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防护林建设与防护林学的发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志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7-73,共7页
全球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正常发展,因而引起有关决策者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考虑.古代曾出现过的灿烂的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历史上曾经孕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的衰退,主... 全球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正常发展,因而引起有关决策者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考虑.古代曾出现过的灿烂的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历史上曾经孕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的衰退,主要是由于森林、草原、植被大面积破坏和减少的结果.因此,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工程 防护林建设工程 防护林学 黄土高原 相结合 工程建设 区域性 高度重视 土地沙漠化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学及复合农林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若水 贺康宁 《中国林业教育》 2016年第2期71-74,共4页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对专业选修课重视程度逐年降低、选而不修的问题,用两年的时间对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选修课"农田防护林学及复合农林学"的选课学生进行了有关教学与考核环节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应结合课...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对专业选修课重视程度逐年降低、选而不修的问题,用两年的时间对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选修课"农田防护林学及复合农林学"的选课学生进行了有关教学与考核环节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应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教学与考核形式的改进:首先应对授课内容进行更新和整合;其次应增加研讨式和引导式教学环节,改进授课方式;第三,用结课论文、农田防护林学及复合农林学前沿领域文献汇报及规划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学评价显示,2014年与2015年均有超过半数选课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结果为非常满意,缺课人数也大幅降低。这种对教学形式多元化以及考核方式多样化的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学 复合农林 专业选修课
下载PDF
中国防护林工程和防护林学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志义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传统防护林学的特点。对全球性几项具有巨大影响的防护林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日本的治山治水工程,中国建国30年来的防护林工程,非洲绿色坝工程)的评述。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兴建,一期工程成就... 传统防护林学的特点。对全球性几项具有巨大影响的防护林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日本的治山治水工程,中国建国30年来的防护林工程,非洲绿色坝工程)的评述。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兴建,一期工程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重大变革与其实践。“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与中国十大防护林体系工程,中国防护林工程、生态林业工程和中国防护林的演变趋势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工程 防护林学 发展
下载PDF
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霞 张光灿 郭春利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1期36-37,74,共3页
:回顾了中国防护林和防护林科学的发展过程 ,对各时期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研究特点做了简要述评 :中国具有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和研究 ,起步于 50年代的网带状沙区防护林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护林的营造与研究 ;三北一期工程... :回顾了中国防护林和防护林科学的发展过程 ,对各时期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研究特点做了简要述评 :中国具有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和研究 ,起步于 50年代的网带状沙区防护林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护林的营造与研究 ;三北一期工程的建设标志着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入了现代防护林体系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学 生态经济型
下载PDF
中国防护林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5
作者 张光灿 刘霞 赵玫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2,共3页
回顾了中国防护林和防护林科学的发展过程,对各时期防护林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研究特点做了简要述评。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学 实践 理论基础
下载PDF
站在学科前沿 把绿色洒向人间
6
作者 慈龙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9-10,共2页
关君蔚院士是我的导师.他学识渊博,对事业强烈的追求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品质,使我深深地敬佩和爱戴他.1956年,当我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当上了关先生的第一届研究生.当时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 关君蔚院士是我的导师.他学识渊博,对事业强烈的追求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品质,使我深深地敬佩和爱戴他.1956年,当我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当上了关先生的第一届研究生.当时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全部照抄苏联教科书,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关先生是当时造林教研室主任,讲授水土保持学、防护林学和治沙学.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前沿 北京林业大 水土保持 防治荒漠化 防护林学 防护林工程 专业设置 苏联教科书 高等院校 景观生态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ecology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at Beizang Town, Daxing County, Beijing
7
作者 李春平 关文彬 +3 位作者 范秀珍 赵廷宁 陈建刚 孙保平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Based on theories of protective forests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 reasonableness of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 system at Beizang Town, Daxing County, Beijing were analyzed and assessed from the two scales... Based on theories of protective forests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 reasonableness of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 system at Beizang Town, Daxing County, Beijing were analyzed and assessed from the two scales of forest belts and networks, by integrating use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GIS and RS techniqu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istent main belt (3-12 m in width) was too narrow, while the assistant belt (3-27.1 m in width) was too wid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existent shelterbelts was single,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shelterbelt system were unreason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and the assistant belts should be changed, such as increasing the width of main belts, decreasing the width of assistant belt, and planting more mixed species, and the pattern with arbores in the middle and shrubs in the sides of belts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forest network after regenerating or reconstruction, the grid number of closed network should be 13 per km2 and the minimum number of belts should be 34 per km2. This study also testified that integrating GIS and remote technique with landscape ecology could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asonab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SHELTERBELTS Shelterbelt structure Ecology landscape ASSESS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