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籍《咏怀诗》问句探析
1
作者 夏楚筱 《新丝路(中旬)》 2020年第2期0190-0192,共3页
纵观前人对阮籍《咏怀诗》的研究,硕果斐然,但前人的焦点多集中在意象、思想主旨等方面的探讨。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以句式为角度进行过相关的研究。而句式所反应的语气,恰恰是人内心情绪的反映和写照。尤其是在使用问句的时候,作者的... 纵观前人对阮籍《咏怀诗》的研究,硕果斐然,但前人的焦点多集中在意象、思想主旨等方面的探讨。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以句式为角度进行过相关的研究。而句式所反应的语气,恰恰是人内心情绪的反映和写照。尤其是在使用问句的时候,作者的情感表达最为直接,陈述句则相对平稳。早在春秋时代,《诗经》中就有很多的问句。屈原的代表作《天问》,更是通篇的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质问和不满。在阮籍的《咏怀诗》中,诸多的问句同样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咏怀诗》 问句
下载PDF
阮籍《咏怀》诗与李商隐《无题》诗“文心”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金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
阮籍与李商隐的诗歌历来都以幽深奥隐著称,且同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流露出末世的浓厚感伤。中国诗歌比兴象征传统从《诗》《骚》起源,经阮籍承扬,至李商隐成为绝唱。体会同处于逼仄时代中的两位作家面对多艰人生的心态与行态,以其二... 阮籍与李商隐的诗歌历来都以幽深奥隐著称,且同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流露出末世的浓厚感伤。中国诗歌比兴象征传统从《诗》《骚》起源,经阮籍承扬,至李商隐成为绝唱。体会同处于逼仄时代中的两位作家面对多艰人生的心态与行态,以其二人的代表性文本为基础,感受诗中的思辨方式与情感内涵在不同时代的“文心”之归趋与差异,以此精确捕捉作家风格、摸索我国诗歌比兴象征传统的发展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咏怀 李商隐《无题》 文心 比较
下载PDF
《文选》阮籍诗注及钟嵘评论问题探究
3
作者 刘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19,共4页
阮籍《咏怀诗》旨意幽微,南朝时即有颜延年和沈约为之作注。稍后钟嵘在《诗品》中就对颜延年注解进行了评价和揣测,但对沈约注却只字不提。颜、沈二注目前仅少数几条保存在李善注《文选》内。笔者以此为据,发现钟嵘批评颜延年是因后者... 阮籍《咏怀诗》旨意幽微,南朝时即有颜延年和沈约为之作注。稍后钟嵘在《诗品》中就对颜延年注解进行了评价和揣测,但对沈约注却只字不提。颜、沈二注目前仅少数几条保存在李善注《文选》内。笔者以此为据,发现钟嵘批评颜延年是因后者只谈名物训诂不谈美刺教化,严重背离了《毛诗》的注释传统,而这又体现了钟嵘诗学观中对传统继承的一面;不提沈约注,是因为沈注流传极少,他并没有见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咏怀诗》 颜延年 《毛诗》 沈约 《文选》李善注
下载PDF
李善《文选·咏怀诗注》中的旧注问题
4
作者 于溯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南朝学者颜延之和沈约都曾注释过阮籍的《咏怀诗》,《文选》收录《咏怀》十七首,李善为这组诗作注时,即以颜、沈旧注为基础而稍加补充。按照《文选注》对采用旧注的体例规定,《咏怀》十七首每句文下按颜、沈、李的顺序出注,颜注不题注家... 南朝学者颜延之和沈约都曾注释过阮籍的《咏怀诗》,《文选》收录《咏怀》十七首,李善为这组诗作注时,即以颜、沈旧注为基础而稍加补充。按照《文选注》对采用旧注的体例规定,《咏怀》十七首每句文下按颜、沈、李的顺序出注,颜注不题注家,沈注题"沈曰",李注题"善曰",三家注文条序井然,各不相混。宋人合并李善注和五臣注时,误将不署名注当作善注,在这些注文前都补题"善曰"。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后世对《咏怀诗》颜注面貌的认识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咏怀诗》 李善《文选注》 颜延之
原文传递
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8
5
作者 钱志熙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文选》阮籍《咏怀》十七首李善注所引的颜、沈注,在诗歌注释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依据《文选》引古注的体例,对《咏怀》十七首注中的颜、沈、李三家注的具体条目进行分辨,并纠正历来在评论颜注方面的一些误认。在此基础上,研究颜注... 《文选》阮籍《咏怀》十七首李善注所引的颜、沈注,在诗歌注释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依据《文选》引古注的体例,对《咏怀》十七首注中的颜、沈、李三家注的具体条目进行分辨,并纠正历来在评论颜注方面的一些误认。在此基础上,研究颜注、沈注、李注的各自特点、成就及它们在阐释方法上的继承关系;论述五臣注的特点并将其与前三家注进行比较,指出六朝解阮重文本和比兴之意,李善继之;索隐本事的解阮方法则始自五臣,至近世成为主流。论文回溯阮诗阐释史尤其是揭橥颜注、沈注的价值,意图对如何合理解读阮诗、准确把握阮诗艺术有所启发。论文也阐述了笔者对阮诗艺术及阮诗研究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咏怀 《文选》李善注 颜延之 沈约 《文选》五臣注
原文传递
阮籍的人生困境及其最终解脱
6
作者 李春辉 王洁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年第4期171-171,共1页
阮籍的人生悲剧就在于他陷人历史和时代的困境之中,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悲剧:没有独立地位和人身保障的士人,为保持精神的独立和生命的继续,必将付出了心灵冲突的沉重代价。他以"朝隐"的方式,... 阮籍的人生悲剧就在于他陷人历史和时代的困境之中,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悲剧:没有独立地位和人身保障的士人,为保持精神的独立和生命的继续,必将付出了心灵冲突的沉重代价。他以"朝隐"的方式,在保全性命的同时,保持精神的独立,选择了不死也不屈的生存方式,大隐隐于"朝",在酣饮与沉醉中度过一生。但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独自品尝孤独、寂寞的心灵之苦,阮籍的人生之路为古代身处逆境的知识分子确立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咏怀诗》 忧生之嗟 “朝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