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三阳经中风、伤寒浅探
1
作者 陆海鹏 王子琴 +5 位作者 朱颖 杨堃 涂笑微 王楠 刘琬琰 牛乾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 外邪致病,首犯三阳经,发为中风、伤寒,动者属阳为中风,静者属阴为伤寒。太阳中风证为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治疗应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用桂枝汤加减。太阳伤寒证为素体较强,腠理固密,卫气充盛,风寒犯卫,治疗应辛温发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加减。阳明中风证多由太阳中风证转化而来,多表现为太阳阳明合病或两经、三经同时发病,病机复杂,症状多样,张仲景并未设专方,仅告知医者不可妄用下法。阳明伤寒证为寒邪袭表,入里伤及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外邪本应从热化,又素体胃阳相对不足,故治疗当温中祛湿,不可妄投苦寒泻下之品。少阳中风证属少阳经自发病,少阳经本为阳气蓬勃之经,若阳被郁遏,则会向上伸展,热极火盛,邪火聚集,治疗应和解枢机,方用小柴胡汤类方。少阳伤寒证为少阳经感受寒邪所致,少阳之气郁蒸在表不得散发,治疗应因势利导,和解枢机,不可发汗。中风与伤寒可相互转化,或同时致病,不可将二者机械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伤寒 太阳经 阳明经病 少阳经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原典和临床案例分析温病与伤寒之争论
2
作者 邓杨春 王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294-296,共3页
温病和瘟疫实际都是阳明经的病证,而在不同医家的视角看来起因于不同因素,但是归结到治疗时,大体方向还是一致的。由于人用药喜好有寒温之不同,所以在论述疾病时就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对于争论只是不同的... 温病和瘟疫实际都是阳明经的病证,而在不同医家的视角看来起因于不同因素,但是归结到治疗时,大体方向还是一致的。由于人用药喜好有寒温之不同,所以在论述疾病时就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对于争论只是不同的世界观下因为对于事物的认识方法不同而体现的差别,而事物本身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差异。所谓的争论也是皮相之争,庄子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事物的本质是一样的,争论只是人们之间各自的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瘟疫 阳明经病
下载PDF
从《伤寒论》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安兴 翁祥文 彭波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0期1578-1581,共4页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论》,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但并非专治少阳。依据《伤寒论》所述,小柴胡汤为治疗"土虚木实"、扶正祛邪之方,不论是太阳病、阳明病或是厥阴病等,只要具备小柴胡汤的证治特点,均可用小柴胡汤治之。
关键词 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 少阳经 伤寒论 阳明经病
下载PDF
中医科护理
4
《中国临床护理》 1990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六经 太阳经 施护 经证 少阳经 时间生物学 身热夜甚 传统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阳明经病
下载PDF
从“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探讨针刺逆转脾瘅传变的思路
5
作者 张立志 许能贵 +2 位作者 王琳 易玮 孙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08-4111,共4页
中医学脾瘅与糖尿病前期较为接近,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笔者认为有助于明确针刺阻断脾瘅向消渴病传变的途径,对针刺逆转脾瘅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文章从脾瘅的病因病机着手,从阳明经病的证... 中医学脾瘅与糖尿病前期较为接近,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笔者认为有助于明确针刺阻断脾瘅向消渴病传变的途径,对针刺逆转脾瘅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文章从脾瘅的病因病机着手,从阳明经病的证候表现、经脉循行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脾瘅与阳明系统病变证候特点有内在的一致性,认为脾瘅当从阳明经论治。同时分析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的立论依据与具体选穴,简要综述了针刺足阳明治疗脾瘅的现代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脾瘅 消渴 足阳明 传变 阳明经病 糖尿前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