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型大分子试剂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威 张淑芬 杨锦宗 《染料与染色》 CAS 2008年第5期44-46,共3页
活性染料染色中存在的盐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染整工作者的难题,棉纤维阳离子化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分析研究表明,小分子阳离子化试剂具有利用率低,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纤维强度等缺点,而高分子阳离子化试剂不利于染料的渗透... 活性染料染色中存在的盐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染整工作者的难题,棉纤维阳离子化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分析研究表明,小分子阳离子化试剂具有利用率低,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纤维强度等缺点,而高分子阳离子化试剂不利于染料的渗透,阻碍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影响纤维的服用性能等,所以大分子试剂的开发引起关注,人们试图通过大分子试剂的应用克服上述缺点,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大分子阳离子化试剂具有优越性,而且目前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于大分子分子量,分子结构等对棉纤维改性及染色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大分子 活性染料 无盐染色
下载PDF
大分子阳离子光引发剂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的合成及其感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夏朝荣 刘仁 +3 位作者 黄强 张胜文 江金强 刘晓亚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38-444,共7页
本文用羟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苯与聚苯乙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大分子阳离子碘鎓盐光引发剂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PS-I·SbF_6).用核磁共振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其进行了表... 本文用羟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苯与聚苯乙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大分子阳离子碘鎓盐光引发剂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PS-I·SbF_6).用核磁共振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其进行了表征.与小分子碘鎓盐系光引发剂相比,PS-I·SbF_6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_(max)红移,在240—27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固化成膜后其相对迁移率较小分子光引发剂有显著下降.初步研究了PS-I·SbF_6在环氧体系中的光固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有较好的光固化和后固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钳盐 阳离子大分子光引发剂 紫外光固化 感光性能
下载PDF
阳离子型可聚合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聚丙烯酸树脂中的应用
3
作者 费贵强 段仪豪 +2 位作者 王玮 耿欢琼 朱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5,共7页
分别选择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亲水性单体和亲油性单体,合成出一系列阳离子可聚合嵌段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DM-b-PBMA)并将其应用于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PDM-b-PBMA)的制备.采用FT-IR、NMR、表面张力、... 分别选择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亲水性单体和亲油性单体,合成出一系列阳离子可聚合嵌段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DM-b-PBMA)并将其应用于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PDM-b-PBMA)的制备.采用FT-IR、NMR、表面张力、粒径等测试对PDM-b-PBMA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考察了亲油亲水的不同比重对PDM-b-PBMA的影响.对WPUA/PDM-b-PBMA进行流变、TEM、TGA、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等性能研究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PDM-b-PBMA有末端双键的存在.随着亲油单体BMA含量增加,分子量从1.8×10^(3)增至3.6×10^(3),PDI从1.26增至1.55,表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PDM_(10)-b-PBMA_(15)的表面张力低至32.12 mN/m,且粒径为86.7 nm.与此同时,WPUA/PDM_(10)-b-PBMA_(15)的乳液稳定性较好,耐水性能最佳,其吸水率和接触角分别为7.3%及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可聚合大分子表面活性剂 嵌段共聚物 水性聚氨酯 乳液稳定性
下载PDF
高分子基AKD乳液的制备和作用机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费贵强 沈一丁 +1 位作者 王海花 龚本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合成的高分子乳液作为分散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作为阳离子增效剂,制备了具有良好施胶效果的AKD乳液。研究了AKD乳液制备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高分子基AKD乳液与传统AKD乳液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当合成的高分子乳液... 以合成的高分子乳液作为分散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作为阳离子增效剂,制备了具有良好施胶效果的AKD乳液。研究了AKD乳液制备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高分子基AKD乳液与传统AKD乳液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当合成的高分子乳液用量为15%,PAE用量为10%时,AKD乳液趋于稳定,并具有很好的施胶和增强效果;高分子基AKD乳液颗粒表面阳电荷密度较高,加入后使纸浆纤维表面的电荷变化比较明显,具有良好的自留着作用,施胶效果优于传统AKD乳液,熟化时间也可减少1/3,且CPAM对其有很好的留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大分子 分子分散剂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中性施胶剂
下载PDF
聚乙二醇嵌段树枝状聚赖氨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基因载体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崔亮 李洋 +3 位作者 侯小东 宫文娟 徐宇虹 曹阿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181-2186,共6页
采用液相多肽合成法制备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结构可控的生物相容性聚乙二醇嵌段共聚树枝状聚赖氨酸阳离子功能大分子(PEG-b-Dendritic PLL).运用1HNMR核磁共振、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淬灭滴定手段对所得阳离子两嵌段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与质... 采用液相多肽合成法制备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结构可控的生物相容性聚乙二醇嵌段共聚树枝状聚赖氨酸阳离子功能大分子(PEG-b-Dendritic PLL).运用1HNMR核磁共振、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淬灭滴定手段对所得阳离子两嵌段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与质粒DNA(pDNA)结合作用与复合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嵌段树枝状聚赖氨酸与pDNA分子可以在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束,pDNA与阳离子树枝赖氨酸嵌段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胶束核,其水溶性聚乙二醇嵌段形成水溶性胶束壳,提高了阳离子大分子/pDNA复合胶束的稳定性.同时发现随着阳离子嵌段树枝状赖氨酸代数的增加,阳离子两嵌段大分子与pDNA的结合作用增强,有利于其作为基因转染生物功能载体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嵌段树枝状赖氨酸 阳离子大分子 pDNA载体 凝胶电泳 荧光淬灭滴定
下载PDF
Single DNA Condensation Induced by Hexammine Cobalt with Molecular Combing
6
作者 Gao-ming Hu Yu Lin +2 位作者 Shi-yong Ran Ya n-wei Wang Guang-can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59-364,374,共7页
We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NA and hexammine cobalt III [Co(NH3)6]3+ by a simple molecular combing method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he average extension of A- DNA-YOYO-1 complex is found to be 20.... We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NA and hexammine cobalt III [Co(NH3)6]3+ by a simple molecular combing method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The average extension of A- DNA-YOYO-1 complex is found to be 20.9μm, about 30% longer than the contour length of the DNA in TE buffer (10 mmol/L Tris, 1 mmol/L EDTA, pH=8.0), due to bis-intercalation of YOYO-1. A multivalent cation, hexammine cobalt, is used for DNA condensation. We find that the length of DNA-[Co(NH3)6]3+ complexes decrease from 20.9 μm to 5.9μm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H3)6]3+ vary from 0 to 3 μmol/L. This observation provides a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single DNA condensation induced by hexammine cobalt. The results from the molecular combing studies are support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investigation, where the average hydrodynamic radius of the DNA complex decreases from 203.8 nm to 39.26 nm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It shows that the molecular combing method is feasible for quantitative conform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 bio-macro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combing Hexammine cobalt CONDENSATION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Fluorescent microsco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