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自尊的大学生防御方式及其人际冲突解决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荣娟 李文虎 胡芸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本研究试图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来探讨大学生的防御方式及日常人际冲突解决方式,对自尊的划分除传统的高、低自尊外,还把高自尊细分为防御性高自尊和真正性高自尊。结果表明不同水平上自尊的个体在以上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防御性... 本研究试图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来探讨大学生的防御方式及日常人际冲突解决方式,对自尊的划分除传统的高、低自尊外,还把高自尊细分为防御性高自尊和真正性高自尊。结果表明不同水平上自尊的个体在以上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防御性高自尊和真正性高自尊的个体仅在一些防御机制上存在差异,在人际冲突解决方式上不存在差异,而在这一点上与国外类似研究结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自尊 防御性高自尊 真正性高自尊 防御方式
下载PDF
防御性自尊大学生注意偏向对记忆偏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华 代嘉幸 陈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6-1182,共7页
防御性自尊个体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特点,如出现注意和记忆偏向。为进一步考查注意偏向对记忆偏向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注意偏向训练任务操纵了被试的注意偏向,配合词汇系列呈现学习任务记录被试对词汇的记忆偏向。研究发现,控制组对攻击性信... 防御性自尊个体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特点,如出现注意和记忆偏向。为进一步考查注意偏向对记忆偏向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注意偏向训练任务操纵了被试的注意偏向,配合词汇系列呈现学习任务记录被试对词汇的记忆偏向。研究发现,控制组对攻击性信息存在着记忆偏向,而训练组对攻击性信息的记忆偏向消失。结果表明:注意偏向训练可以即时性地改变防御性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注意偏向可能是特质一致性记忆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自尊 攻击性 注意偏向训练 注意偏向 记忆偏向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自尊特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翟成 盖笑松 王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自尊类型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阐明自尊特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665名,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MCSD)和心理健... 目的:探究不同自尊类型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阐明自尊特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665名,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Marlowe-Crowne社会期望量表(MCSD)和心理健康问卷考察其自尊类型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自尊、社会期望量表得分与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P<0.01;r=0.50,P<0.01);不同自尊类型不论在心理健康问卷的总分、各维度分还是各因子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自尊者的心理健康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低自尊者(P<0.01),防御性高自尊者的心理健康问卷总分显著高于安全性高自尊者(P<0.01)。结论:自尊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高自尊、尤其是防御性高自尊的医学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教师 防御自尊 安全性自尊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自恋与自尊:社会赞许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严顺琴 张宁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考察社会赞许性在自恋与自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对614名大学生进行自恋人格问卷(NPI)、自尊问卷(SES)、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量表(MCSD)测评。结果:高自恋者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低自恋者;自恋总分及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 目的:考察社会赞许性在自恋与自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对614名大学生进行自恋人格问卷(NPI)、自尊问卷(SES)、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量表(MCSD)测评。结果:高自恋者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低自恋者;自恋总分及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三个因子与自尊显著性正相关,特权感因子与自尊负相关;自恋总分及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因子对自尊有较好的直接预测效应,以社会赞许性为中介能更好地解释特权感因子与自尊的关系。结论:自恋与自尊关系稳定,自恋的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因子预测健康的自尊,特权感因子预测防御性的自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 自尊 真诚高自尊 防御性高自尊 社会赞许性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小学儿童自尊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薛文霞 《社会心理科学》 2007年第5期69-75,119,共8页
本研究以455名小学3-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区分了传统上的高、低自尊,并在此基础上把高自尊区分为防御性高自尊和真正性高自尊,探讨了两类高自尊儿童的同伴接纳状况。结果表明:防御性高自尊儿童多于真正性高自尊儿童,防... 本研究以455名小学3-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区分了传统上的高、低自尊,并在此基础上把高自尊区分为防御性高自尊和真正性高自尊,探讨了两类高自尊儿童的同伴接纳状况。结果表明:防御性高自尊儿童多于真正性高自尊儿童,防御性高自尊儿童中女生显著多于男生;防御性高自尊和真正性高自尊儿童的同伴接纳程度均显著高于低自尊儿童,并且真正性高自尊儿童的同伴接纳程度显著高于防御性高自尊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防御性高自尊 真正性高自尊 同伴接纳 同伴拒斥
下载PDF
B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研究
6
作者 孙盼盼 卢宁 《心理学进展》 2019年第7期1351-1360,共10页
目的: 探索B类各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间及其与正常大学生自尊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自尊结构对人格障碍症状的发展及维持的影响,以期探讨B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病理心理机制特点,进而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新的角度。方法:采用人格障碍筛查... 目的: 探索B类各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间及其与正常大学生自尊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自尊结构对人格障碍症状的发展及维持的影响,以期探讨B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病理心理机制特点,进而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新的角度。方法:采用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对3300名大学生进行人格障碍评估筛查,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CSD)、不稳定自尊量表(ISES)、条件自尊量表(CSES)测量其各型自尊。结果:1) B类人格障碍倾向组的防御性自尊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的防御性自尊得分,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B类人格障碍倾向组的不稳定自尊得分和条件自尊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的不稳定自尊得分和条件自尊得分,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 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组的不稳定自尊量表和条件自尊量表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组的防御性自尊量表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的防御性自尊量表得分,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 冲动型人格障碍倾向组外显自尊量表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冲动型人格障碍倾向组不稳定自尊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冲动型人格障碍倾向组防御性自尊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4) 各自尊变量对B类人格障碍倾向的回归分析,不稳定自尊、防御性自尊和条件自尊逐步进入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方程为:logit(p) = ?2.842 + 0.216*不稳定自尊 + 0.046*条件自尊?0.056*防御性自尊;各自尊变量对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回归分析,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进入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方程:logit(p) = ?4.831 + 0.246*不稳定自尊 + 0.067*条件自尊;各自尊变量对冲动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回归分析,外显自尊和防御性自尊进入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方程:logit(p) = 29.220 ? 0.855*外显自尊-0.304*防御性。结论:1) 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结构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呈现高不稳定性、高条件性和低防御性自尊特点,而冲动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结构呈现高不稳定性、低防御性和低外显自尊特点。2) B类人格障碍倾向组组内相比较,不稳定性和低防御性自尊是其共同特点,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较冲动型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和条件自尊更高。3) B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外显自尊受损,内隐自尊无明显改变。其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分离程度与正常大学生之间未呈现显著差异。4) 高不稳定性自尊和高条件性自尊是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突出自尊结构特点,低外显和低防御性自尊是冲动型人格障碍的自尊结构特点;自尊的高条件性、高不稳定性和低防御性是B类所有人格障碍倾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人格障碍 自尊异质性 防御自尊 条件自尊 不稳定自尊
下载PDF
上行比较影响行为表现—不同类型高自尊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连丽 汪玲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1期36-42,共7页
已有研究表明,上行比较对高自尊个体产生积极效应。然而鉴于高自尊包括安全性高自尊和防御性高自尊,有必要在上行比较影响不同任务领域内的行为表现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探讨高自尊的不同类型对上行比较与行为表现之间关系的影响。两个实验... 已有研究表明,上行比较对高自尊个体产生积极效应。然而鉴于高自尊包括安全性高自尊和防御性高自尊,有必要在上行比较影响不同任务领域内的行为表现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探讨高自尊的不同类型对上行比较与行为表现之间关系的影响。两个实验均采用高自尊类型、上行比较和任务领域一致性的2×2×2混合因素设计,不同之处在于其分别采用创造性测验和非创造性的语词测验作为不同领域任务。结果表明,防御性高自尊个体没有像安全性高自尊个体那样采取领域转换策略来修复自我关注,由上行比较所引起的领域转换只对安全性高自尊个体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高自尊 防御性高自尊 上行比较 领域 行为表现
下载PDF
不同自尊类型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颖 《校园心理》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采用自传体记忆测验模式,分析真实高自尊、低自尊、防御性高自尊3组被试在两类线索词下自传体记忆的正负偏好和具体性。结果发现:1防御性高自尊者对正性和负性自传体记忆都表现出强烈的偏好,正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具体化,负性自传体记忆... 采用自传体记忆测验模式,分析真实高自尊、低自尊、防御性高自尊3组被试在两类线索词下自传体记忆的正负偏好和具体性。结果发现:1防御性高自尊者对正性和负性自传体记忆都表现出强烈的偏好,正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具体化,负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概括化;2真实高自尊者正性偏好较低自尊者强烈,正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具体化,负性自传体记忆概括化不明显。3低自尊者负性偏好不明显,正性自传体记忆具体化不明显,负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概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体记忆 自尊 防御性高自尊 记忆偏好 具体记忆
下载PDF
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田皓 刘建清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
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MCSD)、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对120名服刑人员的监区适应性与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目的是探讨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其自尊水平的关系。测试的结果是服刑人员自尊水平与监区适应性得分... 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MCSD)、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对120名服刑人员的监区适应性与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目的是探讨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其自尊水平的关系。测试的结果是服刑人员自尊水平与监区适应性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真诚的高自尊组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防御性高自尊组。由此得出结论:低自尊的服刑人员较高自尊的服刑人员更容易适应监狱生活;真诚的高自尊者与防御性高自尊者相比,更容易适应监狱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监区适应性 自尊 防御性高自尊
下载PDF
自尊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金莹 卢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722,共6页
大量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发现自尊并非只有高低之分,其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更为复杂,并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高自尊: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而脆弱高自尊又包括防御高自尊、条件高自尊、不稳定高... 大量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发现自尊并非只有高低之分,其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类型,高自尊者的行为比低自尊者更为复杂,并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高自尊: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而脆弱高自尊又包括防御高自尊、条件高自尊、不稳定高自尊和不一致高自尊四种形式。自尊异质性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者们纷纷对其概念、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等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均说明区别讨论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是有现实临床意义的,但几种自尊类型的相互关系、均衡性及概念的异质性等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异质性 防御自尊 条件自尊 不稳定自尊 不一致自尊
原文传递
C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金莹 卢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C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及其对C类人格障碍检出的预测作用。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单一无共型的C类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 目的:探讨C类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及其对C类人格障碍检出的预测作用。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单一无共型的C类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CSD)、不稳定自尊量表(ISES)、条件自尊量表(CSES)测量其各型自尊。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OBC组在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上有显著差异(P<0.05),DEP组与AVD组在各型自尊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C类人格障碍三组之间在条件自尊得分上无显著差异,OBC组在外显自尊及防御性上得分最高,AVD组最低(P<0.05);在不稳定自尊得分上,OBC组最低,AVD组最高(P<0.05);DEP组的RSES、MCSD及ISES得分均居中间水平;③仅条件自尊对OBC的检出有正向预测作用(B=0.193,P<0.05);条件自尊(B=0.189,P<0.05)及不稳定自尊(B=0.251,P<0.05)对DEP检出的预测效果显著;外显自尊(B=-0.242,P<0.05)、防御自尊(B=-0.106,P=0.088)及条件自尊(B=0.157,P<0.05)对AVD的检出预测效果显著。结论:①与正常大学生自尊结构相比,OBC大学生自尊属于条件化程度较高的高外显类型,而依赖型和回避型同属于高条件化的不稳定低自尊;②C类人格障碍组内比较,高条件化是共同特点,外显自尊和防御性以强迫型最高、回避型最低,不稳定性以强迫型最低、回避型最高,依赖型的自尊结构居二者之间;③自尊的条件化是C类各型人格障碍共同的危险因素,自尊的不稳定性对依赖型人格障碍有预测作用,而外显自尊水平及防御性仅对回避型人格障碍有负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类人格障碍 自尊异质性 防御自尊 条件自尊 不稳定自尊
原文传递
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莹 卢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2-425,419,共5页
目的:从防御自尊、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三方面比较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与人格障碍筛查阴性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特点。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 目的:从防御自尊、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三方面比较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与人格障碍筛查阴性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特点。方法:通过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C-2)从深圳某大学820名本科生中筛查人格障碍倾向个体,同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社会期望量表(MCSD)、不稳定自尊量表(ISES)、条件自尊量表(CSES)测量其各型自尊,并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AT)考查内隐自尊。结果:①各自尊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内隐自尊除外(P>0.05);②低外显自尊组:内隐自尊与条件自尊显著正相关(r=0.682,P<0.05),与不稳定自尊正相关边缘显著(r=0.531,P=0.076);高外显自尊组:内隐自尊与条件自尊负相关边缘显著(r=-0.481,P=0.069),与不稳定自尊无显著相关(P>0.05);防御自尊与内隐自尊无显著相关(P>0.05);③人格障碍倾向组外显自尊及防御自尊低于阴性组,而条件自尊和不稳定自尊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高外显自尊特点的人格障碍倾向组与阴性组在条件自尊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各自尊变量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但较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评价系统,内隐自尊调节外显自尊与条件自尊、不稳定自尊之间的关系;②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自尊较低且脆弱,阴性组大学生的自尊较高并相对稳定,高条件自尊是人格障碍倾向大学生的典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障碍 内隐自尊 防御自尊 条件自尊 不稳定自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