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阔鳞瘤蕨(水龙骨科)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艳 石雷 +2 位作者 刘保东 刘燕 李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记录了阔鳞瘤蕨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的整个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成熟孢子黄色 ,极面观椭圆形 ,赤道面观肾形 ,近极单裂缝 ,表面具大小不一的球形颗粒。接种后 6~ 8d孢子萌发 ,萌发类型为书...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记录了阔鳞瘤蕨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的整个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成熟孢子黄色 ,极面观椭圆形 ,赤道面观肾形 ,近极单裂缝 ,表面具大小不一的球形颗粒。接种后 6~ 8d孢子萌发 ,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 ,形成 3~ 7个细胞的丝状体。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 ,接种后 30d左右进入片状体阶段 ,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 ,幼原叶体短舌状 ,成熟原叶体心脏形。精子器在接种后 60d左右开始产生 ,颈卵器在精子器发生后 1 0d左右形成 ,每个原叶体上只能形成一个受精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鳞瘤蕨 水龙骨科 配子体 形态发育 孢子萌发 类植物
下载PDF
阔鳞瘤蕨颈卵器形成与卵发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代小菲 姜楠 +1 位作者 曹建国 王全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5,共5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阔鳞瘤蕨(Phymatosorus hainanensis(Noot.)S.G.Lu)颈卵器形成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阔鳞瘤蕨颈卵器产生于雌配子体生长点下方分枝毛状体内侧。切片观察表明颈卵器起源于配子体表面的原始细胞,该细胞经两次不... 运用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阔鳞瘤蕨(Phymatosorus hainanensis(Noot.)S.G.Lu)颈卵器形成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阔鳞瘤蕨颈卵器产生于雌配子体生长点下方分枝毛状体内侧。切片观察表明颈卵器起源于配子体表面的原始细胞,该细胞经两次不等分裂形成3个细胞,上下两个细胞分别发育为颈卵器的颈部与底部壁细胞,中间的细胞为初生细胞,含有较丰富的细胞器。初生细胞进行两次不等分裂产生颈沟细胞、腹沟细胞与卵细胞。成熟颈卵器内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退化,卵细胞上表面产生受精孔。本研究阐述了阔鳞瘤蕨颈卵器形成和卵发生的细胞学过程,对阐明蕨类植物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鳞瘤蕨 颈卵器 颈沟细胞 腹沟细胞 卵细胞
下载PDF
阔鳞瘤蕨(水龙骨科)卵细胞发育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邹红梅 代小菲 +1 位作者 王全喜 曹建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5-931,共7页
水龙骨科是蕨类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该文采用超微技术对水龙骨科的阔鳞瘤蕨(Phymatosorus hainanensis)卵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以完善薄囊蕨植物卵发生的资料,为揭示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及演化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幼卵、颈沟细胞、... 水龙骨科是蕨类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该文采用超微技术对水龙骨科的阔鳞瘤蕨(Phymatosorus hainanensis)卵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以完善薄囊蕨植物卵发生的资料,为揭示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及演化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幼卵、颈沟细胞、腹沟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紧密连接。(2)发育过程中,卵与腹沟细胞之间细胞壁显著加厚,将卵细胞与腹沟细胞隔离。(3)在壁的下方产生分离腔,内含大量不定形物质,但卵细胞与腹沟细胞在中间处始终相连。(4)分离腔中的不定形物质沉积在卵细胞质膜外形成了一层加厚的卵膜,而在连接区(孔区)处不形成卵膜,该位置最终形成了受精孔。(5)卵细胞核变得高度不规则,近成熟时卵核产生了大量的核外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鳞瘤蕨 卵发育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