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阐释学与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国东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40,157,F0003,共13页
为使政治哲学的理论阐释具有公共证成的前景,有必要推进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转向"。为此,我们需秉持情境-普遍主义的阐释取向,同时把中国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作为公共阐释的共享视域;这种共享视域内在地要求把意识形态批判与... 为使政治哲学的理论阐释具有公共证成的前景,有必要推进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转向"。为此,我们需秉持情境-普遍主义的阐释取向,同时把中国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作为公共阐释的共享视域;这种共享视域内在地要求把意识形态批判与沟通旨趣相结合,并在区分"政治价值观"与"政治价值"的前提下,围绕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的具体规范性要求及相应的制度和实践模式)进行实体性的理论建构。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应遵循两个认知性原则:确保阐释立场具有公共性的公道性原则;确保阐释内容具有公共性的可证成性原则。相应地,其在认识论上要求采取"反思性的情境主义"立场,并自觉践习"理性的公共运用",在方法论上要求把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深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转向 公共阐释 政治价值观 认知性 反思性的情境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