、最新活动年代等缺乏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闽江上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活动性等获得了新的认识,表明该段存在两组性质及活动年代不同的断层,最新活动年代为第四纪早期。
关键词
闽江
上游
断裂
展布特征
断裂
活动性
Keywords
upstream section of the Minjiang River faul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ault activity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
30
3
作者
叶卓
李秋生
高锐
管烨
贺日政
王海燕
卢占武
熊小松
李文辉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47-2958,共12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宽频地震观测与壳幔速度研究"项目(201011042)资助
文摘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固定台网25个台站的H-κ结果,获得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地区)地壳厚度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减薄的图像:地壳从闽西北山区的33 km减薄到厦门沿海一带的29 km以下,平均地壳厚度为31.3 km,具有陆地向洋壳过渡的特征;地壳泊松比从内陆到沿海显示出分带特征,闽中西部内陆地区小于0.26,沿海地带高于0.26,且在断裂带的交汇区域表现为相对异常高值.地壳上地幔顶部(0~2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结果显示闽江断裂等NW向断裂深切Moho界面,在断裂两侧Moho面急剧抬升或下沉,产状改变,这些特征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得不明显.闽江等NW向断裂对研究区地壳厚度、地震等有明显控制作用.上地幔尺度(300~7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未见410 km和660 km速度间断面突变和起伏异常,其绝对深度略大于IASP91模型的,上地幔转换带厚度正常(250±5 km),表明中国大陆东南缘上地幔转换带未受欧亚与菲律宾板块碰撞的明显影响,推断中国大陆东南缘及台湾海峡下方不存在俯冲板块,或俯冲前缘未扰动到410 km的深度.
关键词
中国大陆东南缘
远震P波接收函数
MOHO
泊松比
闽江断裂
上地幔转换带
菲律宾板块
欧亚板块
Keywords
Continental margin of SE China
P-wave receiver functions
Moho
Poisson's ratio
Minjiang Fault
Upper mantle transition zone
Philippine Sea plate
Eurasian plat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南沿海岩石圈减薄的地震接收函数证据
被引量:
12
4
作者
叶卓
李秋生
高锐
张洪双
贺日政
王海燕
李文辉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51-2460,共10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1011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4081)资助
文摘
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受到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而被强烈改造,现今岩石圈是古老岩石圈被强烈减薄和置换后的结果,但这一由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提出的地球动力学模型一直缺乏可靠的地震学观测证据的支持。本文利用布设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的两条宽频地震剖面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P-RF)和S波接收函数(S—RF),从单台P-RF中识别出了在岩石圈底界LAB(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的转换震相Pls,分析结果得到LAB深度为60~70km,P波(Pls震相)和S波(Slp震相)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反演和对比结果及对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成像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P波和S波接收函数偏移图像显示,LAB界面在60~70km的深度上沿北东向剖面平缓展布,在闽江河口处的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结构有明显变化,P—RF的一次转换波Ps和多次波PpPs偏移图像显示了Moho界面跨过闽江断裂的突然下沉,前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亦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闽江河口处地壳泊松比和地壳热流呈现局部异常高值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推断闽江断裂深切壳、幔边界,并有可能影响到了更深部的岩石圈结构。
关键词
中国东南沿海
岩石圈减薄
LAB
MOHO
接收函数
闽江断裂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3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黄卿团
付萍
胡哲明
樊荣
《震灾防御技术》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闽江上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其活动性评价
付萍
林锦华
王洪涛
黄莉菁
王遹其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叶卓
李秋生
高锐
管烨
贺日政
王海燕
卢占武
熊小松
李文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东南沿海岩石圈减薄的地震接收函数证据
叶卓
李秋生
高锐
张洪双
贺日政
王海燕
李文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