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分析——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钟立跃 瞿州莲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侗族地区在民国以后,国家权力才逐步地进入到侗族村寨。以前,侗族村落主要是依靠家族组织、寨老组织、合款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民国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国家权力渗入村寨,传统社区组织受到一定影响,但仍能够... 侗族地区在民国以后,国家权力才逐步地进入到侗族村寨。以前,侗族村落主要是依靠家族组织、寨老组织、合款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民国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国家权力渗入村寨,传统社区组织受到一定影响,但仍能够在村寨事务管理上发挥主要作用。解放后,传统组织在国家权力的强力挤压下,组织形式不复存在,停止了一切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权力开始从村寨中收缩,传统的社区组织又以新的形式出现。本文以阳烂村为个例进行分析,以揭示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家族组织 寨老组织 款组织 阳烂村
下载PDF
侗族社区资源传统利用方式分析——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
2
作者 王秀 罗康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7-52,共6页
侗族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地方性制度。历代以来,阳烂村侗族村民面对山多平地少,可供开辟作稻田的土地资源匮乏的自然背景,文化适应取向主要是依靠对水土资源的多层次、多方式利用,发展出一种精心管护和高效利用水土... 侗族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地方性制度。历代以来,阳烂村侗族村民面对山多平地少,可供开辟作稻田的土地资源匮乏的自然背景,文化适应取向主要是依靠对水土资源的多层次、多方式利用,发展出一种精心管护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的社区生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资源 利用方式 阳烂村
下载PDF
侗族传统糯稻的价值分析:来自阳烂侗寨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金花 刘景慧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侗族村落阳烂村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对侗族传统糯稻进行田野调查得基础上,分析了侗族传统糯稻从经济、生态、文化三方面对村民生活所产生的价值影响。
关键词 侗族 阳烂村 传统糯稻 文化价值
下载PDF
侗族社会的“鱼”及其文化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康隆 谭卫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从1995以来,我们一直在阳烂侗族村落调查,其间发现侗族村民对"鱼"十分的珍爱,村民不仅掌握有一整套系统的养鱼、捕鱼、保存鱼制品、食鱼本土知识,而且在村民的生活中也展现出了特定的文化事实。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侗族村... 从1995以来,我们一直在阳烂侗族村落调查,其间发现侗族村民对"鱼"十分的珍爱,村民不仅掌握有一整套系统的养鱼、捕鱼、保存鱼制品、食鱼本土知识,而且在村民的生活中也展现出了特定的文化事实。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侗族村民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认为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存在,都有与其特定的生境相适应;要保护特定的文化,首先就要保护特定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阳烂村 文化 田野调查
下载PDF
侗族空间聚落与资源配置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罗康隆 麻春霞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一个民族的聚落就是特定的文化空间。聚落总是以特定民族的文化逻辑进行配置的。从我们对阳烂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村落是以家族为载体,村落中的鼓楼是家族成员活动的中心,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家族—村寨;而围绕家族—村寨的四周的住屋、坟... 一个民族的聚落就是特定的文化空间。聚落总是以特定民族的文化逻辑进行配置的。从我们对阳烂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村落是以家族为载体,村落中的鼓楼是家族成员活动的中心,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家族—村寨;而围绕家族—村寨的四周的住屋、坟山、水井、水田、鱼塘、凉亭、溪流、神林、山地等构成要素,则是按照侗族的文化逻辑而有序化的配置,将自然资源、地方性制度和信仰体系一体化,通过它们有效地维护并实现了社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聚落 文化空间 文化逻辑 阳烂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