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热证 实证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细胞因子的改变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强 崔乃强 +2 位作者 袁红霞 张国骏 张西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在阳明热证、实证的发病过程中血浆内毒素(ET)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具阳明热证患者25例,具阳明实证患者15例,在针对原发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白虎汤、复方大承气汤,并另设健康对照组12名... 目的:观察在阳明热证、实证的发病过程中血浆内毒素(ET)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具阳明热证患者25例,具阳明实证患者15例,在针对原发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白虎汤、复方大承气汤,并另设健康对照组12名,各组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血清IL-6、TNF-α、IL-10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入院时,阳明热证、实证血浆ET、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ET、IL-6、TNF-α、IL-10水平在阳明实证患者中高于阳明热证(P〈0.05),经分别治疗3天后,阳明实证患者TNF-α、IL-6水平仍高于阳明热证(P〈0.05),而ET、IL-10水平在两证型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阳明热证、实证与血浆ET水平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热证 阳明 内毒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阳明热证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强 崔乃强 +2 位作者 袁红霞 张国骏 张西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48-348,共1页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阳明热证多见于感染性疾患,内毒素作为感染后细胞因子“瀑布反应”的诱导因子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阳明热证多见于感染性疾患,内毒素作为感染后细胞因子“瀑布反应”的诱导因子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的研究显示,T辅助淋巴细胞TH1/TH2的功能能够反映机体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失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热证 内毒素 TH1 TH2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于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体温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73例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体温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73例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口服白虎汤,疗程3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解热时间、总有效率以及疾病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阳明热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阳明热证辨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迪 常诗荃 +10 位作者 孙建鑫 马胜锁 杨冰 林浩铭 谢美景 黄美娜 李鑫 景贝 郑雅纯 史惠媚 赵国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3-55,共3页
该文在认真研读《伤寒论》原文基础上,对阳明热证进行辨析,认为阳明热证可从三焦分治。热郁上焦的栀子豉汤证,以烦躁、发热、失眠、嘈杂为辨证要点。热盛中焦,可辨证使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证以发热、恶热、脉(浮)滑为辨证要... 该文在认真研读《伤寒论》原文基础上,对阳明热证进行辨析,认为阳明热证可从三焦分治。热郁上焦的栀子豉汤证,以烦躁、发热、失眠、嘈杂为辨证要点。热盛中焦,可辨证使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证以发热、恶热、脉(浮)滑为辨证要点;白虎加人参汤证以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为辨证要点,而口渴是最关键症状。所谓"四大"是指白虎加人参汤证,而非白虎汤证。热移下焦的猪苓汤证,以小便淋沥涩痛,伴发热、脉浮,口渴为辨证要点。猪苓汤、五苓散均有口渴、"小便不利",但所指内涵不同,前者是指尿道刺痛,后者是指小便短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热证 栀子豉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猪苓汤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不寐少阳阳明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梁露 肖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505-1510,共6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脑卒中)后不寐(失眠)少阳阳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中风后不寐少阳阳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加...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脑卒中)后不寐(失眠)少阳阳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中风后不寐少阳阳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连续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2%(34/39),对照组为69.2%(27/39),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对SS-QOL评分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不寐少阳阳明热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脑卒中 失眠 中风后不寐 少阳阳明热证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
下载PDF
从白虎汤案浅析曹颖甫诊治阳明热证的思路
6
作者 许生 谭颖颖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32期67-68,共2页
曹颖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派医家,他秉承《伤寒论》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考验实用,擅发前人之未发。曹颖甫不但继承了张仲景白虎汤的临床应用,且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进行加减化裁使用。通过分析《经方实验录》中曹颖甫谴白虎汤案1... 曹颖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派医家,他秉承《伤寒论》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考验实用,擅发前人之未发。曹颖甫不但继承了张仲景白虎汤的临床应用,且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进行加减化裁使用。通过分析《经方实验录》中曹颖甫谴白虎汤案1则,来探索曹氏对阳明热证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 曹颖甫 阳明热证 诊治思路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临床价值分析
7
作者 姜之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将大柴胡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治疗,全面分析其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病例数共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实验在2020年1月~2022年4期间进行,以单双号抽选方式作为分组依据,所有患者在入组之后均调整起居、饮食,选择其中40例患... 将大柴胡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治疗,全面分析其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病例数共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实验在2020年1月~2022年4期间进行,以单双号抽选方式作为分组依据,所有患者在入组之后均调整起居、饮食,选择其中40例患者实施西医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另40例联合大柴胡汤治疗,为观察组,录入二者疗效相关指标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数据观察组更高,P<0.05,有统计学价值;两组相较而言,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反酸、烧心、嗳气、胸胁胀满中的分数表达较低,且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数据相差不大,P>0.05,无意义;治疗前患者情绪评分比较无意义即P>0.05,治疗后,HAMA、HAMD评分观察组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可见差异性,P<0.05。结论:大柴胡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治疗,可达理想理想,有效减轻病症,改善患者心里健康,且用药安全性高,不见过多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胃食管反流病 阳明少阳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缪希雍化裁竹叶石膏汤法临证经验探析
8
作者 陈倩清 王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4期106-108,共3页
缪希雍外感病论治重视阳明,认为“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化裁竹叶石膏汤,石膏为君,配以知母、麦冬,用药寒凉速解阳明邪热之余不忘处处顾及脾胃、固护津液;同时,加减配伍以治阳毒发斑、疟疾、痧疹,宗仲景之法而不拘泥古方,灵活变通,... 缪希雍外感病论治重视阳明,认为“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化裁竹叶石膏汤,石膏为君,配以知母、麦冬,用药寒凉速解阳明邪热之余不忘处处顾及脾胃、固护津液;同时,加减配伍以治阳毒发斑、疟疾、痧疹,宗仲景之法而不拘泥古方,灵活变通,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石膏汤 缪希雍 阳明热证 经验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华 张雪丽 张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不同发热情况,亦可采用六经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伤寒论 太阳伤寒 阳明热证 六经辨 儿童
下载PDF
外感热病用人参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元庆 《中国中医急症》 1998年第1期28-29,共2页
外感热病治以祛邪为主,但历代医家在外感热病的论治过程中应用人参颇多,细析之,发现具有一定的规律,试探讨如下.1 表证用之以助解表达邪 外感热病初起邪气在表,治之当鼓邪外出,其要在汗.若正气亏虚,尤其是阳气不足,往往无力作汗达邪,则... 外感热病治以祛邪为主,但历代医家在外感热病的论治过程中应用人参颇多,细析之,发现具有一定的规律,试探讨如下.1 表证用之以助解表达邪 外感热病初起邪气在表,治之当鼓邪外出,其要在汗.若正气亏虚,尤其是阳气不足,往往无力作汗达邪,则须扶助正气、益气助阳、生津托邪.人参味甘微苦而性温,能补五脏,益元气,脏腑气旺则邪易外解,在解表方中用之,有汗后不伤正之寓意.此首推《伤寒论》治中焦阳气不足、外感寒邪之桂枝人参汤,尔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将人参配入柴胡、羌独活诸药之中,共成发汗解表、益气扶正之剂.对此,《寓意草》曰:“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至,使邪气得药,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温病条辨》则谓本方“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古今名医方论》曰:“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气不致于耗散”.可知此时用人参非专于补虚,但其扶弱之力,有助于振奋正气以达表邪,邪去正安.验之临床,凡虚弱之人初感,或常人久感不愈,表寒证用红参3~5g或党参9~18g,表热证用西洋参6~9g,加入对证方中,往往能于2、3剂内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 人参 中医药疗法 阳明热证
下载PDF
热入血室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健芳 郭恕 何明大 《湖南中医杂志》 2002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入血室 冲脉 生理学 阳明热证
下载PDF
论白虎加人参汤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明炯 王润鹏 欧阳峰松 《河南中医》 2022年第3期325-327,共3页
《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证强调:"口燥渴、心烦、欲饮水,""欲"提示患者并未真正饮水。《金匮要略》言:"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可见白虎加人参汤证中有... 《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证强调:"口燥渴、心烦、欲饮水,""欲"提示患者并未真正饮水。《金匮要略》言:"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可见白虎加人参汤证中有湿证。湿证形成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为湿邪中人,内因为饮食劳倦。张仲景秉承前人观点,指出湿证的症状除有"关节疼烦,寒热汗出"外,还有"喘,小便不利,大便快,身黄,身重,背强,舌上苔,脉沉而细(一作缓),脉大等。"暍病为感受暑热邪气而致,夹杂湿邪,张仲景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暍病,提示白虎加人参汤证中有湿证。白虎加人参汤中知母有利水之功,石膏有利水消痰之功,可见白虎加人参汤在发挥清热作用的同时,兼有消痰利水作用。综上可知,白虎加人参汤证之病机当是阳明热证与湿证相互胶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加人参汤 阳明热证 湿 暍病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白虎汤类方在儿科热病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广梅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白虎汤类方 运用体会 儿科 《伤寒论》 阳明热证 运用
下载PDF
论治喑取阳明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迎春 谢强 +1 位作者 黄晓萍 邱宝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92-594,共3页
从阳明经与喉的生理、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从阳明经论治喉喑的思路。认为喉喑的发病部位在喉,喉的生理、病理依赖阳明经功能的正常,阳明经功能的正常亦有赖于喉的生理功能正常。喉喑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与阳明经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从阳明经与喉的生理、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从阳明经论治喉喑的思路。认为喉喑的发病部位在喉,喉的生理、病理依赖阳明经功能的正常,阳明经功能的正常亦有赖于喉的生理功能正常。喉喑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与阳明经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治喑取阳明"在临床上主要从阳明热盛证、阳明气虚证及阳明阴虚证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治阳明之法调理脾胃功能对治疗喉喑疾病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喑 阳明 阳明 阳明气虚 阳明阴虚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的中医证候演变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冯慧 朱晓云 +2 位作者 付守强 朱莉莉 刘喜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T2DN)db/db小鼠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db/db小鼠在中医药干预T2DN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中医证候表征体系,采集并分析8~20周龄db/db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的中医证候表征信息,包括形体、活动、二便、...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T2DN)db/db小鼠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db/db小鼠在中医药干预T2DN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中医证候表征体系,采集并分析8~20周龄db/db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的中医证候表征信息,包括形体、活动、二便、舌色、进食、体质量、空腹血糖(FBG)、血脂、24 h尿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等。结果:8~14周龄db/db小鼠形体肥胖,大便秘结,活动少,力量小,进食量、体质量、FBG、24 h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逐渐增加,舌质红,符合消渴病早期阳明热盛的证候特点,兼有痰湿、气虚证表现;14~16周龄db/db小鼠纳食减少,体质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符合脾气亏虚、痰湿蕴阻的证候特点;16~20周龄db/db小鼠进食量、体质量、24 h尿量下降,FBG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持续增加,血脂水平高,部分小鼠出现精神萎靡、蜷缩喜卧等表现,符合消渴病中后期脾肾亏虚、气阴两虚的证候特点,兼有肾阳虚、痰湿证表现。结论:本实验中,8~20周龄db/db小鼠T2DN的中医证候演变符合“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久病及肾”的病机转变特点。其中,8~14周龄db/db小鼠以阳明热盛证为主,兼有痰湿、气虚证;14~16周龄db/db小鼠以脾气亏虚、痰湿阻滞证为主;16~20周龄db/db小鼠以气阴两虚、脾肾亏虚证为主,兼有肾阳虚、痰湿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肾病 阳明 脾气亏虚、痰湿阻滞 气阴两虚、脾肾亏虚 候演变
下载PDF
试析《灵枢·经脉》“足阳明脉病”之精神症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德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98-1499,共2页
对《灵枢.经脉》"足阳明脉病"所记述之精神症状做了探析。文章指出,"足阳明脉病"之"病至"精神症状,非足阳明脉病,乃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症;"甚则"之精神症状系极度兴奋狂乱之阳明腑实热结证... 对《灵枢.经脉》"足阳明脉病"所记述之精神症状做了探析。文章指出,"足阳明脉病"之"病至"精神症状,非足阳明脉病,乃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症;"甚则"之精神症状系极度兴奋狂乱之阳明腑实热结证。文章还指出,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属临床较为常见之癫、狂交作病;心气虚挟痰为症自己后,转心气实挟痰之狂乐而乱,狂乐而乱久不愈,"甚则"火热燔极而灼津炼痰化燥成实结于胃腑而成腑实热结证;古人未能深察,误将心气虚挟痰之症指为阳明腑病前段之脉病。还就《素问》对"足阳明脉病"之不妥阐释予以了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柩 阳明脉病 心气虚挟痰 心气实挟痰 阳明腑实 狂交作病 中医病因病机
下载PDF
通腑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佩珊 肖菁菁 +2 位作者 杨丽清 周正 黄广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756-2763,共8页
【目的】观察基于通腑法运用大黄玄明粉泡服液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AP少阳阳明合病之腑实热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观察基于通腑法运用大黄玄明粉泡服液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AP少阳阳明合病之腑实热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服用大黄玄明粉泡服液联合加减大柴胡汤煎剂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门排便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腺酶学指标[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2组各有41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2)疗效情况: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37%(35/41),对照组为65.85%(27/41),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便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4)血清胰腺酶学指标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炎症指标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IL-10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通腑法运用大黄玄明粉泡服液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可显著提高AP少阳阳明合病之腑实热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提高抗炎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少阳阳明合病之腑实 通腑法 大黄玄明粉泡服液 加减大柴胡汤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吕邵娃 苏红 +3 位作者 郭玉岩 孙爽 杨大宇 李永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
经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书籍,查找了近30年来国内外白虎汤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白虎汤是"寒剂之祖方",用于治疗阳明热证和气分热证,解热效果显著,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同时,文献研究结果也提示:白虎汤作... 经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书籍,查找了近30年来国内外白虎汤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白虎汤是"寒剂之祖方",用于治疗阳明热证和气分热证,解热效果显著,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同时,文献研究结果也提示:白虎汤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方剂,其解热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还不够明确,应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 伤寒论 药理作用 阳明热证 气分 泻火 除烦生津
下载PDF
周铭心教授运用栀子豉汤的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晓红 陈怀科 周铭心 《新疆中医药》 2010年第2期21-23,共3页
周铭心教授以治疗疑难病见长,临证运用栀子豉汤灵巧化裁,颇具匠心。栀子苦寒,入心、肝、胃、三焦经,长于清泄郁热,解郁除烦,可导火下行,降而不升。淡豆豉辛甘,其气味轻薄,入肺、胃经,善于解表宣热,和胃气。栀子豉汤两药相须... 周铭心教授以治疗疑难病见长,临证运用栀子豉汤灵巧化裁,颇具匠心。栀子苦寒,入心、肝、胃、三焦经,长于清泄郁热,解郁除烦,可导火下行,降而不升。淡豆豉辛甘,其气味轻薄,入肺、胃经,善于解表宣热,和胃气。栀子豉汤两药相须为用,宣降相因,清透并举,从而遏制热邪向纵深方向发展。栀子豉汤本为《伤寒论》方,用于太阳表证、阳明热证诊治不当导致的懊恼烦闷之证。周教授认为临床应用不必拘泥于此,凡诸证中有胸膈郁热、心神不宁者均可使用。此外,在杂症中也可灵活运用。我随师侍诊,得益颇多。现举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豉汤 《伤寒论》方 运用 解郁除烦 相须为用 太阳表 诊治不当 阳明热证
下载PDF
白虎汤加减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20
作者 肖琦 钱雄 +1 位作者 陆玉廷 李宗起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2期27-28,共2页
白虎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有辛寒清热之效。方由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组成,用于阳明热证,临床常为一派气分热盛的症状,如大热、大汗、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等表现。但常因阳热亢盛,而汗出过多,气随汗泄,皮肤疏松,故... 白虎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有辛寒清热之效。方由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组成,用于阳明热证,临床常为一派气分热盛的症状,如大热、大汗、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等表现。但常因阳热亢盛,而汗出过多,气随汗泄,皮肤疏松,故在一派热实之证中,亦可见背恶寒的表现。此方在辛寒清热基础上,润以滋燥,则阳明热证服之可安。本方以石膏味辛而大寒,知母辛苦寒而润,二药配伍,可将热邪由肌表外透,又可潜消于中,故可治阳明热盛;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可防石膏、知母大寒伤胃;诸药合用,为清泻阳明热证之主方。笔者常以此方治疗儿科病症,心有所得,兹将白虎汤之运用举案于下,以求证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案举隅 阳明热证 脉洪大 张仲景 背恶寒 此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