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5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1
作者 甘林 代玉立 +2 位作者 兰成忠 刘晓菲 杨秀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重要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目前预防该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生防菌平板生长共培养法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法,获得1组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木霉菌T05-49)。采用发酵液灌根法测定了复合生防菌(...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重要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目前预防该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生防菌平板生长共培养法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法,获得1组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木霉菌T05-49)。采用发酵液灌根法测定了复合生防菌(NJ-1+T05-49)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促生作用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和木霉菌T05-49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8.92%、66.46%和52.4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NJ-1和木霉菌T05-49发酵液相比,复合生防菌处理对病害的防效分别提高了18.75%和50.43%,株高和主根长度的增幅分别达9.22%、26.87%和8.58%、21.95%。复合生防菌处理21 d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9.10×10^(6)cfu·g^(−1)和20.83×10^(5)cfu·g^(−1),真菌数量仅为0.70×10^(3)cfu·g^(−1),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得到显著的增加。研究结果为复合生防菌(NJ-1+T05-49)在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复合生防菌 治效果 促生作用
下载PDF
3株生防菌对猕猴桃软腐病的作用
2
作者 王丽 侯珲 +3 位作者 涂洪涛 黄天祥 柳友亮 袁洪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40,共8页
为探究生防菌对猕猴桃软腐病的作用,选用前期获得的3株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P2-1、耐盐芽孢杆菌PL7和多黏芽孢杆菌NL4)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猕猴桃软腐病接种和自然发病防治试验,并研究了3株生防菌对猕猴桃果实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探究生防菌对猕猴桃软腐病的作用,选用前期获得的3株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P2-1、耐盐芽孢杆菌PL7和多黏芽孢杆菌NL4)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猕猴桃软腐病接种和自然发病防治试验,并研究了3株生防菌对猕猴桃果实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2-1、PL7和NL4对猕猴桃软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3.49%、74.82%和49.33%,P2-1的抑制效果最好,PL7次之,NL4最差;3株生防菌对接种猕猴桃软腐病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P2-1的效果最好,PL7次之,NL4最差;3株生防菌均能显著降低猕猴桃软腐病自然发病率,其中以P2-1处理的发病率最低;3株生防菌处理均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无影响;3株生防菌处理猕猴桃果实后,果实中基因PR1、PR5和SOD的表达显著上调。研究结果可为菌株P2-1、PL7和NL4开发为防治猕猴桃软腐病的生物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软腐病 葡萄座腔 防菌 贝莱斯芽孢杆 耐盐芽孢杆 多黏芽孢杆
下载PDF
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符晓 丁俊园 +5 位作者 焦嘉卉 钟思雨 孙孟娇 付家佳 唐光辉 李培琴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0,244,共10页
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 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叶病菌(Marssonina sp.)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花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297个微生物菌株,其中105个为真菌,192个为细菌。通过初筛,获得了20个对3种及以上靶标病原菌均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7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5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3个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的不同种,2个鉴定为安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nhuiense),3个为其他种。经复筛和验证,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P87的生防潜力最强,可以作为花椒病害生物防治的备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根际土壤 防菌 筛选 鉴定 活性
下载PDF
高效防治半夏软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4
作者 张欣悦 张华梦 +4 位作者 姚志鹏 王莹 陈雯 蒋春号 牛冬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7-1085,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室现有的生防细菌菌库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半夏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的菌株资源。[方法]通过平板拮抗从实验室保存的300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拮抗效...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室现有的生防细菌菌库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半夏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的菌株资源。[方法]通过平板拮抗从实验室保存的300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进一步测定拮抗菌株的水解酶活性和透明圈半径,通过对抑菌圈和透明圈半径进行统计赋值得到对半夏软腐病较高防治效果的复筛菌株。通过离体及温室防效试验验证复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初筛得到20株对半夏软腐病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测定抑菌圈、透明圈半径大小,按照统计结果对20株菌株进行赋值,结果显示5YN8、XZ231和7Ze3赋值分数最高,分别为11.0、11.0和10.5。经离体防效验证得到20株初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腐烂程度的不同影响,对比赋值大小及半夏块茎的腐烂程度发现建立的赋值体系与菌株的生防效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赋值分数越高,半夏块茎的生防效果越好。将筛选得到的赋值分数最高的3株生防菌株5YN8、XZ231与7Ze3进行温室防效验证,发现它们对半夏软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5.01%、79.55%和79.62%。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发现5YN8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Z231和7Ze3均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5YN8、XZ231与7Ze3三株生防菌株能够有效防治半夏软腐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软腐病 防菌筛选 种鉴定 治效果
下载PDF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
5
作者 邓俊丽 董丹 +1 位作者 张涛涛 吴慧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64-14169,共6页
为了获得对桃细菌性穿孔病(peach bacterial shot hole)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从桃树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株并进行防治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共有198株细菌菌株被分离纯化出来,其中13株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表现出抑... 为了获得对桃细菌性穿孔病(peach bacterial shot hole)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从桃树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株并进行防治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共有198株细菌菌株被分离纯化出来,其中13株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表现出抑制效果,菌株8号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其抑菌直径为30.8 mm;通过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并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8号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离体接种及田间防治试验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菌株8号能较好抑制病害的扩散,并减缓发病率的增加。综上,菌株8号对于桃细菌性穿孔病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可为该病害的生防菌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菌 桃细性穿孔病 筛选鉴定 生物
下载PDF
生防菌YC89在不同甘蔗品种中定殖及防治赤腐病的研究
6
作者 谢林艳 何丽莲 +4 位作者 罗艳菊 李玉梅 排先迈 刘鲁峰 李富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6-1073,共8页
为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YC89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赤腐病的生防效果,本研究通过抗生素标记法获得遗传特性和拮抗活性稳定的利福平标记菌株YC89R,然后通过浇灌法对其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进行探究,同时评价了YC89菌株对... 为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YC89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赤腐病的生防效果,本研究通过抗生素标记法获得遗传特性和拮抗活性稳定的利福平标记菌株YC89R,然后通过浇灌法对其在不同甘蔗品种中的定殖特性进行探究,同时评价了YC89菌株对4个不同甘蔗品种抗赤腐病的防效研究。定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C89在4个甘蔗品种中的根际、根、茎和叶中均能定殖,并且在接种后的30 d仍能回收到标记菌株,其中在根际中的定殖能力最强,其定殖量为8.66×10^(5)~7.03×10^(6) cfu/g,叶中定殖量最少,菌株含量为0.72×10^(3)~3.54×10^(4)cfu/g,菌株在新台糖22号和粤糖93-159中的定殖能力较强。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YC89菌株对新台糖22赤腐病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1.11%。综上表明,YC89菌株在防治甘蔗赤腐病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赤腐病 防菌 定殖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丹参根腐病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的筛选
7
作者 袁梦蕾 崔明悦 +5 位作者 张子通 刘亚钰 刘方春 马海林 刘幸红 燕丽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119-127,共9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用于丹参根腐病防治的生物防治菌株。实验以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泰安市发病的丹参及健康丹参的根际土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丹参中分离病原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从根际土中筛选生防菌,利用形态学和16S... 本研究旨在筛选用于丹参根腐病防治的生物防治菌株。实验以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泰安市发病的丹参及健康丹参的根际土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丹参中分离病原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从根际土中筛选生防菌,利用形态学和16S rRNA进行鉴定,并在离体丹参上进行防效验证。结果表明,从发病丹参上分离出的病原菌RBT-2-1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从根际土中筛选出的生防菌i为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i对TBG-2-1的抑菌率为66.67%,i在离体丹参上对TBG-2-1的防治效果预防组均高于治疗组,且预防组中追加i菌液的防效最好,为44.45%,比预防组中未追加i菌液的处理提高了1.6倍,比治疗组提高了7.0倍。由此可知,i的接种顺序及使用次数会影响对TBG-2-1的防效。本研究为后期大田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根腐病 木贼镰刀 绿针假单胞橙色亚种 防菌 平板对峙法 治效果 接种顺序 使用次数
下载PDF
生防菌对芒果叶部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研究
8
作者 陈泽 杨石有 +2 位作者 朱敏 罗睿雄 张贺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0期41-46,共6页
生物防治是芒果胶孢炭疽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系统性评价生防菌的防控效果,为生防菌剂的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文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室内评价了18种生防菌对‘贵妃’‘台农1号’两个芒果主栽品种叶部炭疽病的防护、治疗和兼防兼治... 生物防治是芒果胶孢炭疽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系统性评价生防菌的防控效果,为生防菌剂的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文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室内评价了18种生防菌对‘贵妃’‘台农1号’两个芒果主栽品种叶部炭疽病的防护、治疗和兼防兼治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对两个主栽品种的芒果叶部病害的防效具有一致性,18种生防菌均具有防护、治疗和兼防兼治的作用,其中对‘贵妃’芒果效果较好的是S8(蜡质芽孢杆菌菌剂)、S3(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台农1号’芒果效果最好的是S3;田间防治芒果叶部炭疽病试验表明,S8、S9(枯草·纳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效果较好,防效超过90%,可以应用于芒果叶部胶孢炭疽病的生物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叶部炭疽病 防菌 治效果 田间
下载PDF
小菜蛾幼虫生防菌株毒力测定及产毒条件优化
9
作者 张梓月 芦俊佳 +4 位作者 杨明国 马云强 田芸菁 勾朝金 刘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为丰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选用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02号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三种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开展其对小菜蛾幼虫毒力的菌... 为丰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选用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02号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三种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开展其对小菜蛾幼虫毒力的菌株筛选试验,同时对选出的高毒力菌株进行毒力测定和产毒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三种菌株对小菜蛾幼虫都具有防治效果,其中以粉红粘帚霉的生防毒力最强。毒力测定显示,粉红粘帚霉的半致死时间(LT_(50))为30.88 h,半致死浓度(LC_(50))为4.365×10^(4)个孢子/mL。从产毒条件优化结果看出,粉红粘帚霉产毒的最适培养基为萨氏葡萄糖琼脂酵母膏(SDAY),最适pH值为6,最适培养时间为7 d。综上表明,粉红粘帚霉对小菜蛾幼虫具有毒力高、致病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生防潜力,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优良生防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幼虫 防菌株筛选 毒力测定 粉红粘帚霉 产毒条件优化
下载PDF
植物生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筛选方法改进及其装置研制
10
作者 黄植清 刘莹儿 +3 位作者 黄名丽 陈英绘 尚常花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5,共16页
为克服室内筛选生防菌的方法往往忽略植物基础作用的弊端,本文比较双重培养法、液体介质筛选法和种苗基质筛选法的优劣,并在改进种苗基质筛选法的基础上研制新装置。该装置由耐高温(135℃)、高压(0.15 MPa)的500 mL PP组培瓶改装而成。... 为克服室内筛选生防菌的方法往往忽略植物基础作用的弊端,本文比较双重培养法、液体介质筛选法和种苗基质筛选法的优劣,并在改进种苗基质筛选法的基础上研制新装置。该装置由耐高温(135℃)、高压(0.15 MPa)的500 mL PP组培瓶改装而成。组培瓶的柱状空间分为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培养区,各区间以0.45μm硝酸纤维滤膜隔阻。植物种植区敞口、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培养区以盖子密闭。本文装置以近似自然条件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土壤渗出物作为基质筛选候选生防菌,获得的结果更可信;以菌体密度的变化反映病原菌和候选生防菌的拮抗效果,容易检测。该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植物根部病原菌生防菌的批量筛选,但不适用于植物叶片、茎秆病害的生防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防菌 筛选 铜绿假单胞 拮抗
下载PDF
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及核桃腐烂病生防菌株筛选
11
作者 玛丽艳姑丽·吐尔迪 石凌旭 +4 位作者 康启航 亚库提汗·米尔扎 杨泽宇 袁昊 陈小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9-2090,共12页
【目的】弄清南疆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同时筛选出既对核桃腐烂病具有防治作用,又对核桃幼苗有促生作用的生防菌。【方法】运用多样性指数分析核桃内生真菌的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核桃腐烂病菌具... 【目的】弄清南疆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同时筛选出既对核桃腐烂病具有防治作用,又对核桃幼苗有促生作用的生防菌。【方法】运用多样性指数分析核桃内生真菌的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核桃腐烂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生防菌株的促生作用,运用离体枝条接种法测定菌株对核桃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不同组织共计分离出129株内生真菌,隶属于3门18属,其中镰刀菌属和链格孢菌属为优势种群。茎内生真菌的香农指数H'、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M均最高,而枝条内生真菌各项指数均最低。茎与根内生真菌相似性系数最高,而茎与枝相似性系数最低。筛选出3株生防菌SF01、SF05、SF08,分别鉴定为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Chaetomium globosum、Penicillium rubens。3个菌株中SF01对核桃腐烂病预防效果最好,而SF08治疗效果最好。相比对照,3个菌株对核桃幼苗的根长、株高、鲜质量、干质量、茎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结论】南疆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但分布不均衡,其分布特征具有组织特异性。筛选出了3株对核桃腐烂病具有很好防治效果且对核桃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生防菌,为核桃腐烂病生物防治以及培育壮苗提供了新的菌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腐烂病 内生真 多样性 防菌
下载PDF
番石榴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防菌和防治药剂的筛选
12
作者 黄荣 曾敬 +3 位作者 杨雨婷 习平根 姜子德 李敏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明确番石榴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生防菌和防治药剂筛选,为番石榴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碳源、温度、pH、NaCl浓度等培养条件下,测定番石榴枯萎病菌GS-1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筛... 【目的】明确番石榴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生防菌和防治药剂筛选,为番石榴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碳源、温度、pH、NaCl浓度等培养条件下,测定番石榴枯萎病菌GS-1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GS-1的生防菌,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番石榴枯萎病菌GS-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果糖,产孢最佳碳源为果糖和甘露醇;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6;温度为28~46℃时均有大量孢子萌发,52℃时孢子完全失去活性;番石榴枯萎病菌GS-1菌丝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2对病原菌GS-1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番石榴枯萎病菌GS-1菌丝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0.0004μg/mL咪鲜胺条件下不生长;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甲霜灵,EC50分别为0.4912和0.8805μg/mL。【结论】番石榴枯萎病菌适生范围较广,温度较高、中性偏弱酸的环境条件利于其快速生长繁殖,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霜灵可作为防治番石榴枯萎病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枯萎病 番石榴纳氏霉 生物学特性 防菌 治药剂
下载PDF
杨树烂皮病生防菌株X4筛选与鉴定
13
作者 王朝政 张巨涛 +3 位作者 刘桐岐 李弘泽 苏芳葶 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采用稀释法从杨树根际土壤分离到若干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杨树烂皮病病原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的拮抗菌株X4,其抑菌率达83.96%。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株为贝莱斯... 采用稀释法从杨树根际土壤分离到若干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杨树烂皮病病原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的拮抗菌株X4,其抑菌率达83.96%。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生防菌株X4还对松球壳孢(Sphaeropsis sapine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希金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杨灰星叶点霉(Phyllosticta populea)等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抑菌谱比较广。贝莱斯芽孢杆菌X4具有一定的林木病害防治应用潜力,可为研发杨树烂皮病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 污黑腐皮壳 贝莱斯芽孢杆 防菌
下载PDF
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功能的甘薯茎线虫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14
作者 宋根 张宝海 +11 位作者 王星 贾振华 郭丁鑫 范亚飞 乔亚科 吴艳红 冯建龙 韩丽丽 刘明英 高妍 宋春光 张志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79-83,共5页
为筛选鉴定出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的甘薯茎线虫生防菌,本研究采集甘薯茎线虫发生地的甘薯根际土样,采用LB固体培养基分离出HC-6、GS3-X4等6个细菌菌株。通过初筛、复筛和性能测试,从6个菌株中筛选出一种对线虫病触杀效果好,定殖能... 为筛选鉴定出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的甘薯茎线虫生防菌,本研究采集甘薯茎线虫发生地的甘薯根际土样,采用LB固体培养基分离出HC-6、GS3-X4等6个细菌菌株。通过初筛、复筛和性能测试,从6个菌株中筛选出一种对线虫病触杀效果好,定殖能力强,且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优秀的菌株,为GS4-S2;经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命名为HM-6。该菌株可作为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微生物菌肥研发材料,对于线虫病害防治和菌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病 防菌 解磷 解钾 固氮
下载PDF
生防菌对香蕉防病及促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熊新颖 韩树全 +5 位作者 罗立娜 卢加举 贺尔奇 齐炳森 魏鹏程 卢振亚 《农技服务》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香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和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多,导致香蕉产量、质量急剧下降,严重限制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利用生防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香蕉病害是一种绿色、高效、便捷的防控方法,其以安全无残留、无毒、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 香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和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多,导致香蕉产量、质量急剧下降,严重限制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利用生防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香蕉病害是一种绿色、高效、便捷的防控方法,其以安全无残留、无毒、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在香蕉生产中得到广泛认可。为香蕉生产中应用生防菌综合防控病害和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从生防菌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防治效果、促生作用及对土壤性状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菌 香蕉 促生作用
下载PDF
3种杀菌剂及1种生防菌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效果
16
作者 韩仕祺 孙梓翔 +4 位作者 黎静 唐涛 赵明平 邱发进 易图永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55-59,共5页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产业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估了叶面喷施和灌根施用聚六亚甲基胍盐酸(PHMG)、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0.2%抑菌性可溶性多糖(NK)和枯草芽孢杆菌M23菌株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产业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估了叶面喷施和灌根施用聚六亚甲基胍盐酸(PHMG)、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0.2%抑菌性可溶性多糖(NK)和枯草芽孢杆菌M23菌株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黄龙病初侵染时,使用PHMG或DBNPA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可有效抑制其病情的发展;在黄龙病侵染后期,使用DBNPA、NK或M23灌根处理可有效降低感病植株的病情级别,并减少柑橘叶片内亚洲韧皮部杆菌(CLas)的浓度。研究结果为柑橘黄龙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治效果 化学 防菌
下载PDF
植物病害生防菌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鸿升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生防菌是一类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从而防治植物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病害防治是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抗菌物质的资源挖掘、成分种类、作用机制等方面归纳梳理了植物生防菌抗菌活性物质的... 生防菌是一类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从而防治植物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病害防治是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抗菌物质的资源挖掘、成分种类、作用机制等方面归纳梳理了植物生防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该研究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植物生防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菌 活性物质 资源挖掘 病机制
下载PDF
生防菌代谢产物与化学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慧 段海明 +1 位作者 杨胜雨 张健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为更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和研制新型生物农药提供技术依据,本研究探究生防菌代谢产物与化学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vasinfectum)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菌、发酵上清液... 目的:为更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和研制新型生物农药提供技术依据,本研究探究生防菌代谢产物与化学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vasinfectum)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菌、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以及化学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特性。结果:对峙培养法得出生防菌SJ06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78.24%。发酵上清液的浓度从6.25μL/mL增至100.00μL/mL对病菌的抑制率从46.90%增至80.30%,其对病菌的EC50为7.37μL/mL;脂肽粗提物的质量浓度从673.96μg/mL增至8 120.00μg/mL对病菌的抑制率从19.90%增至77.30%,对病菌的EC50为2 720.20μg/mL。棉花枯萎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的敏感性较高,戊唑醇和多菌灵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0.34、0.49μg/mL;其次分别为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其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1.07、1.34、1.54μg/mL,而丙森锌对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差,EC50为63.25μg/mL。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代谢物和戊唑醇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防菌代谢产物 化学杀
下载PDF
生防菌特基拉芽孢杆菌以不同方式处理油茶后的转录组分析
19
作者 周嫒婷 彭睿琦 +3 位作者 葛白瑞雪 王芳 伍建榕 马焕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为探究生防菌以不同方式处理油茶后的转录组变化,明确生防菌提高油茶抗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以2年生的油茶苗为试验材料,利用喷叶和灌根2种方式将生防菌特基拉芽孢杆菌接种到油茶苗上,以等量的无菌水作为对照,取处理15 d后的油茶叶片进行... 为探究生防菌以不同方式处理油茶后的转录组变化,明确生防菌提高油茶抗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以2年生的油茶苗为试验材料,利用喷叶和灌根2种方式将生防菌特基拉芽孢杆菌接种到油茶苗上,以等量的无菌水作为对照,取处理15 d后的油茶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67118913条序列,差异表达基因(DEGs)有19164条,其中,样本CK-vs-DZY 6715的DEGs有4722个,样本CKG-vs-DZY 6715G的DEGs有14442个,两组样本共有的DEGs数量为2573个,样本CKG-vs-DZY 6715G特有的DEGs数量最多(11869个),最少的是样本CK-vs-DZY 6715(2149个)。GO富集分析表明,两组样本的DEGs被注释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主要涉及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单一生物过程、细胞、细胞组分、膜、结合、催化活性、转运活性等。KEGG pathway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DEGs被富集到代谢过程、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的数量最多,而样本CK-vs-DZY 6715的DEGs还主要被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样本CKG-vs-DZY 6715G中DEGs还主要被富集到植物与病原体互作通路,主要涉及的与抗病性相关的DEGs大量上调表达,包括pckA、PGAM、ACOX1、FATB、asnB、ansA、FLS、LAR、AUX1、GID1、ETR、FLS2、CDPK、pfkA,但基因表达量在喷叶和灌根方式间存在差异,喷叶中与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表达量更高,而灌根的则是与代谢过程和植物病原互作有关的基因表达量更高。研究认为,生防菌特基拉芽孢杆菌以喷叶或灌根方式处理油茶均有助于油茶抗病性的增强,只是2种处理方式的主要作用机制略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抗病性 转录组分析 防菌
下载PDF
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生防菌筛选及对叶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20
作者 张明娅 何世芳 +3 位作者 陆宁 宗仪 陈兴江 曹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8-968,共11页
为筛选有效防控烟草弯孢叶斑病的生防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85株生防菌进行筛选,选择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开展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病原菌胁迫及施用生防菌液后对烟株叶际细菌群落特征,明确施用生防菌液对烟株叶际... 为筛选有效防控烟草弯孢叶斑病的生防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85株生防菌进行筛选,选择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开展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病原菌胁迫及施用生防菌液后对烟株叶际细菌群落特征,明确施用生防菌液对烟株叶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出两株对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生防菌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YC2102与橄榄链霉菌Streptomycesolivaceus YC3049,对烟草弯孢菌抑制率分别为75.76%和68.53%。两株生防菌对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效稳定,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C2102与YC3049对烟草弯孢菌叶斑病喷施一次防效分别为47.33%和46.67%,喷施两次后的防效分别为40.00%和46.3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YC2102与YC3049对烟草弯孢菌叶斑病喷施一次防效分别为34.44%和33.12%,喷施两次后防效分别为34.00%和30.98%。不同类型的病原菌侵染烟株,烟株叶际细菌优势菌门为Cyano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等,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Stenotrophomonas、Streptomyces等;喷施生防菌液后烟株叶际细菌优势菌门均为Cyanobacteria、Proteobacteria等,优势菌属为Burkholderia、Streptomyces、Pseudomonas等。研究结果为防治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菌 抑制作用 田间 高通量测序技术 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