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厥阴阳气来复角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智斌 陈延 +4 位作者 何家鸣 欧阳博文 刘奇 杨弘楚 李志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5-408,共4页
通过对厥阴的阳气来复过程的分析,阳气来复过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分析,阐述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梳理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慢病管理治疗方案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 厥阴 阳气来复 溃疡结肠炎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伤寒论》中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生理、病理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樊志丽 周春祥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199-1201,共3页
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的盛衰往往决定疾病的顺逆,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三阴病的"阳气来复",疾病由重到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三阴病阳气过复会导致发热。三阴经的生理状态是虽然阴气较盛,但其有少量阳气的生发,而不是大量... 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的盛衰往往决定疾病的顺逆,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三阴病的"阳气来复",疾病由重到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三阴病阳气过复会导致发热。三阴经的生理状态是虽然阴气较盛,但其有少量阳气的生发,而不是大量的阳气生成,这和三阳经是截然不同的,顺应其生理特性,才有了三阴病的欲解时,所以三阴病的欲解时不是在阳气旺盛的巳到戌时,不是外界阳气越旺,三阴病的阳复就越好。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症状及特征包括:病程与时间、口渴、汗出、脉象、发热、手足自温、自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阳气来复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三阴病阳气来复、阴证转阳病机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婉文 李赛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18-5721,共4页
阳为一身之本,其盛衰在疾病的顺逆与生死存亡中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伤寒论》中已有较全面的关于三阴病阳气来复病机的论述。然阳气来复成功与否与患者体质、机能状态、食物药物干预及脏腑生理特性等相关。三阴病有自愈候及欲愈候。阳气... 阳为一身之本,其盛衰在疾病的顺逆与生死存亡中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伤寒论》中已有较全面的关于三阴病阳气来复病机的论述。然阳气来复成功与否与患者体质、机能状态、食物药物干预及脏腑生理特性等相关。三阴病有自愈候及欲愈候。阳气来复,阴证转阳,脏病还腑,疾病向愈,要善于把握阳气来复的契机。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阳气来复的热化之征,需顺势而为,适当应用药物及时收敛阳气,助正达邪,切莫过度清泄阳气。但也要避免阳复太过,化生成热邪或者变生他证,此时则需按照张仲景“热者寒之”法则治之。同时附上不孕症验案,呈现阴证转阳病机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阐释其治疗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来复 阴证转阳 脏病还腑 伤寒论 李赛美
原文传递
阳气大论之人体气场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家坤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316-2320,共5页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39~43节内容,从医学角度讲述阳气与人体气场、宇宙暗物质、“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阳气的表现形式、内在组成等潜在研究方向。并简述了“阳气来复”现象以及其对中医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示作用;人体阳气昼夜...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39~43节内容,从医学角度讲述阳气与人体气场、宇宙暗物质、“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阳气的表现形式、内在组成等潜在研究方向。并简述了“阳气来复”现象以及其对中医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示作用;人体阳气昼夜运行的规律与疾病发作、变化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人体气场 暗物质 阳气来复 昼夜运行规律
下载PDF
曾平教授从“补肾活血”角度运用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验 被引量:9
5
作者 田照 曾平 +1 位作者 徐勇 刘金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19,共3页
通过整理曾平教授大量原始医案,总结曾平教授运用院内制剂“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经验。曾平教授倡导以《伤寒论》“阳气来复”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根据瘀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中的致病特... 通过整理曾平教授大量原始医案,总结曾平教授运用院内制剂“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经验。曾平教授倡导以《伤寒论》“阳气来复”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根据瘀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中的致病特点,认为补肾和活血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至关重要。曾平教授擅用《本草纲目》虫部药治疗骨伤科疾病,践行“学经典,做临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是“科学保髋,能保髋,不延髋,能延髋,不换髋”诊疗原则下的重要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补肾通蚀丸 本草纲目 阳气来复 曾平 经验
下载PDF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辨析
6
作者 侯明胜 张翠萍 《山西中医》 2002年第S1期79-,共3页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为人身之根本。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交通,彼此制约,心火不亢,肾水不寒,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机体抗病能力已明显衰退,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又困寒邪最易伤...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为人身之根本。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交通,彼此制约,心火不亢,肾水不寒,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机体抗病能力已明显衰退,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又困寒邪最易伤阳,所以少阴寒化证预后良否,取决于阳气的存亡,一般是阳存者生,阳亡者预后不良。1 阳回自愈证少阴病,手足厥冷而脉紧,为里寒盛,病至七八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阴病 六经辨证 阳气来复 阴寒 预后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