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 |
李广昌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
|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阐释焦虑 |
叶虎
|
《东南传播》
|
2005 |
2
|
|
3
|
走出身份阐释的焦虑——从“与世界接轨”等口号说开去 |
陈义华
刘飞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4
|
阐释的焦虑:第三人称视角在《华女阿五》中的运用 |
王莉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5
|
“第三种声音”: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读后 |
包晓光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9 |
3
|
|
6
|
阐释者的焦虑——写在乔叶《拆楼记》修订再版后 |
朱一帆
|
《写作》
|
2020 |
0 |
|
7
|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 |
王岳川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1 |
7
|
|
8
|
创造社“转向”新论 |
张勇
|
《郭沫若学刊》
|
2003 |
2
|
|
9
|
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 |
张颐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15
|
|
10
|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阐释的焦虑——兼论诺思洛普·弗莱的《批评的剖析》 |
丁帆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1
|
“后身体美学”的知识生产 |
王亚芹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24 |
0 |
|
12
|
重新认知:“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问题 |
张颐武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3
|
“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 |
段吉方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4
|
低落的设计话语权 |
|
《美术》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5
|
“文艺美学”的生成逻辑与当代问题 |
陈雪虎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