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文性、超文本与阐释观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朝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互文性 超文本 阐释观
下载PDF
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先锋理论——苏珊·桑塔格反阐释观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玉铭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67-71,共5页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对西方先锋艺术研究的产物,一经提出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反阐释观从保护人们的艺术感受力、修正人们的阐释观以及批评观念方面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着注重形式、轻视意义的消极...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对西方先锋艺术研究的产物,一经提出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反阐释观从保护人们的艺术感受力、修正人们的阐释观以及批评观念方面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着注重形式、轻视意义的消极性,因此是一种积极性和消极性并存的先锋理论。正确认识桑塔格的反阐释理论无疑对文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 桑塔格 阐释观 积极性 消极性 述评
下载PDF
审美·伦理·文化·政治——论《关于美》中的阐释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荣华 郭棲庆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4,共5页
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小说《关于美》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反思了关于艺术作品的阐释观。它批判那种忽视艺术作品的内在审美价值,对作品实施强制阐释的批评范式。通过描述主人公对莫扎特的音乐和伦勃朗的画作的感悟,史密斯肯定了... 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小说《关于美》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反思了关于艺术作品的阐释观。它批判那种忽视艺术作品的内在审美价值,对作品实施强制阐释的批评范式。通过描述主人公对莫扎特的音乐和伦勃朗的画作的感悟,史密斯肯定了审美阐释观对强制阐释具有反拔作用。与此同时,小说通过一幅来自海地的油画建构了审美体验的公共性,探讨艺术作品联结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中介作用,认为美好事物的审美性、伦理性、文化性和政治性总是相互融合。审美体验充满张力,是个体性与公共性进行协商的纽带,召唤多维度的阐释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迪·史密斯 《关于美》 阐释观
下载PDF
安乐哲的《孟子》文本翻译策略及其阐释观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颖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受到西方化约主义的影响,《孟子》等传统的中国典籍在译介中多寻找共性而忽视彼此的差异性,导致中国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的特征被弱化甚至被消解。安乐哲意识到了《孟子》等中国传统典籍在英语世界传播和接受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从中国的... 受到西方化约主义的影响,《孟子》等传统的中国典籍在译介中多寻找共性而忽视彼此的差异性,导致中国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的特征被弱化甚至被消解。安乐哲意识到了《孟子》等中国传统典籍在英语世界传播和接受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从中国的关联性哲学思维方式入手,对比中西哲学,以中国哲学典籍的元命题和术语来解读儒家典籍。通过分析安乐哲对《孟子》翻译中具体的实例“孝”“性”“诚”等儒家核心概念的阐释与转换,揭示他“凸显差异”的哲学阐释观,以促进中西译者进行更为深刻的比较和分析,推动中西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平等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英译 安乐哲 哲学阐释观 关联思维 凸显差异
下载PDF
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阐释观照意义
5
作者 刁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2,共5页
中国哲学老子一脉,一直为后世学人所注重。究其原由,玄奥多歧的五千要言,从不同时代制高点的不同视角维度审视之,具有各能得其所的多义性和宽砭内涵。因而较之孔子思想,对老子学说的探求远未定于一尊,在纷纭论说中常辨常新。 我们在认... 中国哲学老子一脉,一直为后世学人所注重。究其原由,玄奥多歧的五千要言,从不同时代制高点的不同视角维度审视之,具有各能得其所的多义性和宽砭内涵。因而较之孔子思想,对老子学说的探求远未定于一尊,在纷纭论说中常辨常新。 我们在认识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时,不能再满足于停留在寻求探讨古人思想学说本义的层面上,虽然,这种寻求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阐释观 物质 实在性 物质范畴 现代物理学 “道”范畴 中国哲学 现代社会 现代哲学
下载PDF
德语译家顾彬的翻译阐释观
6
作者 周奕珺 贺爱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顾彬汉学家、翻译家兼作家的多重身份,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翻译思想,而翻译阐释观则构成其翻译思想的核心蕴涵。他的翻译阐释观,既蕴含对整个翻译理解和阐释过程的哲学思考,又富于与翻译实践密切关联的阐释策略。本文围绕顾彬探讨翻译的... 顾彬汉学家、翻译家兼作家的多重身份,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翻译思想,而翻译阐释观则构成其翻译思想的核心蕴涵。他的翻译阐释观,既蕴含对整个翻译理解和阐释过程的哲学思考,又富于与翻译实践密切关联的阐释策略。本文围绕顾彬探讨翻译的公开著述,从翻译的本质、时空距离与视域融合、阐释的开放性与“误解”、译者主体性及其规约四个方面阐明顾彬对于翻译阐释的理解及其提出的创见。顾彬的翻译阐释观体现出深切的时代关怀,充满着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翻译的深度思考,对于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西文明互鉴、世界翻译文学共同体的构建和全人类集体文化记忆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彬 翻译阐释观 双向阐释 “误解” 译者主体性
原文传递
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分析《青木川》英文译本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中阳 彭潍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9期173-177,共5页
阐释学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因此翻译理论家又逐渐发展出阐释学翻译观,以进一步剖析、指导翻译研究和实践活动。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所在的地域环境为依托,通过一系列丰... 阐释学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因此翻译理论家又逐渐发展出阐释学翻译观,以进一步剖析、指导翻译研究和实践活动。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所在的地域环境为依托,通过一系列丰富的人物形象、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乡土风情的呈现,经过作家的生动描述和想象,勾勒出的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文化图景。该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为理论基础,以陕西乡土文学作品《青木川》英译本Greenwood Riverside为分析案例,从信任、侵入、吸收、补偿4个分析步骤,对译者翻译译文时用到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归纳文学作品外译时文化现象的处理策略,旨在推动我国乡土地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翻译 乔治·斯坦纳 陕西乡土文学 《青木川》 文化现象 文学英译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政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5-129,206-207,共17页
阐释观的迷失导致理论转场的失败。当代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各种丧失知识公共性的阐释形式表现出来,注定无法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公共文化成果。鉴此,在当代历史书写中务须坚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重返阐释的正确历史观为价值诉求,... 阐释观的迷失导致理论转场的失败。当代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各种丧失知识公共性的阐释形式表现出来,注定无法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公共文化成果。鉴此,在当代历史书写中务须坚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重返阐释的正确历史观为价值诉求,充分整合并吸纳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优秀理论资源,以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展示史实的真实现场,澄明思想的演进谱系,回归历史的真实性、真理性、知识性,从而在当代历史书写中真正消除历史虚无主义,重建阐释的知识图谱,以历史的至真达成文化的至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观 历史虚无主义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边城》金介甫译本阐释翻译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丽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边城》是湘籍作家沈从文先生享誉国内外的一部经典小说。2005年,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将《边城》重新进行了英译工作。为了给《边城》英文译作研究注入新鲜血液,从阐释翻译观角度对金介甫的《边城》英译本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并找出其... 《边城》是湘籍作家沈从文先生享誉国内外的一部经典小说。2005年,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将《边城》重新进行了英译工作。为了给《边城》英文译作研究注入新鲜血液,从阐释翻译观角度对金介甫的《边城》英译本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并找出其中的优缺点,这也是对沈从文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金介甫 英译 阐释翻译
下载PDF
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边立红 王超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心,是翻译活动发挥积极作用的主体因素。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从斯坦纳阐释翻译观所描述的四步翻译过程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译者主体性问...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心,是翻译活动发挥积极作用的主体因素。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从斯坦纳阐释翻译观所描述的四步翻译过程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译者主体性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斯坦纳 译者主体性 阐释翻译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下载PDF
阐释学翻译观与视界融合——以《南非之父:纳尔逊·曼德拉》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小林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阐释学翻译观是国内外译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国内也经历了数十年的译介和传承。在梳理阐释学翻译观起源及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阐释学翻译观的视界融合及主体间性理论,结合翻译实践,对阐释学翻译观的理论内核进行了论证,从而揭示... 阐释学翻译观是国内外译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国内也经历了数十年的译介和传承。在梳理阐释学翻译观起源及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阐释学翻译观的视界融合及主体间性理论,结合翻译实践,对阐释学翻译观的理论内核进行了论证,从而揭示了阐释学翻译观作为翻译理论研究史上开拓性成就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翻译 视界融合 主体间性 《南非之父 纳尔逊· 曼德拉》
下载PDF
跨语境的他述:论《浮生六记》英译者格雷厄姆·桑德斯的阐释学翻译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林歆 《外语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40-45,共6页
理解即翻译,而真正的理解是做出符合原作内涵和外延的创造性的新阐释。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出发,对加拿大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浮生六记》的“阐释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桑德斯在翻译过程中遵循... 理解即翻译,而真正的理解是做出符合原作内涵和外延的创造性的新阐释。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出发,对加拿大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浮生六记》的“阐释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桑德斯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着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的阐释学翻译观,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作的内涵和外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格雷厄姆·桑德斯 阐释学翻译
下载PDF
阐释学理论观照下的翻译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宁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9期67-69,共3页
作为一种研究意义理解和阐释的理论,阐释学的历史由来已久。与此同时,阐释学翻译观则致力于从哲学层面解释和理解翻译现象。文章通过对阐释学理论的相关梳理,发掘其对翻译研究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阐释 阐释学翻译 翻译研究
下载PDF
阐释翻译观下《飞鸟集》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璐 贺桂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基于阐释翻译观,研究《飞鸟集》郑振铎和冯唐译本在翻译四步骤中译者主体性的差异。郑振铎和冯唐出于对原作的兴趣,“信赖”并翻译《飞鸟集》;“侵入”性地理解原文;在“吸收”步骤,郑振铎运用异化以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冯唐则使用归... 基于阐释翻译观,研究《飞鸟集》郑振铎和冯唐译本在翻译四步骤中译者主体性的差异。郑振铎和冯唐出于对原作的兴趣,“信赖”并翻译《飞鸟集》;“侵入”性地理解原文;在“吸收”步骤,郑振铎运用异化以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冯唐则使用归化改变原文的形式;最后都对译文进行了“补偿”,力求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平衡。研究发现,两译本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差异源于他们所处时代背景、所受教育、翻译目的、个人意识、文化观念和诗学观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翻译 译者主体性 翻译四步骤 《飞鸟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外延和阐释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星耀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7,共5页
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得到清晰而准确的界定和阐释,当前我国新闻院校不少学生对其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新闻传播院校相关教师应当厘清马克思主义... 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得到清晰而准确的界定和阐释,当前我国新闻院校不少学生对其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新闻传播院校相关教师应当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采用多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阐释,以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健康轨道上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 内涵及外延 新闻阐释
下载PDF
林语堂的文化阐释学浅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旋波 《学术论坛》 2001年第5期120-122,共3页
从对林语堂文化知识结构及文化阐释语境的分析 ,可知林氏后期秉持的是共时性的文化阐释观。这种文化阐释观是从逻辑的而非历史的角度诠释中西文化 ,它构成了林语堂文化思想的内在特征 ,并制约了林氏作品的文化维度。
关键词 林语堂 文化思想 文化阐释观 共时性 非历史主义 文化价值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阐释
下载PDF
阐释公众性与大学英语教育趋势研究
17
作者 林安洪 谭宝全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6,共4页
文章基于对阐释学基本特征的分析,针对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公众性阐释缺乏认识的问题,重建英语阐释的教育学公众性。在探讨如何重新建构大学英语教育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拓展阐释学趋势:一是教育目标:变课程传授为公众性的培养;二是教育... 文章基于对阐释学基本特征的分析,针对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公众性阐释缺乏认识的问题,重建英语阐释的教育学公众性。在探讨如何重新建构大学英语教育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拓展阐释学趋势:一是教育目标:变课程传授为公众性的培养;二是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的公共课程,重视公众形态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施:从被动到自主,建立社会学习共同体;四是教育的评价:从一元走向多元乃至走向社会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观 大学英语 公共教育
下载PDF
阐释学翻译思想的演进与启示
18
作者 范司永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67-71,共5页
阐释学翻译思想经历了创生、发展到多元的演进历程,呈现出"阐释即翻译、有效性翻译、多元性翻译"征象,为文本翻译研究拓宽了新的领域;由于阐释各派翻译观点不一,引发了翻译标准问题的争论,为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 阐释学翻译思想经历了创生、发展到多元的演进历程,呈现出"阐释即翻译、有效性翻译、多元性翻译"征象,为文本翻译研究拓宽了新的领域;由于阐释各派翻译观点不一,引发了翻译标准问题的争论,为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也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知识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阐释学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评海德格尔的文本理论及其阐释方法
19
作者 赵希然 《知与行》 2016年第9期130-133,共4页
海德格尔对文学和艺术的阐释独具一格并深刻地影响到了伽徳默尔与德里达等人,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海德格尔并非试图建构一种真正的文学批评,他的文本理论及其阐释方法主要是为了摧毁西方传统形而上... 海德格尔对文学和艺术的阐释独具一格并深刻地影响到了伽徳默尔与德里达等人,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海德格尔并非试图建构一种真正的文学批评,他的文本理论及其阐释方法主要是为了摧毁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以建构历史性的实在论为目的。因此,海德格尔的文本阐释带有强烈的解构色彩,在对诗的解读中,习惯于截取文章某一段落或者词句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的含义而忽略了文字在文本中的真正意义。在对梵·高《一双鞋》的分析中经过自己在意义上的一种填充,从而达到建构自己理论的目的,这种阐释方式必然会导致文本意义的偏斜,在文学批评的框架内,可以视为强制阐释。海德格尔的这种对文本的强制阐释的方法虽然糟到了很多文学家的诟病,但也有深远的影响,对文本阐释的偏斜不但会使文本脱离作者创作的原意,更会使文学发展走向歧途,对海德格尔文本理论及其阐释观的分析意在揭开其强制阐释的真正面纱,使文学朝着一种更好的道路上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文本理论 阐释观 强制阐释
下载PDF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
作者 杨秋灵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13-115,共3页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阐释学的发展,译者主体性不断得到深入研究。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阐释翻译的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阐释学的发展,译者主体性不断得到深入研究。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阐释翻译的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论文试从斯坦纳翻译的四个步骤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具体体现。阐释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的有机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斯坦纳 阐释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