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厥阴阳气来复角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智斌
陈延
+4 位作者
何家鸣
欧阳博文
刘奇
杨弘楚
李志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5-408,共4页
通过对厥阴的阳气来复过程的分析,阳气来复过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分析,阐述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梳理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慢病管理治疗方案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
厥阴
阳气来复
溃疡结肠炎
理论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中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生理、病理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樊志丽
周春祥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199-1201,共3页
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的盛衰往往决定疾病的顺逆,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三阴病的"阳气来复",疾病由重到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三阴病阳气过复会导致发热。三阴经的生理状态是虽然阴气较盛,但其有少量阳气的生发,而不是大量...
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的盛衰往往决定疾病的顺逆,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三阴病的"阳气来复",疾病由重到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三阴病阳气过复会导致发热。三阴经的生理状态是虽然阴气较盛,但其有少量阳气的生发,而不是大量的阳气生成,这和三阳经是截然不同的,顺应其生理特性,才有了三阴病的欲解时,所以三阴病的欲解时不是在阳气旺盛的巳到戌时,不是外界阳气越旺,三阴病的阳复就越好。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症状及特征包括:病程与时间、口渴、汗出、脉象、发热、手足自温、自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
阳气来复
”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三阴病阳气来复、阴证转阳病机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婉文
李赛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18-5721,共4页
阳为一身之本,其盛衰在疾病的顺逆与生死存亡中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伤寒论》中已有较全面的关于三阴病阳气来复病机的论述。然阳气来复成功与否与患者体质、机能状态、食物药物干预及脏腑生理特性等相关。三阴病有自愈候及欲愈候。阳气...
阳为一身之本,其盛衰在疾病的顺逆与生死存亡中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伤寒论》中已有较全面的关于三阴病阳气来复病机的论述。然阳气来复成功与否与患者体质、机能状态、食物药物干预及脏腑生理特性等相关。三阴病有自愈候及欲愈候。阳气来复,阴证转阳,脏病还腑,疾病向愈,要善于把握阳气来复的契机。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阳气来复的热化之征,需顺势而为,适当应用药物及时收敛阳气,助正达邪,切莫过度清泄阳气。但也要避免阳复太过,化生成热邪或者变生他证,此时则需按照张仲景“热者寒之”法则治之。同时附上不孕症验案,呈现阴证转阳病机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阐释其治疗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来复
阴证转阳
脏病还腑
伤寒论
李赛美
原文传递
阳气大论之人体气场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家坤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316-2320,共5页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39~43节内容,从医学角度讲述阳气与人体气场、宇宙暗物质、“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阳气的表现形式、内在组成等潜在研究方向。并简述了“阳气来复”现象以及其对中医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示作用;人体阳气昼夜...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39~43节内容,从医学角度讲述阳气与人体气场、宇宙暗物质、“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阳气的表现形式、内在组成等潜在研究方向。并简述了“阳气来复”现象以及其对中医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示作用;人体阳气昼夜运行的规律与疾病发作、变化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人体气场
暗物质
神
阳气来复
昼夜运行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曾平教授从“补肾活血”角度运用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验
被引量:
9
5
作者
田照
曾平
+1 位作者
徐勇
刘金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19,共3页
通过整理曾平教授大量原始医案,总结曾平教授运用院内制剂“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经验。曾平教授倡导以《伤寒论》“阳气来复”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根据瘀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中的致病特...
通过整理曾平教授大量原始医案,总结曾平教授运用院内制剂“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经验。曾平教授倡导以《伤寒论》“阳气来复”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根据瘀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中的致病特点,认为补肾和活血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至关重要。曾平教授擅用《本草纲目》虫部药治疗骨伤科疾病,践行“学经典,做临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是“科学保髋,能保髋,不延髋,能延髋,不换髋”诊疗原则下的重要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补肾通蚀丸
本草纲目
阳气来复
曾平
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辨析
6
作者
侯明胜
张翠萍
《山西中医》
2002年第S1期79-,共3页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为人身之根本。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交通,彼此制约,心火不亢,肾水不寒,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机体抗病能力已明显衰退,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又困寒邪最易伤...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为人身之根本。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交通,彼此制约,心火不亢,肾水不寒,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机体抗病能力已明显衰退,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又困寒邪最易伤阳,所以少阴寒化证预后良否,取决于阳气的存亡,一般是阳存者生,阳亡者预后不良。1 阳回自愈证少阴病,手足厥冷而脉紧,为里寒盛,病至七八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阴病
六经辨证
阳气来复
阴寒
预后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基于厥阴阳气来复角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智斌
陈延
何家鸣
欧阳博文
刘奇
杨弘楚
李志雄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芳村分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5-408,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专项(No.2012A032500015)
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课题(No.2013KT1508)
文摘
通过对厥阴的阳气来复过程的分析,阳气来复过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分析,阐述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梳理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慢病管理治疗方案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
厥阴
阳气来复
溃疡结肠炎
理论研究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中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生理、病理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樊志丽
周春祥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199-120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编号:81273639)
文摘
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的盛衰往往决定疾病的顺逆,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三阴病的"阳气来复",疾病由重到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迹象。三阴病阳气过复会导致发热。三阴经的生理状态是虽然阴气较盛,但其有少量阳气的生发,而不是大量的阳气生成,这和三阳经是截然不同的,顺应其生理特性,才有了三阴病的欲解时,所以三阴病的欲解时不是在阳气旺盛的巳到戌时,不是外界阳气越旺,三阴病的阳复就越好。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症状及特征包括:病程与时间、口渴、汗出、脉象、发热、手足自温、自烦等。
关键词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
阳气来复
”
《伤寒论》
张仲景
Keywords
disease involving taiyin meridian
disease involving shaoyin meridian
disease involving jueyin meridian
Treatise on Cold-Damaged Diseases
Zhang Zhongjing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三阴病阳气来复、阴证转阳病机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婉文
李赛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18-5721,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No.粤中医办函[2018]5号)。
文摘
阳为一身之本,其盛衰在疾病的顺逆与生死存亡中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伤寒论》中已有较全面的关于三阴病阳气来复病机的论述。然阳气来复成功与否与患者体质、机能状态、食物药物干预及脏腑生理特性等相关。三阴病有自愈候及欲愈候。阳气来复,阴证转阳,脏病还腑,疾病向愈,要善于把握阳气来复的契机。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阳气来复的热化之征,需顺势而为,适当应用药物及时收敛阳气,助正达邪,切莫过度清泄阳气。但也要避免阳复太过,化生成热邪或者变生他证,此时则需按照张仲景“热者寒之”法则治之。同时附上不孕症验案,呈现阴证转阳病机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阐释其治疗契机。
关键词
阳气来复
阴证转阳
脏病还腑
伤寒论
李赛美
Keywords
Yang qi recovery
Yin syndrome turn to yang
Zang disease to fu
Shanghan Lun
LI Sai-mei
分类号
R25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阳气大论之人体气场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家坤
机构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316-2320,共5页
文摘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39~43节内容,从医学角度讲述阳气与人体气场、宇宙暗物质、“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阳气的表现形式、内在组成等潜在研究方向。并简述了“阳气来复”现象以及其对中医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指示作用;人体阳气昼夜运行的规律与疾病发作、变化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阳气
人体气场
暗物质
神
阳气来复
昼夜运行规律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曾平教授从“补肾活血”角度运用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验
被引量:
9
5
作者
田照
曾平
徐勇
刘金富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1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876)。
文摘
通过整理曾平教授大量原始医案,总结曾平教授运用院内制剂“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经验。曾平教授倡导以《伤寒论》“阳气来复”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根据瘀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中的致病特点,认为补肾和活血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至关重要。曾平教授擅用《本草纲目》虫部药治疗骨伤科疾病,践行“学经典,做临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是“科学保髋,能保髋,不延髋,能延髋,不换髋”诊疗原则下的重要实践成果。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补肾通蚀丸
本草纲目
阳气来复
曾平
经验
分类号
R249.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辨析
6
作者
侯明胜
张翠萍
机构
浑源县人民医院
出处
《山西中医》
2002年第S1期79-,共3页
文摘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为人身之根本。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交通,彼此制约,心火不亢,肾水不寒,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机体抗病能力已明显衰退,多表现为全身性虚寒证。又困寒邪最易伤阳,所以少阴寒化证预后良否,取决于阳气的存亡,一般是阳存者生,阳亡者预后不良。1 阳回自愈证少阴病,手足厥冷而脉紧,为里寒盛,病至七八日。
关键词
少阴病
六经辨证
阳气来复
阴寒
预后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厥阴阳气来复角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探讨
黄智斌
陈延
何家鸣
欧阳博文
刘奇
杨弘楚
李志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伤寒论》中三阴病“阳气来复”的生理、病理意义
樊志丽
周春祥
《河南中医》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伤寒论》三阴病阳气来复、阴证转阳病机探讨
刘婉文
李赛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4
阳气大论之人体气场
林家坤
《江西医药》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曾平教授从“补肾活血”角度运用补肾通蚀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验
田照
曾平
徐勇
刘金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辨析
侯明胜
张翠萍
《山西中医》
2002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