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外理论的文学化问题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学的发展需要场外理论。在一些语境下,场外理论的应用是必须的,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但是,要注意的是,正当的场外理论的应用,或者说有效应用,必须立足一个正确的前提,这就是场外理论的文学化。否则,场外理论不能归化为场内的文学理... 文学的发展需要场外理论。在一些语境下,场外理论的应用是必须的,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但是,要注意的是,正当的场外理论的应用,或者说有效应用,必须立足一个正确的前提,这就是场外理论的文学化。否则,场外理论不能归化为场内的文学理论,很难给文学及其理论的发展以更多的、积极的意义。所谓场外理论的文学化,包含这样几重意思:其一,理论的应用指向文学并归属于文学。其二,理论的成果落脚于文学并为文学服务。其三,理论的方式是文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外理论 强制阐释 文学化 阐述焦虑
原文传递
关于场外理论文学化问题的几点补充意见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立元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当严格区分场外征用与应用某些场外理论在文学场域内进行的审美性以外(非文学)的种种阐释和评论。后者的落脚点还是在文学场域内,目的是为了阐释和评价文学,不应该视为场外征用。
关键词 场外理论 强制阐释 文学理论化 阐述焦虑
原文传递
也谈场外理论与文学性——答张江先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学研究的泛文化现象的出现并非是进入本世纪才有的,而是早在上世纪后半叶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衰落之后,解构主义异军突起,从而消解了语言中心主义,为文化理论的浮出地表奠定了基础。之后崛起的新精神分析学、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 文学研究的泛文化现象的出现并非是进入本世纪才有的,而是早在上世纪后半叶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衰落之后,解构主义异军突起,从而消解了语言中心主义,为文化理论的浮出地表奠定了基础。之后崛起的新精神分析学、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性别政治、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批评等,无一不以文学和文化现象作为分析讨论的对象,用以发展自己的理论话语,但隐匿在这些批评理论话语中的仍然是文学性。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各种理论批评话语中,文学性仍然几乎无处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外理论 强制阐释 文学性 阐述焦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