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8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寅 艾春玲 +4 位作者 李秀玲 王彦红 刘艳华 项颗 孙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周的眩晕复发率及相关结局指标。结果:治疗第4、8、12周,眩晕复发率中药组依次为14.9%、18.4%、29.7%,西药组依次为12.3%、32.8%、55.6%,其中第8、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VAS评分改善情况西药组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DHI、VAS评分改善情况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共收集门诊处方273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率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天麻、法半夏、柴胡、茯神、远志、茯苓、酸枣仁、煅龙骨、珍珠母、黄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在改善眩晕症状,控制眩晕复发方面优势明显,但起效速度方面不及西药治疗。临床用药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为主,安神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用药规律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以医院为主体的大型自然人群健康队列研究建设思考
2
作者 张洁 卓利佳 +5 位作者 李雷 王明达 万俟苏 赵生美 陈英 陈蕾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 全球范围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负担不容忽视。相较于国外队列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项目执行期短,且缺乏长期稳定支持。方法 201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构建四川地区自然人群健康队列研究(以下简称华西医院健康队... 目的 全球范围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负担不容忽视。相较于国外队列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项目执行期短,且缺乏长期稳定支持。方法 201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构建四川地区自然人群健康队列研究(以下简称华西医院健康队列),在医联体医院所在地/市/州、县/市/区,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物样本采集及辅助检查等检查项目采集年龄≥20岁的常住人口完成健康基线信息,分析当地重大疾病及罕见病的新病因和危险因素,持续随访多年,观察人群中目标疾病发病率及患病率,以及影响疾病预后的高危因素等,建立多维度、动态、定量的生命组学大数据采集系统。结果 截至2023年3月华西医院健康队列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郫都区,德阳市绵竹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色达县4个县/市/区开展,涵盖122个社区,共计纳入4万余人,累计随访4万余人次。其中,龙泉驿区共计纳入24 251人,累计随访3次,郫都区共计纳入10 219人,德阳市绵竹市共计纳入8860人,累计随访2次,甘孜藏族自治州共计纳入2225人。结论 通过总结华西医院健康队列研究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经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建立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构建体系,为其他单位和地区开展队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自然人群队列 医院 建设思考
下载PDF
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双向队列研究
3
作者 车璐 余佳文 +6 位作者 金迪 白雪 王怡 张越伦 许力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术前合并COVID⁃19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前瞻性对入组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CPS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相关暴露指标与CPSP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手术患者4117例,术前均合并COVID⁃19。其中急性期轻症4002例,重症62例,危重症53例。术后6个月时伴有长新冠综合征1298例(31.53%),CPSP发生率为5.59%(95%CI:4.88%~6.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合并症、麻醉方法、手术种类等混杂因素后发现,急性期危重症COVID⁃19(aOR=3.35,95%CI:1.48~7.62,P<0.001)、有术后长新冠综合征(aOR=2.50,95%CI:1.90~3.29,P<0.001)与CPSP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急性期危重症及术后存在长新冠综合征与术前COVID⁃19患者CPSP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慢性术后疼痛 长新冠综合征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朱小伶 陈嘉 +1 位作者 刘雪莲 王雅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960,共10页
目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动脉硬化和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均存在密切关联。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可作为评估IR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Ty G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 目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动脉硬化和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均存在密切关联。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可作为评估IR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Ty G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参加健康体检次数≥2且完成动脉硬化检测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TyG指数采用公式ln(甘油三酯×空腹血糖/2)计算。基线TyG指数分别以连续变量和四分位数的分类变量为自变量评价。动脉硬化进展采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年变化速率和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为因变量评价。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TyG指数是否为动脉硬化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及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进行亚组分析,以确定TyG指数和动脉硬化进展之间的关联特征。结果:共纳入4971名研究对象,随访时间为(3.01±1.98)年。随访期间,baPWV的年变化速率为(24.94±81.15)cm/s,共计278例为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在全面校正混杂因素后,自变量为连续变量时,基线Ty G指数与baPWV的年变化速率(β=17.5,95%CI 9.00~25.94,P<0.001)和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风险比(hazard ratio,HR)=1.43,95%CI 1.18~1.74,P<0.001]呈独立正相关。自变量为分类变量时,与第1四分位数组相比,第2、3、4四分位数组的baPWV年变化速率依次增加,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的风险也依次增高(均P<0.05)。年龄≥45岁、男性、BMI<28 kg/m2、高血压病、无高血压病、无2型糖尿病和无高脂血症亚组中,基线TyG指数(连续和分类变量)与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具有明显关联(均P<0.05),各亚组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TyG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可用作体检人群动脉硬化进展风险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动脉硬化进展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5
作者 王学谦 张英 +14 位作者 董军 王维 焦智民 张勇 蒋益兰 杨祖贻 薛文翰 王慧娟 都振利 王新杰 李润浦 孙红梅 曹晓红 张美英 侯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豆杉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赵震宇 李媛 +3 位作者 郭宇轩 毛萧萧 MD Sayed Ali Sheikh 夏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单药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治疗一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非-HDL-C变化,次要终点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无论哪种联合方式,在“极高危ASCVD”患者降脂起始阶段联合降脂治疗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LDL-C、Log[Lp(a)]、非-HDL-C、TC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两种联合降脂方案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与联合依折麦布相比,LDL-C、Log[Lp(a)]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有一定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作为降脂达标的标准时,两组联合降脂治疗的LDL-C达标率均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LDL-C达标率高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或联合“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为达标标准,三组均无人能达标。治疗后三组间的肝脏转氨酶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心肌酶同工酶(CK-MB)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相比,两联合降脂组治疗组的血糖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的血糖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始联合降脂治疗1个月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的降脂效果及LDL-C的达标率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为降脂达标目标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治疗1个月后LDL-C达标率高于联合依折麦布组;以“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作为降脂达标标准时,1个月内很难达标。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采用起始联合的降脂治疗1个月无不良反应。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可用于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中LDL-C数值需早期达标的人群,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用于需在1个月内LDL-C<1.4 mmol/L或<1.8 mmol/L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联合降脂 极高危ASCVD 真实世界 前瞻性队列研究 早期达标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诊断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李丽 何恩辉 +4 位作者 易展雄 奉颖 杜雨晴 钱林学 徐瑞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81-85,95,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门处胆管壁增厚患者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25日至2022年12月2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且术后早期肝门部胆管壁增厚的45...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门处胆管壁增厚患者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25日至2022年12月2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且术后早期肝门部胆管壁增厚的45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超声初次发现肝门处胆管壁增厚时进行胆道CEUS,并记录胆管壁在各时相的强化模式,根据后续胆道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ITBLs组(15例)和非ITBLs组(30例),对两组患者在CEUS各时相的强化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并比较,同时评价CEUS对肝移植术后ITBLs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供肝来源、胆道吻合方式、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动脉闭塞(HAO)、排异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胆管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EUS动脉期增强模式比较,非ITBLs组患者中25例(占83.3%)为高增强,5例(占16.7%)为等增强,0例低增强或无增强;ITBLs组患者中3例(占20.0%)为高增强,4例(占26.7%)为等增强,8例(占53.3%)为低增强或无增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46,P<0.05)。两组延迟期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CEUS提示动脉期低增强或无增强诊断ITBLs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4%,53.3%,100%,100%和84.4%。8例CEUS诊断为ITBLs患者,CEUS诊断ITBLs的时间较胆道造影提前了1~6[3.0(1~5)]个月。结论:CEUS可以在胆道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前较准确的预测ITBLs,显著提前ITBLs的诊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 肝移植 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s) 队列研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8
作者 樊丽辉 姜雪霞 +2 位作者 郑宇航 叶振淼 罗永园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为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温州市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277205例2010—2020年诊断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通过身份证号与急性冠心病事件监测库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为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温州市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277205例2010—2020年诊断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通过身份证号与急性冠心病事件监测库和死亡监测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冠心病发病和死亡信息。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并发症情况与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随访期间共有32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冠心病事件,冠心病发病率为1169.17/10万。1083名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死亡,病死率390.69/10万。以糖尿病患者确诊时无并发症为参照,1个并发症和2个及以上者冠心病发病风险HR分别为1.382(95%CI:1.266~1.508)和1.661(95%CI:1.221~2.25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较高,在患者管理中应加强干预,积极防治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回归调整探讨艾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灸感与灸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熊俊 汤根华 +6 位作者 张政 廖凯 周小红 徐玲玲 李军 周海平 项洁 《中医康复》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采用倾向评分回归调整(PSRA)均衡基线资料,比较艾灸同一穴位(上印堂)不同灸感(热敏灸态vs静息态)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AR)灸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106例合格受试者,用艾条悬灸上印堂激发灸感,根据热敏灸感的有... 目的:采用倾向评分回归调整(PSRA)均衡基线资料,比较艾灸同一穴位(上印堂)不同灸感(热敏灸态vs静息态)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AR)灸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106例合格受试者,用艾条悬灸上印堂激发灸感,根据热敏灸感的有无,自然分组为热敏灸组(n=69)和传统灸组(n=37)。两组均在上印堂施灸,每次时间为30min,每天1次,连续四周,共计24次。结局指标为变异性鼻炎症状量表(TNSS)、伴随症状量表(TNNSS)以及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结果:使用PSM进行1:1配对,匹配容差0.02,成功匹配25对,共5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匹配后,治疗后热敏态组TNSS评分为4.01±1.52,低于静态组的5.42±1.10,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敏态组TNNSS评分为1.26±0.43,低于静态组的1.52±0.50,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敏态组RQLQ评分为37.62±6.01,低于静态组的47.22±7.76,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热敏灸组在改善PAR患者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疗效优势。将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单因素分析具有差异的结果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用药、病程为艾灸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艾灸热敏态穴位治疗PAR的临床疗效优于静息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常年变应性鼻炎 灸感与灸效 前瞻性队列研究 倾向评分回归调整(PSRA)
下载PDF
普瑞巴林对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林秀钦 杨爱琴 俞丽丽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对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20年进行肺癌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使用普瑞巴林分为两组,普瑞巴林组和非普瑞巴林组。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筛选合适病例后,对...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对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20年进行肺癌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使用普瑞巴林分为两组,普瑞巴林组和非普瑞巴林组。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筛选合适病例后,对普瑞巴林的疗效以及两组术后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纳入186例患者,每组各93例,与非普瑞巴林组相比,普瑞巴林组手术后24 h、48 h的NR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总DD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1日2次口服75 mg普瑞巴林可以缓解肺楔形切除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楔形切除 普瑞巴林 急性疼痛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艾烟暴露对针灸师四种呼吸疾病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1
作者 余常 陈莎莎 +1 位作者 赵雪妮 王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艾烟暴露对针灸师患慢支炎、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在岗1年以上针灸师的健康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艾烟暴露情况,工作以来患慢支炎、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的健康诊断资料。以针灸... 目的:探讨艾烟暴露对针灸师患慢支炎、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在岗1年以上针灸师的健康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艾烟暴露情况,工作以来患慢支炎、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的健康诊断资料。以针灸工作中一半及以上时间开展艾灸治疗且没有或很少时间使用无烟灸(无烟灸具)的针灸师作为艾烟暴露组,其他针灸师为艾烟未暴露组。比较两组针灸师的一般资料、4种呼吸疾病患病率,并分析影响针灸师患呼吸疾病的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患病率的单因素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烟暴露对呼吸疾病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共756例针灸师资料纳入研究,其中暴露组518例,未暴露组238例。与未暴露组比较,暴露组慢支炎、肺炎、鼻炎的患病率无差异,支气管炎患病率增高(P<0.05),年龄分层后,两组间4种呼吸疾病患病率无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烟暴露与慢支炎、鼻炎、肺炎均不相关,风险值无统计学意义。艾烟暴露是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OR:1.683,95%CI:1.015-2.790,P=0.043)。家族胸科疾病史是针灸师患慢支炎(OR:7.450,95%CI:2.810-19.749,P=0.000)、鼻炎(OR:1.790,95%CI:1.226-2.612,P=0.003)、肺炎(OR:2.901,95%CI:1.689-4.983,P=0.000)和支气管炎(OR:2.034,95%CI:1.291-3.206,P=0.002)的危险因素。结论:艾烟暴露对针灸师慢支炎、鼻炎、肺炎患病率无影响,艾烟对针灸师无明显职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烟 针灸师 呼吸疾病 危险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无菌体液感染患者归因危险度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磊 姜道彬 +13 位作者 刘丁 郑小芳 邱荷语 吴淑梅 吴晓英 崔金兰 谢首佳 夏琴 何莉 刘晞照 舒昌惠 李荣琴 陶红英 陈泽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方法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5分)和入住ICU的主要诊断为匹配条件,按1∶2比例选取未感染AB患者作为非感染组,计算AR。结果AB无菌体液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3.3%,非感染组患者为23.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AR为10.2%(95%CI:-2.3%~22.8%)。血、脑脊液等标本来源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AB后AR最高,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诊断分类同样如此。结论重症患者AB感染预后被严重高估,但ICU仍应针对AB进行积极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归因危险度 预后 无菌体液 多中心队列研究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3
作者 孔晓玲 史宏 +9 位作者 潘英姿 许敏锐 石素逸 宗菁 闫于飘 杨佳成 张锡炳 杭栋 刘逸舒 强德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8-1245,共8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脑卒中发病与未发病人群人口统计学信息、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史、MS相关指标之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脑卒中发病与未发病人群人口统计学信息、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史、MS相关指标之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组分及其交互作用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结果:脑卒中发病人群的年龄、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blood pressure,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值均高于未发病人群。校正混杂因素后,MS、WC、TG、BP、FPG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其中BP异常与脑卒中发病的联系最强。WC、TG、BP、FPG两两之间均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MS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相关。WC、TG、BP和FPG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P异常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代谢综合征 队列研究 交互作用
下载PDF
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叶橙 孙文军 +13 位作者 唐启盛 黄世敬 王娣 郑军然 李小黎 尹洪娜 刘向哲 李乐军 王志强 徐向青 杨文明 林安基 马良 曲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8-2313,共6页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中医组和中西医组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复发率,评价益肾调气法降低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的远期复发率的效果。结果:共纳入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1314例,其中中医组385例,西医组453例,中西医组476例。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的两年复发率分别是23.61%,34.97%、18.14%。中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29.2%(P<0.05),中西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45.5%(P<0.001)。中医组以低中药水平暴露时间(TCM-ET)为参照,高TCM-ET较于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81.4%(P<0.01);中西医组以低TCM-ET为参照,中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46.9%(P<0.05),高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65.3%(P<0.01)。结论: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且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益肾调气法 抑郁障碍 颐脑解郁方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多中心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运用队列研究观察抑郁障碍心肾不交型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15
作者 杨歆科 唐启盛 +5 位作者 郑军然 刘向哲 尹洪娜 马良 黄世敬 王娣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评价滋阴降火、除烦安神功效中医药治疗方案对心肾不交型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全国13个分中心的心肾不交型MDD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干预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中医、中西医... 目的:评价滋阴降火、除烦安神功效中医药治疗方案对心肾不交型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全国13个分中心的心肾不交型MDD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干预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中医、中西医结合及西医队列,比较3个队列复发率。并根据患者接受中医药方案干预时间的不同,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队列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3种暴露水平的复发率,以评价中医药方案降低心肾不交型MDD远期复发率的疗效。结果:共纳入506例患者,其中中医队列172例、中西医结合队列166例、西医队列168例。2年复发率方面,中医队列25.6%、中西医结合队列21.1%、西医队列35.1%。复发风险方面,中医队列中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63.0%(HR=0.370,95%CI为0.170~0.808,P<0.05),高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94.5%(HR=0.055,95%CI为0.016~0.192,P<0.01);中西医结合队列中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72.3%(HR=0.277,95%CI为0.111~0.689,P<0.01),高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83.9%(HR=0.161,95%CI为0.058~0.446,P<0.01)。结论:滋阴降火、除烦安神治法的中医药综合方案能有效降低心肾不交型MDD远期复发率,同时随接受中医药干预时间的增加,MDD复发率亦有逐渐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复发率 心肾不交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 云数据 多中心 中西医结合 暴露水平
下载PDF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6
作者 管懋莹 周蕾 +7 位作者 徐蔚杰 朱丽华 封佳莉 黄弦歌 张任 沈倩芸 杨昕 李和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41-2646,共6页
目的: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中医组(n=94)和中西医结合组(n=107... 目的: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中医组(n=94)和中西医结合组(n=107)。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以评估远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实体瘤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学标志物进行分析以评价其近期疗效,同时观测肝肾功能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个月、3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个月、12个月。中医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中医组(P<0.05)。2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变化的有效率和稳定率均高于无效率(P<0.05)。2组患者治疗后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医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中西医结合组,2组均未发生3~4级的肝功能异常及2级以上肾功能异常。结论:中医药无论是单独维持治疗,还是结合西医治疗,均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改善远期疗效,控制局部病灶,稳定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近期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存期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复治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影响因素分析——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7
作者 叶智腾 任斐 +5 位作者 王华 杨铭 陈禹 陈晓红 王芸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784,共7页
目的:分析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RR-PTB)复治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六家省级结核... 目的:分析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RR-PTB)复治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六家省级结核病专科医院收治的2291例MDR/RR-PTB患者,随访患者的治疗信息,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复治MDR/RR-PTB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结果:2291例患者的治愈率为56.44%(1293/2291),完成疗程率为16.28%(373/2291),成功治疗率为72.72%(1666/2291);治疗失败率为11.39%(261/2291),死亡率为1.44%(33/2291),失访率为14.45%(331/22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95%CI)=1.739(1.315~2.301)]、合并肝脏疾病[OR(95%CI)=2.230(1.213~4.099)]及出现肺部空洞[OR(95%CI)=1.531(1.244~1.885)]是导致复治MDR/RR-PTB患者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案中含贝达喹啉药物[OR(95%CI)=0.163(0.097~0.274)]和性别为女性[OR(95%CI)=0.713(0.571~0.890)]是患者成功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复治MDR/RR-PTB患者的分类及治疗方案复杂,不同类型的复治患者治疗转归存在差异,应充分判断影响治疗转归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多中心研究(主题)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预测价值:随访5年的队列研究
18
作者 陈汝满 白亚飞 +6 位作者 王春莉 安娜 徐明芝 贺纪清 祁永慧 王利恒 李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397-4402,4411,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选取175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3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CAR及NLR联合CAR在MHD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的NLR及CAR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95%CI=0.669~0.817,P<0.001);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10(95%CI=0.627~0.794,P<0.001);NLR联合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99(95%CI=0.732~0.867,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至随访终点,基线NLR>4.93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NLR≤4.93的患者(χ^(2)=32.753,P<0.001)。基线CAR>0.795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CAR≤0.795的患者(χ^(2)=38.09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LR>4.93(HR=2.071,95%CI=1.226~3.499)、CAR>0.795(HR=1.903,95%CI=1.155~3.136)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透析龄增加(HR=0.984,95%CI=0.976~0.992)及铁蛋白升高(HR=0.998,95%CI=0.998~0.999)、25-羟维生素D[25-(OH)D]升高(HR=0.964,95%CI=0.941~0.987)、三酰甘油(TG)升高(HR=0.695,95%CI=0.506~0.955)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同时NLR及CAR升高均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队列研究
19
作者 贾高鹏 曲泽 +5 位作者 李桂梅 皇甫卫忠 赵子豪 闫爽 陈秋雨 张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25-4131,4138,共8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因其能有效减少再狭窄发生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小血管病变,对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有效性数据较...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因其能有效减少再狭窄发生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小血管病变,对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有效性数据较少。目的探讨DCB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年龄>60岁老年冠心病(CH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完善术前检查化验。按照PCI治疗方案分为DCB组(n=30)、药物洗脱支架(DES)组(n=64)和生物可吸收支架(BVS)组(n=34)。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术前靶血管参考直径(RVD),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随访观察最小管腔直径(MLD),进一步推算术前直径狭窄程度(DS)、术后即刻观察管腔获益(AG),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1年残余直径狭窄程度(RDS)和晚期管腔丢失(LLL)。随访期间每月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院内及出院后1年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变量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发生MACE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DCB组、DES组和BVS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BVS组MLD、AG高于DCB组、DES组,RDS低于DCB组、DES组(P<0.05),术后1年DES组RDS低于DCB组(P<0.05)。3组患者院内均无MACE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78(425,538)d,共发生38例MACE,随访期间3组均无心肌梗死与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出血事件:DCB组有0例,DES组有3例,BVS组有3例,表现为牙龈出血,经评估为轻度出血。Log-rank检验结果示3组患者无MACE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LASSO回归分析筛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介入治疗史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LDL-C(OR=12.204,95%CI=3.403~43.768)、介入治疗史(OR=0.041,95%CI=0.010~0.162)是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论DCB治疗老年CHD患者大血管病变与DES和BVS比较无明显差异,有效性及安全性DES和BVS相当。DCB是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安全、有效的方式,LDL-C升高和介入治疗史是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气囊血管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老年人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兰州市城关区中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
20
作者 石兴文 尹鸿涛 +5 位作者 刘进进 马言 孙婷 田高鹏 谢晶晶 甄东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1-769,共9页
目的分析2011-2021年兰州市城关区中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兰州地区REACTION研究数据,从2011年4月通过整群抽样对兰州市城关区的3个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目标人群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居民,并... 目的分析2011-2021年兰州市城关区中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兰州地区REACTION研究数据,从2011年4月通过整群抽样对兰州市城关区的3个社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目标人群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居民,并于2014-2016年和2021年先后开展两次随访调查,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的6543人。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以及两者的标化率,其中标化率参考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影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平均随访10.6年后,兰州市城关区中老年居民新发恶性肿瘤314例,发病率和标化率分别为454.30/10万和128.93/10万;因恶性肿瘤死亡158例,死亡率和标化率分别为228.41/10万和60.79/10万;男性恶性肿瘤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随访期间总人群恶性肿瘤的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而标化死亡率在短暂上升后缓慢下降(P<0.05)。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及肝癌是位居不同性别发病和死亡前5位的主要恶性肿瘤类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吸烟史、饮酒史、遭受过重大打击事件、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是恶性肿瘤发病或死亡的危险因素(HR>1),已婚、家庭人口数≥4、经常食用新鲜水果、经常食用新鲜蔬菜、经常食用谷物及薯类是恶性肿瘤发病或死亡的保护性因素(HR<1)。结论2011-2021年兰州市城关区中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死亡率整体趋于下降。对高龄人群早期进行肿瘤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加强慢性疾病的管理对恶性肿瘤的防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