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切社会现实,导向语文生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特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汤雪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第10期84-88,共5页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关注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本任务群包含知识类文本、社会交往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应用性文本、新闻传播类文本五种实用文本类型,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信息加工、信息传...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关注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本任务群包含知识类文本、社会交往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应用性文本、新闻传播类文本五种实用文本类型,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四种能力。教师应从语言运用出发,细化本任务群的学段课程目标,以学习主题统整教材单元,创设学习情境,以语文实践为导向设计活动链,开展多元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实用文本阅读与交流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提升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2
作者 刘晓芹 《写作(中)》 2018年第2期94-94,共1页
初中语文课堂之上阅读教学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记叙性文本则成为了阅读教学中的主力军, 笔者仅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 就提升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 初中生 语文课堂 教学实践 记叙文本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下实用性文本阅读测试探究
3
作者 李杰明 陶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8期190-193,共4页
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推进实用性阅读文本评价体系改革,使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本文依据课程标准,从测试文本、测试情境、测试考点、测试目的四个方面,进行实用性阅读文本内... 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推进实用性阅读文本评价体系改革,使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本文依据课程标准,从测试文本、测试情境、测试考点、测试目的四个方面,进行实用性阅读文本内容改革的路径研究,《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是落实评价改革,构建了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方案与实践指南,是针对各学科的总体设计,对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文本的测试并未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但其对照《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宏观要求与标准对确定次类文本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意义。进而提出建立此类文本评价体系的四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阅读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真实生活情境 思维 交流与沟通的要素
下载PDF
关于初中语文记叙文文文本阅读的分析
4
作者 周明非 《成功》 2018年第12期71-71,共1页
初中语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已经可以自主的阅读一些比较深层次的文章,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也相对准确。初中语文是一个过渡时期,总结小学语文的经验,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打基础。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阅读,本文通过对记... 初中语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已经可以自主的阅读一些比较深层次的文章,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也相对准确。初中语文是一个过渡时期,总结小学语文的经验,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打基础。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阅读,本文通过对记叙性文本阅读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详细说明其在初中语文学习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记叙文本阅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巴特:文本是一种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10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巴特 后现代阅读理论 叙事结构 《S/Z》 巴尔扎克 《萨拉辛》 小说 阅读性文本
下载PDF
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秀双 《才智》 2017年第16期120-120,共1页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记叙性文本占比比较高,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及行业专家对记叙性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其阅读效率,以及学生记叙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在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记叙性文本占比比较高,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及行业专家对记叙性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其阅读效率,以及学生记叙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在阐述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内涵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希望对我国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记叙文本阅读教学 策略
原文传递
Writing as a Supplement: Jacques Derrida's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Rousseau's Confessions
7
作者 Gerasimos Kakoliri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6期302-313,共12页
The present study constitute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Rousseau's Confessions that Derrida undertakes in the second part of Of Grammatology. In this examination, the author will first lis... The present study constitute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Rousseau's Confessions that Derrida undertakes in the second part of Of Grammatology. In this examination, the author will first list some of the significations into which Derrida disperses (forced, as he asserts himself, by an "inassimilable residue" in the text itself) the meaning that he has already construed as apparently simple during the first moment of deconstructive reading (i.e., "the doubling commentary"); the author will then go on to enquire into the operations which enable Derrida to arrive at these self-conflicting significations. The main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demonstrate that it is not language alone that disables the philosophy of Rousseau and enables the philosophy of Derrida. When Derrida attempts to support his philosoph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Rousseau's theory of language and the alleged contradictions in Rousseau's texts, he misinterprets basic tenets of these texts in order to make them conform to the presuppositions of the deconstructive approach. The "reversal" and "displacement" of metaphysical conceptuality in the text of the Confessions is made possible after the text has had meanings transposed into it from a plurality of other texts. Derrida attributes to the text significations he discovers by construing, explicating and over-reading passages that occur elsewhere in Rousseau's total oeuvre (especially in the Essay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RID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Rousseau's Confess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