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在癫痫伴高血压中对阳性预测值及灵敏度的研究
1
作者 蔡少雅 郭晓琳 陈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癫痫伴高血压中对阳性预测值及灵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56例疑似癫痫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用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癫痫伴高血压中对阳性预测值及灵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56例疑似癫痫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用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脑电波异常检出率、检查时的平均动脉压。结果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动态脑电图诊断癫痫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脑电图诊断(P<0.05);动态脑电图的脑电波异常总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P<0.05);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检查时的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均可用于诊断癫痫伴高血压,对血压均无不良影响,但动态脑电图的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灵敏度更高,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高血压 动态脑电图 常规脑电图 阳性预测值 灵敏度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95%阳性预测值最佳吸光度/临界值建立方法学和重要性探讨
2
作者 韩金育 郭晶晶 +2 位作者 孟欢 陈瑾 王雅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 目的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法学。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初筛检测同时进行HCV RNA检测的血浆样本共282例,其中抗体初筛有反应性(S/CO≥1)样本252例,阴性样本30例,进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并查阅其HCV RNA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预测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的抗体S/CO值。结果初筛为阴性的30例样本双重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排除16例HCV感染史不明确的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1的236例样本经双重确证试验得到真阳性样本188例,阴性样本48例,经ROC曲线分析,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本实验室抗体S/CO值为7.83,灵敏度为93.09%,特异度为95.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P<0.0001)。结论为临床提供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抗体的S/CO值以协助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钰芳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444-447,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对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110例疑似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若无法查出,再行CT检查,最后均进...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对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110例疑似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若无法查出,再行CT检查,最后均进行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把治疗后经尿液排出结石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指标,包括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评估患者对不同检查方式的满意指数及检查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治疗后显示,110例疑似急性输尿管结石含阴性21例,阳性8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灰阶超声检查(P<0.05);患者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满意指数高于灰阶超声检查(P<0.05);检查前,拟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检查患者的焦虑评估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焦虑评估分数低于灰阶超声检查(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有较高价值,不仅提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增加满意指数和改善就诊时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急性输尿管结石 临床诊断 敏感度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尿胰蛋白酶原-2在不同人群中诊断胰腺炎的阳性预测值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刁奇志 莫展 +2 位作者 董林玲 高中燕 李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评价尿胰蛋白酶原-2(TPS-2)在不同人群中诊断胰腺炎的阳性预测值,避免因此导致的胰腺炎误诊。方法筛选该院尿TPS-2阳性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液、尿液淀粉酶测定及胰腺部位CT扫描,按照《胰腺炎诊断标准》判... 目的评价尿胰蛋白酶原-2(TPS-2)在不同人群中诊断胰腺炎的阳性预测值,避免因此导致的胰腺炎误诊。方法筛选该院尿TPS-2阳性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液、尿液淀粉酶测定及胰腺部位CT扫描,按照《胰腺炎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患有胰腺炎。根据有无急腹症、是否伴有淀粉酶升高两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人群,计算各组人群尿TPS-2诊断胰腺炎的阳性似然比及阳性预测值;按研究对象首诊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分别计算各类疾病尿TPS-2诊断胰腺炎的阳性似然比及阳性预测值。结果尿TPS-2诊断胰腺炎的阳性似然比及阳性预测值在急腹症人群分别为1.10和52.38%,其中胰腺炎主要集中在伴有淀粉酶升高人群;在非急腹症人群分别为0.028,2.74%。在肿瘤患者、消化道溃疡、肾脏疾病人群中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03,0.00,0.0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00%,0.00%,2.94%。结论尿TPS-2诊断胰腺炎的阳性预期值及阳性似然比在不同人群差异显著,尿TPS-2阳性诊断胰腺炎时还应考虑TPS-2的验前概率,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胰蛋白酶原2 胰腺炎 阳性预测值 评价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的阳性预测值在消化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懿婷 许慈 朱黎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体检人群中的胃肠道肿瘤阳性预测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体检发现CEA、CA72-4、CA19-9任意一项或多项升高而就诊的患者219例,通过胃肠镜检查判断有无胃肠道肿瘤... 目的探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体检人群中的胃肠道肿瘤阳性预测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体检发现CEA、CA72-4、CA19-9任意一项或多项升高而就诊的患者219例,通过胃肠镜检查判断有无胃肠道肿瘤,计算分析CEA、CA72-4、CA19-9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CEA、CA19-9、CA72-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7%,3.23%和0.00%。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升高的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升高(P=0.002)。且肿瘤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与年龄及临床症状有关。结论 CEA、CA72-4、CA19-9在体检人群中的胃肠道肿瘤阳性预测值不高,但对于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升高,年龄>40岁及合并临床症状的患者需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阳性预测值 胃肿瘤 结肠肿瘤
下载PDF
诊断实验阳性预测值区间估计的四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珊 刘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对数似然比法(log-odds法,含两种调整方法)、修正log-odds法、客观贝叶斯法估计阳性预测值区间的精密度和可靠度,探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方法。方法以区间长度和覆盖概率为指标,比较阳性预测值区间估计的精密度和可靠度。使用SAS9... 目的比较对数似然比法(log-odds法,含两种调整方法)、修正log-odds法、客观贝叶斯法估计阳性预测值区间的精密度和可靠度,探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方法。方法以区间长度和覆盖概率为指标,比较阳性预测值区间估计的精密度和可靠度。使用SAS9.13编写MonteCarlo模拟抽样程序,完成客观贝叶斯法的计算。结果 log-odds法的精密度和可靠度均低于客观贝叶斯法。大样本时,客观贝叶斯法和修正log-odds法的精密度和可靠度相似;小样本时,后者的精密度稍高,但可靠度远低于前者。结论大样本时建议使用修正log-odds法,小样本时建议使用客观贝叶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预测值 区间估计 方法比较
下载PDF
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半年内猝死的阳性预测值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宋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晚电位 心源性猝死 阳性预测值 高危患者 阴性预测值 临床常用
下载PDF
疟区演变中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预测值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清明 王运超 石江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5年第1期8-10,共3页
借用检验方法学中特异度和敏感度的概念,对荆州地区1980~1992年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疟区演变中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预测值的变化作了初步分析,指出在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达不到100%,且疟区性质... 借用检验方法学中特异度和敏感度的概念,对荆州地区1980~1992年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疟区演变中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预测值的变化作了初步分析,指出在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达不到100%,且疟区性质已由中度流行区演变成散发区的情况下,应将血检对象由所有发热病人缩小到"三热病人",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血检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病人 疟疾 疟原虫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9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2-782,共1页
预测值的定义为:根据诊断性试验的结果采判断受试者的患病概率的大小。阳性预测值是在诊断试验阳性的受试者中,标准诊断有病的病例(真阳性)所占的比例;阴性预测值则是在诊断试验为阴性的受试者中,标准诊断证实无病的受试者(真阴... 预测值的定义为:根据诊断性试验的结果采判断受试者的患病概率的大小。阳性预测值是在诊断试验阳性的受试者中,标准诊断有病的病例(真阳性)所占的比例;阴性预测值则是在诊断试验为阴性的受试者中,标准诊断证实无病的受试者(真阴性)所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 诊断试验 标准诊断 诊断性试验 受试者 阳性
下载PDF
乳腺摄影的阳性预测值
10
作者 Kopans DB 蔡俊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乳腺摄影对探测乳腺肿瘤相当敏感。乳腺的阳性预测值(PPV)即诊断为乳腺癌例数与活检数之比,它受筛查人群的年龄分布,浸润性癌肿的大小分布和直径小于1 cm的百分率,组织学分型,癌肿分级,癌肿淋巴结的百分率,期间癌及假阴性的乳腺片数等... 乳腺摄影对探测乳腺肿瘤相当敏感。乳腺的阳性预测值(PPV)即诊断为乳腺癌例数与活检数之比,它受筛查人群的年龄分布,浸润性癌肿的大小分布和直径小于1 cm的百分率,组织学分型,癌肿分级,癌肿淋巴结的百分率,期间癌及假阴性的乳腺片数等因素影响。增加对良恶性的形态区别的了解,多次重复拍片,提高开放活检诊断水平,对提高PPV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X线摄影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通过PDCA循环提高产前超声估测胎儿的体重阳性预测值
11
作者 张燕 孙小平 +5 位作者 范晓伟 王艳丽 郭楠 张乐 彭永贤 孙永青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8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通过PDCA循环提高产前超声估测胎儿体重阳性预测值。方法随机调取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9—12月期间足月出生的486例病例资料,定义分娩前72 h超声评估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重误差的绝对值≥250 g为阳性。阳性预测值指产前超... 目的通过PDCA循环提高产前超声估测胎儿体重阳性预测值。方法随机调取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9—12月期间足月出生的486例病例资料,定义分娩前72 h超声评估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重误差的绝对值≥250 g为阳性。阳性预测值指产前超声预测的阳性例数中,真正“偏大或偏小”的例数,即真阳性所占的比例。本组病例产前72 h超声预测阳性52例,其中真阳性22例,阳性预测值42%。选取2023年1月1日至4月30日作为PDCA循环期间。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超声估测胎儿体重阳性预测值提升至52%,提高了10%。结论本次PDCA循环有效提高了产前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超声 阳性预测值 胎儿 胎儿体重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DNA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王连 程世斌 +1 位作者 冯暄 郝胜菊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技术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NIPT筛查SCAs提供参考。方法追踪随访175例NIPT提示SCAs高风险的孕妇及其胎儿,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孕妇外周血性染色体,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技术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NIPT筛查SCAs提供参考。方法追踪随访175例NIPT提示SCAs高风险的孕妇及其胎儿,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孕妇外周血性染色体,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结果175例孕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者160例,47,XXX者4例,性染色体嵌合者11例。羊水穿刺结果发现胎儿性染色体正常者133例,4例核型为45,X0,4例为47,XXX,18例为47,XXY,5例为47,XYY,3例为46,X,del(X),1例为46,X,psu idic(X),嵌合者7例。胎儿CNVs结果除性染色体嵌合比例与染色体核型结果略有差异外,其余基本一致,未发现新的CNV异常。结论NIPT用于产前筛查SCA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但其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DNA检测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NIPT在拷贝数变异筛查中的阳性预测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淑蓉 谭美华 +7 位作者 韦华 黄伟蓉 张康 赖晓红 郑杰香 张宁克 郑默灵 苏雅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4期804-810,共7页
目的 分析单中心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拷贝数变异(CNVs)筛查中的阳性预测值(PPV)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在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行NIPT检测且提示胎儿CNVs异常的样本。收集临床信息包括孕妇年龄、超声记录、... 目的 分析单中心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拷贝数变异(CNVs)筛查中的阳性预测值(PPV)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在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行NIPT检测且提示胎儿CNVs异常的样本。收集临床信息包括孕妇年龄、超声记录、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根据产前诊断结果判断NIPT筛查CNVs的准确性,并计算PPV,同时分析其与CNVs片段长度、测序数据量和染色体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期间福建省漳州市医院NIPT筛查样本19876例,其中61例提示CNVs异常,发生率0.31%。剔除妊娠结局缺失样本2例,拒绝产前诊断样本17例,共入组42例样本,平均年龄29.67±5.34岁。NIPT筛查CNVs的整体PPV为30.95%(13/42),CNVs片段长度<10Mb和≥10 Mb的分组PPV分别为45.00%(9/20)和18.18%(4/22),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215)。NIPT筛查CNVs真阳性及假阳性样本平均测序读长数量分别为10.69±1.94 M和10.60±1.95 M,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96)。不同染色体上NIPT筛查CNVs的检出率和PPV值均存在差异,5号染色体检出率最高且与未检出CNVs的染色体存在显著差异(P=0.004),染色体3、8、9和X的PPV为100%,染色体1、4、11、17、18和20的PPV为0%。结论 NIPT筛查CNVs的阳性预测值及检出率与染色体分布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NIPT筛查CNVs性能提升提供研究思路和临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拷贝数变异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阳性预测值
原文传递
用ELISA检测猪细小病毒(PPV)血清抗体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俊辉 郭福生 +7 位作者 龚振华 王娟 李葳 郑增忍 蒋正军 王玉东 孙淑芳 张衍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2期26-27,共2页
采用差速离心、透析、聚乙二醇 (PEG)浓缩方法纯化猪细小病毒 (PPVDK7113)制备抗原。用纯化的PPV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建立了检测PP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3μg/ml,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用建立的EL... 采用差速离心、透析、聚乙二醇 (PEG)浓缩方法纯化猪细小病毒 (PPVDK7113)制备抗原。用纯化的PPV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建立了检测PP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3μg/ml,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用建立的ELISA检测山东、东北、广东等地的426份血清 ,结果阳性率为36.2%。与华中农大病毒室提供的猪细小病毒乳胶凝集试验试剂盒相比 ,其结果符合率为98.6 %。通过阻断试验、交叉试验 ,说明本方法在特异性上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且易于操作 ,适用于血清学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细小病毒 ppv 血清抗体 阳性血清
下载PDF
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伟城 潘速跃 +3 位作者 林正豪 吴永明 姬仲 刘丽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短潜伏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预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对南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检查和格拉斯哥-匹斯堡评分(... 目的探讨下肢短潜伏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预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对南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检查和格拉斯哥-匹斯堡评分(GPCS),并对两者进行分级,以改善转出NICU或恶化死亡为时间点,将患者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包括脑死亡)两组,比较两指标分级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LSEP与大面积脑梗死早期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484,P<0.001,预测准确率73%,SLSEP3级对死亡的阳性预测值为100%,恶性大脑中动脉卒中(mMCAI)患者SLSEP3级者死亡率100%。结论SLSEP3级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死亡判断有较高特异性,并对早期判断mMCAI外科治疗时机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格拉斯哥-匹斯堡评分 死亡预测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率
下载PDF
年龄对诊断性乳腺超声中BI-RADS分类3-5类病变PPV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越 杨雅平 +6 位作者 顾然 申时雨 刘凤桃 王红莉 梅静思 蒋小芳 苏逢锡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评估年龄对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及资料系统(BI-RADS)在临床诊断性乳腺超声检查中的3-5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PPV)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因临床症状行乳腺超声检查的成年女性病例,筛选最终分类... 目的评估年龄对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及资料系统(BI-RADS)在临床诊断性乳腺超声检查中的3-5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PPV)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因临床症状行乳腺超声检查的成年女性病例,筛选最终分类为3~5类且接受活检有最终病理诊断的来自4428例患者的4428个病灶进行分析。所有病例按患者年龄分为三组(年轻组<35岁,中年组35~50岁及年长组>50岁),计算各BI-RADS分类中三个年龄组的年龄相关PP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类及4类的三个亚类中,PPV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3类、4A及4B类中,年长组的年龄相关PPV接近或超出相应类别参考范围上界。结论2013版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中,3类及4类病灶的PPV与年龄有着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当对年长病人给予最终BI-RADS分类时,应小心谨慎,以防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 年龄 乳腺影像报告及资料系统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的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游珊珊 姜玉新 +5 位作者 朱庆莉 张璟 刘赫 孝梦甦 戴晴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及部分临床特征建立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术的连续性病例116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到超声及部分临床征象(包括患者年龄、乳腺癌家...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及部分临床特征建立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术的连续性病例116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到超声及部分临床征象(包括患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病灶硬度、活动度、形状、边界、方向、后方回声及钙化)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提出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果。结果116例乳腺病灶中,52例最终诊断为乳腺癌,其中年龄大于50岁(OR=6.61,95%可信区间1.07—40.72)、临床触诊质硬肿物(OR=6.56,95%可信区间1.32—32.58)、超声声像图形态不规则(OR=19.93,95%可信区间2.49~159.45)、边界模糊(OR=21.32,95%可信区间1.98~230.14)、边缘成角或毛刺状(OR=31.33,95%可信区间2.61~376.02)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整体预测的准确性达96.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并提出的患乳腺癌风险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阳性预测值 相对危险度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原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建宏 林心 +2 位作者 欧兴义 张洁 黄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18-619,共2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50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应...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50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应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严重烧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时患者血浆TNF-α和CRP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待并发感染后两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血浆PCT和IL-6在不同的病程中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严重烧伤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指标中,PCT的灵敏度较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较高,是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感染并发症较好的预测和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患者 血浆降钙素原 并发感染 价值研究 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 辅助诊断指标 感染并发症 血浆TNF ELISA法 IL-6 C反应蛋白 统计学处理 ROC曲线 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 PCT 显著性 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 正常对照 患者血浆
下载PDF
无创产前检测在筛查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彭圆 黄晓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NIPT检测,结果提示可能为胎儿CNVs的2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孕妇进行了羊...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NIPT检测,结果提示可能为胎儿CNVs的2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孕妇进行了羊水穿刺及进一步的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获得胎儿羊水样本171例。对比分析羊水染色体核型及CMA结果与NIPT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根据CNVs不同类型分组,微缺失组占所有CNVs的54.02%(121/224),微重复组占所有CNVs的39.73%(89/224),微缺失合并微重复组占所有CNVs的6.25%(14/224);微缺失组、微重复组、微缺失合并微重复组羊水穿刺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67%、50.70%、80.00%,三组间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12,P>0.05)。根据CNVs不同片段分组,>10Mb组占所有CNVs的18.75%(42/224),5~10Mb组占所有CNVs的20.54%(46/224),<5Mb组占所有CNVs的60.71%(136/224);>10Mb组、5~10Mb组、<5Mb组羊水穿刺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76%、60.00%、53.54%,三组间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5,P>0.05)。在经过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确诊的95例胎儿CNVs中,致病性CNVs占33.68%(32/95),可能致病性CNVs占21.05%(20/95),意义不明确CNVs占41.05%(39/95),可能良性CNVs占4.21%(4/95),无良性CNVs病例。对NIPT提示可能为胎儿CNVs的224例孕妇进行电话或者门诊随访,随访率为86.16%(193/224);但接受羊水穿刺的孕妇随访率为100.00%。在致病性CNVs中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共5例,有3例经对父母进行CMA验证发现CNVs来自母源,有2例拒绝验证,5例新生儿中均未见明显异常表型。在可能致病性CNVs中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共10例,有3例经对父母进行CMA验证发现CNVs分别来自父源、母源、新发突变,有7例拒绝验证。结论应用NIPT对胎儿CNVs进行初步筛查有效且可行,对于NIPT提示可能为胎儿CNVs的孕妇,必须建议其进行规范的超声筛查及侵入性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阳性预测值 产前诊断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和MRI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
作者 桂颖颖 张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HCC患者。均接受CT增强扫描、MRI检查,以病理...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HCC患者。均接受CT增强扫描、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2种方法诊断HCC的价值。结果96例疑似HCC患者中,“金标准”共检出67例,MRI共检出66例,CT增强扫描共检出58例;MRI诊断HCC的敏感度为97.01%(65/67)、准确度为96.88%(93/96)、阴性预测值为93.33%(28/30),高于CT增强扫描的83.58%(56/67)、86.46%(83/96)、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好(Kappa=0.927,P<0.001);CT增强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中等(Kappa=0.705,P<0.001)。结论与CT增强扫描相比,MRI诊断准确率较高,此文的研究结果为HCC后期诊断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关的借鉴内容,存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T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敏感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